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相撲哪裡好玩
㈠ 相撲有啥好看的為什麼在日本備受推崇
這是人家日本的國技,當地文化,沒什麼好講的.
就像我們這邊的國劇與相聲,日本人大概也沒啥興趣,但我們很喜歡一樣.
㈡ 日本相撲,你了解多少
相撲(xiāng pū):一種競技 體育 運動。相撲源於中國 春秋 時代,從春秋到秦漢時期時名為「角抵」,帶有武術性質。
相撲於唐朝傳入日本後,成為一種流行的 體育 運動。日本的相撲(日式摔跤),古稱素舞,由兩名大力士裸露上身,互相角力。
眾所周知,相撲運動員的身材都是異常肥胖的,他們的體重基本都超過了300斤,基本上這種運動員壽命都不長。
相撲制度和等級
每年5月,東京國技館會舉行相撲比賽。登上土表(相撲角斗的場地)的力士們,都是精挑細選的精英,否則不可能站上這個相撲界的最高殿堂。
相撲總共分為10級,通過每年由日本相撲協會舉辦的六次比賽定級別。前五個級別,稱為「幕內力士」,他們由高到低的稱謂分別是:橫綱、大關、關脅、小結、前頭;後五個級別,由高到低分別是:十兩、幕下、三段、序二段、序之口。
根據數據統計,一名相撲手平均每天要攝入18500~19000卡的能量,是普通成年女性日攝入量的10倍。
有數據顯示,日本相撲的平均壽命不足57歲,對於長壽國家日本而言,實屬短壽群體。然而即便如此, 相撲依舊是無數日本人嚮往的職業,深受日本文化所追捧。
㈢ ..我馬上要去日本旅遊了!來點全方位的建議!謝謝..
日本遊玩自助攻略,超級實用
日本遊玩之攻略總結 o(∩_∩)o...
本文來自攜程,原作者網友:5799
有朋友最近要去日本旅遊,讓我給介紹下哪裡好玩。其實我去那裡是很早以前了,對現在新潮流並不是很了解。只能是憑自己的愛好和記憶,綜合網上搜來的資料,給他整理一個簡單攻略。
按照我的喜好,每到一個地方,要看的應該是它的特色。或是獨特的自然風光、民俗風情,或是歷史人文景觀。因此,到日本,我選擇到京都、奈良甚至東京附近的鐮倉這些曾經的古都去玩,因為我覺得象東京、大坂、名古屋這類大城市真的沒什麼太多可看,越是現代化越趨同,走到哪裡都一樣。
不過,既是千里迢迢去了,東京還是要去的,可以作為一個落腳點。
看皇族氣象,可以到大手町看皇居,從皇宮外眺望一下二重橋,當年日本皇子大婚,婚車就是從這里進出的。
想要領略東京的繁華,銀座、新宿足可以代表,其他不過爾爾。但是,倘若沒有去過美國或者香港迪斯尼的話,東京迪斯尼也可一玩,最好買一張通票,可以隨心所欲(我當時花了多少馬尼?忘記了)。
喜歡運動的人,知道日本人最喜愛的運動是什麼嗎?雖然相撲是日本傳統體育項目,但就普及性和人們常年持有的興趣而言,日本真正的全國性運動項目應屬yakyu野球,其實就是棒球啦。我在東京的時候,就住在TOKYO DOME(日本人也叫它巨蛋野球館)附近,曾經有幸耳聞目睹過球迷的諸多舉動。
然後,我們就要離開東京,去到京都作重點游覽了。
這是網上一個驢友的自助遊行程,供參考:
第一日 抵京都,二條城,清水寺
第二日 銀閣寺,金閣寺,嵐山,天龍寺
第三日 前往奈良。法隆寺,葯師寺,唐招提寺,東大寺
第四日 平安神宮,東寺,奈良平城宮跡.
