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為什麼帶黃金回國

日本為什麼帶黃金回國

發布時間: 2022-08-19 14:32:48

⑴ 在日本買黃金能帶回國嗎

能拿回來,但是量不能超過一定的量

⑵ 東北挖出600多噸金條,為何日本說是他們的

新中國建國之後,我國專家在建設東北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大山洞。而山東裡面又分成一個個小房間,這些小房間都上了鎖。專家以為這些小房間是日本人以前存放武器的,但打開門鎖才發現房間裡面不是武器而是堆積成山的黃金,粗略計算當時這批黃金至少有600噸重。那這些黃金是哪來的呢?跟日本人又有什麼關系呢?這件事情還要從俄國時期說起,曾經的俄國沙皇十分富有,但因為戰爭的緣故,沙皇便將大量的資產藏匿起來。

而後來這批黃金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首先黃金是貴重物品,這600噸黃金值多少錢,大家算一下就知道了。而且在科技領域,很多地方都是需要用到黃金的,一些國家就是因為黃金資源的缺少,導致部分產品無法生產出來,可見黃金對一個國家是非常重要的。

⑶ 在侵華期間,日本鬼子究竟掠奪了中國多少財產

自甲午中日戰爭之後,日本就對我國虎視眈眈,《馬關條約》當中日本拿了兩億多白銀以外,還想著拿走我國遼東半島,如果不是因為俄國攔著遼東半島就真的被拿了。日軍給我國人民帶來的傷痛是難以用金錢還衡量的,但從物質上日本確實是掠奪了我國大量的財產。我們不從甲午中日戰爭開始算起,僅僅是算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1945年日本投降,日軍到底掠奪了我國多少財產。

第四、八億噸糧食

在九一八事變之前,東北除了經濟是全國第一以外,其糧食的產量也是全國第一。而抗戰期間東北就成為了日本最大的一個糧倉,日軍在各淪陷區的所掠奪來的糧食都運送到各個戰場上去,總計達到了3億噸以上。而且日本的移民、偽軍、行政機構、軍隊在中國境內也消耗了超過5億噸糧食

⑷ 明治維新日本的黃金為什麼外流

明治維新時日本並沒有大規模的黃金外流,這是江戶幕府末期的事情。

其時,美國以大艦巨炮打開日本國門,逼迫日本開放自由貿易,將日本捲入國際資本主義市場。由於日本當時的黃金價格低於國際市場,使得列強諸國大量買賣日本黃金,使當時日本的黃金硬通貨外流。

⑸ 抗戰時走私黃金攜帶寶貴日用品為什麼

941年的一天,香港機場安檢處,一名年輕人被攔了下來,他穿了一件非常臃腫的大衣,在那個季節顯得很不正常。安檢人員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處都硬邦邦的,打開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裡面是英文的物理研究書籍和資料。

當時中國的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從美國回國的人要麼走私黃金,要麼攜帶寶貴的日用品,安檢員還從來沒見過帶這么多書的。「正在打仗的時候回國,你真是連命都不要了,還要帶這么多書?」談話間,年輕人拿出了中山大學的教授聘書,安檢員一看,這個只有27歲的年輕人居然已經是教授,對他肅然起敬,就此放行。這個拚死要回國、用教學和科研來抗戰的人,就是後來被國際學界公認為「中國核能之父」「第一個揭露原子彈秘密」的盧鶴紱。

從天堂到地獄

1936年9月,盧鶴紱畢業於燕京大學物理專業,在系主任的推薦下,盧鶴紱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主修物理,輔修數學。

獲得博士學位後,盧鶴紱與吳潤輝結婚,還在蜜月中的他,毅然決定拋棄在美國的一切優越條件,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國參與抗戰。1941年11月,盧鶴紱抵達廣東坪石鎮的國立中山大學學校本部,任理學院教授。理學院院長康辛元在塘口村迎接盧鶴紱夫婦倆時,感慨地說:「你們從天堂墜入了地獄。」

「地獄」的艱苦逐漸展現。1942年暑假,盧鶴紱的夫人產期將近,而坪石鎮沒有婦產醫院,夫婦倆不得不乘小船去火車站,再轉火車到湖南某縣城。在從車站到縣城醫院的人力車上,盧夫人出現了產前陣痛,盧鶴紱不得不下車在車後助推,以加快速度。剛推到醫院產房,盧夫人就生下了他們的長子。

盧夫人出院回塘口村後,盧鶴紱開始操持家務。每天,他背著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雞屎、牛糞滿地。一日三餐忙完後,盧鶴紱在油燈下備課。在一座古廟里,他給大學四年級學生講授理論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等課程。

