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哪些品牌中葯對乙肝好
❶ 乙肝小三陽吃什麼中葯好
在乙肝小三陽的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認為吃中葯比西葯的副作用小,所以喜歡用中葯來治療,不過要注意的是,即使是中葯葯性溫和,也不能盲目服用,一定要注意選擇,以免影響病情的穩定,導致惡化。那麼到底 廣東省肝病研究院 的趙國慶主任介紹,乙肝小三陽吃以下中葯比較好: 1、抗乙肝病毒的中葯: 貫眾、半枝蓮、公英、茵陳等。 2、清除免疫復合物的中葯: 生地、大黃、桃仁、紅花、益母草、丹參、赤芍等、蠶砂、澤瀉等。 3、增強巨噬細胞功能的中葯: 白花蛇舌草、女貞子、金銀花、雞血藤、山豆根等。 4、活血化瘀、增強免疫功能的中葯: 丹參、雞血藤、桃仁、紅花、鬱金、葛根等。 5、增強T細胞功能的中葯: 黃芪、人參、黨參、白術、靈芝、桑寄生等。 6、增強B細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中葯: 菟絲子、黃精、鎖陽、仙茅等。更多詳情可推薦閱讀:治療乙肝小三陽有葯方嗎 乙肝小三陽治療 不同於其他的疾病,如果治療很可能就會導致病情加速惡化,導致肝纖維化、肝硬化等多種並發症的出現,危及生命,因此選擇一家專業、大型的肝病醫院就成為了關鍵。廣東省肝病研究院擁有先進的診療設備、一流的專家團隊,建院62年來,已經有十六萬余名患者實現了臨床康復,值得您的信賴!
❷ 對乙肝病毒患者具有治療作用的中葯材有哪些
金銀花,菊花,枸杞,茵陳,蜂蜜 柴胡
在農村的可以去找《田基草》這個好。有的可以治癒。
幾款護肝茶,自己平常也有飲用的:
溪黃草茶
【組成】溪黃草3O克(鮮品 6O克),酢漿草1O克,鐵線草12克。
【主治】①黃疸型肝炎,症見皮膚及鞏膜黃染,惡寒發熱,乏力,納差,肝區隱痛,肝脾腫大,小便發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②急性膽囊炎。症見惡寒發熱,右上腹疼痛,牽及右肩背部,口乾苦,惡心嘔吐,或伴大便干結,或伴腹瀉,黃疸等。
【製法】按上方組成比例,加大劑量10倍,共研為未。每次用40~5O克,置保溫瓶中,沖入適量沸水,蓋悶約15分鍾後,代茶頻頻飲服。每日1劑。
純溪黃草
喝溪黃草茶的方法不是直接沖泡,一般都要四個步驟。溪黃草用紫砂壺或瓷杯皆可沖。茶葉放進燒毒好的瓷杯里,大概需要三份之一瓷杯容量的份量,一般放一次茶葉泡七次以上,次數越後泡的時間要越長,第一、二次3秒、第三、四、五次5—8秒、第六次12秒。。。一般不要超過25秒,盡量在一個晚上能喝完,這樣才能發揮溪黃草的功效。
溪黃草【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鮮者2~3兩)。
[急性黃疽型肝炎]
溪黃草、馬蹄金、車前草各30克,水煎服。
[急性膽囊炎]
溪黃草30克,山梔子、龍膽草各9克,水煎服。
[急性腸炎痢疾]
溪黃草18克,黃連6克,黃柏9克,水煎服。
[風火赤眼 (包括急性眼結合膜炎)]
溪黃草9克,水煎,去渣過濾後,以葯湯洗眼
溪黃草茶
溪黃草60% 、雞骨草15% 、白花蛇草10% 、夏枯草5% 、田基草10%
溪黃草:清肝明目,健脾消滯。用於肝膽濕熱,食慾不振,舒肝活血,抗病毒性肝炎。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利尿消腫。用於肺熱喘咳,扁喉腺炎,咽喉炎,闌尾炎,盆腔炎,肝炎,腸炎。
雞骨草: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活血。用於急慢性肝炎,尬們硬化腹水,小便刺痛。
夏枯草:清肝明目,疏風散毒,清熱解瘡毒。
田基黃:清熱利濕,散瘀消腫,用於急慢性肝炎。
溪黃草茶
溪黃草60% 、雞骨草20% 、白花蛇草10%、甘草10%
我自己家的一般都是煲雞骨草加雲芝糖水(葯房人說加雲芝效果和靈芝的差不多,不過雲芝便宜很多),湯的話就雞骨草加靈芝、瘦肉。溪黃草太苦了,所以我都是偏愛於雞骨草。
如果你是調養用的一般煲糖水、湯水等比較好,因為這幾種草葯比較涼,一個禮拜三次左右好了,不然身體會虛。
❸ 哪些中草葯治療乙肝效果比較好
夏枯草,泡水喝,書上這么說的,哈哈,不過我自己試了下,太涼了,胃受不了,可見書這個東西有時候脫離實際太厲害,把肝護住了,結果傷了胃,呵呵,我打算再過段時間天熱點再喝,配合著枸杞,冰糖,燉著喝,呵呵。
現在在喝小柴胡,很不錯的葯,你可以試試的。
