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史記怎麼樣

日本史記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8-19 15:23:21

❶ 求關於日本史記研究的學術論文,急急急!!!

論文題目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通過學習發現出來的。但現在的大學教育也沒有辦法,大部分本科生都難以達到自覺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水平。多是指導老師推薦問題,甚至亂抓問題。
關於《史記》,史學方面的問題很多,文學方面的問題也不少。
安平秋、張大可、俞樟華主編了一本《史記教程》,其中有兩章內容是從語言文學方面分析《史記》,簡目如下
第七章 創立傳記文學:
一、《史記》文學性的界說與人物傳記特點 1.《史記》文學性的界說(《史記》中文學性與史學性的界限標准)、2.《史記》人物傳記特點(全面性和典型性、完整性和集中性、悲劇性)
二、《史記》的抒情性與悲劇性(抒情的結構和語言、英雄氣概和悲劇氣息)
三、《史記》的寫人藝術(以人為主、安排結構、以文學的手法塑造人物,文史互見)
四、司馬遷的文學觀(開始注重文學的特點、重視文學創作和文學家、提出發憤著書說、要求人格與作品相一致)
五、《史記》與中國文學(《史記》對我國傳記文學、古典散文、古典小說、古典戲曲等各種文學形式的廣泛影響);
第八章 史記的語言成就:
一、典範的敘事散文語言(創作出了富於時代特色和個性特色的接近口語的純正散文語言。)
二、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切合身份、捕捉場景、對話和心理獨白、情態描寫)
三、對民間語言的吸收與提煉(大量採用歌謠諺語和地方口語)
四、各色語言的技巧(追求韻味、氣勢跌宕、簡化古文、直抒胸臆)
五、諷刺藝術
六、雄健峻潔婉曲的語言風格。

上面每一個子目都可以大做文章,都可以作為畢業論文的選題。當然有選題不是萬事大吉了,還要有內容,建議多閱讀下《史記》,也可以看下《史記教程》這本書,全面介紹了史記各方面研究情況,總結得還不錯。後面還附有「推薦二十種二十世紀史記研究論著參考書目」對研究很有幫助。

❷ 日本有沒有類似資治通鑒和史記這樣的書籍

以下都是日本古代有名的歷史書,各書成書年代相當於中國的隋以前到清代乾隆時期,按時間順序為:《日本書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續日本後紀》、《文德天皇實錄》、《日本三代實錄》、《懷風藻》、《扶桑集》、《古事記》、《日本書紀》、《續日本紀》、《日本後紀》、《本朝通鑒》、《大日本史》;《日本書紀》被稱為「日本的史記」;頗具有《資治通鑒》性質的是《古事記》,德川家康一輩子研讀此書,認為其是「政書之極也」;《本朝通鑒》則更是以行政教科書為基本目的寫成的史書。

