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明治為什麼成功

日本明治為什麼成功

發布時間: 2022-08-24 15:59:43

❶ 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原因是什麼

1、日本統治相對中國比較薄弱,因而倒幕派的實力能夠壯大;倒幕派發展壯大以後推幕府的腐敗統治,擁立明治天皇實行改革。明治維新實行了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2、很重要的一點,日本明治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世界總體上還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侵略勢頭還沒有以後那麼猛烈,並且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們正忙著侵略中國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因而客觀上給明治維新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使很多東西得以操作起來。

❷ 日本明治維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日本封建統治相對中國來說比較薄弱,因而倒幕派的實力能夠發展壯大;

2、倒幕派發展壯大以後推翻了幕府的腐敗統治,擁立明治天皇實行改革。

3、明治維新實行了全面且行之有效的措施。

4、很重要的一點,日本明治發生在19世紀60年代,當時世界總體上還處於自由資本主義時期,侵略勢頭還沒有以後那麼猛烈,並且當時資本主義國家們正忙著侵略中國和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因而客觀上給明治維新提供了一個相對寬松的國際環境,使很多東西得以操作起來。

(2)日本明治為什麼成功擴展閱讀:

歷史起因: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德川幕府在日本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死死關上。外國人中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沒有信仰自由。

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幕府的統治者們卻仍在加大盤剝和壓榨。隨著歐美侵略者的相繼入侵,日本又陷入更為深重的民族危機。

國內外矛盾日趨激化,面臨重重危機的日本,急需一場革命來擺脫這種困境。不堪忍受幕府統治和外國侵略者壓迫的日本民眾紛紛要求「富國強兵」。他們拿起武器,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倒幕」運動。

明治維新剝奪了封建武士階層的特權,中上級武士因由府贖買其土地而轉化為新的寄生階級,下級武士卻只有破產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鄉隆盛的領導下發生叛亂——西南戰爭是戊辰戰爭的餘波。明治維新毀滅了舊的封建秩序,開創了新時代,無論在日本歷史還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遠的影響。

維新主角並非四強藩藩主,而是廣大中下級武士和平民。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歷史的重要轉折點。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

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明治政府首先採取「奉還版籍」、「廢藩置縣」的措施,結束了日本長期以來的封建割據局面,為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和發展資本主義經濟奠定了基礎。此後,明治政府實施了富國強兵、殖產興業和文明開化三大政策。

富國強兵,就是改革軍警制度,創辦軍火工業,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國之本;殖產興業,就是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資本主義的發展;文明開化,就是學習西方文明,發展現代教育,提高國民知識水平,培養現代化人才。

❸ 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什麼會成功呢

日本的明治維新和中國的戊戌變法僅僅相差二十多年的時間,結果卻是截然不同,明治維新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天皇大權獨攬

19世紀中葉,日本仍處在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第三個封建軍事政權德川幕府手中。

德川幕府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將日本通向世界的大門鎖死。僅有中國和荷蘭的商人可以在唯一的開放口岸--長崎從事商業活動,國民失去了信仰自由。

長期的壓迫激發了民眾心中嚮往自由的力量,由此引發了“倒幕”運動。

維新政府有挑大樑的人才

和戊戌變法不同,康有為在發起維新之後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連說動袁世凱,都是安排譚嗣同去說的,而日本的明治維新中,像右大臣岩倉具視,出訪歐美,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沒有人是空喊口號。

在戰勝幕府將軍後,大權已經落到了明治天皇的手中,再有與中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不同,日本是全盤西化,並改變君主立憲制,這使得日本快速的崛起。

改革共識的凝聚力

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於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相比與此,中國在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於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所以說明治維新的成功有著體制和國民意識的因素。

❹ 日本明治維新為什麼能成功

最主要的是日本本就是天皇專政國家,當時的天皇取回實權,能夠全國上下一致實行革新。
另外,制度的改革符合了當時的歷史潮流。

第一,封建專制統治相對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夠迅速壯大。日本是封建的幕藩制國家,一方面存在著作為中央政權機構的幕府,因而具有集權政治體制的某些特徵;另一方面,它的全部領土又被分割為二百多個藩國,保留了由領主在自己藩國內實行統治的政治格局,每個藩的領主都擁有獨立的而且是世襲的軍政實權,因而潛伏著很大的離心力。由於一些藩國和幕府長期對立,甚至發生公開對抗,這就為革新勢力進行反對幕府的活動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夠迅速壯大。

第二,倒幕派掌握了較大的實權,終於推翻了幕府的統治。在幕府統治崩潰前,倒幕派已擁有較強的實力,如長州倒幕派已有一支獨立的武裝力量——奇兵隊;反幕府的藩主還紛紛結成聯盟;倒幕派把新天皇抓在手中。特別是民心所向,農民起義和市民暴動的高漲,從根本上動搖了幕府的統治,也間接支持了倒幕斗爭。幕府已處於內外交困、分崩離析、腐朽不堪的嚴重危機之中,在最後的決戰中,不堪一擊。

第三,倒幕派建立政權以後,實行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明治政府確立後,逐步進行政權建設,把原來以將軍為首的幕府領主階級的封建政權改造為以天皇為首、維新派下級武士為核心、代表資產階級與地主聯合專政的新政權,並通過一系列官制、機構的改革,使這個政權得到鞏固和健全。然後,由這個強有力的新政權來發布命令,逐步進行除舊布新的各項重大改革。

第四,西方列強集中力量侵略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斗爭,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日本所承受的外部壓力,使它的國內改革能夠在較少的外部干涉的情況下順利實現。

❺ 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什麼會成功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劃時代的事件,是一次成功的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之所以能夠成功,除了當時有利於日本的國際政治和經濟條件外,還有許多國內因素,比如日本是單一民族,有強烈的一致性和文化同質性,有學習外部文化的傳統,有統一的國內市場,識字率高以及有古老的天皇制即傳統的權威等。這些都是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那什麼是最重要的呢?