❹ 乙肝大三陽吃什麼中葯好
相比於西葯而言,中葯就顯得比較溫和,且副作用較少,因此在臨床上也有不少的乙肝大三陽患者願意選擇中葯來進行治療。在這里要提醒的是,在使用中葯治療時,也需慎重選擇,以免影響病情穩定。那麼 廣東省肝病研究院 的蔡庸釗主任介紹,乙肝大三陽吃以下中葯比較好: 1、乙肝大三陽吃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中葯比較好,如紫草、姜黃、桑寄生、黃柏、金櫻子、蜂膠、烏葯、青木香、虎杖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2、乙肝大三陽吃具有疏肝理氣作用的中葯比較好,如柴胡、牡丹皮、梔子花、龍膽草、鬱金、木香等都可以選擇。 3、乙肝大三陽吃具有增強機體免疫作用的中葯比較好,如黨參、黃氏、白術、山葯、地黃、靈芝、銀耳、何首烏、當歸、阿膠、白芍等。 4、乙肝大三陽吃具有補氣、滋陰及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葯比較好,如穿心蓮、黃連、金銀花、魚腥草、野菊花、茯苓、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都是可以選擇的。生物免疫DC細胞療法
❺ 請問治療乙肝病毒用那些中葯材比較好
乙肝如何治療才能避免失敗
目前被國內外專家公認的療效確切的抗乙肝病毒葯只有α干擾素和拉米夫定,國內近年又推出了苦參素。其他幾種抗乙肝病毒葯如單磷酸阿糖腺苷、膦甲酸鈉等,雖有一定的抗乙肝病毒作用,但因副作用多等原因,臨床應用不多,有的在國外已被淘汰。評價抗乙肝病毒葯的標准首先是有效(抑制和殺滅乙肝病毒),其次是副作用小,病人可以長期應用。然而,符合上述條件的葯物還不多,所以,從醫生到病人都要珍惜現有的抗乙肝病毒葯物。慢性乙肝是個非常復雜的疾病,即使應用了抗乙肝病毒葯,治療也可能失敗,主要原因有如下幾條。
適應症不妥
不管幹擾素還是拉米夫定,都有嚴格的適應症,不是所有的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能應用。這兩種葯共同的適應症是慢性乙肝病人,轉氨酶升高達正常值上限的2~10倍,肝臟炎症反應明顯者。這時病人正處於「免疫清除期」,即體內的免疫功能啟動,對乙肝病毒發起圍剿和清除,此時應用抗病毒葯助一臂之力,效果顯著。在「免疫耐受期」,轉氨酶正常或少許超過正常值,肝臟炎症輕或無,例如乙肝病毒攜帶者,體內免疫功能對乙肝病毒「熟視無睹」,這時應用任何抗病毒葯也是枉然,對此,干擾素、拉米夫定的效果極為有限。
如果適應症選擇准確,療效會明顯提高,選擇不當,濫「干擾」、「濫抗毒」,不但不能收到滿意療效,還會挫傷病人的治療信心,或對抗病毒治療產生抵觸情緒,並製造「抗病毒無效論」,影響乙肝病人正常用葯。
抗乙肝病毒葯物有局限性
慢性乙肝並非用上干擾素或拉米夫定就萬事大吉了,更不是用葯後一定會康復。其實,抗乙肝病毒葯都有其局限性,目前所有抗病毒葯都對乙肝病毒復制的原始模板(cccDNA)無效,一旦停葯,乙肝病毒就很快以cccDNA為模板繼續復制,結果大量新生乙肝病毒又猖獗起來,造成肝病復發。醫學家們指出,如堅持長期用葯,最大限度地壓制體內病毒的復制,再加上自身的免疫功能參與,方可最終將病毒清除,患者才有可能康復。
慢性乙肝病人的用葯,必需消除速戰速決、一蹴而就的觀念,要有長期用葯的准備。「速效論」是假話,不能相信。
抗乙肝病毒葯的另一個局限性為病人對其「應答率」不是100%(應答指病人用葯後HBeAg轉陰,抗-HBe轉陽,HBVDNA轉陰,轉氨酶正常),干擾素治療慢性乙肝的「應答率」在40%左右,而遠期應答率僅為30%左右。拉米夫定治療慢性乙肝時,用葯1年,HBeAg轉陰率不到20%,發生抗-HBe轉陽者僅15%左右,盡管HBVDNA轉陰率高達96%~100%,但HBeAg不轉陰或抗-HBe不轉陽,就易於復發。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抗病毒葯的有效性,也要了解其局限性,正確認識這些葯物,不能因其「局限性」而棄之不用,也不能因其「有效」而盲目樂觀。
葯物的毒副作用
「是葯三分毒」,抗乙肝病毒葯也有毒副作用,這又往往因人而異。應用干擾素除可引起流感樣癥候群之外,還可引起白細胞、血小板減少,也有脫發、抑鬱等情況發生,有時因為毒副作用使治療受挫。拉米夫定有時可引起胃腸道反應。
乙肝病毒變異
