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怎麼看待西方的戰爭

日本人怎麼看待西方的戰爭

發布時間: 2022-08-22 19:05:51

『壹』 日本人怎麼看待美國獨立戰爭

日本人對美國獨立戰爭看法中立,不抱什麼感情。

『貳』 當今日本政府對待二戰侵華戰爭的態度

說一下我個人見解。
安倍說得很誠懇,真心很誠懇,但是並沒有什麼蛋用。
說一套做一套,這是我眼中的安倍(不是日本,我指的是安倍晉三)。
雖然他提出了對被日本侵略的國家的道歉。
也道出了戰爭的原委,包括日本變化的主因。
但這並不能證明他學會了如何對待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
1、日本歷代內閣大多數都有參拜靖國神社的習慣。
靖國神社放的是什麼人的牌子?沒錯,當然會有那些反對西方國家侵略的日本愛國者。
但大多是什麼?是戰犯!挑起戰爭的戰犯!安倍怎麼不提?他為什麼不提?因為沒法提,日本沒拆靖國神社,這在國際輿論上沒法解釋,你說裡面放的是愛國者,可以啊,那戰犯怎麼也在裡面,說不通啊。每天有數以千計的人參觀靖國神社,那裡面對於原盟國的民族是什麼,是屠殺自己同胞的劊子手。安倍沒有解釋這個。
2、挑釁周邊國家,企望挑起爭端。
澎湖列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屬於中國,他們日本自己國內的歷史古圖也可以證明屬於中國。安倍是日本內閣的首相,他還是依然堅持與周邊國家爭奪領土。早在《波茲坦公告》中就提到過,將日本所佔領土歸還中華民國。大陸政權更替和世界輿論沒有一毛錢關系,日本和中國開戰,世界各國和中國建交,和你是國民黨領導或者共產黨領導或者大清國沒關系,認得就是你是不是可以代表中國這個國家。而安倍依然和中國爭搶釣魚島、和俄國爭搶日本所謂的「北方四島」。更不堪的是,往釣魚島海域派巡邏隊,那裡不是公海,那是中國的領海,你在沒有通行令的情況下,公然在我國領海巡邏,按國際法是可以扣押的,不知道中國海軍為什麼沒這么做,也許是以和為貴。安倍也沒有提到與鄰國領土爭端問題。
3、發言中提到,不能讓與戰爭毫無關系的子孫後代擔負起繼續道歉的宿命。兩個字「可笑」。雖然發起的戰爭是日本軍方,但是如果日本老百姓不支持,你能完美的發動這場戰爭么?日本不像當時的大清,大清人民和政府是對立的,日本當時可不是,人民和政府是一致的。德國正視歷史,他們怎麼教育青年?你一定要記住歷史,因為我們曾經的確是個強大的國家,也對一些國家的人民帶來了傷害,對待他們要和善一點。而日本呢?當然也有一部分有良知的日本人是正視歷史的,但是畢竟是少數。日本教科書對抗戰成為「大東亞共榮圈」「我們是去援助中國的」。而且在YouTube上我看到有部分日本人還認為中國曾是日本的學生,曾是日本的附庸國。必須要讓子孫後代記住歷史,起碼要有認罪的態度,為什麼?一個國家忘記了歷史,那就失去了希望,一個忘記了歷史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總的來說,安倍的態度是「否定侵略戰爭,日本當時會打仗是迫於英美國家的壓力、還有金融危機,不是我們日本好戰,我們還是很愛好和平的」。當然,在那個場合安倍只能這樣發言,那真是迫於國際壓力。但是從我所了解的再到安倍所說的,難聽點兒說,我覺得安倍在放屁。

