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景觀設計怎麼樣
A. 景觀設計出國留學去哪裡好
風景園林專業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好——美國
美國大學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要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根據美國園林景觀設計師協會(ASLA,由景觀設計師成立的團體)的統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已經有近四十個州擁有受到認證的景觀設計專業課程。
由於此專業目前在美國的需求增加,此專業的招生人數也日趨上升,逐漸成為留學美國的一個熱門專業。
美國大學園林景觀設計專業的研究方向包括設計、設計理論、生態、歷史等。超過80%的學校課程設置偏重於設計和生態,這同時也是大部分學生首選的兩個方向。到目前為止,美國有60多個個學校的近80個景觀園林設計專業。
園林景觀專業專業課程:培養景觀規劃設計相關領域內設計技能的設計類課程(Studio);關於景觀園林的歷史、理論等方面的授課和研討會(Lectures
and Seminars);獨立的研究,並完成論文。總體上是偏重於設計的。
風景園林專業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好——紐西蘭
紐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景觀建築(園林設計)學專業,惠靈頓大學提供景觀建築學碩士(MLA)學位,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內外建築環境的經驗。園林設計專業課程將幫助你解決環境,社會關系,經濟和文化意義,設計和決策的影響。通過一系列的概念設計方案,測試和反思,提煉和表現,你將學會基於你的設計的研究論文。掌握這些技能和使用它們。
林肯大學園林建築學學士學制四年。林肯大學園林建築學院是紐西蘭最早成立的學院,其教職人員是獲得國際認可的學術人員。林肯大學建築學專業獲得了紐西蘭園林建築協會的認可,這意味著學生畢業之後有資格注冊成為職業園林建築師,可在紐西蘭、澳洲以及其他國家工作。
園藝科學將水果的生產、鮮花的銷售、蔬菜的食用及觀賞植物的改進與藝術、科學和商業緊密結合,使得該行業涉及各類產品,服務遍及全球,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風景園林專業出國留學去哪個國家好——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景觀園林專業又稱為園林設計,該專業設有本科課程、研究生證書及文憑課程、碩士研究類課程等,選擇面相當廣。而且,澳大利亞的藝術院校在課程設置、授課方式和教學理念等方面都很有特點,尤其注重培養和開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澳大利亞的藝術教育個性獨特,而且澳大利亞是英語國家,比起歐洲國家來中國學生在學習設計理論課程時更容易溝通。澳大利亞的留學簽證申請相對容易,留學費用相比歐洲等其他國家較低。
澳大利亞是移民國家,豐富的移民文化使澳大利亞的藝術氛圍濃厚而獨特,融合東西方文化,多元化發展,富有活力與創造力。這樣的藝術氛圍,有利於學生充分挖掘並發現自己的天賦,不斷激發創作靈感。對來自中國的學生來說,澳大利亞的藝術作品更具現代感和亞洲感。
風景園林專業主要培養具有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風景名勝區規劃、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建築設計、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及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等領域的基本知識,能夠運用所學藝術理論、設計理論進行風景園林藝術設計及表達、園林施工與組織管理、風景名勝區及城市各類綠地規劃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B. 設計是什麼體驗,日本的景觀設計整體水平如何
如果有美學基礎或者個人鑒賞能力特別強可以考慮,否則做土木的去做設計跟科班設計畢業的人相比,沒任何優勢。優秀的設計師年薪都不會低於10W,設計經驗豐富,i能控制大型項目的主創設計師,年薪可達到30~50W。
C. 前輩,我看你對別人問題的回答,知道你曾去日本留學,學習景觀設計專業,請問你去的是哪個學校怎麼樣
韓日聯合交流會給你推薦的日本藝術大學的排名,希望受用:
1、東京藝術大學
東京藝術大學是位於東京地區的日本國立大學。主要目的是培養美術和音樂領域的藝術家。也被建成為「藝大」。由美術學部和音樂學部這兩個部門的14個學科組成。東京藝術大學培養了許多在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在日本國內也一致被公認為日本最高的藝術家培養機構。
專家表示,雖然作為只有單科教育的學部的大學,卻有著與綜合大學匹敵的「拳頭學科」。稱為日本藝術大學中「東京大學」一點都不為過。
2、千葉大學工學院工業設計系
3、京都市立藝術大學
4、築波大學藝術系
5、女子美術大學
6、武藏野美術大學
7、多摩美術大學
8、金澤美術工藝大學
9、桑澤設計研究所
10、大阪藝術大學
11、九州藝術工科大學
12、神戶藝術工科大學
如果你真的打算去日本,建議你去日本美羅斯言語學校,專門幫助日本留學生藝術生進入理想學校!更多資訊請網路:韓日聯合交流會!