慢性乙肝是個復雜多變的疾病,在抗病毒葯物作用下和人體免疫壓力下,病毒常常發生變異,這可導致治療失敗。治療過程中、患者病情也經常波動,出現反復,這不一定歸咎於抗病毒葯物的應用。另外,慢性乙肝病人的免疫功能失調,在治療中可發生「混合感染」,如乙肝+丙肝,乙肝+丁肝,乙肝+甲肝等,或乙肝合並脂肪肝,有時又因濫用葯、飲酒等,使病情復雜,治療更困難,這都不是抗病毒葯的過錯。分析和找到失敗原因再採取措施,仍然會取得療效。
在應用抗乙肝病毒葯過程中,要細致觀察,多方分析,抗乙肝病毒葯不是「萬能靈葯」,其他葯物如抗肝纖維化、調節免疫功能方面的輔助用葯也是非常必要的。治療乙肝失敗,不能否定抗病毒葯物,大家也不可苛求抗病毒葯。乙肝治療學發展至今,最大的進步是確立了抗病毒為主的綜合治療戰略,如果不去抗病毒,就要走回頭路,千百萬乙肝病人將無所適從。當然,對抗病毒葯的不足,科學家早已察覺,現在正深入研究和開發更有效的抗病毒葯,應當說前景是樂觀的。
❻ 你好!那些中葯治療乙肝
我記得中葯里有一個可以抗乙肝病毒,茵陳,這個里邊含有豐富的硒。雖然是無機硒,但硒對乙肝有的很好的抵抗病毒作用
❼ 治療乙肝的中葯有哪些
患者咨詢:得了乙肝好多年了葯也吃了不少,就是不見好轉,想問一下專家治療乙肝中葯好還是西葯好,呢?吃中草葯能治好乙肝嗎? 隨著乙肝患者的不斷上升,中草葯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治療乙肝。很多人認為中草葯價錢便宜、療效可靠而且副作用小,所以,中草葯已成為我國治療乙肝的主要葯物,各種偏方、驗方、各種制劑層出不窮,實際上中草葯治療乙肝也面臨著價錢逐漸上升、療效不明確及使用不當帶來的副作用等一系列問題,採取謹慎合理的態度對待中草葯治療乙肝是十分必要的。 一、抗病毒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葯:貫眾,公英,半枝蓮,茵陳等。 二、免疫調節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葯: 1、增強巨噬細胞功能:白花蛇舌草、金銀花、女貞子、雞血藤、山豆根等。 2、增強B細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菟絲子、黃精、鎖陽、仙茅等。 3、增強T細胞功能:黃芪、人參、白術、黨參、靈芝、桑寄生等。 三、保肝降酶治療乙型肝炎的中葯:五味子丙素、甘草酸、齊墩果酸、水飛薊素等。推薦閱讀:冬蟲夏草能治乙肝嗎 四、抗纖維化治療治療乙型肝炎的中成葯:扶正化瘀膠囊、復方鱉甲軟肝片、大黃蟄蟲丸、鱉甲煎丸等等。 專家提醒,許多中草葯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臨床上常用於治療乙肝的一些草葯長期使用均可造成肝功能或其他系統的損害。因此乙肝患者不可盲目使用中草葯治療,治療必須在專家指導下進行。對於乙肝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來說,在治療前一定要做乙肝病毒變異耐葯檢測。 乙肝病毒變異耐葯檢測的作用在於全面了解患者的乙肝病毒的復制狀態,病毒在體內存在的數量、是否有傳染性、是否變異、是否耐葯,以及乙肝患者是否有必要服葯、適合服用哪類抗病毒葯物等,從而做到對症下葯,這樣將大大提高乙肝治療效果。
❽ 治療乙肝的中葯
雞骨草飲
[用料]雞骨草30克半枝蓮15克赤小豆30克瘦豬肉lOO克生薑10克大棗5枚
[製作]
(1)將瘦豬肉洗凈,切成小塊。其他用料洗凈(生薑拍爛,赤小豆先浸泡1小時)。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利膽退黃。
[適應證]黃疸型乙肝屬於肝膽濕熱瘀結者。證見身目俱黃,其色鮮明,口苦咽干,小便短少,頭身困重,胸脘痞滿,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屬於濕熱瘀結於肝膽之陽黃證。治宜清熱解毒,祛濕化濁,利膽退黃。方中雞骨草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性味甘涼,擅於清熱利濕,解毒祛瘀,退黃疸,臨床使用表明單用本品煎服可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全草,性微寒味辛微苦,擅於清熱利濕,活血解毒,可用治濕熱黃疸;赤小豆性平味甘酸,有利濕解毒退黃之功。上葯合用,可加強祛濕化濁,清熱解毒,利膽退黃的作用。瘦豬肉、生薑、大棗配伍應用,起著調味和中,開胃進食的作用。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身目俱黃,其色鮮明,舌苔黃膩,脈弦滑數屬於肝膽濕熱者為要點。陰黃者非本方所宜。
