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粉日本叫什麼
A. 糯米糍和麻薯有什麼不同
一、從兩者的定義區分
1、麻薯是一種由糯米粉或其他澱粉類製成的有彈性和黏性的食品,來源於日本,日語發音(もち/mochi),台灣音譯之為「麻糬」。在大陸又叫做草餅,浙江地區也有直接叫麻薯的說法。
2、糯米滋是福建著名的傳統小吃。色澤潔白,口感軟糯。糯米味甘、性溫。
二、從兩者的原料區分
1、麻薯的原料主要包括細糖,糯米粉,溫水,玉米粉,紅豆沙(或其他不同風味的餡料)。
2、糯米滋的原料主要包括糯米粉,澄粉,開水,冷水,奶黃餡,椰絲,色拉油和鮮奶。
(1)糯米粉日本叫什麼擴展閱讀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索B2、煙酸及澱粉等。
1、禁忌人群
凡濕熱痰火偏盛之人忌食;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脾胃虛弱者、老人、小孩、病人慎食。
2、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適宜體虛自汗、盜汗、多汗、血虛、頭暈眼花、脾虛腹瀉之人食用;適宜肺結核、神經衰弱、病後產後之人食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糯米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麻薯
B. 中國的糯米在日本叫什麼
もち米(こめ)mo ti ko me
C. 日本白玉粉是糯米粉嗎
你好,日本的白玉粉是麵粉,
不是糯米粉。
D. 日本的一種甜點像年糕,圓圓的,外面有一層白白的粉末,粘粘軟軟的,裡面有餡,跟湯圓差不多大小。叫什
草餅
草餅(又叫麻),是一種流行於台灣、香港、日本等地的精緻小點心,它的外皮採用糯米、糖等原料製作而成,配合各種不同餡料,產品精緻美觀,口味獨特。
在日本,草餅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叫做鏡餅。鏡餅是由兩個圓的草餅塊
草餅
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組成的。因為橙在日本的諧音有「幾個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所以大家都會這樣裝飾鏡餅的。
草餅的口感是很Q彈爽滑而味道香甜,所以不論在什麼地方都很受人們的歡迎。超市中已有盒裝草餅出售。
一般製法
材料:
原料
糯米粉225克、椰汁200克(約225ml)、砂糖110克、花奶110克(約225ml)、草餅粉1湯勺、糕粉適量、豆沙(餡餅) 110克
製作流程:
1. 將糯米粉、椰汁、砂糖、花奶混合拌勻過篩,放入光身的蒸糕盆,用錫紙蓋好,蒸半小時。以筷子試粉,沒有粘著即熟。(亦可用手拍幾下,不沾手並發出Bong、Bong聲即熟)
2. 待冷卻後,要搓勻至滑軟。
3. 戴上透明手套,取一粉團包入餡料,再沾上糕粉即成。(*沾
成品
糕粉後,不要再搓。)
備註:
糕粉製作方法:將糯米粉放入蒸糕盆,隔水蒸10分鍾,不用蓋著,再用白鑊炒10分鍾,中慢火炒。
草餅粉:草餅粉是由艾草製成的餅粉,如果沒有草餅粉,可利用綠葉蔬菜(如菠菜和豆苗)如果沒有草餅粉,可利用綠葉蔬菜(如菠菜和豆苗)軋汁,以4(菜):1(水)的份量作比例,便成。
草餅1
材料:
糯米粉450克,椰汁400克,花奶400克,砂糖225克,草餅粉2湯匙,糕粉適量
餡料:
豆沙225克
做法:
1.將所有材料(糕粉除外)混合拌勻放入蒸籠內,蒸1小時,以筷子試粉,沒有黏著即表示熟
2.將已蒸熟的粉搓成有彈性的粉團,將餡料搓成粒狀
3.取一粉團,將餡料包入搓圓,再稍壓扁 沾上糕粉即成
草餅2
材料:
快達椰槳1罐,糯米粉1罐(以椰槳罐量度),糖2湯匙,澄面1 1/2湯匙,豆沙半斤,綠色食用色素數滴,已炒熟糯米粉少許
作法:
1) 將糯米粉,椰漿,糖,澄面混在一起,加入適量的綠色食用色素。
2) 開中火,把混合物蒸45分鍾,取出。
3) 用茶匙分成小份,加入豆沙,搓揉成球狀,放上熟糯米粉上滾動,即成。
草餅3
材料:
1)粘米粉150g,2)糯米粉50g, 3)砂糖1湯匙,4)水140毫升,5)草餅粉6g,6)豆沙240g,7)黃豆粉適量
製法:
1.用少許熱水將草餅粉攪,待5分鍾,成粉團狀後用刀。
2.將粘米粉及糯米粉用篩篩落大豌中,再加入清水及砂糖,用手搓成粉團狀,分小份蒸20分鍾。
3.將蒸好的粉團置於大碗中,加入草餅粉,用木棒攪,再用手搓至變成綠色。
4.取適量粉團,搓圓壓扁,放入豆沙餡即成。
ps1:糕粉是一種加工粉(又名潮州粉),主要由糯米粉炒熟後磨成的細粉。粉粒鬆散,一般呈潔白色,吸水力大,遇水即黏連。在製品中呈現軟滑帶黏狀,多應用於廣東式點心、月餅和水糕皮等。糕粉可分現貨和自製兩種,前者質地比較粗糙,可是應用在料製作時,效果更佳和更適合,後者粉質比較幼細而只適合作粉背之用。 糕粉自製方法:糯米粉一包(泰國的三象牌品質比較好),墊上白雞皮紙上蒸籠乾蒸10分鍾,再用白鑊慢火炒10分鍾,即成。糯米必須經水蒸氣的熱力蒸透,才能完全熟透,否則常常誤會有生米不熟的感覺。
