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股市大跌多少

日本股市大跌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8-23 15:36:41

❶ 日本股市終於在31年後,超過了泡沫時代創下的歷史最高點

9月28日,日經500指數在經歷了31年的漫長波動後,終於超過了1989年12月創下的 歷史 最高點。

如果你知道這是在日本長期貨幣寬松(超發)政策下,才得到的結果,你才能感受得到曾經的日本股市和經濟泡沫是有多大。

1989年,是日本的巔峰年代,當年的日本GDP高達3萬億美元,人均GDP 2.48萬美元,是美國人均GDP的108%;與此同時,日本的貨幣日元還處於1985年廣場協議之後的升值期,大批全球美元資本來到日本炒高股價、樓價,進行投機;日本銀行為了抵抗日元升值給外貿企業帶來的壓力,也放鬆了貸款利率,造成大量流動性資金也進入股市、樓市推波助瀾。

在海外和國內雙向投機資金的湧入之下,日本的股市和樓市在1989年幾乎被推漲到最鼎峰:當時,東京地區的房價總和可以買下所有美國的土地;日經225指數比1985年暴漲了200%(但1989年日本GDP,扣除日元升值元素,只比1985年上漲了32.8%),可想而知日本股市和經濟泡沫有多大。

也是在1989年,日本三菱集團以8.46億美元購買了美國紐約洛克菲勒中心51%的股份;在這個美國資本主義象徵的大廈上,插上了太陽旗。

美國媒體驚呼:這時商業上的珍珠港事件,照此下去,不到兩年,美國就可以被收購完畢。

還是在1989年,盛田昭夫還和石原慎太郎合著《日本可以說不》,鼓吹日本提高相對美國的地位,可以和美國掰一掰手腕了。

1989年,幾乎所有日本人都陶醉在泡沫營造的虛幻中,認為日本經濟取代美國指日可待,不少海外國家也這么認為。

可惜,泡沫就是泡沫,虛假就是虛假:1990年,全球美元資本開始高位套現外逃,日本股市和房價根本支撐不住,如瀑布一樣一瀉千里;2年不到,日本包括股票、地產在內的資產價格,被消減了60%,還剎不住下跌的趨勢。日本股市指數:日經225和日經500,一直連跌了14年,到2003年才跌到最低點,到2013年安倍政府上台,搞超發貨幣刺激經濟時,才開始有了連續上漲的態勢。

可是,隨著日本股市和樓市的狂跌,日本實體製造被虛擬泡沫搞垮了一大批,多少年不能恢復元氣(大量資金沒有投資實業和新興產業,而是投機去了,造成製造業企業大量被斷貸和破產),日本財富也被以華爾街為主的美元資本狂割韭菜,華爾街拿著收割的財富回到美國本土,投資當時新興的IT&互聯網經濟,引發了美國1990年代互聯網革命,日本想要取代美國的夢想,被美國新興的互聯網產業打的丟盔卸甲,一蹶不振。

❷ 小日本的股市今天為何會大跌百分之七點多

市場分析認為,今年來漲幅過大以及對美國量化寬松退出的擔憂,是造成日本股市跳水的直接原因。美聯儲退出QE3的信號日趨明顯,日本量化寬松將面臨孤掌難鳴的境地,受日本政府通過大幅注入日元而上漲了70%的日經指數,將為泡沫牛市還債。不過全球牛市進程受到的沖擊不會太大,因為推動這一輪歐美股市創新高的並不僅僅是寬松政策帶來的流動性在驅使,而是企業盈利狀況的真實改善。而A股作為今年來表現最差的全球主要股市,此次下跌更是自己嚇自己,最終還是會回歸自身的運行軌跡。

❸ 1987年日經指數為什麼會暴跌

讓我來告訴你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美國最初為了改變日美之間的貿易順差,聯合其他歐洲大國逼迫日本簽署《廣場協議》,用意一是使美元貶值,其二是形成直介面頭干預匯率市場的機制。

隨後幾年間,日元急速升值約40%,但是日美貿易順差未能有顯著改變。日元急速升值對日本帶來了雙重打擊,一是以美元計量的對外資產大幅縮水,二是本國出口企業遭受沉重打擊。但是由於當時日本的泡沫經濟,企業之間交叉持股,推高股市,所以由於日元升值對企業的打擊未能及時顯現。

