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在日本什麼地位
A. 跆拳道起源於日本嗎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早期是由朝鮮三國時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來的,韓國民間流行的一項技擊術。
1955年以前,韓國是沒有跆拳道一詞的,韓國的武術也以空手道、唐手道和民間少數的跆跟等為主,日治時期,大量韓國青年學生赴日留學,在日本接受了系統的松濤館空手道訓練,回國後他們開始創立道館教授學生。
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練習雖然是以雙方格鬥的形式進行,但是不管它怎樣激烈,由於雙方都是以提高技藝和磨煉意志品質為目的,所以在雙方各自內心深處都必須持有向對方表示敬意和學習的心理。因此在練習或比賽前後都一定要向對方敬禮,即跆拳道運動始終倡導的「以禮始,以禮終」的尚武精神。
B. 空手道、柔道、跆拳道 分別是那個國家的強項
空手道為日本傳統項目,但是並沒有加入奧運會中,傳播范圍相對較小,因此在日本可以說是具有獨一無二的地位。
柔道和跆拳道分別為日本和韓國的傳統項目,兩國的技術更為細膩,也相對實力很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因為這兩個項目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因此也受到其他國家的沖擊,例如中國大陸的柔道和跆拳道,台灣的輕量級跆拳道等等。
空手道是日本傳統格鬥術結合琉球武術唐手而形成的,起源於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國武術傳入琉球,結合當地武術琉球手發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將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鬥技與唐手相結合,最終形成空手道。
柔道是一種以摔法和地面技為主的格鬥術。日本素有「柔道之國」的稱號。柔道是日本武術中特有的一科,是由柔術演變發展而來的。柔道部分起源於一種古代日本武士空手搏鬥的技術:柔術。
跆拳道起源於朝鮮半島,早期是由朝鮮三國時代的跆跟、花郎道演化而來的,韓國民間流行的一項技擊術。跆拳道是經過東亞文化發展的一項韓國武術,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其腳法佔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5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對拆自衛術及10餘種基本功夫等。
C. 跆拳道在日本流行嗎
還可以吧……
沒有什麼流行不流行的
日本高中的學生社團 都會有劍道、柔道等等,跆拳道是韓國的吧……日本不是很推崇,倒是會有很多外國人去學和氣道
D. 跆拳道是哪國的
跆拳道是起源於朝鮮半島,1955年4月11日由崔泓熙將軍創立。最初崔將軍創立協會名為唐手道協會,1961年唐手道協會正式更名為跆拳道協會。1966年3月22日崔將軍又創立了國際跆拳道聯盟(itf)。
從字面含義可以看出,跆拳道是種手腳並用的武術搏擊,但在有些競技比賽中,如奧運會,部分技術,特別是手技,出於保護運動選手、增強比賽觀賞性等原因而被限制。
跆拳道技術包括基本動作、套路、對打、防身術等,技法包括手技、腳技、步法等。
E. 跆拳道厲害嗎
所謂跆拳道,跆(TAE),意為以腳踢、摔撞;拳(KWON),以拳頭打擊;道(DO),是一種藝術方法。跆拳道是一種利用拳和腳的藝術方法。它是以腳法為主的功夫,其腳法佔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還有兵器、擒拿、摔鎖、對拆自衛術及10餘種基本功夫等。 跆拳道是經過東亞文化發展的一項朝鮮武術,以東方心靈為土壤,承繼長久傳統, 以"始於禮,終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