『叄』 日本人怎麼看待太平洋戰爭

或許在日本人的心中,唯一讓他們刻骨銘心的慘敗就是太平洋戰爭了,很多著名的動漫作者,都有描述自己對這段歷史理解的故事:北條司《無盡的蒼穹》對17歲神風特攻隊員的無奈描繪;松本零士《神風特攻隊》裡面給敢死隊員英雄般的禮遇;甚至是宮崎駿在《螢火蟲之墓》里刻畫同樣在戰爭下飽受摧殘的日本平民...雖然作為中國人可能無法完全認同日本人的這些感慨,作為侵略的發起者書寫的受害者的感受。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為政府的錯誤和暴行買單的,的確也是百姓,包括他們不得不走上前線的孩子。就好像神風特攻,其實是弱者的抵抗。面對強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在戰爭資源已經極度匱乏的日本,選擇了極端的自殺抵抗方式的神風特攻,是完全拆卸維生裝置,裝滿炸葯,赤身裸體的學員飛行員去執行任務的行為,大多這些人也就只有16~7歲而已,為什麼上戰場都不知道就已經死掉了。

『肆』 西方列強入侵對日本產生了哪些影響

日本列島孤懸海外,唯一有能力侵略他的鄰居又是崇尚和平的中國,加之資源貧乏,經濟落後,所以遭受侵略的幾率很低。 日本在歷史上被外來侵略者大規模入侵過兩次。 第一次是十二世紀時蒙古入侵,蒙古人帶著他們統治下的高麗人和漢人進攻日本,但是遭遇到了一場被日本人稱為「神風」的颶風,蒙古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第二次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叩關,美國為了本國在遠東的利益,在日本的橫須賀港以一艘黑船鳴炮示威,迫使德川幕府打開國門,之後歐美列強侵入日本,建立半殖民地,掠奪資源,控制經濟,此時的日本遭受的災難和同時期的中國遭受的災難幾乎完全一樣(可結果卻完全不同)。 影響: 蒙古入侵讓日本人開始重新審視中國大陸,加之那時崖山海戰之後南宋滅亡,日本國內開始盛行「崖山之後再無中華」的論調,從而將自己視為中華文明的繼承人,同時因為漢-人被蒙古人奴役而增添了對中國大陸的鄙夷和莫名的仇恨,並漸漸成為其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歐美列強的侵略讓日本人認識到了資本主義列強的強大和自己的嚴重落後,從而開始放眼看世界,尋求新的出路,日本人產生了「脫亞入歐」的思想,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諸多方面謙虛學習西方,並且順利擺脫西方侵略者,一躍成為遠東唯一一個走上殖民侵略的國家

『伍』 日本人怎樣看待侵華戰爭

分為不同陣營吧

少數左翼:日本發起了罪惡的法西斯主義侵略戰爭,是有罪的!我們應該反思!應該贖罪!共產主義萬歲 !

代表人群:藤子F不二雄等左翼作家

多數右翼:侵華戰爭是不對的,但是我們戰敗了也很慘啊,我們被兩顆原子彈炸了欸,所以中國不要太過分了,啊?什麼?是美國爸爸?那沒事了。

代表人群:日本政部分議員

偏右群體:關我屁事

代表人群:大部分日本國民

少數極右翼:殺得好!大日本X國萬歲!

代表人群:2chan上某些群體

被右翼洗腦的平成廢宅:啊?什麼是侵華戰爭?

『陸』 日本人怎麼看待曾經的太平洋戰爭

國家與國家之間,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

『柒』 通過近現代對外戰爭,說說日本人的戰爭觀

「翌年法則」:在回應國內民族主義訴求和對外和解避免外交關系惡化之間需求平衡長期以來,日本國內右翼保守派別認為和平憲法所倡導的民主主義、和平主義破壞了日本優良傳統的一面,難以忍受全盤否定戰前日本發展的氛圍,但又由於修憲無法如願以償,於是採取曲線形式試圖回歸日本戰前傳統。日本政客們一方對外有限度承認戰爭責任避免刺激他國,一邊又巧妙回應右翼的民族主義訴求。於是,這就造就了日本對待戰爭的兩重性。
這種兩重性在首相中曾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曾根曾是中邦正常化的關鍵人物,始終堅持「應該與中國友好」,他是在日本國會首次承認對華戰爭有侵略史實的首相,又是第一位參拜靖國神社的首相。中曾根在其自傳《天地有情》中說明當時參拜的理由,是這樣的:「國家沒有履行對英靈們的承諾,沒有盡自己的義務。在麥克阿瑟統治下,這是沒有辦法的。但是,佔領時期已經結束了,總理大臣不管用什麼理由都應該正式參拜。……我是參加過戰爭的人,部下和弟弟都戰死了,我應該這樣去做。」在參拜前,他發表長篇演說,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話:「時興潮流是,寫出日本壞的方面,寫下戰前壞的方面,就是認為大功告成了。對此,我表示發對。勝也好,敗也罷,都是國家。榮耀和恥辱都是由國民來承受。舍棄屈辱,追求榮耀都是國家,也是國民應有的姿態。必須站在這個立場上評判日本過去的業績,確立日本的主體性。」