隨著日軍進犯的深入,盧鶴紱向西逃避戰亂,相繼被流亡中的廣西大學、浙江大學聘為教授,先後到了廣西、貴州。1944年,他在前往貴州途中,途經一個叫元寶山的地方,當地土匪出沒,燒殺搶掠,大家都不敢前行。盧鶴紱聽說後,帶上一個體育教授,上山找土匪頭子,說「現在日本人打進來了,我從國外回來抗戰」,還把教授聘書給他看。土匪頭子一看是這種情況,非常感動,不但不搶劫,當晚還請他吃飯、喝酒,第二天派人把盧鶴紱一行送下山,還給他們的每條船上發了一面杏黃色的小三角旗。這旗子是土匪間的「特別通行證」,可保盧鶴紱之後暢行無阻。

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盧鶴紱還一邊講課,一邊密切關注國際學界的動向,能獲得的學術雜志,他全部手寫抄錄下來,學術札記在炮火中也從未間斷。他於1942年寫成、1944年在國內《科學》上發表的《重原子核內之潛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闡述了核裂變的實驗發現及有關理論,並預言了人類大規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學界認為是「第一個給中國讀者全面介紹原子能物理知識及其應用」的科學著述。

「把天空戳了個洞」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1952年全國高校學科調整,盧鶴紱從浙江大學調至復旦大學物理系。1955年,盧鶴紱被當時的高教部調到北大技術物理系,任中子物理教研室主任。事實上,他進入了抽調全國院校教師辦起來的、絕密的「546培訓班」任教。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培訓班:學員中有90名工程師,有數百名自全國高校選拔出來的大學四年級學生,此外,還有解放軍的高級將領,包括之後的核基地司令。在後來的「兩彈元勛」中,有7位是盧鶴紱在「546培訓班」的學生。

當時的北大,教學條件非常落後,有些實驗無法進行,教學難度很大。為突破難點,盧鶴紱採用了深入淺出、不看講稿的講解,許多本來很難理解的核物理過程,經他講解,學員們理解得都特別深刻。1956年,盧鶴紱被評為一級教授,當時他才42歲,是一級教授中最年輕的一位。

1958年,培訓班的任務結束了,許多師生被分配到原子彈實驗基地。盧鶴紱先後給高教部部長蔣南翔、二機部部長宋任窮寫信說:他所專長的基礎理論,只有在大學才能發揮作用,他一輩子教書,希望回到復旦繼續從事教育工作。後經宋任窮特批、蔣南翔同意,1958年,盧鶴紱回到復旦講壇。

在「文革」那段特殊時期,盧鶴紱仍堅持科研。從1970年至1985年,他留下大量科研筆記。他的日記和一般人的不一樣,在封面上標著「紅」和「專」兩類,「紅」是記錄日常生活的,「專」則記錄專業內容。原來,他怕科研日記被人看到抓「小辮子」,如果有人要說,他就說「我是按照又紅又專的要求寫日記」。

1980年,盧鶴紱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中國科學院院士)。一直到晚年,盧鶴紱從未停止過在科研創新上的步伐。1995年,81歲的盧鶴紱與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寫的《對馬赫原理的一個直接驗證》一文在美國《伽利略電動力學》上發表,該雜志的主編評價這篇論文:「開辟了挑戰愛因斯坦的新方向。」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國《物理學刊》拒絕刊登,對此,盧鶴紱坦然地說:「一般編輯部都不敢登這種文章,他們迷信愛因斯坦,怕人家說他們不懂物理學。」他不怕自己被人認為是瘋子,關於這篇論文,他說:「我不過是把天空戳了一個洞罷了!」正當研究要繼續時,盧鶴紱於1997年病故,為世人留下八大提綱和正在進行的44項研究,已發表的論文僅僅是他研究內容的1/10。

關於這項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質疑,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2年投入巨資,用發射衛星的手段,深入進行這方面的實驗。

有故事有情懷的人

盧鶴紱除了是一位全球聞名的物理學大師,還是著名的京劇票友。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盧鶴紱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劇。他在燕京大學求學期間,北京正處於京劇鼎盛時代,盧鶴紱和同學一起公演了《失街亭》《瓊林宴》等劇,其劇照和報道見諸報端,報紙評論說:「幾段唱腔,平淡無疵,做工周到,珠聯璧合。」1940年,在明尼蘇達大學時,他參加宋美齡發起的「抗日捐款義演」,演出《四郎探母》;1945年,在貴州湄潭浙江大學任教的他再次登台為黃河賑災義演獻唱。吟唱京劇的愛好,伴隨盧鶴紱一生。

