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中輕軌電車在哪裡
『壹』 動畫里看到,日本有那種懸在空中的電車么,像是輕軌那種的,是用橋來吊起來的么,既然架橋了也沒省什麼地
當然有
你說的那種叫懸垂式單軌,車體重心在軌面以下
主要優點就是省地,地面上除了架軌道梁用的樁以外不需要太多的地面,而且還能從人家居民區頭上過不必擔心平交道口影響交通,和其他的交通方式不沖突
這在人口密集的日本很適用
這種車在日本早就有很多運營線了,例如
湘南モノレール
http://www.shonan-monorail.co.jp/
千葉モノレール
http://www.chiba-monorail.co.jp/
等等
而不是像樓上某人講的僅僅是試驗線什麼的,這個本來就是很成熟的技術
『貳』 目前日本哪些城市有地鐵或輕軌
地鐵
公營:
札幌市營地下鐵(北海道札幌市)
仙台市地下鐵(宮城縣仙台市)
都營地下鐵(東京都區部, 千葉縣市川市)
橫濱市營地下鐵(神奈川縣橫濱市, 藤澤市)
名古屋市營地下鐵(愛知縣名古屋市, 日進市)
京都市營地下鐵(京都府京都市, 宇治市)
大阪市營地下鐵(大阪府大阪市, 堺市, 守口市, 門真市, 東大阪市, 吹田市, 八尾市)
神戶市營地下鐵(兵庫縣神戶市)
福岡市交通局(福岡縣福岡市)
民營:
埼玉高速鐵道(東京都北區, 埼玉縣川口市, 埼玉市)
東京地下鐵(東京都區部, 埼玉縣和光市, 千葉縣浦安市, 市川市, 船橋市)
東京臨海高速鐵道(東京都江東區, 品川區)
橫濱高速鐵道(神奈川縣橫濱市)
神戶高速鐵道(兵庫縣神戶市)
廣島高速交通(廣島縣廣島市)
單軌鐵路
跨座式:
東京單軌(東京都港區, 品川區, 大田區)
多摩都市單軌(東京都東大和市, 立川市, 日野市, 八王子市, 多摩市)
舞濱迪斯尼樂園線(千葉縣浦安市)
大阪高速鐵道(大阪府豐中市, 吹田市, 茨木市, 攝津市, 守口市, 門真市)
北九州高速鐵道(福岡縣北九州市)
沖繩都市單軌(沖繩縣那霸市)
懸吊式:
東京都交通局上野懸垂線(東京都台東區)
千葉都市單軌(千葉縣千葉市)
湘南單軌(神奈川縣鐮倉市, 藤澤市)
空中軌道服務(廣島縣廣島市)
新型交通系統
AGT:
埼玉新都市交通(埼玉縣埼玉市, 上尾市, 北足立郡伊奈町)
東京都交通局日暮里舍人線(東京都荒川區, 足立區)
東京臨海新交通(東京都港區, 品川區, 江東區)
橫濱新都市交通(神奈川縣橫濱市)
西武鐵道山口線(東京都東村山市, 埼玉縣所澤市)
山萬桉樹丘線(千葉縣佐倉市)
大阪市交通局南港港鎮線(大阪府大阪市)
神戶新交通(兵庫縣神戶市)
導向巴士:
名古屋導向巴士(愛知縣名古屋市)
磁懸浮鐵道:
愛知高速交通東部丘陵線(愛知縣名古屋市, 長久手市, 豐田市)
有軌電車/輕軌
札幌市交通局(北海道札幌市)
函館市企業局交通部(北海道函館市)
東京都交通局(東京都荒川區, 北區, 豐島區, 新宿區)
東京急行電鐵世田穀線(東京都世田穀區)
豐橋鐵道東田本線(愛知縣豐橋市)
富山地方鐵道富山市內軌道線(富山縣富山市)
富山輕軌(富山縣富山市)
萬葉線(富山縣高岡市, 射水市)
福井鐵道福武線(福井縣福井市)
京阪電氣鐵道京津線, 石山坂本線(滋賀縣大津市)
京福電氣鐵道(京都府京都市)
阪堺電氣軌道(大阪府大阪市, 堺市)
岡山電氣軌道(岡山縣岡山市)
廣島電鐵(廣島縣廣島市)
土佐電氣鐵道(高知縣高知市, 南國市, 吾川郡伊野町)
