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最近有哪些動態

日本最近有哪些動態

發布時間: 2022-08-24 04:21:05

① 福島核泄漏事故的最新動態

東京2011年6月5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有關機構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的「後遺症」繼續發展。已有員工確認遭受超量核輻射,福島附近的河底泥沙中也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說,兩名日前從甲狀腺中檢測出大量放射性碘-131的員工,所遭受輻射量已確定超過了250毫希沃特的輻射上限。這是首次確認福島第一核電站員工遭輻射量超過該上限。
東京電力公司說,這兩名員工分別在30多歲和40多歲,是3號和4號機組的操作人員,從3月11日的地震當天開始,一直在中央控制室和反應堆所在建築外作業。在5月23日進行檢查時,從甲狀腺中分別檢測出了9760貝克勒爾和7690貝克勒爾的放射性碘-131,相當於其他員工的10倍以上。
日本放射線醫學綜合研究所對這兩名員工的內部輻射量進行調查時,推斷兩名員工分別遭受內部輻射和外部輻射,合計超過了250毫希沃特。這兩名員工目前已經離開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根據放射線醫學綜合所的診斷,健康狀況沒有出現異常,沒有必要進行特殊治療。
為應對這次核泄漏事故,日本厚生勞動省已將核電站員工的全年輻射量上限由100毫希沃特上調至250毫希沃特,東京電力公司則以200毫希沃特作為員工交接班的標准。
日本環境省3日宣布,從福島縣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的河底泥沙中,檢測出了放射性同位素銫-137和銫-134,但是未從河水中檢測出放射性物質。上述地區在福島第一核電站半徑20公里的警戒區之外。
這是首次對福島縣內的河流進行放射性物質濃度調查。調查是5月24日至29日在29個地點進行的,結果顯示,在所有地點的河底泥沙中都檢測出了放射性銫同位素。銫-137的半衰期約為30年,銫-134的半衰期約為2年。此外,有4處地點檢測出了半衰期約為8天的放射性碘-131。
日本環境省認為,這些放射性物質不會立即對健康產生影響,並准備在梅雨季節繼續進行調查。

② 誰知道2011.3.11日本大地震的最新動態

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8.8級大地震,包括東京在內的關東地區、東北地區等大范圍內均有強烈晃動。日本氣象廳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於東北地區的三陸近海,震源深度約為10公里。此後餘震不斷,部分地區發生高達10米的大海嘯,海陸空交通受到嚴重影響,通訊也一時中斷,引發海嘯淹沒了日本東北地區,截止j今日北京時間上午11點,日本東北·關東地區大地震遇難失蹤人數已超1400餘人。 目前還沒有收到中國公民在日本受傷亡的情況。

③ 什麼時候可以去日本

目前就可以去日本,只要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帶好自己的護照,在對方要求下做好防疫措施,根據最新的疫情動態,日本最近疫情高發,沒有緊急情況還是需要謹慎。

④ 最近日本有什麼新聞

昨日新聞:東芝赤字5500億日元,預定裁員7800人。

⑤ 日本最近有什麼動態嗎

看你名字 是日本人吧`
作為中國人好像沒多少人關心日本 就算知道 好像也沒人給你說吧`

⑥ 求有關日本最近軍事上的動態,每次看新聞都沒有

這個比較少了吧 披露的不是很多啊

⑦ 日本教科書事件的最新動態

2015年4月6日,日本中學生教科書的審定結果顯示,這次通過審定的教科書將釣魚島和獨島(日本稱竹島)都稱為是「日本固有領土」,並更改了對南京大屠殺的表述。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副主任呂耀東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日本未聽取國際輿論的譴責,一意孤行,這次又在教科書中「去侵略化」,可以看出歷史修正主義在日本社會已從思潮變為實際行動。