第五日 在京都消磨時間打發一天(可以考慮「鴨川」,京都人戶外休閑名地之一,柯南一行夜晚吃飯賞櫻花的地方。)
第六日 返東京
我覺得他這個行程安排還是可以的。
++++++++++++++++++++分割線++++++++++++++++++++++++
行(1)
盡管日本交通發達,從甲地到乙地,選擇多多。但還是建議你坐一下日本新干線。
從東京小田原站坐去京都的JR新干線(特快火車)只要2小時20分鍾,單程票價是13220日元(合800多人民幣?不知道現在的比價了,師父自己換算一下)。車內的環境是舒適的,寬大的航空座椅,非常適合坐在裡面看風景。
車票是分指定席和自由席的,不過,建議還是買指定席(就是對號入座)。
新干線行駛時能聽見外面空氣尖銳的嘯叫聲,有點象子彈的那種聲音。火車行駛時,內部時不時的也有加壓和減壓,耳朵會有點疼。
從東京到橫濱幾乎是連綿不絕的城市地帶,都是住宅、工業區和商業區。然後才是綿綿不斷的小山嶺。之後,一個龐大的城市出現在眼前,那就是日本第三大城市名古屋了。從東京到名古屋這一段的新干線,基本上是沿著海邊開的。再往後,都是撲面而來的小山丘,不多時便是京都了。
至於回程,可以體驗一下坐夜行巴士 (Dream Bus) 回東京。日本的夜行巴士很舒適,有上下二層,座位柔軟,前後距離寬敞,還可以擱腳,車子開得很穩。從京都大約7個小時就可到東京站,正好可以睡一晚,很方便。當然,如果睡眠不好的人就免了。否則到了晚上,各國口音的呼嚕聲夠受的,呵呵。
同樣,東京開往京都的夜行巴士,也是7個多小時。晚10點整從東京站八重洲中央口出發,第二天一早6點左右到達京都。
++++++++++++++++++++分割線++++++++++++++++++++++++
行(2)
市內交通:
注意:到達京都下車後,你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打車、不是住店,而是要去車站里邊設的案內所(咨詢處),去取免費的旅遊地圖、資料(京都是仿照中國唐城建的,東西南北很容易區分,有份地圖就不會走丟),同時咨詢一下京都旅遊觀光兩日乘車券在哪裡購買(就在案內所附近)。這種乘車券可以在兩日內無限制的隨意利用巴士和地鐵,而京都巴士實行單一票價,上車就220円的(恩,入鄉隨俗,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說日元,而說円),所以很合算。
當然,在車站沒買到也沒關系,還可以在巴士上買當日京都一日有效的巴士乘車券,但好像就買不了兩日券了。而京都還是要有兩天時間才可玩得從容。
一日有效的巴士乘車券價格大約500円(只能乘市區巴士),
一日有效的地鐵、巴士乘車券大約1200円(可以乘地鐵、市區巴士、京都巴士),
兩日有效的地鐵、巴士乘車券大約2000円(可以乘地鐵、市區巴士、京都巴士)。
其實,也可以只買巴士乘車券的,主要看你自己的需要哈。
建議多坐巴士和觀光車:
一、京都市內觀光,坐公交車比地鐵方便,而且城市本身風景優美耐看,在地下穿行就浪費了。
二、為便於觀光,京都設有3條觀光車,100,101,102。100走東線,101走中線,102連接100和101。坐這種觀光車,到要看的景點下車,游完坐上下一趟繼續到別處,非常便捷。
三、京都只有兩條地鐵線,東西線和烏丸線,十字縱橫。
++++++++++++++++++++分割線++++++++++++++++++++++++
必須到京都的理由
京都有著日本最美的自然風光。一年有兩個最美時段,一個是四月「花見」賞櫻花,另一個是十一月,看楓紅一片。
但這還不是必去的理由。
京都的得天獨厚在於歷史。
如果說東京代表著政府形象,大阪集企業家的精明於一身,那麼,京都則代表著傳統的日本,有一種貴族的氣質。因其具有藝術文化傳統,與雅典、開羅、北京一並稱為活的博物館。美中不足的是這彈丸之地如今也有著現代都市的擁擠嘈雜。好在師父去的這個時段(六月中旬到七月中旬)是京都的梅雨季節,蒙蒙細雨連綿不斷,遊人相對少些。
京都是日本的古都,有一千多年歷史。始建於公元794年(相當於中國大唐盛世),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後(相當於清朝末年)遷都到東京之前,它一直是日本政治、文化和宗教的中心。京都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時期的長安和洛陽,長方型的城市,棋盤式的街道。以朱雀路為軸,分為東西二京,東京模仿洛陽城,西京模仿長安城。在傳統區域上仍以洛中、洛西、洛北、洛東、洛南來劃分。