(2)雞骨草的種子毒性大,使用時一定要除去豆英,以防中毒。
(3)飲食以清淡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冰凍之品;戒煙酒;調情志。
參歸羊肉湯
[用料]黨參15克當歸10克枸杞子15克羊肉15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
[製作]
(1)將羊肉洗凈,斬成小塊。其餘用料全部洗凈(生薑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2.5~3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健脾補肝。
[適應證]慢性乙肝屬於肝脾兩虛者。證見神疲乏力,食慾減退,四肢倦怠,脅肋隱痛,腰膝酸軟,爪甲淡白無華,舌質淡,苔白薄,脈弦細而緩。
[按語]本方治證多由於肝病日久及脾,致肝脾兩虛,氣血不足,四肢百骸失於榮養,故而出現神疲乏力,四肢倦怠,食慾減遲等證。治宜健脾補肝,益氣養血。方中黨參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黨參的乾燥根,性平味甘,功擅益氣生律養血,葯理研究表明本品含有皂甙,微量生物鹼,糖類,維生素B1、B2,多種人體必需無機元素和氨基酸等,對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能增強機體抵抗力,具有調節胃腸運動等作用,臨床使用表明本品有護肝作用。當歸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性溫味甘辛,為補血要葯,葯理研究證明本品對小鼠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有保護作用,並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和恢復肝臟某些功能的作用。拘把子性平味甘,功擅補肝腎,益精血,葯理研究表明其對造血功能有促進作用,有保肝作用等。上葯配伍,共同起到健脾補肝,益氣養血之效。QQ-804907762 咨詢最好的保肝的產品//羊肉性平,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生薑、大棗相配,具有養胃和中、調味之功,並使湯汁甘甜可口。
[注意]
(1)使用本方以神疲倦怠,食慾減退,唇甲無華,脅肋隱痛,舌質淡,苔白薄,脈弦細而緩屬於肝脾兩虛,氣血不足者為要點。若神疲倦怠,納呆嘔惡,脅脹而痛,舌苔黃膩,脈弦滑或滑數屬於濕熱蘊結者,非本方所宜。
(2)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屬於氣虛明顯者,可加用生北茂15克以助健脾益氣之力。
(3)食慾減退甚至不思飲食者,可加用生麥芽30克以健胃消食,舒肝解郁。
(4)大便溏瀉者,可加茯苓12克或淮山葯30克以健脾止瀉。
(5)戒煙酒;節房事,勿過勞。
參麥地黃湯
[用料]太子參30克麥冬15克生地黃15克五味子10克瘦豬肉100克陳皮5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
[製作]
(1)將瘦豬肉洗凈,斬成小塊。其餘用料洗凈(生薑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益氣養陰。
[適應證]慢性乙肝屬於氣陰兩虛者。證見體倦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形體消瘦,咽干口渴,汗多,脅肋隱痛,或有心悸失眠,舌質干紅少苔,脈虛數。
[按語]本方治證是由於肝病日久,氣陰兩傷,遂致神疲體倦,氣短汗多,咽干脈虛等症。治宜益氣養陰生律之法。方中太子參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性平味甘微苦,有補氣益陰生津之功;麥冬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麥冬的塊根,功擅養陰生津;生地黃性寒味甘微苦,雖為清熱涼血之品,但卻具有良好的養陰生津止渴之功,葯理研究表明地黃煎劑具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作用;五味子為木蘭科多年生落葉本質藤本植物五味子或華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實,性溫味甘酸,功擅益氣生津止渴,葯理研究及臨床使用表明本品能降低血清轉氨酶,對肝細胞有保護作用。以上幾味葯相配,共同起到益氣養陰生津止渴之功。餘下幾味如瘦豬肉、陳皮、生薑、大棗,配合起來共奏養胃、和中、調味之功。