❸ 有哪些可堪一讀的中文日本史讀物

日本史記

❹ 日本是個怎麼樣的國家如題 謝謝了

人民生活 官方文字:日語 總人口:127,767,944(世界第10名)。根據中新網2009年9月21日報道,日本總務省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09年9月15日全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為2898萬人,比去年增加了80萬。65歲老年人在日本總人口中的所佔比例也增加了0.6個百分點達到創紀錄22.7%。 人口密度:337/平方公里(世界第30名) 政治文化 國家憲法:日本國憲法 國家結構形式:單一制 國家政權:資本主義國家 政治體制:君主立憲制、議會民主制 國家領導人 國家元首(天皇):明仁 政府首腦(內閣總理大臣):鳩山由紀夫 國家領袖( 三權分立 ) 立法(國會):橫路孝弘(眾議院)、江田五月(參議院) 司法(最高裁判所):竹崎博允 日本原來並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話中,日本人稱其為「八大洲」、「八大島國」等。據《漢書》、《後漢書》記載,我國古代稱日本為「倭」或「倭國」。公元五世紀,日本統一後,國名定為大和。因為古代日本人崇尚太陽神,所以將太陽視為本國的圖騰。相傳在七世紀初,日本的聖德太子在致隋煬帝的國書中寫道:「日出處太子致日落處太子」,這就是日本國名的雛形。直到七世紀後半葉,日本遣唐史將其國名改為日本,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其後沿用,成為日本的正式國名。《新唐書·日本傳》中有記載:咸亨元年(670年),倭國遣使入唐,此時倭國已「稍習夏言,惡倭名,更號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為名。」 此外,在漢語中,「扶桑」、「東瀛」也是日本國名的別稱。 日本依照字面的意思就是「太陽之處」,即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因此日本有時也被稱為日之國。 早於日本與中國接觸前,日本人稱自己所居住的地方為「やまと」和「ひのもと」,意思就是太陽之本。 而在中國的三國時期,中國人使用倭去代表日本。由於「倭」字有「矮」的意思,因此在漢字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於日語中同音(わ)的「和」去代替。並用漢字「大和」去表寫日語的やまと,並用「日本」表寫ひのもと。後來日語中轉用音讀去讀「日本」,轉變成今日日語中常用的にほん(Nihon)和にっぽん(Nippon)。 「日本」一稱遲至公元7世紀末才在中國出現。《二十四史》中的《舊唐書》記載日本人由於不喜歡「倭國」的名稱,因此將國家的名字改作「日本」。而在公元8世紀的《史記正義》中又有另一說法,指武則天命令日本將國名改作「日本」。 現代日本的正式名字為「日本國」(にほんこく)。在明治維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期間,日本的正式名字為大日本帝國(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新的憲法中,改成現今的名字。 雖然日本國內絕大多數使用日語的情況也是用「日本」去稱呼自國,但是近年也有使用由英文「Japan」轉寫的「ジャパン」,甚至從「Cipangu」轉寫而成的「ジパング」來代表日本,從而製造外來語的效果,尤其常見於廣告及品牌的命名。 除了日本和大和外,古時日本也有其他的日語稱號。如:大八州(おおやしま)(由日本神話中由伊邪那美和伊奘諾尊所創的八個島)、八島(やしま)、扶桑(ふそう)、瑞穂(みずほ)、敷島(しきしま)、秋津島(あきつしま)等。文化傳統 櫻花、和服、俳句與武士、清酒、神道教構成了傳統日本的兩個方面——菊與刀。在日本有著名的 "三道",即日本民間的茶道、花道、書道。 日本茶道 茶道 也叫作茶湯(品茗會),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感儀式受到上流階層的無比喜愛。茶道是一種獨特的飲茶儀式和社會禮儀。日本的茶道最早 是由中國唐朝貞觀年間傳到日本的。在古代,日本與中國早有往來。盛唐時期,日本曾派大量使臣來中國,受中國影響較深。日本人民稱「中國是日本茶道的故鄉」。 花道 作為一種在茶室內再現野外盛開的鮮花的技法而誕生。因展示的規則和方法的有所不同,花道可分成20多種流派,日本國內也有許多傳授花道各流派技法的學校。另外,在賓館、百貨商店等各種場所,可以欣賞到裝飾優美的插花藝術。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忌用山茶花,菊花是皇室家族的標志。 相撲 來源於日本神道的宗教儀式。在奈良和平安時期,相撲是一種宮廷觀賞運動,而到了鐮倉戰國時期,相撲成為武士訓練的一部分。18世紀興起了職業相撲運動,它與現在的相撲比賽極為相似。神道儀式強調相撲運動,比賽前的跺腳儀式(四顧)的目的是將場地中的惡鬼趨走,同時還起到放鬆肌肉的作用。場地上還要撒鹽以達到凈化的目的。相撲比賽在檯子上進行。整個檯子為正方形,中部為圓圈,其直徑為4.55米。比賽時,兩位力士束發梳髻,下身系一條兜帶,近乎赤身裸體上台比賽。比賽中,力士除腳掌外任何部分不得觸及檯子表面,同時也不得超出圓圈。大力士的最高等級是「橫綱」。下面是大關、關脅、小結、前頸,這四個等級被稱為「幕內」,屬於力士中的上層。再次是十兩、幕下,除此之外還有更低級的三段目、序三段。處於序之口、序二段的學員只能做一些打水掃地之類的打雜工作,只有到了三段目的時候,師傅才會傳授一些技術,而到了十兩的學員就是職業相撲選手了,被稱為「力士」,不僅有工資,而且還可以參加各種比賽贏取獎金。相撲手一旦達到了橫綱,幾乎就可以說是站在了日本相撲界的頂點,將擁有終身至高無上的榮耀。 和服 是日本傳統民族服裝的稱呼。它在日本也稱「著物」。和服是仿照中國隋唐服式和吳服改制的,所以在日本被稱為"吳 和服 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對吳服的稱謂,現在日本人已經接受的這個稱謂,但是很多賣和服的商店,還是寫著"吳服"。公元八至九世紀,日本一度盛行過「唐風」服裝。以後雖有改變形成日本獨特的風格,但仍含有中國古代服裝的某些特色。婦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別是區別年齡和結婚與否的標志。 柔道 在全世界有廣泛聲譽。柔道的基本原理不是攻擊、而是一種利用對方的力量的護身之術,柔道家的級別用腰帶的顏色(初級∶白/高級∶黑)來表示。柔道是中國拳術的發展,源出少林之門。明末,中國的一位武林高手陳元贊將中國的傳統武術傳到扶桑(今日本),成為現代風行世界的柔道之先河。 劍道 是指從武士的重要武藝劍術中派生而出的日本擊劍運動。比賽者按照嚴格的規則,身著專用防護具,用一把竹刀互刺對方的頭、軀體以及手指尖。 空手道 是經琉球王國(現在的沖繩)從中國傳入日本的格鬥運動。空手道不使用任何武器、僅使用拳和腳,與其它格鬥運動相比,是一種相當具有實戰意義的運動形式。 書道 ,提起書法,相信不少人會認為它是中國獨有的一門藝術。其實,書法在日本不僅盛行,更是人們修行養性的方式之一。古代日本人稱書法叫「入木道」或「筆道」,直到江戶時代(十七世紀),才出現「書道」這個名詞。在日本,用毛筆寫漢字而盛行書法,應當是在佛教傳入之後。僧侶和佛教徒模仿中國,用毛筆抄錄經書。 能劇 是日本的傳統戲劇,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能劇源於古代舞蹈戲劇形式和12世紀或13世紀在日本的神社和寺院舉行的各種節慶戲劇。「能」具有才能或技能的意義。演員通過面部表情和形體動作暗示故事的本質,而不是把它表現出來。現在這一劇種在日本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編輯本段]飲食習慣 日本食物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近年來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生魚片」是日本獨有的美味,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夜生活 日本人習慣下班後三五成群地去喝酒。在大都市內的娛樂中心區,到處都有酒吧、的士高級夜總會。 日本的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高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加水稱(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制及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蕃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飲酒的禮儀 一般普通的日式酒館,氣氛隨和且輕松,同行顧客都會互相為對方倒啤酒。如果一群人去喝酒的話,第一杯要等大家舉杯說「乾杯」後才能喝。