美國第二步便是與日本協商利率機制,維持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利差,保持美國國債的高利息,穩定了日本政府和民間資本對美國的輸入。日美貿易順差原本使得美元隨時有貶值的危險,可是由於日本國內資金因為追逐美國高利息而不斷投入美國的原因,而維持了之前堅挺的美元。隨後,為了保護國內企業,日本政府開始逐步干預匯率市場,大量買進美元,拋售日元,防止日元進一步升值。也正是這種市場干預和國內的低利率,導致國內大量資金最終流入股市房市,日積月累形成泡沫。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即是美國要求日本引進「日經225期貨」。日本之前從未從事過期貨類的交易,更未涉及股指期貨。單邊市場突然變為雙邊市場,賣空機制最終導致日本股市房市崩盤,經濟泡沫最終破裂。 最終,小日本真的就被老美的一步步陰謀給擊潰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❹ 日本最大券商巨虧130億,是何緣故導致出現這種狀況

主要是其一個客戶出現爆倉,所以導致日本最大券商虧損了130億。有媒體發文表示,日本最大券商野透露文,因為自己的一位客戶爆倉,導致自己虧損達到了130億,不過具體的虧損數字,隨著股價的波動,未來可能有變動。而除了野村之外,瑞信也表示,因為客戶違約事件,自己第一季度可能面臨不小的虧損。雖然雙方並未透露更多的消息,但多數人還是將這件事情和之前Archegos Capital Management基金爆倉事件聯系起來。

❺ 世界股災歷史記錄

一、美國股災
1)1929年大股災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的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跌到28,20種鐵路的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1929~1933年短短的4年間出現了四次銀行恐慌。
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一直到1954年,美國股市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
2)1987年股災
1987 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開盤僅3小時,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下跌508.32點,跌幅達22.62%。 隨即,恐慌波及了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當天,倫敦、東京、香港、巴黎、法蘭克福、多倫多、悉尼、惠靈頓等地的股市也紛紛告跌。隨後的一周內,恐慌加劇,10月20日,東京證券交易所股票跌幅達 14.9%,創下東京證券下跌最高紀錄。10月26日香港恆生指數狂瀉1126點,跌幅達 33.5%,創香港股市跌幅歷史最高紀錄,將自1986年11 月以來的全部收益統統吞沒。亞洲股市崩潰的信息又回傳歐美,導致歐美的股市再次下瀉。
二、日本股災
1989 年12月,日經平均股指高達38915點,進入90年代,日本股市價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點。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勢更猛。1992年4月1日東京證券市場的日經平均指數跌破了17000點,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點,基本上回到了 1985年的水平。
三、1973年香港股災
1969年由李福兆牽頭的一群華資經紀暗中籌備一間華人的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並於12月17日開業,由此開始了普羅市民參與證券及股票買賣,當時恆生指數於12月29日創下160.05當年新高,其後股市節節上升,1971年9月20日創下406.32新高位,不足兩年上升1.5倍。1973年發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後第一次股災,恆生指數於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數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
四、1990年台灣股災
1987 年到1990年,台灣股指從1000點一路飆升到12682點,整整上漲了12倍。當時台灣經濟已實現連續40年平均9%的高增長,台幣兌換美元更從1比 40升到1比25元,加上券商的執照開放等,都是熱錢湧入的重要原因,當時房市和股市一起火爆。由於新台幣的升值預期,海外「熱錢」大量湧入島內,在居民財富增長作用下,一時間台灣土地和房地產價格在短時間內翻了兩番,當時,島內可以說完全是資金泛濫,巨大的資金流貪婪地尋找各種投資機會。1989年最後一個季度,台股平均市盈率達到100倍,而同期全球其他市場市盈率都在20倍以下。
五、中國歷史上3次股災
中國股市發展歷程較為短暫,但依然經歷了兩次驚心動魄的股災。
1)一次發生在1996年。1996年國慶節後,股市全線飄紅。從4月1日到12月9日,上證綜合指數漲幅達120%,深證成份指數漲幅達340%。證監會連續發布了後來被稱作「12道金牌」的各種規定和通知,意圖降溫,但行情仍節節攀高。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表特約評論員文章《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給股市定性:「最近一個時期的暴漲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漲勢終於被遏止。上證指數開盤就到達跌停位置,除個別小盤股外,全日封死跌停,次日仍然跌停。全體持倉股民三天前的紙上富貴全部蒸發。
2)另一次發生在2001年。當年7月26日,國有股減持在新股發行中正式開始,股市暴跌,滬指跌32.55點。到10月19日,滬指已從 6月14日的2245點猛跌至1514點,50多隻股票跌停。當年80%的投資者被套牢,基金凈值縮水了40%,而券商傭金收入下降30%。
3)最近一次發生在2015年6月,2個月時間滬指跌幅高達45%,國家採取一些了措施才穩住跌勢。