⑧ 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的最新動態

據日本共同社2月10日電,日本記者俱樂部近日在主頁上公開了日本歷任首相及外國政要等召開記者會時的講話錄音,其中有1978年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為互換《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批准書訪日時就兩國圍繞釣魚島問題對立的講話錄音。鄧小平在講話中表示,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
中日領導人最早提及擱置釣魚島問題一事是在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訪問中國,促進中日邦交正常化之時。據曾擔任外交部顧問,深度參與中日邦交恢復工作的日本問題專家張香山回憶,田中角榮和周恩來在(中日)第三次首腦會談快要結束時談起釣魚島問題,周恩來表示「有些問題要等到時間轉移後來談」,田中亦表示「一旦邦交正常化,我相信其他問題是能夠解決的。」(《中日復交談判回顧》,載《日本學刊》1998年第1期)
而中日之間就釣魚島問題較為深入的討論,是在1978年《中日和平條約》談判時期鄧小平與日本外相園田直之間的會談。本次公布的錄音即是這一時期鄧小平在日本記者俱樂部答國內外記者的談話。該錄音共1小時6分鍾48秒,時間為1978年10月25日。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談及釣魚島部分的錄音文字,以及其他史料對這段歷史的記錄,供讀者閱讀參考。

釣魚島
日本記者俱樂部公布的錄音(部分文字稿):
鄧小平:尊敬的酒井新二(時任日本共同社社長)先生,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首先我對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辦今天的記者招待會表示感謝。中日兩國人民有著兩千年的友好交往的歷史,和悠久的傳統友誼,中日友好源遠流長,有著堅實的基礎。盡管中日之間有過一段不幸的歷史,中國人民遭受了深重的災難,日本人民也受害不淺。但是,這與兩千多年的友好歷史相比,畢竟是很短暫的。現在,中日兩國友好交往的新高潮正在到來,我們應該向前看,放眼未來,共同努力,使中日兩國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提問:還有兩個問題,請您務必能回答一下。第一個問題就是尖閣列島的歸屬問題,我們是認為這是日本固有的領土,不容置疑,但這個問題上很遺憾雙方看法不一樣,閣下有什麼想法?)
這個,我們叫釣魚島,這個名字就叫法不同。(眾笑)這點嘛,雙方確實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實現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時候,雙方約定不涉及這樣的問題。這是談《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的時候我們雙方有約定不涉及。就中國人的智慧來說,也只能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因為一涉及就搞不清楚的。倒是有一些人倒是想在這些問題上挑一些刺,製造障礙(阻礙)中日關系的發展。
所以我們認為我們兩國政府談這個問題時避開是比較明智的。這樣的問題放一下不要緊。等十年也沒有關系。我們這代人智慧不夠,這個問題談不攏,我們下一代人總比我們聰明些。總會找到一個大家都能夠接受的形式、方式來解決。
錄音地址:http://www.jnpc.or.jp/activities/voice/

鄧小平訪日期間接受采訪
日文報紙報道鄧小平副總理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的答國內外記者的談話要旨:
「實現邦交正常化之際,我們雙方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這次和平條約談判之際,雙方也同樣約定不涉及這一問題。兩國談判之際還是避開這一問題好。我們認為把這個問題暫時擱置起來是比較明智的。倒是有些人想利用這個問題,來給中日關系潑冷水。」
來源:《日中關系基本資料集》,日本霞山會。

張香山(原中國國際交流協會副會長)的記載:
「(鄧小平的發言):我們兩國並不是不存在一些問題的。比如你們說的尖閣列島,我們叫釣魚島的問題,還有大陸架問題。但在你們國內不是有一些人企圖挑起這樣的事情來妨礙《友好條約》的簽訂嗎?我們中國人也不是沒有這種人,比如說,我們留美的,加入美國籍的,有些還是華僑,在台灣也有保釣呢!這樣的問題現在不要牽進去,本著《和平條約》的精神,放幾年不要緊,很可能這樣的問題,幾十年也達不成協議。達不成,我們就不友好了嗎?這個條約就可以不實行了嗎?要把釣魚島問題放在一邊,慢慢來,從容考慮。
在鄧小平談及釣魚島問題後,園田外相說: 你談了這個問題,我作為日本外相,也不能不說一點。關於日本對尖閣的立場,閣下是知道的,希望不再發生那樣的偶然事件(指中國捕魚船隊,一度進入釣魚島海域),我講這麽一句。 鄧小平說: 我也想說一點。把這樣的事情擺開,我們這一代人,沒有找到辦法,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總會找得到辦法解決的。 」