京都有多少世界遺產?答案是:17個。差不多整個日本的世界遺產都集中於此了。給師父隆重推薦其中兩個:金閣寺(准確說叫鹿苑寺)和清水寺。
其他15個是:銀閣寺(慈照寺),二條城,仁和寺,上賀茂神社,西芳寺(苔寺),醍醐寺,天龍寺,龍安寺,下鴨神社,教王護國寺(東寺),延歷寺,平等院,本願寺(西寺),高山寺和宇治上神社。
觀光車可以讓人很便利的到各景點遊玩。坐100路觀光車從火車站出發,經過京都國立博物館,清水寺,八阪神社,京都會館美術館,平安神宮,到銀閣寺。101連接金閣寺和火車站。102連接金閣寺和銀閣寺。可以不誇張的說,京都是「三步一廟,七步一寺」。
就像到歐洲看教堂,到中國看寺廟,到京都,則是看多如牛毛的寺廟與神社。每個神社至少都有個形狀像希臘字母「派」(打不出那個代表3.14的符號,郁悶)的鳥居門,把聖地和塵世分割開來。日本最大的鳥居門應該是在東京明治神宮里,師父要是有興趣可以去看。不過,這些完全是憑自己的興趣、體力來選擇,若無,看過京都的金閣、清水足矣。
++++++++++++++++++++分割線++++++++++++++++++++++++
幾個不可不看的景點
金閣寺 :不可否認,金閣寺當然與三島由紀夫有很深淵源。但其實,對金閣寺,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在《聰明的一休》里,金閣寺的修建者、幕府時代的足利義滿將軍動不動就把一休叫到這里「考驗」人家的智力。
這個金閣寺實在美得讓人感覺得有點不真實,整座寺閣全部用金箔貼飾,倒影在湖中的金閣寺一直是京都的標志。可惜金閣寺幾經挫磨大火焚身,現在看到的這個已是重建的了。
金閣寺的門票比較有特色,是一張護身符,500円。在入口處亮一下這符,就會拿到有中、韓、英語的簡單介紹。寺院中有中文和韓文的神簽可供占卜。
清水寺:門票大約300円,參拜的話加100円。如果說金閣寺的美是在精緻,看多了就覺得不真實的那種美的話,相比之下,清水寺就要宏偉一些。清水寺宛如古都的風物詩般,彷佛是為了證明京都而存在。也難怪參評世界新7大奇跡的候選名單里清水寺是日本唯一入選的建築。
清水寺依山而建,從清水坂前往清水寺道路兩側(所謂的坂,就是有一定坡度的路),除了有京都傳統木造住宅林立外,沿途還有古老的神社和寺廟。
清水寺最著名的是舞台。日本有個諺語:誰要說自己有膽量,請從清水寺的舞台上往下跳。假如一個日本人說自己要跳清水寺的舞台,也就是下定了決心的意思了。
舞台是木製的,從山腳用木頭柱子往上搭,大概七八層樓高的樣子。舞台下流出的三泓清水叫音羽瀑布。清水寺就因此得名。據說用柄杓舀起那滾滾湧出的靈泉水喝一口的話,能延年益壽、萬事如意。
二條城:是德川家族的家。德川家康是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之後一統天下的江戶幕府時代的將軍。二條城非常之大,裡面的植被非常珍奇,有各種形狀的松柏,還有一些名貴的櫻花等等。主屋是一座巨大的房屋,一間連著一間,都鋪著榻榻米,屋子的福司馬門上畫著各種山水風景,不同於一般人家的障子門。大的屋子有六十帖之多,而東京一般公寓的房間一般只有六帖。
二條城裡的日本國寶「二之丸御殿」可以脫了鞋進殿內參觀。這是由「大廣間」和「白書院」等六棟三十三間房組成的大御殿,進殿可近距離參觀用於各種目的的房間布置和出色的隔扇畫。與雄壯的城樓外觀正相反,內部的情景華麗、優雅。城內還有特種名勝「二之丸庭園」和重要文化遺產「本丸御殿」可以一看。
此外,京都御所可以參觀下。不過,到御所參觀好像都要預約登記的。哦,對了,可別誤會,御所可不是你鬧腸胃每天要問候多次的WC,那可是天皇住的地方。呵呵。
再就是嵐山:嵐山位於京都城郊,坐巴士也只需40分鍾左右。只要不是紅葉季節,遊客一般不多,可以沿著大堰河慢慢散步。嵐山風景很美,下了車便看到一派湖光山色,藍湛湛的天,綠悠悠的水,在平緩流淌的河上還架著一座長長的橋。橋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渡月橋。附近有個龜山公園,裡面有一塊廖承志書寫的周恩來「雨中嵐山」詩碑,是國人喜歡瞻仰之處。
到京都,還有一個重要娛樂項目是滿足一下你的和服情結。