有人問盧鶴紱為什麼如此酷愛京劇,他回答說:「中國的傳統京劇蘊含著人生哲學,它宣揚的忠孝節義、禮義廉恥,並非封建糟粕,我們絕對沒有必要拋棄,因為它對社會安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再說,繁忙緊張的工作之餘,吟唱京劇,心情特別輕松愉快,不啻是一種『醒腦劑』。還有,經常唱京劇可增大肺活量,對一個人的健康長壽很有好處。」

他甚至把京劇帶到了物理課堂上。盧鶴紱指導的研究生張守業回憶說,當年盧鶴紱講中子物理時,講到中子打到原子核上,達到臨界態時的能量在物理學上叫馬鞍點,能量高過這一點後會下降,裂變將不可逆發生,原子核開始分裂。講到這一點時,盧鶴紱忽然話鋒一轉:「記得當年諸葛亮六齣祁山,那個地方就是馬鞍點。」說完竟唱了幾句京劇。這樣一唱,氣氛變得十分活躍,大家也輕鬆了,馬鞍點的概念深深留在學生的腦海里。

正因為在科學和人文上的深厚積淀,盧鶴紱去世以後,美國休斯敦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均為他樹立銅像,美國檀香山市還把每年的6月15日定為「盧鶴紱日」。近期,盧鶴紱百年誕辰之際,復旦大學也為他在校園里樹立了銅像。在紀念大會上,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盧鶴紱先生不僅是學術上的大師,同時是一個有故事、有情懷的人,這是最為珍貴的,是我們最為敬仰的。」

(劉青純摘自《新民周刊》2014年第27期)

⑹ 東北挖出600多噸金條,日本:我們的,不要碰!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600多噸的金條,是東北的一個農民挖出來的,因為金條的數量之大,所以這件事情傳開了,並且被日本所知,日本卻稱這些金條是自己的,其實,這些金條是有主人的,那就是蘇維埃俄國。

所以,他們只能把黃金留在東北。後來日本戰敗了,他們就回到了國內,在回國之前,他們只好把這批黃金給埋在了我國東北,想等著以後再想辦法帶回去,可是被我們發現了,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哈哈!

⑺ 東北曾發現600多噸金條,日本出面叫囂全是他們的,這是為什麼

自古以來,黃金都是重要的稀有金屬,這種東西有著非常廣泛的用途,在戰爭時期,經常有人以黃金為等價物進行交易,因此產生了亂世黃金的說法。曾經的中國,雖然擁有大量的黃金,但是卻沒有辦法保護自己。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到處搜刮黃金,想要運回日本,結果經過十幾年的艱苦鬥爭,日本侵略者接受了慘敗的命運,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在投降離開之前,日軍把一些帶不走的物資,藏匿了起來,企圖將來找機會東山再起。

按照正常的計劃,這些黃金應該被送回日本島。但是駐守在東北地區的日軍,卻私自將黃金留下來,只拿出了其中一小部分充當經費,另外的黃金基本上都落到了他們的手裡。日本方面之前一直都不肯承認自己是黑吃黑,還跟蘇聯鬧出了不少矛盾,直到現在日本跟俄羅斯的關系還有些惡劣。

⑻ 二戰時候,日本從中國掠奪的黃金究竟去了哪裡

日本戰後為何能如此迅速的恢復,好多人說是美國的扶持和日本擁有大量高素質的產業工人,再加上朝鮮戰爭中日本獲得美國巨額軍事訂單,使日本快速走上了復興之路,日本重建的錢從哪來?因為你即使有再好的工人,再多的訂單,沒有錢一切都是白談,可能有人會說,那是日本人攢下的,這種想法根本站不住腳,因為誰都知道,日本是個資源小國,到了戰爭的末期,日本的國民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的狀態,根本不會有錢,而當時的錢,紙幣是不能作數的,只能是黃金。
日本本身並沒有多少的黃金儲備,但是日本人會搶,日本在侵佔朝鮮跟中國之後,制定了一個專門在中國跟朝鮮搜刮黃金的計劃,名字就是「金百合計劃」,這個秘密組織,在中國地毯式的搜索黃金,找到之後便融化成金塊,運回國內秘密的藏了起來,戰後,美國人知道日本的黃金秘密,但是美國人沒有將之公之於眾,而是選擇了跟日本講和,對日本的懲罰也是象徵性的,所以說,日本人的戰後重建,是日本的產業工人加上朝鮮跟中國的黃金,如果沒有中國的黃金,日本的戰後重建也只是個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6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6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0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3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7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32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3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