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抗戰時期日本有多少個部隊

抗戰時期日本有多少個部隊

發布時間: 2022-08-17 17:21:21

㈠ 日本當年侵華有多少軍隊

  • 每個時間段兵力都是不同的,比如918-1937年盧溝橋之前,在偽滿,日軍實施的是各個師團輪流到滿洲關東軍,每個師團國內留守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到滿洲輪駐。數量保持在6個師團的規模,加上國境守備部隊等,總兵力約為18萬,約占日本陸軍當時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強。與此同時,關內駐扎平津地區的中國駐屯軍,兵力為一個旅團,8000多人。同時上海和武漢還駐扎有日本海軍陸戰隊6000和2500人。

  •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增兵華北,到了8月底,在塘沽登陸和越過長城增援的關東軍察哈爾兵團,雲集平津和冀東的日軍數量達到20萬。

  • 813,淞滬會戰爆發後,日本上海派遣軍兵力是10萬,等到11月攻佔上海並開始進攻南京時,兵力已經膨脹到30萬。以後一直到武漢會戰前夕,關內戰場日軍穩定在45萬。武漢會戰期間增加到60萬,當時日本本土只剩下一個近衛師團的留守部隊了。

  • 1940年年底時侵華日軍的第一個峰值,關內達72萬,滿洲和蒙疆達到28萬,合計100萬。

  • 皖南事變國共內訌後,日軍在中國戰場的壓力頓減,日本兵力開始減少,先是華南日軍開入法屬印支北部離開中國,緊接著華東和華中日軍也紛紛開回本土或者台灣。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一步抽調兵力開往太平洋戰場,日本陸軍先後從滿洲,關內抽調7個師團赴南洋作戰。到1942年,日軍在華兵力,一度降至72萬。

  • 1944年日軍為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一號作戰」,大軍紛紛開到中國,於是侵華日軍又一次膨脹。

  • 截至到1945年日本投降時為止,滿洲關東軍76萬,關內102萬(其中華北派遣軍30萬,蒙疆駐屯軍5萬)。

㈡ 日本侵華軍隊一共有多少

給你個數據
二戰時日軍兵力最多的時候是在800萬,如果加上偽日軍,像滿州的那些偽軍,以及東南亞投降後為日本效力的軍隊,接近一千萬的樣子。
在整個侵華戰爭中,中國戰場殲滅日軍155萬餘人,中國軍民共擊斃、擊傷日軍255萬餘人,占日軍在二戰中傷亡人數的89%,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的日軍共128萬餘人,占當時日軍海外投降總兵力的一半
日軍侵華的總兵力,東北地區一百餘萬,關內一百餘萬,大約250萬
這是二戰兩國兵力對比:
1937年「七·七事變」前日中軍事力量相比 陸軍:日本有常備師17個,約38萬人,但可以三倍動員,預備役678.8萬人。中國總兵力210萬人,日中比率為1:5.7。日本陸軍兵力數量上雖少於中國,但其訓練有素,且武器裝備精良。空軍:日本有91個飛行中隊,共2700架飛機。中國有各式飛機600架,其中作戰飛機305架,比率是8:1。海軍:日本有艦艇200餘艘,總噸位190萬噸,名列世界第三位。中國有新舊艦艇66艘,總噸位59034噸,比率為13:1。

㈢ 抗戰時期,日本打中國用了多少兵

二戰時日軍兵力最多的時候是在800萬,如果加上偽日軍,像滿州的那些偽軍,以及東南亞投降後為日本效力的軍隊,接近一千萬的樣子。
在整個侵華戰爭中,中國戰場殲滅日軍155萬餘人,中國軍民共擊斃、擊傷日軍255萬餘人,占日軍在二戰中傷亡人數的89%,日本戰敗後,向中國投降的日軍共128萬餘人,占當時日軍海外投降總兵力的一半
日軍侵華的總兵力,東北地區一百餘萬,關內一百餘萬,大約250萬
這是二戰兩國兵力對比:
1937年「七·七事變」前日中軍事力量相比 陸軍:日本有常備師17個,約38萬人,但可以三倍動員,預備役678.8萬人。中國總兵力210萬人,日中比率為1:5.7。日本陸軍兵力數量上雖少於中國,但其訓練有素,且武器裝備精良。空軍:日本有91個飛行中隊,共2700架飛機。中國有各式飛機600架,其中作戰飛機305架,比率是8:1。海軍:日本有艦艇200餘艘,總噸位190萬噸,名列世界第三位。中國有新舊艦艇66艘,總噸位59034噸,比率為13:1。

然後現在來說
我們肯定能打贏日軍的
最直接的,我們現在有核彈,日本沒有,幾顆核彈就能滅掉他
然後不說核彈,說常規的
現在日軍的部隊總規模只有二十幾萬兵力
但日本的軍費開支高達幾百億美元
遠遠超過我們
就是說
在常規裝備方面,
我們是遠遠比不上人家的
人家一個士兵身上裝備的價錢
相當於我國五六個士兵身上裝備的
然後在海軍方面
日本的海軍也十分強大,關鍵是技術太先進,領先於我國。事實上,我國的海軍是在九十年代才開始重視的,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海軍連印度都比不上。
但要打起來,我們不一定會輸
就像二戰
就算沒有美國的那兩顆原子彈
日軍最後也會被我們打敗
戰爭不光看裝備等表面的
還得看一國的綜合國力
而這正是我國強於日本的所在
我們的陸軍全亞州戰鬥力最強
空軍也十分強大
遠程導彈可以覆蓋日本的任何一個點
就算不用核彈
也可以摧毀日本國內大部分軍事設施
可以隨意打擊日本