D. 日本景觀設計專業哪些學校好,申請需要哪些條件
如今,景觀設計做為熱門專業,深受藝術留學生的喜愛。景觀設計專業留學去哪個學校好呢?很多人都選擇了愛丁堡藝術學院(ECA)。愛丁堡藝術學院是唯一在蘇格蘭的機構提供景觀建築專業、學位課程。那麼問題來了,愛丁堡藝術學院景觀設計好申請么?小編在這里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愛丁堡藝術學院景觀設計專業的相關內容。
E. 日式庭院景觀設計案例有哪些a
日式庭院景觀設計案例有哪些,主要景觀有枯山水區域景觀、石燈籠、石板橋、苔蘚地景、日本黑松、紅楓、架空木平台、石碗湧泉等。
做整體的日式設計庭院布局的時候,五行園林建議先劃出一個特定的區域作為枯山水的景觀區域,因為枯山水一般是不適合走在其中,作為禪意花園的感悟地方,其中以架空的木平台連接別墅的室內空間,從而延伸到外面。
在苔蘚地景區域可以堆出起伏不一的土坡,然後鋪設苔蘚形成連綿的山坡,再種上一些日本黑松,翠綠蒼勁的松樹也為環境帶來更多的自然感,在苔蘚地景與其它景觀的過渡處設置以長石板為主體的橋,橫跨在以鵝卵石鋪設的溪流上。
緩緩的水流將水底的鵝卵石沖刷出更亮麗的色彩,水流經過蜿蜒的線路來到一個小型的水池,這里有石碗湧泉,水流相匯形成白色的水花,給寧靜的環境帶來一絲動靜,使環境更有活力。
F. 我也想到日本讀園林景觀設計。我現在是讀的經濟類國際貿易。 請前輩指路
日本的園林設計也很好。金融類要比園林類好很多。不過你要改專業就有一定的難度。首先你要對這個專業了解,還有你是想學技術多點還是理論多一些?這都是你要考慮的,還有你要考慮讓那邊的老師接受你啊。
G. 日式庭院是如何設計的,體現了日本怎麼樣的文化
日本的裝飾不僅因其豐富的歷史和傳統而聞名,不僅因為其極簡主義和在簡單的事物中展現美感的才能,而且還在於日本設計師如何將現代家居裝飾與自然融為一體。看看那些輕易俘獲人心的庭院呀,寧靜又優雅!傳統的日式花園和庭院與簡約的環境融為一體,看起來非常和諧而輕松。帶有竹子噴泉的苔蘚,池塘和草似乎是極簡主義家園中的休閑綠洲。
日本庭院是一個寧靜的空間,追求極簡主義,沒有任何過多的元素,一切都完美地平衡。從苔蘚開始,這是基礎,並與你喜歡的草和綠葉相結合 - -不要種植太多。您還可以添加一棵樹或幾棵樹 - -非常薄和小的岩石,這是日本花園的典型類型。樹不是必須的,你想要的和平空間越多,你對樹的需求就越少。綻放在日本花園中不受歡迎,所以如果你願意,你可以跳過它們或去櫻花樹。
在海外,理所當然地日本花園被視為「文化藝術品」或「博物館作品」,沒有任何凝聚力的傳統來賦予它歸屬感。然而,在日本的無數庭院中,有一種可能很容易彌合文化/時間差距,並在未來蓬勃發展。
H. 在日本做景觀設計是什麼體驗,日本的景觀設計整體水平
一. 伊安·麥克哈格 英國著名園林設計師、規劃師和教育家,賓西法尼亞大學研究生院風景園林設計及區域規劃系創始人及系主任。 他的《設計結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一9陸9)建立了當時景觀規劃的准則, 標志著景觀規劃設計專業勇敢地承擔起後工業時代重大的人類整體生態環境規劃設計的重任,使景觀規劃設計專業在Olmsted奠定的基礎上又大大擴展了活動空間。 在園林景觀設計方面,麥克哈格擴展了這門學科的范圍,並將它提升到科學的高度,從此,園林景觀設計開始向包含多門綜合性學科的方向發展。 由於他出色的設計和對園林事業的巨大貢獻,他一生中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包括一990年由喬治.布希總統頒發的全美藝術獎章和最近剛剛獲得的享有盛譽的日本城市設計獎。 二. 戶田芳樹 戶田芳樹先生是日本著名的景觀設計師,他的設計理念是「看」、「體驗」、「描述」, 作品中充滿了流暢的曲線、大面積的緩坡草坪、通暢簡捷的空間、散置的構築物、蜿蜒的小溪流水以及似水墨畫般的水中倒影。這些作品在表現「自然的再現」、「自然的體驗」的同時,更注重對「自然的描述」