[注意]
(1)使用本方以體倦神疲,氣短,咽干,舌質於紅少苔,脈虛屬於氣陰兩虛者為要點。若有外邪未解,或暑病熱盛而氣陰未傷者,雖有體倦神疲、汗多口渴之症,亦不宜應用本方。
(2)若有大便干結者,可加玄參15克以滋陰潤燥通便。
(3)飲食上忌辛辣及冰凍之品;戒煙酒。
垂盆金佛飲
[用料]垂盆草30克鬱金10克佛手10克金錢草12克田螺50個生薑10克大棗10枚
[製作]
(1)將田螺用清水靜養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殼,取出螺肉;其他用料洗凈(生薑拍爛),備用。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理氣止痛。
[適應證]無黃疸型乙肝屬於肝膽濕熱者。證見脅痛口苦,胸悶納呆,惡心嘔吐,目赤耳脹,小便赤黃,舌紅苔黃稍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是由於濕熱蘊結於肝膽,肝絡失和,膽不疏泄,故脅痛口苦;濕熱中阻,升降失常,故而引發胸悶嘔惡。治宜清熱利濕,疏肝理氣止痛。方中垂盆草為景天科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垂盆草的全草,性涼味甘淡微酸,功擅利濕退黃,清熱解毒,葯理研究及臨床使用表明本品具有保肝作用和降低谷丙轉氨酶的作用,單用本品片劑口服可治急、慢性肝炎;金錢草為報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過路黃的全草,味甘淡性微寒,擅於利尿解毒,清肝膽之火;二葯相配,清熱利濕之力得以加強。而方中主證為脅痛,故又選用鬱金、佛手疏肝理氣止痛;鬱金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溫鬱金、姜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塊根,性寒味苦辛,功擅行氣止痛,清熱利膽;佛手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物佛手的果實,性溫味辛微苦,功擅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並能理氣和中,燥濕化痰,二葯配伍,使疏肝理氣止痛之力得到加強。田螺清熱利濕,生薑、大棗相配,調葯開胃,使湯汁可口。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脅痛口苦,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稍膩,脈弦滑數屬於肝膽濕熱者為要點。若脅肋隱隱作痛,咽干口渴,舌質紅少苔,脈弦細數屬於肝腎陰虛者,不宜用本方。
(2)若無垂盆草,可以白花蛇舌草30克或蒲公英15克代之,取其清熱利濕解毒之功。
(3)胸悶嘔惡明顯者,可加春砂仁6克。
(4)食療期間,以清淡飲食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生冷冰凍之品。戒煙酒;調情志。
黃疸型乙肝I號方
[用料]茵陳15克車前草15克滑石20克紅棗10枚白蘿卜150克泥鰍150克生薑10克
[創作]
(1)泥鰍去腮和內臟,洗凈;滑石用紗布包煎;其餘用料洗凈(白蘿卜斬塊,生薑拍爛)。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1.5-2小時,至泥鰍熟爛,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清熱利濕,和胃化濁。
[適應症]急性黃疸型乙肝屬於濕熱俱盛者。證見身目俱黃,其色鮮明,身熱口渴,小便短少色黃,口乾苦,頭身困重,胸脘痞滿,大便干,舌苔黃膩,脈弦滑數。
