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農業怎麼成為強國

日本農業怎麼成為強國

發布時間: 2022-08-26 23:51:38

『壹』 日本明治維新,只用了十多年就成了世界強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明治維新,世界改革史上一次成功的變革,它使得日本從一個落後的封建國家,一躍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不但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危機,而且一躍進入列強的行列。明治維新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謂不言而喻,那麼究竟明治維新對日本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導火索——黑船事件

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依舊還是封建的君主專制國家,而且實行著閉關鎖國的政策。

教育方面,設立文部省,頒布教育改革法,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教育,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日本最終在國家各個中心城市建立起九所帝國大學。作為國家最高的科研和學術機構。

軍事改革

軍事方面,參照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軍隊編制,陸軍參照法國海軍參照英國,並於1872年頒布近代化的兵役制度,此外,還大力發展軍事工業,並且國防預算不斷增加,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實行軍國主義,武士道精神。

影響

毫無疑問,明治維新是成功的日本花了20多年的時間,逐步地擺脫落後,封建國家的局面一躍成為資本主義強國,並且逐步廢除了同西方列強的不平等條約,並且使自己也成為了列強,避免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步,這場變革也使得日本在近代社會舞台上拿到了一張船票。

然而也正是因為明治維新軍國主義的思想注入了日本國民的內心,隨即對外擴張侵略成為日本的國策,對亞洲各國乃至世界各國人民都造成了極大的傷害,日本自身也受到了嚴重的教訓。

『貳』 日本是怎麼強大起來的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6月18日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余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並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叄』 日本是怎樣變成強國的

其實和西方一樣,殖民掠奪獲得原始資本,開啟了工業化,教育水平提升,科技先進,加上不錯的國際環境,就發展起來了。
二戰中,通過掠奪,日本的GDP擴大了整整三倍。二戰結束,日本雖然戰敗,但三菱重工等工業企業,卻保存下來。比如,朝鮮戰爭中,很多物資就是三菱重工生產的,在長津湖血戰中,美軍一度失去了退路,就是三菱重工連夜生產了鋼鐵橋,用運輸機空投,美軍才撤退出來。
否則,剩下的美軍也跑不了。
二戰結束,日本打成一片廢墟,但國民的識字率,在1950年就達到了99%。新中國努力了幾十年,才達到這個水平。新中國建立的時候,識字率大約是百十分十幾。
加上成為美國的小弟,融入了西方的圈子,有市場,有技術,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肆』 日本大國崛起的過程(歷史專家請進)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為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為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盪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 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頒布《學法令》時,就在《學制布告》中提出了一個非常明確的口號,要在全國做到"邑無不學之戶,家務不學之人",接著,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國實施義務教育,大約經過30年的努力,終於在全國范圍內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從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范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跡的根源。
戰後日本崛起,得益於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戰後最負盛名的首相,晚年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寫就《激盪的百年史》,總結日本民族如何戰勝困難、目光遠大、勇猛進取、善於學習、追求完美。他說日本民族具有一種止於至善的專業精神。除非不做,做什麼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於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歷經明治維新和戰後經濟奇跡,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經濟強國之主因。管理大師德魯克說,戰後日本經濟起飛有三位導師。第一位導師是道奇,他教導日本人要發展經濟,首先是穩定貨幣金融,將日元與美元匯率固定於360日元。第二位導師是戴明,全面質量管理之父也。德魯克說,質量管理是美國人發明的,但完美運用、臻於化境的卻是日本人。第三位導師就是德魯克自己。他教會了日本人如何思考戰略和實施目標管理。德魯克對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歲時被榮聘為東京大學研究日本藝術文化的教授,引以為傲。德魯克與吉田茂英雄所見略同。二師皆以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處,便是那種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專業精神。無論做什麼,皆力求最好,心無旁騖,精益求精。此種精神之背後是異常謙遜的學習態度,永遠不懈吸取他人長處之開放胸懷。盛田昭夫說:"日本企業之所以能在短期內取得飛躍進步,奧妙就在於企業經營者始終認為日本在一切領域中都落後於他人,從而產生一種緊迫感。他們情願以歐美各國的學生自居,堅持交學費,學習經營手法,吸引新技術。""在日本,人們始終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產率的提高,即使是對螺絲刀這樣簡單的工具也毫不例外。從設計到加工,無不精心考慮,仔細研究。"
而中國人弄虛作假、投機取巧、坑蒙拐騙。。。是當今中國社會之普遍心理。與日本人追求至善、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相比是不是還有很大的差距?!
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研究過21種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後來相繼消亡的文明。結論是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無一例外,都不是他殺,而是自殺。他們失去了創新的活力,被歷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國慶祝獨立100周年的時候,在費城舉辦國際博覽會,有37個國家參展,當時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覽團。在這次博覽會上,英國展出最新的蒸汽機車,美國展出大功率電動機和發電機,德國展出加工槍炮的精密機床,中國展出的是純銀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腳綉花鞋。
這是就是時代的差距!
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才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

日本的崛起源於他們的教育 他們給孩子灌輸的是小國危亡的思想他們的小孩都知道要奮斗努力 不像我們國家給孩子說的是地大物博 我們要學習他們的教育方法 教育思想

『伍』 明治維新對日本產生了哪些影響為何日本能夠瞬間崛起成為亞洲第一

明治維新對日本產生了的影響有:

明治維新對日本和東亞的影響是巨大和深遠的。從積極方面看:首先,使日本社會從封建主義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從封建割據國家變成統一的國家,走向了國富民強之路。

僅用了半個世紀,日本就迅速地發展成為先進的資本主義強國,日本走上現代化道路,成為當時亞洲唯一的資本主義大國。其次,使日本逐漸擺脫了社會的與民族的危機,收回了國家的一些主權,廢除了同歐美的某些不平等條約。日本實現了民族和國家的獨立自主,成為亞洲唯一的避免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命運的國家。

日本的維新派利用二元政體存在的矛盾,提出「王政復古」的口號,推翻了幕府的統治,一方面利用天皇的威望使維新合法化從而被普遍接受,另一方面,維新政府直接掌握了國家的大權,使維新的各項政策得以進行。

『陸』 日本老齡化嚴重,為什麼仍然躋身農業大國

日本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國家,而且在他們國家可耕種的面積並不是很大,所以為了養活自己人,日本政府非常重視農業,在很早的時候就實現了機械一體化,所以即使現在日本老齡化嚴重,但是仍然不影響它成為農業大國。

近年來,日本政府更是列出了1153億日元的專門預算,著力發展利用機器人和信息技術來發展「智能農業」,不但能夠節省大量的勞力,又能使農業的生產有一個質的飛躍,所以雖然現在日本老齡化嚴重,但仍然是世界上農業現代化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多項農業指標都是世界領先地位。

『柒』 日本農業的發展模式是怎樣的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

發展的規模並不是很大,個體農戶高達200多畝,種植的植物全部都是機械化種植,產品幾乎全部都是商品的農產品。種植方式比較科學,我們也要學習日本農業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商業化種植。在種植農業之後也可以適當的發展旅遊業,然後要選擇新的品種,在包裝上一定要多下功夫,一定要學會保護資源,不要浪費資源,然後一定要注重挖掘和創造鄉村文化,要學習別人的經驗,取長補短。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7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7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6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1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4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05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4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9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5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