❺ 日本的「史記」有哪些

古時記 日本簡史
個人推薦台灣人寫的日本史話 這本書比較淺顯易懂 但是內容十分詳細呢 而且夾敘夾議,有解釋你不懂的日本文化
還有
今昔物語集 榮華物語 紫式部日記 皇朝女性日記 古今和歌集 如果要戰國時期的話 平家物語 不錯。。。

❻ 史記中有關於日本的記載嗎請詳細講是哪一篇,謝謝~

沒有,中國最早關於疑似於日本的國家的認知是東漢光武時期

❼ 日本歷史的官方史書是什麼

德川光圀《日本史記》。日本官方如果願意開歷史,有的是可以看的,問題是右翼就是不想看。

❽ 舉例說明史記是一部怎樣的作品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紀傳體,東亞史書的一種形式,以為人物立傳記(皇帝的傳記稱「紀」,一般人的稱「傳」,特殊情形的人物稱「載記」,記載制度、風俗、經濟等稱「志」,以表格排列歷史大事稱「表」)的方式記敘史實。

中國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書,都依照《史記》體例,以紀傳體編纂而成。而日本的《大日本史》也是以紀傳體寫成的。

《史記》的取材

《史記》取材相當廣泛。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秦記》、《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

司馬遷對搜集的材料做了認真的分析和選擇,淘汰了一些無稽之談,如不列沒有實據的三皇,以五帝作為本紀開篇,對一些不能弄清楚的問題,或者採用闕疑的態度,或者記載各種不同的說法。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所以,《史記》記事翔實,內容豐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6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6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3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32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3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