伊予鐵道(愛媛縣松山市)
長崎電氣軌道(長崎縣長崎市)
熊本市交通局(熊本縣熊本市)
鹿兒島市交通局(鹿兒島縣鹿兒島市)
『叄』 日本有電車、適合居住的小城
1841年達維德松發明的這輛電車,雖然沒有投入實際應用,但他卻揭開了發明電車的序幕,為以後電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825年,英國的斯蒂芬遜發明了蒸汽火車,開創了交通運輸的新時代;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開啟了電力時代的大門。
1881年,當這種有軌電車出現在德國柏林郊外的時候,人們奔走相告,許多人特地從市內和其他地方來到這里,專門是為了乘坐這種在鐵軌上行駛的電車,親囪感受一下電氣時代所帶來的便利。
發明電車
電車,在現代大都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與汽車相比,電車的優點是可以使我們所居住城市的環境不受污染。正因為如此,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願意用電車作為基本的交通工具。
然而,你知道這種帶辮子的車是何時問世的嗎?話還得從達維德松的工作說起。
19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令英國人感到驕傲的年代:1825年,英國的斯蒂芬遜發明了蒸汽火車,開創了交通運輸的新時代;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開啟了電力時代的大門。
將電和交通工具聯系在一起,用電來驅動交通工具一直是人們夢想實現的願望,這個願望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實現的可能。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用電來開動車子呢?
這個問題縈繞在許多發明家的腦海里,也同樣縈繞在一個叫達維德松的英國人的頭腦中。
從 19世紀30年代初開始,達維德松就開始接觸電的東西了,他廣泛收集了當時所能得到的各種有關電的報導、專利和實驗資料,並在自己的家裡做了很多實驗,但未獲得實質性的進展。
1836年的一天,達維德松如平日一樣,在用早餐時打開了剛剛送來的當天日報。突然,一條消息映入了他的眼簾—一「呀!這是什麼?蓄電池?噢,是美國人約翰·丹尼爾發明的。這就是說,可似把電蓄在這個東西里,然後再慢慢地釋放出來。這對我的電車實在是太合適不過了。」達維德松一邊看報,一邊自言自語道。
短短的報導,並未說明蓄電池的結構是怎樣的?它是怎麼製造的?這和以前伏打發明的「伏打堆」有什麼不同?
怎麼辦?達維德松決定給丹尼爾寫一封信,將他的想法和要求告訴丹尼爾。然而,當時的郵路並不十分通暢,達維德松的這封信猶如石沉大海,他一直沒有收到丹尼爾的迴音。
達維德松等不及了,他決定自己做實驗。
他根據報上的報導和照片,及以後發表的種種與蓄電池有關的報告,經過幾年的摸索,達維德松終於製成了他所需要的蓄電池。與此同時,他又請汽車廠為他特製了一輛車,雖然這輛車很小,但也能坐人。達維德松將蓄電池裝了上去,接通電源,嘿!這輛由電驅動的車竟然慢慢地開動了。達維德松成功了。