圖說:人們印象中,也許只記得小泉連續參拜靖國神社。但其實,他是一位道歉次數相當多的首相。譬如2001年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後表示「由衷的道歉和哀悼之意」,一周後訪問漢城也表示「由衷的反省和道歉」,在2002年的「平壤宣言」和2005年戰後60年首相講話中,他表明「痛切的反省與由衷的道歉」。2002年他發表「平壤宣言」後,談起對金正日的印象時脫口而出說道,對訪問朝鮮「右翼的反對不多嘛」,這「全托參拜靖國神社之福啊」。《朝日新聞》社論部主編若宮啟文說他說:「您是考慮到要訪問朝鮮才去參拜的嗎?」他笑著回答:「不,純屬偶然。」
中曾根的參拜立馬就引起中國的激烈反感,第二年,他乾脆取消了參拜靖國神社,而自民黨右翼立刻反彈。中曾根接受訪問時說:「這樣做是為了阻止與中國的關系繼續惡化。我是按照自民黨的意願去參拜的,但如果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就不能堂堂正正地說英靈們會對此感到高興了。」1986年9月,在眾議院接受質問時,他如此解釋:「從確保日本在國家上的聲譽來看,有必要向國際社會顯示日本作為一個民主主義國家,具有相應的、正確的反省能力。民主主義最強之處是它具有反省能力和抑制能力。我是基於這些考慮處理靖國神社問題的。」
中曾根可謂把民族主義者的特色演繹得非常透徹。無論「勝敗」,無論「榮耀和恥辱」,都是國家民族的事情,換言之,國家民族意味著一切,至高無上,如此一來也就是無所謂對錯、正義了,既然沒有了正義,那麼戰爭就無所謂侵略,只不過是弱肉強食罷了。不過,中曾根固然是民族主義者,但他清楚作為國家在國際上又必須顧及其他國家,這樣才能生存下去。於是,在民族主義和對外尋求和解之間,又不得不選擇後者。可以說,民族主義和對外和解看似相互矛盾,但其實互為表裡——民族至上,一切都是為了民族的利益。種民族主義有著深厚的民眾土壤,輿論調查顯示,日本國民中約有一般人支持小泉繼續參拜靖國神社。
「輸給亞洲的意識淡薄」使日本人只作有限度的反省日本對外即便表示反省,但經常只是限度的表示歉意。為何日本慘遭失敗後,為何沒有徹底地反省,沒有萌生對亞洲國家的罪過感?這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日本人輸給亞洲的意識十分淡薄。
竹內好在1949年的一次演講中指出:「日本人沒有敗給中國的實際感覺。那是為什麼呢? ……日本是向聯合國投降的,而當時的聯合國主要是英美中蘇。日本只是向其中的美國低頭服輸的感覺強烈些,對蘇聯也是如此。特別是,日本敗給中國的實際感覺非常淡薄。若問原因何在,可舉各種復雜的理由。主要理由是美國佔領了日本,再有一個條理由或許就是對中國的蔑視吧,總認為日本不可能敗給中國的。從軍事力量來說確實如此,當時的軍事力量對比,日本遠遠超過中國。日本人的理解是,因為美國擁有壓倒日本的軍事力量,日本才戰敗的。」
日本人連敗給中國的意識都沒有,又談何徹底反省?事實上,即使今天日本人「敗給中國」、「敗給亞洲」依然非常淡薄。作家石川好在1995年發言表示「日本敗給了亞洲」,就招致蜂擁而來的抗議,說什麼:新年伊始別說這種低三下四的話」。…[詳細]
美國的扭曲宣傳和中國的兩分法「免除」了日本國民戰爭責任,也令其缺乏反省日本國民對戰爭缺乏反省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美國和中國推行的戰爭責任「兩分法」——戰後初期,美國出於現實利益的考量,將戰爭責任推給「日本政府」和「一小撮戰爭狂人」,免除日本國民的戰爭責任。60年代毛澤東要求「要分清同日本人民的關系和同日本政府的關系,兩者是有區別的。」
但日本國民真的沒有戰爭責任嗎?或者說其戰爭責任很小,已經到了不需要刻意提出並反省的程度了嗎?顯然並非如此。中國社科院日本所日本問題專家趙剛曾如此批評上述荒謬的「兩分法」:「如果對日本近現代歷史稍作分析,便不難看出這種看法的片面與幼稚。「公元1592年豐臣秀吉派遣小西行長、加騰清上侵略朝鮮,妄圖遷都北京爆發的戰爭;公元1894年日本出兵侵佔朝鮮,偷襲中國海陸軍發動的甲午戰爭;公元1904年日本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在中國境內挑起的日俄戰爭;以及20世紀30年代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及太平洋戰爭,這些歷史上非正義的侵略戰爭,有哪一場沒有得到過日本國民狂熱支持和擁護?若沒有多數日本國民亢奮高漲的積極響應,這些戰爭能如此大規模地開展嗎?」
日本人不斷被追究責任,「受害者意識」漸成主流,「加害者」成了「受害者」當責任被免除後,日本國民的「受害者」意識卻逐漸形成。
戰後初期,缺衣少食的悲慘生活,四處流浪的戰爭遺孤,還有給幾代人造成後遺症的原子彈災難,以及戰備投降後的屈辱感,令日本國民極容易產生受害意識。再加上60年來,日本不斷地被追究作為加害者的責任,時間長了也加劇了這種「受害者意識」。而且,時過境遷,戰後出生的年青一代已經不了解二戰對亞洲國家的傷害,他們開始說:「究竟言之核武器和導彈,是不是可以了解了呢? 這時候,朝鮮人綁架人質、研製核武器和導彈,中日釣魚島爭端,這些到讓日本真的「受到傷害」,從備受責備的「加害者」變成了可以指責他人的被害者,於是日本一直被抑制的民族主義由此噴涌而出了。
問題還在於,日本國內右翼迎合日本民眾的民族主義,借題發揮發表「妄言」,如此又激起了中韓等國的抗議,而這些反日的情緒再次反過來刺激了日本國民,如此一來,惡性循環。