今日的跆拳道已不只是一種具有高度攻擊能力的方法, 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形體藝術和健身方法。技巧及控制力是跆拳道學習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每項技巧都富有刺激性與競爭性。跆拳道以赤手空拳進行訓練,培養毅力和爆發力,訓練習拳者如何運用 一拳一腳在適當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可使手腳煉成可畏的武器,在專心致志的情況下出擊,常可產生一擊 必殺的的驚人破壞力。這種力量是內功與外功綜合作用的結果。跆拳道運用骨胳、肌肉、關節的活動來調整身體,因此它是一種全身性運動。跆拳道的動作 是適應人體生理特點的,加之修煉過程有合理的階段性,所以它具有嚴謹的科學性。其訓練程序可歸納為: 反省-判斷-勇氣-信心-自衛-自恃-獨立-沉著-領導-勇氣-合作-愛國。精通跆拳道的基本功和套路後,學習者就可以學習自由對抗。並籍相互磨練, 流汗而建立彼此之間的真心信賴關系,絕不僅偏重於護身一項的技術。它不但培育具 有護國衛民的堅毅卓越的精神力量,同時還具有鍛煉謙讓、寬容精神的一種活動。這 種對抗很危險,對抗練習或比賽雙方都必須穿戴護具,以保護身體的重要部位。跆拳 道運動兇猛強悍,以人為實驗攻擊對象非常危險。故高手們都用磚瓦或木板來顯露身手,並且經常將攻擊目標拋向空中,然後跳起擊破。
跆拳道概述
跆拳道,是一項運用手腳技術進行搏擊格鬥的朝鮮民族傳統的體育項目。它由品勢(拳套)、搏擊、功力檢驗三部分內容組成。跆拳道表達了人類的生存意識,同時,將精神上的追求化為具體化的體育活動。
跆拳道簡史
1.跆拳道的起源
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管生活在何處,為了獲得食物和抗擊外族侵略及野獸襲擊,都不得不發展自身的技能以求生存。朝鮮的武術正是在這種生存需要中萌芽產生的。經過漫長的歲月,人們的本能的自衛活動逐漸演化為有意識的伎擊活動,進而產生了朝鮮最早的技擊形式——跆跟(跆拳道的古稱人這種形式的產生可以追溯到高句麗時代。
高句麗時代的古墓,角抵冢、舞蹈冢及三室冢的玄室壁畫上,已有了跆拳道的原形畫面。角抵冢的壁畫上繪有兩名男子互相摟抱臂膀進行摔角的姿勢;舞蹈冢的壁畫上描繪了高句麗人的生活情況和婦女的舞蹈姿勢;三室冢玄室的天花板上畫有兩名男子做跆拳道格鬥的姿勢。對於這一現象,日本一名歷史學家在他的《古代朝鮮文化研究》一文中認為:「壁畫中的跆拳道動作告訴我們,人們練習跆拳道和唱歌跳舞一樣,是為了安慰死者的靈魂。」歐美的文化是石造文化,所以能將歷經戰火摧殘的數千年文化保存至今。而東方的木造文化,經過戰火的洗劫大都成為灰燼。因此在古墓的壁畫中發現跆拳道的遺跡,是非常珍貴的。它足以證明,在當時就有類似跆拳道的活動存在,而且十分盛行。
為了准備戰事,高句麗王朝制定了選士制度,通過競技選拔那些武藝高強、膽識過人的鬥士。每年在三月至十月間,要組織一個盛大的節日,節日中有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有劍舞、射箭、跆跟等項目的表演。另外,還組織搏擊比賽,格鬥雙方先跳人刺骨的冰水中,再進行格鬥,比賽結束時,勝利者被授於「Sun Bae」的榮譽。當時的武士必須接受跆拳道的訓練,這點從三室冢的壁畫——「武士攻城圖」上可以得到證實。據考,這一時期,已出現了「手搏」一詞。
2.新羅時代的花郎制度和跆拳道
新羅建國比高句麗早,是一個以現在的慶尚道地區為中心的小國家,但持續的時間很長。新羅建立了「花郎制度」。由真興王親自創立的「花郎制度」的組織「花郎道」,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交友以信、臨戰無退、殺身有擇。」「花郎道」組織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祭神、切磋武藝、磨練意志。這種制度造就了一批英勇無畏的勇士,保衛了新羅,成為新羅繁榮的原動力。