E. 麻糬和雪媚娘(大福)區別
一、原料不同
1、麻糬:主要原料為糯米粉,餡料包括紅豆沙、綠豆沙、芝麻、芋泥等。
2、雪媚娘:外皮為糯米粉、粟粉,餡料有草莓奶油餡、榴槤奶油餡等,表皮裝飾有大杏仁、核桃碎、芝麻、椰絲、可可、抹茶粉等。
二、特點
1、麻糬:相當軟而有黏性,看起來接近圓形,內部包有餡料,口感軟糯。
2、雪媚娘:富含碳水化合物,富含熱量、富含脂肪,富含蛋白質,清涼冰爽、晶瑩剔透、口感豐富。
三、分布地區
1、麻糬:在中國、新加坡、日本等亞洲國家及地區均有吃麻糬的習慣。
2、雪媚娘:在日本流行吃雪媚娘,是日本的地道點心之一。
(5)糯米粉日本叫什麼擴展閱讀:
各地麻糬
一、麻糬在大陸
麻糬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不同的地方做法稍有不同而叫法也不盡相同,麻糬以南方叫法為多,客家人稱為ma qi,而閩南人一般稱為mua ji,在江浙一帶稱其為麻薯,以做法來看,麻糬與北方的年糕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二、麻糬在日本
在日本,麻糬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叫做鏡餅。鏡餅是由兩個圓的麻糬塊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組成的。因為橙在日本的諧音有「幾個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所以大家都會這樣裝飾鏡餅的。
三、麻糬在台灣
月餅及柚子在中秋節是應節的食物,但是在台灣的南部地區,習慣在中秋節吃麻糬的,而且重要性不會比月餅及柚子來的低。
四、麻糬在新加坡
麻糬在新加坡也稱為「麻芝」。新加坡閩南語稱之為 muah ji,和台灣讀音相似。新加坡的這種「麻芝」看起來和台灣與日本的麻糬有不同之處。這種「麻芝」裡面不含任何陷料,而是被剪成小塊狀,然後撒上花生粉。這類型的麻薯屬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一代的閩南小吃。
F. 日本麻薯為何好吃
如今我們國內有很多的日本料理店,日本的料理一般都做的比較小巧精緻,像日本的刺身,很講究食材的新鮮和廚師的刀工,一塊好的刺身還要配好的芥末,芥末一般都是新鮮的山葵現磨的,吃起來比普通的芥末醬更嗆鼻。
小妖最近就有看到一個紀錄片,講的是日本人是怎麼做麻薯的。其實麻薯在很多的國家都有,但是在日本他們吧麻薯叫做鏡餅,而且在日本,麻糬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
小妖看到的日本人做的麻薯都是一條流水線的,後廚有人在蒸糯米,有人在賣力的捶打糯米,一直捶打到糯米完全沒有顆粒感,然後就有人把麻薯分成小份包上餡料,再由下一個人把麻薯裹上花生糖粉,再擺整齊。
而且日本人做的這種綠色的麻薯還是抹茶味的,搭配裡面的豆沙餡料,應該是很好吃的。在日本,這樣做的麻薯一般一做好一屜就會被人買空,看的出這樣的麻薯很好吃。
麻薯因為其口感比較粘和有韌性而深受大眾的喜歡。像這樣純手工捶打出來的麻薯在國內已經不多了,很多已已經被機械化取代了。你吃過這種純手工打出來的麻薯嗎?
G. 麻糬是什麼
麻糬是一種用糯米以及不同的餡料製成的糕點,軟、糯、甜。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澱粉類製成的有彈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餅」,日語發音(もち/mochi)。閩南語稱為「麻糬」(muâ-tsî)。在大陸又叫做草餅,浙江地區也有直接叫麻薯的說法。
麻糬的外皮是用圓糯米或糯米粉為主要材料,以澄粉+熱開水為黏著劑作成,所以基本上是白色的,也有使用食用色素或添加其它素材讓顏色有變化的麻糬。
麻糬的內餡則相當多樣化,較常見的包括紅豆沙、綠豆沙、芝麻、芋泥等,所以一般是當作甜食,然而也有店家用咸口味的內餡(如肉鬆)作麻糬。依不同的地區、店家,做法和口味上也會有些許不同。
剛製作完成的麻糬口感最佳,暴露在空氣一段時間後會開始變硬。手工製作的麻糬大多註明最遲要隔天食用,機器製作的則可以保存較久。
H. 在日本 麻薯是什麼東西啊
日本人把糯米粉或其他澱粉類製成的有彈性和粘性的食品叫做「餅」,日語發音(もち/mochi),台灣音譯之為「麻薯」。
有餡的麻薯在日本叫做「大福」(だいふく/daifuku)。
大福是麻薯的一種(有餡的),而麻薯是日本式黏糕的台灣式漢語翻譯。 如滿意請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