[按語]本方治證多見於急性黃疸型乙肝患者。其病因皆緣於濕熱交蒸,熱不得外越,濕不得下泄,濕邪與瘀熱鬱蒸於肌膚,故而出現一身面目俱黃,小便不利等。治宜清熱利濕為主,輔以理氣和胃化濁。方中茵陳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陳篙或濱蒿等的全草,味苦性微寒,功專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為治黃疸要葯。葯理研究表明:茵陳有顯著利膽作用,在增加膽汁分泌同時,也增加膽汁中固體物、膽酸和膽紅素的排泄量;並能解熱和降壓。可見,茵陳治療黃疸有其可靠的葯理基礎。車前草為車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車前或平車前的全草,性寒味甘,擅於利尿滲濕,清熱解毒,和茵陳相配,其利尿滲濕清熱解毒之力增強。滑石為硅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味甘淡,性寒,善於清熱利水引濕熱之邪從小便而出。泥鰍補中氣,祛濕濁,白蘿卜下氣消濁,理氣和中。姜、棗合用調和脾胃,以恢復中焦脾胃的升清降濁的功能,脾胃健,則濕濁之邪自去。
[注意]
(1)使用本方以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沉數屬於肝膽濕熱者為要點。黃疸伴黃色晦暗,或如煙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質淡苔白膩,脈濡緩或沉遲屬陰黃者,非本方所宜。
(2)滑石為粉狀葯,煎煮時宜用紗布寬松包煎,以免葯汁混濁難飲。
(3)若為濕重熱輕,證見頭身困重,口淡不渴,胸脘痞滿,腹脹,舌苔厚膩或黃白膩,脈濡數,則用綿茵陳;若為熱重濕輕,證見口乾苦,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苔黃膩,脈弦數,則用土茵陳。因為綿茵 陳祛濕之力大於清熱之力,而土茵陳清熱之功強於祛濕之功。
(4)宜戒煙酒,飲食上以清淡為宜,忌辛辣炙膊肥甘及冷凍寒涼之品。情緒上應保持穩定,避免生氣發怒。
黃疸型乙肝Ⅱ號方
[用料]玉米須60克豬苔30克澤瀉10克生苡仁60克陳皮5克牛肉100克生薑10克大棗10枚
[製作]
(1)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其他用料洗凈(陳皮浸泡去白,生薑拍爛)。
(2)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文火煮2—2.5小時,加鹽調味,隨量飲用。
[功效]利濕化濁,佐以清熱。
[適應症]黃疸型乙肝屬於濕重熱輕者。證見身目俱黃,但黃色不甚鮮明,頭身困重,胸脘痞滿,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腹脹,小便短少,大便溏垢,舌苔厚膩微黃,脈象弦滑或濡緩。
[按語]本方治證屬於黃疸型乙肝之濕重熱輕型。濕遏熱壅,膽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膚,故身目色黃,又濕為陰邪,濕重熱輕,故其色不甚鮮明。濕困脾胃,健運失常,清陽不得發越,濁邪不得運化,致氣機升降失常,引發諸證。治宜祛濕化濁,利膽退黃,佐以清熱。方中玉米須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及柱頭,性平味甘,功擅利水消腫,利濕退黃。葯理研究表明玉米須有較強的利尿作用,能促進膽汁分泌,降低其粘稠性及膽紅質含量。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菌核,性平味甘淡,善於利水滲濕;澤瀉為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的塊莖,性寒味甘談,功擅利水滲濕,泄熱;二葯助玉米須利濕清熱、利膽退黃之力。生苡仁性微寒味甘淡,利水滲濕,兼能清熱健脾,以加強上葯利濕化濁以及清熱之力。又因本方治證為濕重熱輕型,濕為陰邪,其性粘滯,最易阻滯氣機,致中焦氣機不暢,升降失常,故方中又選用陳皮一味,該葯性溫味苦辛,善於理氣燥濕,醒脾和胃暢中,使氣行濕化,脾健胃和。姜、棗相配,調和脾胃,又調和湯味,使本湯汁香甜可口。
國內外公認的抗乙肝食物
據國內外學者研究,實際上有不少天然食物具有確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故對於乙肝病毒感染者來說,如能經常吃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及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近幾年來,「醫療食品」在美國等發達國家非常暢銷。所謂醫療食品是指那些具有治療作用的食品。據了解,醫療食品行業在國外現已發展成為一個新興產業。