新羅的武士們經常舉行射箭、踢球、角販、手搏、騎馬、射箭、狩獵、鞦韆等活動。這種將軍事技能或歌舞變為體育化的活動,統稱為「嘉徘」。嘉徘是自7月16日起至8月15日結束的一種民族祭典。新羅雖然是佛教國家,但大多數的僧侶都是花郎出身(這可以從古窟庵守門佛像的金剛力士的跆拳道姿勢得到證明)。
跆拳道在新羅時期是非常受重視的。在描寫新羅風俗習慣的《帝王韻記》一書中就有胎拳道活動的記載:兩個人直立互相用腿踢擊,形式有互相踢腳、互相踢肩和互相踢發髻三種。另外,還記載有手打、拳白、打擊等活動。另據《史記》、《古事》等書的記載,這些技法在新羅、高句麗、百濟等國都非常普及。
3、百濟的武藝
在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互相對抗的時代,百濟在武藝方面的史料雖然不多,但亦留下了有關的記載。據《三國史記》記載,阿莘王等很多國王為了推崇尚武精神,要求全國的國民都操習馬術、射箭、跆跟等武技。百濟本紀的第三阿宰王朝,每年九月,全城的人在西台舉行射箭大會,進行各種武藝活動。
不論是官吏、軍人還是庶民,都要學習武藝。同時也有「手臂打」的記載。「手臂打」是使用手腳進行格鬥,這種技法被軍隊和百姓普遍使用。另外,還舉行「便戰戲」的競賽,所謂便戰戲皇盛行於智異山周圍的民俗競賽。這種競賽分兩組,運用類似胎拳道的技法進行比賽。
4.高麗時代的手搏戲
高麗王朝的軍隊英勇善戰,打敗了許多侵略者。忠惠王本人就十分喜愛手搏,他要求士兵必須進行「手搏」的練習。士兵們常用拳掌擊打牆壁或木塊、磚瓦,以磨練手部的攻擊能力。忠惠王還邀請了武藝超群的士兵金扼郁進宮表演手搏,積極推崇「手搏」,從而使「手搏」名聲大振,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
在高麗時代,每逢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都要舉行大型慶典。舉行各種體育活動,其中尤以端午節最為隆重,有手搏、馬球等多種活動。
經過高麗時代,「手搏」變得更加流行,技術進一步得到了提煉和完善。
5.李朝時代的武藝
1392年,高麗王朝被李朝代替。由於李朝推崇佛學,重文輕武,文宮的地位遠遠高於武臣。這一時期朝鮮的武術活動沒有大的發展。但在民間卻始終沒有停上過「手搏」和「跆跟」的練習。同時,軍隊也用「手搏」作為選擇士兵的手段。若想做武官,必須打倒三人以上。
據《東國輿地勝覽》記載,李朝也有在節日里進行「手搏」的活動。在全羅道和清忠道交界的鵲旨村,兩道的人民經常舉行跆拳道的比賽。同時,李朝的軍隊也用跆拳道抗擊外來侵略。據載,在壬辰、丁酉的倭亂(文祿、慶長之役)中,在金山有七百多義勇軍就是使用跆拳道和倭兵進行戰斗的。
1790年,正祖委派李德懋將軍和學者朴齊家、白東修三人匯編了《武藝圖譜通志》。這本書收錄了「手搏」、「跆跟」等一些武技的方法、動作圖解及多種武器使用方法。《武藝圖譜通志》將許多武技融於跆拳道的技法之中。
6.近代的跆拳道活動
1909年,日本侵佔朝鮮後,李朝滅亡。1910年,日本人建立了殖民政府,新政府禁止所有的朝鮮文化活動,跆拳道也在禁律之內。這期間,跆拳道幾乎絕跡。當時,許多朝鮮人遠離故鄉,到中國或日本謀生,因此,跆拳道融於其它的武術形式中才得以延續下來。著名的跆拳道領導人崔泓熙將軍就曾留學日本,井獲空手道黑帶初段。雖然朝鮮禁武,但仍有人在秘密進行跆拳道的練習。
1945年,朝鮮獨立後,國家的政治、社會面貌發生了新的變化,自衛術再度興起,留落海外的朝鮮人也將各地的武技帶回本國,和跆拳道融於一體,從而形成了現代跆拳道的體系。當時在朝鮮,自衛術的名稱很亂,諸如跆跟、手搏道、空手道、唐手道和其它名稱等等。為了使朝鮮自衛術得以正規發展,拳師們都認為必須有一個統一的名稱。1995年,跆拳道的領導人終於將朝鮮的自衛術統稱為「跆拳道」。跆(TA),意指用腳踢踹;拳(KWON),意指用拳擊打;道(DO),即指使用手腳的方法。