延伸閱讀: 什麼因素造就日本人的戰爭觀? - 米胖網路 http://weather.mipang.com/junshi/riben/lishi/403.html#ixzz3NuTdMHwV
(本內容轉自米胖網路)

『捌』 日本人是怎樣看待這場戰爭的

照殺不誤,對廟宇一樣三光,而且日本兵們還強奸尼姑,這不是我亂說,是真的

『玖』 日本國內如何看待二戰

如果是日本國內官方的觀點(隨著目前日本正府右傾化越來越嚴重),它們認為:對外發動侵略戰爭是解決日本能源危機,並且給日本帶來富強和榮耀的唯一出路。因此,對於二戰,它們認為自己沒有錯。

如果是日本國內民間的觀點,它們(其中的大多數人會)認為:二戰同樣給日本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日本正府當初的謊言已經被戳穿(當年日本正府對外發動侵略戰爭時,打出的口號之一就是:通過掠奪他國的財富,可以使本國人民生活得更好。可實際上,即便日本當時在亞洲各國掠奪了大量的財富,「富起來」的卻只是國內極少數「貴族」。絕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到了戰爭後期,日本本土遭到盟軍的報復性打擊,破壞嚴重,老百姓傷亡甚巨)。因此,在這些人看來,日本正府應該為當年的行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73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14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00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7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80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46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40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88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42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