1841年達維德松發明的這輛電車,雖然沒有投入實際應用,但他卻揭開了發明電車的序幕,為以後電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自達維德松以後,又有許多人想辦法改進電車的結構,德國的馮·西門子就是其中之一。
西門子是一個很有才華的發明家、科學家兼工業家。西門子聽說了達維德松和他的電車,他想再朝前走一步,能不能用電車來為公眾服務呢?經過周密的設計,西門子開始在他自己的工廠里製造電車。
這是一種用木頭製造的車子,在車的下面裝了一個電動機,通過滑輪和鋼絲繩將動力傳給車軸。這種車是用140伏的直流電供電的,通過互相絕緣的左右軌道將電流輸到車上。西門於的這種電車自然比達維德松的進了一步,因為使用蓄電池只能行駛很短的時間就必須拿下來充電了,電車也就開不了多長時間;而西門子的電車是通過軌道把電輸送到車上的,於是就克服了這一不足之處。
1881年,當這種有軌電車出現在德國柏林郊外的時候,人們奔走相告,許多人特地從市內和其他地方來到這里,專門是為了乘坐這種在鐵軌上行駛的電車,親囪感受一下電氣時代所帶來的便利。
拉爾廷紐是法國的一名工程師,當時,他在法國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工作。那裡早已通了火車,而且還穿越茫茫的沙漠地區。由於沙漠上的鐵軌常常被風沙所湮埋,當火車開到那裡時,不是出軌,就是翻車。因此,到了大風季節,人們幾乎都不敢乘坐火車出門旅行了,害怕萬一鐵軌被沙湮沒,發生車禍。
每當事故發生的消息傳到拉爾廷紐的耳雜里,就引起了他深深地思索:有什麼辦法可以避免事故的發生呢?繞開沙漠造鐵軌?這看來不太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由鐵軌入手。
於是,拉爾廷紐開始了對新鐵軌的探索。有一天,拉爾廷紐的腦海里忽然閃過了「沙漠之舟」——駱駝的形象,那些駱駝馱著重物悠悠地行進在沙漠中,多麼穩當啊。
「啊,找明白了!這是由於重物分掛在駱駝兩邊的緣故。對呀,這種方法不是可以用到鐵軌設計上未嗎?」他興奮得真有點忘乎所以了。
「你這是怎麼啦?」拉爾廷紐的妻了第一次看到他如此高興,個禁大聲問道。
「啊,親愛的,我告訴你。你肯定也會高興的。我已經想到了個絕妙的主意,可以避免風沙對鐵軌造成的湮埋。」
「什麼主意叫,你倒說出來聽聽。」他的妻子也來了興趣。
「是這樣的,現在的鐵軌由於造在地上,所以容易造成風沙的湮埋,……」
「廢話!難道能叫鐵軌造到天上去不成?」他的妻子不等他把話說完,就大聲嚷開了。
「對,你說得對極了!就是要把鐵軌造到天上去。這樣風沙就對它沒辦法了,當然,這樣做火車不行,不能用蒸汽機驅動,只能用電。」拉爾廷紐顯得十分的得意。
原來,拉爾廷紐想把雙道鐵軌變成單道鐵軌,然後架在空中,車廂橫跨懸掛在鐵軌的兩邊,這種情形不是和駱駝馱物一樣嗎?
就在西門子在柏林郊外開動第一輛實用有軌電車的第二年,拉爾廷紐的單道鐵軌電車也首次啟動了……
到了19世紀80年代,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有軌電車」:有的懸掛在鐵軌下方稱為「懸垂式單軌電車」;有的騎跨在鐵軌上面稱為「跨座式單軌電車」;有的將好幾輛電車連接起來,由一個駕駛員來操縱……真是多種多樣!當然在各城市運行得最多的,還是與火車相似的那種有軌電車。
隨著城市的日益繁榮,人們對有軌電車的缺點也逐漸有了認識:那縱橫交錯的鐵軌常常使其他車輛的輪子嵌在裡面,不能自拔,尤其是那隆隆的噪音,幾乎使人難以承受。
能不能發明一種「無軌的電車」呢?