❻ 日本當年股市跌40%經濟就慘成那樣,如今中國股市跌70%幾還沒出現蕭條景象。什麼原因

首先,中國是政策市,股市本身與實體經濟的關聯並不明顯,這與日本當年有所不同。
其次,過去兩年的確積累了太多泡沫。經濟過熱,熱錢湧入,居民投資火爆,資本市場的市場反應功能被扭曲,所以跌是必然的。
再次,今年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尤其是金融老大美國,華爾街三大投行的相繼沒落會惡化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中國市場對美國的依賴相當大,肯定會受到不小的影響
當然,這只是我目前了解的幾個主要原因,股市的漲跌非常復雜,你可以多看看報道,形成自己的看法,這些都是仁者見仁的。

❼ 1990年日經股指跌了多少,97年金融危機亞洲各國的損失!

1990年5月4號日經股指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一
1997年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對東南亞各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1、危機首先在東南亞爆發並波及港台.短期資金大量進出:泰國於97年首季有19億美元的凈資金流入,第2季變成62億美元的凈資金外流;馬來西亞、泰國、韓國、印尼與菲律賓於96年共獲得478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97年卻變成3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
自1997年初起,東南亞地區特別是泰國的泰銖受國際投機者的攻擊,泰銖不斷走軟,最終不得不放棄固定匯率制,造成泰銖狂跌。接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尼3國的貨幣也狂跌。
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影響到它們的股市,大多數東盟國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灣和香港的金融市場也被攻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迅速採取了有力的調控措施,成功地捍衛了港元聯系匯率制。但香港股市卻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從16800多點跌至9000點左右。
2、危機蔓延至東北亞
從10月底起韓元持續下跌,股市跌幅也超過40%。
在金融危機中,韓國的大企業紛紛遭殃,又連累了一大批為其生產配套設備的中小企業。企業的大量倒閉使韓國銀行呆帳和壞帳劇增,信譽大幅度下降,幾乎已不可能到國際市場上融資了,到期應償還的外債卻越來越多。
東南亞和韓國的金融風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氣的日本經濟愈益惡化。
3、危機深化並波及俄羅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機給東亞經濟造成的巨大殺傷力不斷顯現,大多數東亞國家的經濟跌入谷底。
盡管各國的貨幣都已大幅度貶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趨勢。
內外投資也呈持續減少的態勢:在國內,由於金融危機造成高利率和貨幣貶值,私人投資者極其謹慎;海外投資由於擔心金融危機造成東亞地區投資環境的惡化,進入的數量銳減,而大量本地資金卻因對本地區經濟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機造成的另一個苦果是通貨膨脹:1998年6月,菲律賓的通貨膨脹率達 10.7%,泰國6月份通脹率亦為10.7%,1998年5月一個月,印尼的通脹率就達5.24% 。
由於出口不振、投資乏力和大量企業破產、倒閉,失業已成為不少東亞國家嚴重的經濟和社會問題。韓國1998年4月的失業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賓的失業率高達13.3%。
1998年8月,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俄羅斯、俄股市、匯市猛瀉。之後不久,巴西金融市場持續動盪匯市和股市大瀉。俄羅斯和巴西的金融動盪表明亞洲金融危機已對世界金融市場產生破壞性影響。我是在網上找的.

❽ 日本股市大跌的原因是

受地震影響日本股市大跌 日元接近16年新高: 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多家企業停產,日本損失巨大,日本股市今日開盤大跌2%,日經225指數開盤報10044點,跌205點,跌幅2.05%,日經指數開盤持續大幅下跌,迅速跌破10000點大關,目前下跌5.2%,最低報9713點。 美元兌日元繼上周五大跌後,今日亞洲交易時段繼續大跌1.2%,最低報80.63,接近16年新低,日元創16年新高。 商品市場方面,紐約原油4月合約亞洲時段大跌1.5%,跌破100美元大關,最低報99.18美元。 你說股價會漲嗎?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5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5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3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9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2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47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2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91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3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