I. 日本的大學的風景園林專業有優勢嗎
日本人對建築和園林有超乎尋常的熱情。一方面,日本多地震,對建築的牢固程度、抗震能力、舒適程度等要求都比較嚴格;另一方面,和國內熱衷買房,尤其是都市裡的高層建築的情況不同,日本因為土地私有,對買房沒有太多的熱情,很多人希望可以自己建造房子。
但是不論自建宅,還是高層公寓,日本在建築設計上更多的體現了東方人的美學,更容易被中國人理解和接受。
園林方面,日本全民都非常熱愛園林綠化。自然,建築類和園林類專業在日本也就比較吃香。
在日本大學中,園林專業一般都附屬在農學部、園藝學部、工學部、藝術系、設計學系、環境系、造型學系及短期大學等。
日本大學園林專業中,東京大學以景觀分析和綠地生態學為主要研究課題;
京都大學以造園史為主要研究課題;
北海道大學以風景資源的保護、利用為主要研究課題;等等
J. 求日本園林設計詳解!
2000多年前,伴隨著雲南地區水稻技術成功傳入日本,雲南地區特有的干闌式建築也隨之傳入日本,稱為高床式建築,成為日本建築造型原始形態之一。日本的神社建築造型就是源於干闌式建築。就佛教建築而言,南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建築,經過朝鮮傳入日本。佛教也因此成為連接東亞各國的一條文化紐帶。
日本的建築在早期模仿中國嚴格的軸線對稱布局,如飛鳥、奈良時代所建的飛鳥寺和四大天王寺都和中國早期的寺院建築類似,都是在中軸線上依次排列山門、塔、殿堂等主體建築,四周以迴廊相連,並且左右對稱。但是這種中式的傳統布局在經過日本文化的吸收和消化後,嚴格的軸線對稱布局漸漸消失了,到公元13世紀大多數寺院都採用了非對稱布局。飛鳥時代的法隆寺,在建初期是仿製中國的對稱布局,但在不斷的翻修、改建過程中,原有的對稱布局慢慢消失,現在的法隆寺已經是依山就勢的非對稱格局了。
這種不對稱布局不僅在寺院建築的規劃中使用,也被日本皇家建築採用。桂離宮中的古書院、中書院、御幸殿、月波樓等多棟建築主要集中在西側。整個建築群的布局與自然地勢渾然一體,人工的痕跡融於自然的地形當中。這已經和源於中國的建築習慣大異其趣了。中國的宮殿,等級制度森嚴,在中國的宮殿建築中出現不對稱布局是不可想像的。而源於中國的日本建築在這一點上卻表現出了極強的民族性和實用性。有的學者認為,桂離宮的布局更像中國的皇家園林,如避暑山莊或頤和園,但是在中國這些皇家園林中,它們的主體建築依然是嚴格的軸線對稱,只是在園林部分布置的比較自由,建築的色彩也是華麗富貴,彰顯出皇家的氣派與威嚴。日本多山多丘陵,這種依山就勢的不對稱布局適應了日本的自然地形,也和日本人的精神信仰直接相關。
除了不對稱布局之外,日本建築還有對自然的崇拜和對簡單、純粹的建築風格的追求。伊勢神宮,是日本神道教最重要的神社,也是日本最重要的建築之一,它的建築材料非常純粹,以木材和茅草等自然材料為主。木結構,草葺屋頂,屋檐無起翹,室內無天花,自然古樸,毫無人工修飾和人工技巧,排除一切違背功能、違背純粹性原則的裝飾。桂離宮內的體量並不高大的竹編御幸門,園內的草葺或樹皮葺屋頂,以及素色的格子門窗,拋棄了人工的裝飾、設色和多餘之物。還有源於中國的牌坊式建築——鳥居,和中國牌坊的繁瑣和華麗也形成了強烈的相比,已經簡化到只剩兩根立柱,柱上架橫木,省去了一切裝飾。這些都完整地體現了日本建築追求的純粹、樸素、簡單、調和的自然性格。
禪宗傳入日本後,日本人對宋代禪宗五山十剎的建築風格極為推崇,在日本大規模仿建,一時間宋式禪寺成為日本建築的時尚。室町時代,五山十剎宮寺興起,日本上至宮寺,下至林下諸苑,數以千計的禪寺在建築結構和風格上均模仿宋代式樣,被稱為「禪宗樣」。
日本的禪文化與建築
日本的建築深受禪宗思想的影響,而日本對禪宗的歡迎卻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少有的,這不單單是因為仰慕當時先進的中國文化使然,還有來自日本內部的自身因素。