⑨ 日本近日動態

日新首相菅直人今日上任 新內閣成員名單曝光 首相菅直人63総務(再)原口一博50法務(再)千葉景子62外務(再)岡田克也56財務野田佳彥53文部科學(再)川端達夫65厚生労働(再)長妻昭49農林水產山田正彥68経済產業(再)直嶋正行64國土交通(再)前原誠司48環境(再)小沢銳仁56防衛(再)北沢俊美72官房仙谷由人64國家公安�9�9拉致問題(再)中井洽67金融�9�9郵政(再)亀井靜香73國家戦略荒井聡64行政刷新蓮舫42公務員制度改革玄葉光一郎46敬稱略。再は再任

⑩ 現如今日本的狀況怎樣

近來,日本經濟形勢格外地引起人們的關心,也出現了各種不同的議論。有人認為日本經濟出現了戰後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也有人認為日本的「所謂經濟衰退是日本政府對外宣傳上實施『哀兵經濟』的策略之一,目的是隱蔽本國經濟實力,為政府幹預經濟提供借口」。
筆者認為,一國經濟蕭條或衰退,是全國性的現象,主要須依據統計數字、而不能憑「感受」作出判斷。日本政府的GDP等經濟統計雖然存在這樣那樣問題,但基本上可以說是反映了日本經濟的實際情況。據日本的經濟統計,1999-2000年日本經濟經過短暫復甦後,於2000年10月又轉為下降,進入蕭條局面。2001年4至12月(即從4月1日開始的日本2001財政年度的前3個季度),日本GDP連續3個季度呈負增長。在經濟學上,當一國的經濟連續兩個季度下降,就可認定為經濟陷入衰退(在二戰後的美國,經濟衰退一般是指實際國民生產總值在至少兩個季度內下降1.5%。以上,同時失業率上升到6%以上)。從統計數字看日本經濟確已陷入衰退局面。
盡管日本經濟經過長達十年的低迷狀態,又進一步陷入衰退,但無論是從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看,還是從日本的經濟規模、國際收支、民間儲蓄、外匯儲備、對外債權、製造業的技術水平等等來看,日本經濟發展的水平確實很高,至少比中國要高得多,國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我們高得多。但是,經濟蕭條也好,衰退也好,指的是經濟發展的動態,反映了經濟現狀從原有水平(靜態)倒退的程度。2001年1、2、3季度日本的GDP名義值(未去掉物價變動因素)分別為513.5萬億日元、505.8萬億日元、501.8萬億日元;實際值(以1995年價格為基準)分別為539.7萬億日元、533.2萬億日元、530.3萬億日元,這說明日本的GDP無論是名義值還是實際值都在減少。一個國家經濟是否衰退與其經濟發展水平是兩回事,經濟發展的原有水平再高,只要它是在明顯倒退,出現了經濟活動全面下降的情況,就意味著經濟衰退。
事實上,日本經濟的實際狀況比上述的實際增長率所反映的程度更嚴重。首先,消除價格變動因素前的名義增長率比實際增長率下降得更厲害(例如預計2001年度前者為負2.7%,後者為負1.1%;2002年度分別為負2.2%和負0.5%),這反映出日本經濟已陷入嚴重的通貨緊縮(即持續的物價下降、需求萎縮)局面。其次,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之所以還能維持超過1%的實際年均增長率,是靠日本政府一再「注射強心針」才取得的,如果政府不是累計10次動用財政手段刺激景氣,而且「景氣對策」總規模高達136萬億日元,接近日本GDP的1/3(這導致日本的政府債務余額達到GDP的大約145%),那麼,當前日本經濟增長的狀況就會更差。再者,日本的失業率連續4個月節節上升,在2001年12月已達到5.6%,政府和民間都預測失業率還將繼續上升甚至突破6%,同時如果計入「企業內失業」,日本的實際失業狀況比失業率統計所反映得的更嚴重。
再一個問題是日本能否對外「隱蔽」其經濟真相。在當今世界,由於國際經濟聯系日趨緊密,可以說幾乎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和實力都處在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密切關注之中,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日本當然更不例外。在日本,對經濟形勢進行監測的不僅有政府機構,還有一大批民間調查預測機構,如果政府出於政治目的有意「隱蔽」真相,民間機構則不能這樣做,因為把好的形勢說成壞的,就會誤導民間企業的投資活動,其結果這些民間預測機構就無法立足。此外,在日本國外,經合組織(OECD)、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也都在監測日本經濟狀況。從發表的數字看,日本政府以外的機構對日本經濟形勢的估計和預測都比日本政府更悲觀。