1884年,美國工程師亨利正為無軌電車傷透腦筋呢:「無軌電車的電從哪裡來呢?」
電車的發展史在亨利的眼前一幕幕呈現,當他想到拉爾廷紐的懸掛式電車時,靈感突然來了:
「他既然可以在空中懸掛電車,我為什麼不能把電車放到地上?這樣,也就不用鐵軌,只要用兩根電線就可以了,然後再想辦法把電引下來……」
亨利順著這個方向思考下去,終於想出了一個方案,就是通過架空線由遠方的電站供給電能,然後再由觸線桿連接架空線和電車,使它能在地面上運行。
不久,亨利的方案得到了有關部門的認可,無軌電車誕生了,它使電車更加完善,成了市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
進入20世紀以後,電車成了人們的「寵兒」。為了與汽車競爭,出現了具有直角萬向傳動、全電氣化和流線形車體的電車,還採用彈性車輪使電車行駛更加平穩;1946年,在美國紐約出現了備有平行方向傳動、電磁直接制動的高性能電車作為地鐵車輛;1962年還出現了無人駕駛電車;1971年,日本東京地鐵千代田線使用了節省能源和無觸點裝置的可控硅交流變換器控制的電車;1977年,德國柏林地鐵還使用了三相換流控制感應電動機的電車……
電車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家族中必將還會增添更新的成員,或許不久的將來,電車身上的那2根辮子將會消失,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面前,到那時你可不要感到奇怪哦
『肆』 空中軌道列車的國外
烏帕塔爾線
德國烏帕塔爾1900年建成現代空中鐵路,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是一條古老而年輕的交通線路。
烏帕塔爾是恩格斯的家鄉,作為烏帕塔爾市旅遊觀光項目和一張城市歷史名片,該條懸掛式空中鐵路線總長13公里,已成為市民最主要進出市郊各城鎮的交通工具,市政府表示該線路還要再運行100年。
多特蒙德線
多特蒙德是德國西部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的重要經濟貿易中心,位於魯爾區東部。共有兩條線,1號線(藍線)始建於1993年,2003年擴建,單線,兩列車往返運行,中間設避讓線。發車間隔10分鍾。2號線(紅線)1980年開始籌劃建設,1984年建成,發車間隔5分鍾。2007年建成維修車間,採用無人駕駛。
杜塞爾多夫線
杜塞爾多夫為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首府,人口60萬,是德國西部重要的經濟、金融中心,水、陸、空交通樞紐,其中杜塞爾多夫機場為德國第三大機場。本線為連接火車站至機場的一條線路,1993年投入運營,每天運營21小時。機場三個航站樓間設兩個車站,另一個在城際火車站,可以為乘客提供方便
千葉都市單軌列車
千葉單軌電車共有兩條線路,1號線自千葉港站至縣庁前站;2號線自千葉站至千城台站。1988年3月28日,2號線體育中心站-千城台站區間率先開業。1999年3月24日,包含1號線在內的全線通車。總營業長度距離15.2km,是世界最長的懸掛式單軌電車,並在2001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證。另外,若包含跨座式的話,則日本的大阪單軌電車是世界最長的單軌電車。目前重慶軌道交通已打破大阪高速交通單軌電車的運營里程記錄。
2006年4月28日,千葉單軌電車獲國土交通省認證,允許在產業活力再生特別措置法基礎上進行事業再構築計劃,以實現減少累積損失和單年度盈利。同年5月,實施99%減資,同時千葉縣和千葉市所持有的204億日元貸款以現物出資的形式進行第三者割當增資,實施新股發行。
此外作為合理化對策的一部份,目前單軌電車的司機由車輛基地的車輛檢查要員兼任,以降低人力費用。一人兼任司機和車輛檢查員的鐵道公司極其罕見。
開業到2009年2月之前,千葉單軌電車發行有自動售票機専用的預付卡「モノレールカード」(Monorail Card),這是首都圈除JR以外公私鐵道公司中最晚使用磁卡式預付卡的交通卡。發行當時並未對應パスネット,因眾多乘客希望其能對應,千葉單軌電車加入了パスネット協議會(不過未加入パスネット本身)。千葉單軌電車在次世代IC交通卡的協議機關PASMO協議會設立當初就有參加,2009年3月14日開始使用PASMO。