最重要的因素是日本人的世界觀和現代意識相對成熟,武士所起的作用及日本社會結構的特性。首先,日本人的世界觀和現代意識相對成熟即啟蒙運動的作用,這是個關鍵因素。在從傳統向現代性轉變的過程中,西歐之所以能夠成功地進行社會革命和變革,這除了“第三等級”的興起和發揮作用外,關鍵的一點是在變革以前有一個深入人心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

下級武士就是一種強大的社會力量,它是一個軍事集團,是一個文化集團,還是一股革命勢力。作為地主武裝,在封建時代的中國和中世紀的歐洲都曾有過,但日本的封建武士是用“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他們以殺伐為榮,並勇於切腹自殺,這使他們養成了一種特別堅強的性格,其軍人的職業性和戰斗性都高於其他國家的封建衛士。同時,日本的武士又是一個文化集團,學文習武是武士的兩大職責。長期以來,他們壟斷著日本文化,這又使他們比一般的封建衛士高出一籌。除此,日本的武士還是一股革命勢力。

由於國家財政困難,大量削減他們的俸祿,他們“恨主如仇”,產生了革命思想,並最早接受了歐洲的近代科學知識和資產階級政治思想。他們不僅具有忠誠、盡職、勇敢、榮譽感和視死如歸等傳統價值觀,而且具有開闊的視野,有使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偉大抱負。

先進的西方戰勝落後的東方是不可避免的,要打破常規,必須有一種強有力的社會力量,而日本資產階級化的下級武士就是這種力量,他們能文能武、文武雙全,當革命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便挺身而出,勇敢地擔負起革命的領導責任,成功地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成功的第三個重要因素,是日本社會結構的特性即分封制框架結構起了作用。

小編認為這三要素缺一不可,這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推動力,但也佩服日本人的果斷,以及吸收新的東西的能量。

❻ 為什麼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可以迅速崛起

明治維新成功原因:

1.學習才是硬道理,關鍵是日本找對了學習的對象。歐美當時是世界上的比較有正能量的國家,雖然他們打進了印度和中國,但是這只能說是進化論上面的優勝劣汰的硬道理,傳統的封建制已經不再適合日本和世界使用。日本在593年開始學中國的文化,到646年確立,從此以後一直到1868年,將中國文化排到了第三位,雖然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有和唐朝交戰的記錄,但是,不得不說日本是一個愛學習的國家,但他學習的是世界上的最強國家的學說,現在我可以說出日本的學習精神的內涵:哪個國家變強,日本就會跟著這個國家學習。

2.日本歷史上面,有兩大事件帶有轉折性:乙巳之變(大化改新的前夕,中臣鐮足和中大兄皇子鏟除蘇我氏的政變)和倒幕之戰(鳥羽伏見之戰殺滅新選組主力、江戶之戰無血開城、戊辰之戰塑新風),乙巳之變不在本話題之內,按下不表。倒幕之戰剿滅了幕府的保守勢力,掃除了障礙。所以下面要進行的只是改革了。

10.由幕府和美國訂立的《神奈川條約》,內容也並非苛刻,重要的僅規定開放下田和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片面最惠國待遇,可以說外部勢力並沒有深入入侵日本本土, 甚至可以說西方對於日本的影響,是日本主動學習的結果而非列強強加(以蘭學為例)。

11.再看國內的主要矛盾,其實很好回答,不就是日本的有識之士(倒幕派),認定幕府政權已經無力改善日本國的衰退(其實本來也不怎麼強盛),以天皇名義發動倒幕戰爭嘛。這可以簡記為內部的新舊勢力的矛盾。

12.維新之初,明治天皇依託的勢力主要源於薩摩、長州、土佐與肥前四大強藩(維新三傑也均出於前兩藩),實際上這四大強藩掌握著歐美最先進的武器,這成為打敗幕府的重大條件。建立新的中央政府之後,實施了進一步的改革,應該才是明治維新的本質,核心內容無外乎全盤西化,脫亞入歐等。

❼ 日本明治維新為何能夠成功

1、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獨特的日本文化(易於接受外來文化的民族性格) 環海隔絕,給日本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島國文化特有的一種孤獨感。

環海封閉與孤獨感使日本民族不僅具有內向心理特徵,也有一種冒險,探索的精神。(而中國則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各地自然條件相差甚巨。

除沿海沿江部分地區外,其他地方交通一般比較困難,所以,即使列強發動侵略戰爭乃至攻陷京城,各省的內陸仍然至為安全,絕少激起普遍的同仇敵愾的意念。

2、蘭學運動的啟蒙運動作用 , 所謂蘭學,是指日本人在與荷蘭人貿易或接觸後,煞費苦心地從荷蘭文書籍和網路全書中挖掘出來的西方近代科學知識和學問,其涉及醫學、軍事、冶金、地理學、天文學等學科。為明治維新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武士階層的作用, 明治維新的領導者是資產階級化的下級武士,即時人所謂的「志士」。他們在明治維新及其以後的日本歷史上發揮了重大作用。「志士們」具有近代西方強國的視野和使日本成為世界強國的抱負,更重要的是他們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進武器和體制建立起來的武裝力量。

(7)日本明治為什麼成功擴展閱讀

一、積極影響

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二、歷史局限性

1、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2、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對外侵略擴張的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3、明治憲法頒布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4、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5、封建殘余制約了日本的經濟建設。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6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6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4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0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3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48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3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93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4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