日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日本的自然條件,日本遠離大陸,是一個多山的國家,海洋性氣候明顯,經常有突發的台風、海嘯、地震等自然災害。即使再美的事物也會因自然災害的降臨而瞬間消逝。這自然助長了日本人的無常感跟宿命感。他們知道再美的事物也只是一瞬的存在,都只是曇花一現。日本人愛櫻花,但櫻花的的花期只有七天,短暫易落,它的美是一種讓人心醉更是心碎的凄涼的美。傷感的日本人,總是把它與人生苦短、世事無常聯系起來。同時,大量的自然災害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壓抑、自身的渺小。台風、火山、地震這些自然災害也因其不可征服而讓日本人更加崇拜自然。這種無常感和孤寂感滲入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中,使人產生一種解脫和超越的渴望,正是在這里日本人的審美意識與禪宗美學相逢了。
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有著濃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禪宗也追求自然,讓自然成為悟道的媒介,這也是禪宗容易被日本人接受的一個重要原因。禪宗和神道教的融合嫁接使「日本的審美更趨向於禪的空寂與枯淡」(見葉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語語義為幽閉,孤寂,貧困。這種禪宗影響下產生的空寂的審美傾向,對日本文化藝術各個領域影響深遠,在詩歌領域表現為「余情」�6�5在繪畫領域表現為「留白」,在園林藝術領域表現為「空相」,在茶道表現為徹底的「無」。
枯山水
日本的園林藝術也深受禪宗影響。入宋、入元的日本禪僧以禪宗崇尚自然,喜愛山水的靈性,對園林濃縮天地的藝術形式有著特殊的情感。回國後,在禪寺庭院模仿杭州、蘇州名園,陶冶性情,體會「物我一如」的禪境。夢窗疏石著《夢中的問答》中說「把庭院和修道分開的人不能稱為真正的修道者。」室町時代開始,日本社會上有文化的階層—朝廷貴族、禪宗僧侶,他們熱愛造庭,認為山水庭院有助於參禪。在質朴、空靈、通透的庭院里吟詠禪詩,觀賞園景。禪僧們大都擅長園林設計,其中最具特色的要數「枯山水」造景藝術。
造園藝術的「枯山水」是在室町時代禪宗精神廣為傳播之後,從禪宗冥想的精神中構思出來,在禪的「空寂」思想的激發下,而形成的一種最具象徵性的庭院模式,表現「空相」、「無相」的境界。枯山水以石頭、白砂、苔蘚為主要材料。以砂代水,以石代山,用綿軟的白砂和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石頭來突出大自然和生命的主體。《造園記》中規定「在沒有池子、沒有用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沙造成枯山水,所謂枯山水就是用石頭、石子造成偏僻的山莊,緩慢起伏的山巒,或造成山中村落等形象。」以白砂的不同波紋,通過人的聯想、頓悟賦予景物以意義,它的美更多的需要靠禪宗冥想的精神構思。因而具有禪的簡朴、枯高、自然、幽玄、脫俗等性格特徵。它不單是一種表現藝術,更是一種象徵的藝術和聯想的藝術。如京都龍安寺,在無一樹一草的庭園內,經過巧妙的構思,通過塊石的排列組合,白砂的鋪陳,加上苔蘚的點綴,抽象化為海、島、林,幻化出另一種境界,所以龍安寺也稱「空庭」,使人從小空間進入大空間,由有限進入無限,達到一種「空寂」的情趣。