㈣ 抗日時期 日軍的軍隊建制及人數

一、小隊 (相當中國的加強排)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相當中國的加強連)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181人)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相當於中國的團級了)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 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四、聯隊: (相當於當時中國的師或旅級)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聯隊部和直屬各中隊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
三個步兵大隊;
五、師團: (相當於中國一個軍)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

㈤ 請問抗戰時期日軍的編制、各有多少人

日軍的基本單位是師團,有多種編制。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番號依次為近衛、一至二十(內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二個步兵聯隊,步兵聯隊轄有三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一個大隊炮小隊(二門70mm步兵炮)、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師團還轄有一個炮兵聯隊、一個輜重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騎兵聯隊(四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以及其它部隊。

此時的師團分為兩種:一是馱馬制,炮兵聯隊轄有四個大隊(三十六門75mm山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四門山炮)、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總編制為 28500人;一是挽馬制,炮兵聯隊有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 120mm榴彈炮、步兵聯隊轄有一個聯隊炮中隊與一個速射炮中隊(37mm速射炮四門)、總人數為 25000人。此外還有以下一些獨立的特種兵部隊——騎兵旅團(轄二個騎兵聯隊與一個騎炮兵聯隊、一個裝甲車隊)、坦克聯隊、獨立工兵聯隊、獨立野炮聯隊(三十六門 120mm榴彈炮與十二門75mm野炮)、獨立野戰重炮兵聯隊(二十四門 150mm重榴彈炮)、野戰重炮兵聯隊(十六門 100mm加農炮)、獨立重炮兵大隊(八門 150mm加農炮)、迫擊炮大隊(中型迫擊炮三十六門)、獨立山炮兵聯隊、電訊聯隊、鐵道聯隊等等。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三十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同時在作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在侵華戰爭中、由於作戰消耗,同時日軍感到四聯隊制師團行動不便,因此又實施了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兩種編制。三單位制師團的編制為師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大隊炮小隊,炮兵聯隊為二十四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它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 12800人。獨立混成旅團轄五個步兵大隊與一個炮兵隊、通訊隊、工兵隊、輜重隊等,總人數約5000人。步兵大隊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炮兵隊轄一個山炮中隊與二個野炮中隊。這兩種部隊都是主要做為守備用途的,同時具有小規模的野戰能力。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000 -17000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 -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日軍又編組了兩旅團制師團。師團下轄兩個步兵旅團,旅團轄四個步兵大隊、步兵大隊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八挺重機槍)。師團無炮兵、僅直轄工兵隊、輜重隊與通訊隊,總人數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己無四單位制師團了)。甲種師團有兩類、一類為原有的常設師團、總人數為 2.1萬人,擁有三十六門75mm山炮或野炮。一類為原有的特設師團與三單位制師團,總人數為 1.8萬人。乙種師團也是三單位制師團、只是沒有炮兵聯隊與騎兵(搜索)聯隊,總人數為 1.4萬人。丙種師團即兩旅團制師團。同時、日軍又出現了獨立警備隊與獨立步兵旅團兩種編制。獨立步兵旅團的編制與兩旅團制師團所轄的步兵旅團相同,人數為5100人。獨立警備隊下轄六個步兵大隊、大隊下轄三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四挺重機槍),無特種兵(在此處、特種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種),總人數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軍對兵力編製做了最後一次調整、大致有以下幾點:

1、給丙種師團的步兵大隊增編一個步兵炮中隊。

2、將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有四個步兵中隊、一個機槍中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人數達1500人的大編制。旅團炮兵則轄有六門野炮與十二門山炮,同時其工兵、輜重部隊也予以擴編,使其總人數達8000人以上。

3、編組了丁種師團,其編制大體與丙種師團同,但無特種兵。其步兵大隊的機槍中隊只有四挺重機槍,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㈥ 日軍侵華時有多少軍隊

1937年,日本陸軍共24個師,其中21個師投入侵華戰爭,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8%以上,還有50%的空軍和40%的海軍力量用於侵華戰爭。1938年,日本陸軍共34個師,其中32個師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陸軍共41個師,其中投入侵華戰爭34個師,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共51個師,其中34個師和44個獨立旅、混成旅團用於侵華,占其陸軍總兵力的80%,而用於南太平洋戰場的陸軍只有10個師,不及侵華兵力的20%。

據二戰日軍投降統計,1945年8月,日軍向中國戰區投降的兵力128萬餘人,這個數目超過了在東南亞及太平洋各島的日軍總和,大約相當於全部海外日軍(不含向蘇聯投降的日軍數)的50%以上。

中國戰場斃傷俘日軍155萬餘人,占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隊傷亡人數的75%以上。中國抗日戰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必將永垂青史

㈦ 二戰時期日本投入了多少軍隊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本軍人數最多時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210萬)。據日本厚生省1964年調查後統計,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死亡的人數約為44萬人。(不包括印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和駐印軍和美英協同殲滅的約16萬日軍,及蘇軍在東北消滅的日軍)

中國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政府軍與日本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斗、小型戰斗38931次。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海軍艦艇全部損失,損失戰機2468架。日軍八年在中國戰場之傷亡,負傷131萬8670人,陣亡177萬9774人。這一數字不包含同時期內未正式加入國軍的強拉壯丁的傷亡,也不包括在後方編訓時的非正常傷亡。根據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一書中的《八路軍、新四軍、華南抗日游擊隊人員損失統計》,中共軍隊八年損失統計為:傷290467人,亡160603人,被俘45989人,失蹤87208人,共計584267人。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6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6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6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60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3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7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32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4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39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