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OECD最新預測指出,日本在30個OECD成員國中是唯一的GDP兩年連續負增長的國家,唯一的名義增長率為負增長的國家,唯一的名義增長率低於實際增長率、GDP消費指數為負的國家,日本的財政赤字佔GDP之比在OECD成員國中最高,2002年日本政府債務余額在OECD成員國中最高,大幅度超過一向以財政狀況差而著稱的義大利等等。
還有一個非常關注日本經濟的人群就是世界各國的投資者。因為日本經濟形勢好壞直接關繫到他們的投資決策。1998年10月9日,日經平均股價從1990年9月28日的21036.76日元跌至12879.97日元,當時的日本經濟企劃廳長官稱「目前是日本經濟最黑暗的時期」。在2001年2季度日本經濟發生衰退前,日經平均股價曾達到過19835日元,至2002年2月5日卻跌破9500日元,比衰退前下跌了50%以上;比被稱為「日本經濟最黑暗的時期」的1998年10月還要低26%,也是1985年簽訂廣場協議18年來的最低數字。顯然,低迷的股市是低迷的日本經濟的一面鏡子。
日本經濟現狀當然也逃不過國際上信用評級公司的眼睛。由於日本財政狀況惡化,日本國債的評級被一再調低。美國評級公司S&P於2001年2月將日本國債的信用等級從最高的「AAA」降到「AA+」,於2001年11月又將日本國債韻長期信用等級從「AA+」降為「AA」,在發達國家中與義大利並列「倒數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在日本經濟陷入衰退、特別是財政、金融等宏觀調控政策手段幾近用盡、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日本政府的政策取向出現了「走回頭路」的危險傾向,即不是通過厲行結構改革,激勵民間企業開拓高新技術產業,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從而在根本上走出經濟低迷,而是企望通過日元貶值,增強出口企業的競爭力並抑制進口,保護國、內比較劣勢產業,以便在傳統產業領域同追趕它的亞洲國家展開競爭和廝殺。日元對美元匯率在2000年10月為1美元兌108日元上下,至2002年1月已貶至132日元左右。盡管日元對美元貶值主要是市場對日美經濟基礎條件反差作出的反應,但日本政府並非像它自己所聲稱的那樣「沒起任何作用」。「9·11」事件後日元一時升值之際,日本銀行曾多次干預,對日元匯率進行誘導,與此同時日本的外匯儲備也在大幅上升(其中主要是大量拋售日元購買美國國債等)。這不能不令外界懷疑,日本政府是否已經制定或正在實施利用日元貶值挽救日本經濟的策略,日本經濟形勢嚴峻是否被日本政府當作了對匯市進行干預、誘導的借口。
人們不能不但心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經濟上屢屢失策的日本政府可能又一次「失策」和「失算」。事情很清楚,對於亞洲各國來說,如果大家都發奮掀起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競賽,必將帶來「雙羸」的結果;反之,如果大家都來個貨幣貶值競賽,則難免落得個「共輸」的結局,特別是日本必將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5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6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3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24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48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2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91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3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