枯山水中使用的石頭,氣勢渾厚;象徵水面的白砂常被耙成一道道曲線,好似萬重波瀾,塊石根部,耙成環形,好似驚濤拍岸。如果點綴花木,也是偏愛使用矮株,盡量保持它們的自然形態,這種以凝思自然景觀為主的審美方式,典型地表現了禪宗的美學觀念,所造之境多供人們靜觀,為人們的冥想提供一個視覺場景,人們只能通過視線進入它的世界。從這一點上來說,與中國古典園林可游、可居相比,它更像是一幅立體的水墨山水畫,是在三維空間中追求的二維效果。枯山水抽象、純凈的形式給人們留出無限遐想的空間,它貌似簡單而意境深遠,耐人尋味,能於無形之處得山水之真趣,這正是禪宗思想在造園領域的凝聚。
茶庭
日本的茶室建築可以說是日本建築空間精神性的代表。茶室面積通常都比較小�6�5室內設壁龕�6�5其中掛上一幅畫、或擺上一枝花以供人眺望。通過這種處理來達到以有限表現無限空間的擴展感。日本茶道以拂去俗塵而體認並表現清凈寂靜的佛心為第一要義�6�5 特別強調禪茶一如。茶葉雖然在漢末已傳入日本,但直到宋代,隨著佛教禪宗和禪僧飲茶習尚的傳入,飲茶才在日本廣泛流行。日本茶道即來源於中國宋代禪宗倡導的和、敬、清、寂的教義,其目的是利用茗茶來修養個人性情和參禪悟道。桃山時代,藝術家乾和休將禪宗精神融合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茶道開始從幽閉的寺院走入日本社會,日本的園林也因此多了一種類型——茶庭。
茶庭強調去掉一切人為的裝飾�6�5 追求簡素的情趣。園內石景很少。石水缽,供客人凈手、漱口之用,石燈則是夜間的照明用具,同時也作為園內惟一的小品。園內植物主要為草地和苔蘚。除了梅花以外,不種植任何觀賞花卉,為的是避免斑斕的色彩干擾人們的寧靜情緒。
茶庭格調洗練、簡約,並突出其「鬧中取靜」的山林隱逸氣勢,以便於沉思冥想,故造園設計比較偏重於寫意及平淡恬逸的境界。園中有水井一口,供烹茶洗漱之用。一般在茶庭在內、外露地之間,用碎石和白砂鋪成一條乾枯的小溪,溪上架橋,增加園林氣氛。這種由喧囂入靜寂的庭院設計,就像中國宋代興起的「城市山林」,使人人在朝野不妨心存江湖。在茶庭中,一切都安排得樸素無華,富有自然情趣,更加突出禪者、茶人心造其境的禪宗主旨。以禪宗心身感悟的方法,把人們引入一種淡泊清幽的脫塵境界,使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種純粹的對精神空間的追求。
茶室外部造型好像草庵,尺度不大,材料結構都很簡朴、原始。茶室內部利用凹間、窗戶和天花布置創造出千變萬化的小空間。大量使用自然材料,不加修飾,追求空寂、枯寒的氣氛。這種自然、優雅的中性色,配合陽光從外面射入,使得內外空間表現出簡朴、實用、潔凈、安詳的氣氛,從而啟發茶人的清靜情趣,排除私慾,探尋本源,達到覺悟的目的。
鈴木大拙說「日本人最擅長的,是用直覺把握最深的真理,並借表象將此極為現實地表現出來。」 從日本枯山水園和茶庭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中國「壺中天地」的園林審美傾向傳入日本後,被日本人改造成一種以高度典型化、再現自然美為特徵的寫意庭園。無論是枯山水園還是茶庭,雖然本身並不大,但常常讓人感到其空間的無限延伸,或者是一種從小空間向大空間甚至是向無限空間擴展的精神誘導。它們那種抽象、純凈的形式,給予人們無限遐想的天地。它反映的與其說是一種宗教思想,不如說是美學的境界。佛教禪宗在日本興盛,使日本人認為大自然是超脫凡世的,日本庭園也在自然美中融入了濃厚的禪的意趣。
禪宗思想對日本庭園的影響是深遠廣泛、潛移默化的。這種禪的樣式已成為經久相傳的程式,禪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它雖然來源於中土,但是經過和日本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特製的融合與變異,已經成為日本本土土生土長的主導文化,甚至是最能代表日本文化的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