由於給拳道易學易練,且運動十分激烈,故深受人們的喜愛,很快在朝鮮得到了普及,同時,在海外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1961年9月朝鮮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後更名跆拳道協會),第二年被接納為朝鮮業余體育協會的會員,首次列為全國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1966年,成立了第一個國際組織——國際跆拳道聯盟,崔泓熙任主席,後因多種原因,於1972年遷移到加拿大的多倫多。1973年5月,世界跆拳道聯合會在漢城成立。金雲龍當選為主席。在金雲龍的積極努力下,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被接納為國際體育聯合會的會員。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了世界跆拳道聯合會。
在短短的十幾年中,跆拳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目前,世界上約有110個國家,2000萬之眾的愛好者參加跆拳道的練習。跆拳道於1986年被列為第10屆亞運會的比賽項目,1988年,跆拳道在韓國漢城奧運會首次亮相後,為了適應國際重大比賽,跆拳道的技術在不斷地變革和發展。世界跆拳道聯盟的總部中有一特別技術委員會,其主要任務就是改進現今的跆拳道技術。
今日的跆拳道動作似乎不像以前那樣圓潤暢,也不似以前那樣重視運動中身體的平衡。然而對當今跆拳道技術的檢驗並不在它的外觀,而是在於實戰之中。具體地說,就是在實戰對抗中或在大街上遭受襲擊被迫自衛的情形下,新型跆拳道的技術無疑要比拘於形式的老技術更勝一籌。
現在跆拳道已不只是一種具有較高攻擊能力的技擊術,而且還是一種精巧的藝術和健身的良方。當然,時代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它的變化,跆拳道也將不斷地發展延伸下去。
F. 日本主要以什麼道為主要武功
中國功夫,日本空手道雖然也很強,但是畢竟中國才是老祖宗啊。而且中國有不少高手發勁能打斷一棵樹,日本人就不行。
G. 為什麼現在這么多練跆拳道的。跆拳道不是日本的嗎。怎麼流傳到中國的
首先跆拳道是從韓國傳過來的,為什麼中國會有很多人開跆拳道館,是因為它是奧運項目,推廣的很成功。再一個是因為電視劇和媒體的宣傳而廣為人知。說來說去,這些跆拳道以及中國周邊國家的這些武術,他們的老祖宗是中國的武術分支
H. 跆拳道是日本還是韓國的
准確的說是朝鮮(包括韓國)
跆拳道古稱跆跟、花郎道,是起源於古代朝鮮的民間武藝。早在公元688年,新羅王國統一了朝鮮,經濟繁榮,百業興旺,建立了一種「花郎制度」。到真興王時,便創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組織形式,即將年輕人組織到一起進行武藝鍛煉。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親以孝,事友以信,臨陣無退,殺身有擇」。以此磨煉人的意志、鍛煉人的體魄,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忠君事孝、英勇頑強、無所畏懼的戰士。在一本描寫新羅風俗習慣的書《帝王韻記》中,記載著跆拳道活動。
公元935年,勇敢善戰的高句麗軍隊推翻了新羅王朝,建立了高句麗王朝。士兵們的戰鬥力來自平日的訓練和對跆拳道的喜愛。他們平時常常用拳掌擊打牆壁或木塊,以磨煉手部的攻擊能力。十分喜愛徒手搏鬥的忠惠王曾專門邀請臂力過人、武功超眾的士兵金振都(亦有稱金扼郁的)到宮廷表演手搏技藝,使跆拳道聲望大震,並日漸被廣大民眾所接受。1392年,高麗王朝被李朝取代,武功及跆拳道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在民間,這一活動卻始終有停止。1790年匯編成書的《武藝圖譜通志》中收錄了「手搏」、「跆跟」等武藝的技術與方法,以及動作圖解和一些器械的使用方法,並將很多技擊性很強的武術技藝融會到跆拳道的技法之中。