眾所周知,乙型肝炎在我國是一種高發性傳染病。來自衛生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國民中約有10%的人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總數高達1.3億,其中4%~6%的人很有可能發展成為嚴重肝病(如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 ,但絕大部分乙肝病毒攜帶者很有可能終身無任何症狀。
乙肝的治療在目前仍是世界性的醫療難題,盡管國內外早已開發出包括干擾素、拉米夫定等乙肝治療葯物,但這些葯物價格昂貴,而且不是百分之百有效,故尋找價廉物美且有良好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植物性葯物已成為一大課題。
據國內外學者研究,實際上有不少天然食物具有確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故對於乙肝病毒感染者來說,如能經常吃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及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無疑是大有裨益的。筆者將國內外學者報道的一些具有抗乙肝作用的食品介紹如下,供廣大讀者參考。
菜豆又名豆角或四季豆,是我國南北各地廣泛種植的一種蔬菜。據報道,菜豆含大量的植物凝血素,這種物質在人體內能激活T淋巴細胞等免疫細胞的功能,增強免疫能力。據國內學者報道,利用菜豆提取物治療50例慢性乙肝病人的實驗結果顯示,總有效率達70%左右。
甜瓜蒂甜瓜蒂為葫蘆科植物甜瓜的果柄。甜瓜蒂含有甜瓜素、葫蘆素、α-菠菜甾醇等活性成分。臨床試驗結果表明,甜瓜蒂對治療慢性乙肝的總有效率達69%,接近於常用抗乙肝中草葯五味子和垂盆草的效果。
白山雲芝白山雲芝為擔子菌類真菌的子實體,其提取物含大量天然多糖物質「雲芝多糖」。科學研究證明,雲芝多糖是一種優異的天然抗乙肝物質,它不僅對人體毫無副作用,可以長期服用,而且可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乙肝治癒率。雲芝多糖制劑作為一種抗病毒葯物,現已被國內外廣泛採用。
越橘越橘是杜鵑科野生灌木植物越橘所結的一種紅黑色漿果,其果汁里含大量多酚類黃酮物質,它有很強的抗氧化、抗病毒作用。經常喝越橘汁對慢性乙肝有明顯改善作用。
余甘子又名庵摩勒,系大戟科植物油柑樹所結的果實,狀如青橄欖,但略小,其味酸澀。余甘子原產於印度和我國福建、廣東、台灣等地山區。近據日本學者報道,中國出產的余甘子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對包括乙肝病毒在內的多種病毒均有良好抑製作用。日本已將余甘子汁開發成抗病毒飲料類保健食品。
馬蘭馬蘭為菊科植物馬蘭的嫩芽,味道清淡可口,可做野菜食用。每逢春天來臨,江蘇、浙江民間有採食馬蘭的習慣。中醫認為,馬蘭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良葯。另據報道,馬蘭連根用水煮沸飲用,具有良好的抗乙肝效果。
苦蕒菜苦蕒菜屬於菊科植物,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將苦蕒菜的嫩莖折斷後,即有白色牛奶狀液體流出,故西方人稱其為「牛奶菜」。近據美國學者報道,苦蕒菜具有明顯的抗病毒作用,它能作為一種預防和治療乙肝的天然葯物。據悉,美國和歐洲已將苦蕒菜開發成為抗病毒的保健食品上市。
朝鮮薊又名菊薊,系多年生菊科植物,原產於歐洲地中海沿岸,我國很少種植。據美國學者報道,朝鮮薊也是一種具有抗病毒和改善肝功能的天然食品。國外已將朝鮮薊開發成為保健食品上市。
水飛薊也是菊科葯用植物之一,在我國江南地區俗稱菜薊,是我國特產植物之一。水飛薊的抗肝炎作用早已被證實,益肝靈等抗乙肝葯物的主要成分就是水飛薊。
一些常用的葯食兼用植物,如蒲公英、金銀花、野菊花、貓爪草、藿香、佩蘭等,也有抗病毒作用,故平時經常吃這類食品可以增強免疫能力,預防乙型肝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