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的海溝多
A. 日本海域狀況
日本海海域呈不規則菱形,東北窄,中、南部寬,從西南向東北延伸2200多公里,東西寬約900公里,最大寬度1265公里,平均深度1350米,最深處4036米。面積約106萬平方公里。
大陸架面積28.4萬平方公里,約占海域面積1/4。大陸坡分 500~1000米和2000~3000米兩個海底斜面。海盆大部深達3000米(3000米以上的約達30萬平方公里)。形成於新第三紀初期至中期。北緯44°以北地區海水較淺,有一條南北向狹長的韃靼海槽。北緯40°~44°之間,海底平坦,水深3000米以上,為日本海盆。北緯40°以南,海底地形復雜,有海嶺、海盆、海槽、海台和海底谷等。海峽一般都狹而淺,其最窄處和最淺處的寬度和深度分別為:韃靼海峽7.3公里和7米;43公里和50米;18.5公里和130米;對馬海峽41.6公里和50米。
日本海海底以海盆和峽谷為主。日本海海底有一條日本海溝,它位於日本群島東部深邃的海底窪地。該海溝深度很大,其北部的塔斯卡羅拉海淵最深處達8513米,曾經被認為是世界海洋的最深點。
日本海的陸架較短,且發育得很不好。沿日本西岸,大陸架到200米水深止,朝鮮和蘇聯東岸,大陸架到140米水深止。這些大陸架都被許多海底峽谷所切割。西部邊緣,峽後的口端伸到2000米深度附近;東部邊緣,峽谷口端伸到800米深度附近。
日本海深海盆最明顯的特徵是在北部和西北部這半個海域,水深均大於3000米,無甚特色的海盆,稱為日本海盆。從該海盆往南就較復雜,海底被大和堆和修普淺灘隔開,兩淺灘之間又隔著一條深海槽。南部的海底還局部地分布著一些島嶼,如朝鮮海峽(大韓海峽)有對馬群島,本州南部西岸有隱歧群島,韓國近岸有郁陵島。
B. 日本海溝形成的原因
板塊理論(當今主流地質理論)的觀點認為,太平洋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碰撞,太平洋板塊俯沖在亞歐大陸板塊下面,俯沖處形成了日本海溝,亞歐大陸板塊被抬升形成了日本島弧。
C. 日本海為什麼很深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是因為日本海那裡正好有一條非常深的海溝 日本海溝 深10682米 長890km 寬100km 而海溝正是海洋之中最深的地帶
D. 日本東側海域有很深的海溝,其形成原因是什麼
板塊俯沖作用常被用於解釋海溝成因.但海溝的形成與俯沖的機理相當復雜,仍有待於深入綜合研究.
太平洋日本海溝:最深10682米,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島東側南北分布的海溝.北連千島海溝,南接伊豆諸島東側小笠原群島附近的海溝.長890公里,寬100公里.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島鹿島灘東部深8,412米,最深處在伊豆諸島東南側
E. 介紹下日本海溝
日本海溝
在太平洋西北部,日本群島東側南北分布的海溝。北連千島海溝,南接伊豆諸島東側小笠原群島附近的海溝。長890公里,寬100公里。平均深度6,000米。本州島鹿島灘東部深8,412米,最深處在伊豆諸島東南側,深10,374米。
F. 請問為什麼科學家都說日本會滑入馬里亞納海溝呢進一步的問題請看具體內容詳述。
這和板塊運動的原因有關,板塊運動是因為地幔的流動,在表面是水平方向但在有些地方會下沉,這和粥的情況一樣,我認為除了板塊水平移動、下切造成的向下牽引外,地幔向下流動的影響可能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