以千葉單軌電車沿線為舞台,於1990年上映的電影《淺水金魚》(バタアシ金魚)為先,近年千葉單軌電車積極吸引電視劇及廣告在其沿線攝影,如《警部補 矢部謙三》(朝日電視台系列)及《TAXMEN》(MXTV等)、《逃亡律師》(逃亡弁護士,富士電視台系列)。千葉單軌電車不僅提供車廂和車站供電視攝影,本社社屋及車輛基地也積極外借攝影。2010年製作的電視動畫《我的妹妹不可能這么可愛》(俺の妹がこんなに可愛いわけがない)中也有多處千葉站附近及千葉公園的單軌電車畫面。2011年5月,發售了畫有片中人物的紀念車票。
『伍』 日本的空中電車中國有可能修建嗎
單軌懸掛式電車主要還是用於觀光,對於像北京、上海這種大城市是很難建設的,而且單軌懸掛式電車線路的選擇很受地形的影響,價格相對於地鐵還是高了一些。但是一些低密度的城市就比較適合建了。具體的還是要看城建局和交通局的規劃……
『陸』 日本路面電車的概述
日本路面電車,即有軌電車。出現時間較早,運行時速不高,完全可以當成古董,但在日本依然被使用。
日本的上下班時間交通嚴重堵塞,而路面電車既有指定的專用軌道,又有特殊的「綠燈」照料,比公共汽車節省不少時間。路面電車的信號燈是被特殊指定的,被指定的軌道內禁止汽車的進入。幾乎人人遵守。
『柒』 日本是一個旅遊好去處,但交通是它的一大痛點,日本主要公共交通有什麼
主要交通工具有下面七種方式。它們的利弊很明顯,就是價格方面,飛機往往是最貴的,公交車最便宜,但是時間成本也要算上,新干線是性價比最高的了,具體要如何選擇,還要看自己的需要。
1.航空
到日本最方便的就是飛機。
日本的主要國際機場是成田和關西機場。從這兩個機場出發,有許多便捷的飛往日本各個城市的航班。
2.鐵路
日本的鐵路和鐵路總長度為47,000公里。鐵路新干線是長途客運主要出行方式,也是向外國遊客推薦的主要交通工具。
它被稱為「理想超級快車」,包括東京至大阪的東海路新干線、大阪至博多的山陽新線、大公至生高的新干線、大公至新瀉湖的新干線、福島至山的新干線等。此外,在日本各大城市,地鐵無處不在,比汽車更快捷、及時、方便。
短途旅客列車票可在各車站售票機購買。短途客票可在各車站售票機購買,長途火車票可在車站「綠色窗口」購買。
7.汽車租賃
大多數城市以及機場和車站都由汽車租賃公司提供服務。出示國際駕駛執照後,你可以租一輛車去日本旅行,但要事先預約。
『捌』 日本的空軌城市列車幾幾年誕生的
空中軌道列車(簡稱空軌)是懸掛式單軌交通系統。軌道在列車上方,由鋼鐵或水泥立柱支撐在空中,適用於中小城市交通工具。
第一條投入運營的空軌線路1984年在德國多特蒙德開通,一期總長1.05千米,連接多特蒙德大學的南北兩個校區,當時耗資2400萬馬克。到2003年,當地共有兩條線路投入運行,總長度為3.162千米。在計算機控制下,列車進出站的定位精度可以達到3厘米之內。
20世紀80年代,在德國聯邦政府的支持下,這種全新的軌道交通系統開始研製。要實現的目標很明確:首先全新的軌道交通系統必須是環保的,即無廢氣排放,交通工具行駛時無噪音污染,對原有建築及環境無甚影響。其次,系統必須能融入已有的公共交通系統中,成為其延伸與補充,比如,可與地鐵連接達市中心的商業圈及辦公區,為醫院、學校、住宅區提供聯線等等。再有,系統必須是可以隨著城市發展而擴充的,即系統必須是可加長、可拆卸、可移動的。
在這種超前理念指導下誕生了H-Bahn空軌這種全新的公交系統。在德語中,H-Bahn 即為空中軌道之意。H-Bahn空軌主要部件由西門子設計生產,H-Bahn公司擁有全部知識產權。所有部件批量生產,是十分成熟的技術。
兩條線路在德國的Dortmund市(1984)、Düsseldorf市(2002)投入使用已有多年(圖二),運轉率幾乎高達100%。
日本千葉的空軌
1979年(昭和54年)3月20日 - 公司設立。
1988年(昭和63年)3月28日 - 2號線 體育中心 - 千城台區間開業。
1991年(平成3年)6月12日 - 2號線 千葉 - 體育中心區間開業。
1995年(平成7年)8月1日 - 1號線 千葉港 - 千葉區間開業。
1999年(平成11年)3月24日 - 1號線 千葉 - 縣庁前曲間開業。
2006年(平成18年)4月28日 - 基於產業活力再生法,實施事業再構築計劃。
2006年(平成18年)6月21日 - 於2號線作草部 - 千葉公園區間進行下水道施工時,吊機車與列車相撞。
2009年(平成21年)3月14日 - 導入PASMO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