1910年日本侵佔朝鮮後,建立起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有的文化活動,跆拳道自然在劫難逃,在朝鮮境內銷聲匿跡。一些下甘寂寞或被生活逼迫的人遠離國土,到中國或日本謀生,同時把跆拳道延續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將其與中國武術和日本武道交融與結合,孕育了新的技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自衛術再度興起,從異國他鄉回歸故上的朝鮮人也將各國的武道技藝帶回本國,逐漸與跆拳道融為一體,形成了現在的跆拳道體系。1955年正式稱朝鮮的自衛術為「跆拳道」。
1961年9月韓國成立了唐手道協會,後更名為跆拳道協會,並成為全國運動會正式競賽項目。1966年第一個國際組織——國際跆拳道聯盟成立。1973年5月在漢城成立了世界跆拳道聯合會。1975年「世界跆拳道聯合會」(簡稱世界跆聯)被國際體育聯合會接納為正式會員。
1980年國際奧委會正式承認世界跆聯。迄今為止,世界跆聯已有144個會員國,6500多萬愛好者參加練習。
1973年,「世界跆拳道協會」成立。有美國、香港、台灣、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朝鮮、菲律賓、沙巴、柬埔寨、澳大利亞、象牙海岸、烏干達、英國、法國、加拿大、埃及、奧地利、墨西哥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入。目前會員仍在不斷增加。
1988年,跆拳道在韓國漢城奧運會首次亮相後,為了適應國際重大比賽,跆拳道的技術在不斷地變革和發展。世界跆拳道聯盟的總部中有一特別技術委員會,其主要任務就是改進現今的跆拳道技術。
當然,今日的跆拳道動作似乎不像以前那樣圓滑流暢,也不似以前那樣重視運動中身體的平衡。然而對當今跆拳道技術的檢驗並不在它的外觀,而是在於實戰之中。具體地說,就是在實戰對抗中或在大街上遭受襲擊被迫自衛的情形下,新型跆拳道的技術無疑要比拘於形式的老技術更勝一籌。
時代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它的變化,跆拳道也將不斷地發展延伸下去。
I. 什麼是跆拳道
跆,是指用腳踢;拳,是用手攻擊;道是一種精神:禮儀廉恥 忍耐克己 百折不屈。跆拳道創始人是崔泓熙將軍,他也是韓國軍隊的創始人之一。跆拳道分比賽,功力和品勢。從比賽形式上分,跆拳道分競技跆拳道和格鬥跆拳道,也就是我們所說的WTF和ITF。跆拳道是以腿為主,以手為輔的搏擊術。基礎腿法有:前踢、橫踢、側踢、推踢、後踢、下劈、擺踢、後旋踢。這些在比賽中比較多見。另外還有些表演用的技術,如:騰空側踢、騰空後踢、540度騰空後旋踢等。
方法簡捷,剛直相間,少用躲閃防守法不論是在比賽時還是在實戰中,跆拳道的進攻方法都是十分簡捷。跆拳道技術方法中主導地位的是腿法,腿法技術在整體運用中約佔3/4,因為腿的長度和力量是人體四肢中最長最大的,其次才是手。腿的技法有很多種形式,可高可低、可近可遠、可左可右、可直可屈、可轉可旋,威脅力極大,是實用制敵的有效方法。其次是手法,手臂的靈活性很好,可以自如地控制完成防守和進攻動作,同進也可變化為拳、掌、肘、肩多種用法,進行實戰。在競賽規則這外的跆拳道實戰中,人體的一些主要關節部位亦用來作進攻的武器,或防守戰中,人體的一些主要關節部位亦可以用來作進攻的武器,或防守的盾,這是跆拳道技術本質,如人體的手、肘、膝、腳等關節部位,是跆拳道實戰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擊打武器。
跆拳道的健身價值是很高的,不僅鍛煉身體,還鍛煉意志。通過跆拳道的訓練,能磨練人堅韌不拔,積極向上的品質。達到臨危不亂,處亂不危的境界。在訓練過程中,鍛煉人的勇氣,機敏,准確度,適應能力可自控力.提高人的靈活性,平衡和協調能力.跆拳道十分注重禮儀與精神力量,使練習者精神與身體的綜合修煉,使練習者在艱苦磨練中培養出理想的人格和體魄,能幫助我們戰勝恐懼、克服懦弱,對青少年有特殊的教育意義,對上班族、學生族也能有效的宣洩工作、學習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