清水坂有很多出租和服的店,租衣服加上發型化妝,一天是12,000円,就可以打扮成一個經典的古代日本美女(或者武士之類),在街上美美的走一天,生意好的和服店一般都需要提前一兩天預約。京都的西陣織會館也有和服出租穿上街,一天是3000円,比清水坂的便宜,但好像沒有化裝。
不過,一般都是女孩子對這個感興趣,有點拍婚紗照的繁瑣,估計男生也許沒興趣哈。
因為從脫鞋、入店開始,就進入了繁文縟節。要填寫表格,表格上的各項要求很詳細,包括,姓名,年齡,出生年月,住址,聯系方式,聯系電話,電子郵件,當然還包括了身高,襪子的號碼,還有你需要什麼樣子的服務,每一項都很詳細。
然後是化妝,選頭發造型。
租和服是分KIMONO(著服)和YUKATA(浴衣)的區別的。
我們通常在電視上看到日本人結婚,或者成人儀式等等所穿的那種都是著服。只不過檔次不同而已。好的著服要幾百萬日元。穿起來也相當的花費時間,自己是無法穿的。一定要到這樣的專門店來穿。
浴衣就是簡單的夏季和服,穿著簡單方便,七夕的時候很多女孩都穿這種浴衣上街,相對來說圖案、花色更為花哨,是少女們的最愛,當然價錢也相當的便宜。一般來講1萬多就可以買上一套了。
從做發型到穿好和服差不多要花1個小時的時間。然後,你就可以穿著和服直奔金閣寺或者清水寺了。
++++++++++++++++++++分割線++++++++++++++++++++++++
奈良
如果說到京都是看建築,那麼到奈良、鐮倉就是看雕塑。奈良的東大寺、葯師寺和興福寺都是看點,春日大社值得一去。另外一個國人必看的景點,是我國的鑒真和尚東渡後建立的唐招提寺。這些寺廟門票400——600日元不等。
當然,奈良還有一個看點是:鹿。鹿苑不要錯過。
從京都去奈良的車票,有JR和近急鐵道,JR快速大約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到奈良,票價690円。
其實,也有方便的奈良一日游交通卡可以用,1600円,包括自由乘坐京都的地下鐵,前往奈良的近鐵列車,和奈良的交通巴士。算起來,還是交通卡合算。
聽一個驢友說,更理想的方式,象京都奈良這種自助行,通過當地旅行社預定交通工具和酒店是個明智的選擇,會比自己預定降低一半預算。不過,我沒有試過。
其他地方:
若時間充裕,還有精力,也可以就近去趟神戶,看看夜景,吃吃有名的神戶牛肉。從京都坐上新干線,33分鍾後即可到達神戶站。神戶最熱鬧的是三宮一帶,不過,也就是看看夜景而已。
++++++++++++++++++++分割線++++++++++++++++++++++++
小貼士
一些小貼士,僅供參考:
1。紀念品建議在清水寺購買,後面幾個景點購物比較少。而奈良的紀念品沒有京都的好看。
2。具有京都特色的紀念品有扇子、"西陣織"紡織品、"友禪染"染布、"清水燒"陶器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這些紀念品中都分兩大類,既有被稱為藝術品的高價物品,也有平時使用的扇子、紡織品、錢包、 包裹布等日常小商品,價格相差很多。
3。 陶器的話則有杯子等很多實用品,價格適中。食品中,有充分保持原味的京都醬菜和日式點心——八橋、日本獨特調味品——"七味唐辛子"(一種多味辣椒)等京都的土特產,很受人們青睞。
4。有時間的話,有兩種地方應該去體驗。一個是茶館。可以體驗一下豐臣秀吉的茶師千利休創立的茶道,嘗嘗日式點心和抹茶;另一個是居酒屋(日式酒吧)。
5。其實,鰻魚、壽絲、生魚片、天夫羅之類的日本料理,北京有很多,就不說了。除此之外,到京都,日本的豆腐菜餚和不使用葷腥的"精進料理"(素齋)應該體驗,同時在東京,若屬於大吃貨的話,還可以考慮品嘗講究食物自身味道的「懷石料理」(正宗的懷石料理價格不菲,本吃貨沒有嘗過)。
6。京都還有一個著名的散步庭院叫桂離宮,不過,以前參觀好像要得到皇家事務機構的事前許可,不知現在是否開放。
7。所有寺廟一般下午四點就關門了,要去趕早。大部分商店都是下午5、6點鍾就打烊,之後就只有便利店開門了。
8。退了房,一般行李還可以免費寄存。也可以在車站寄存,一天一個大箱子300円。
9。在東京坐地鐵,雖然線路眾多,但只要記住線路兩頭的終點站名,注意識別線路顏色(地面和通道牆上都有各線路色彩指示),按照你要坐的線路顏色走,認准兩頭站名中(比如四惠——蘋果園)你要去的那一個方向,就可以忙而不亂。
10。富士山和箱根非常之一般,尤其不要上山(就是一普通黑土山)。我上到富士山五合目(海拔2300米)後,聞著道路上的馬糞味(上面小道走馬車),只剩下了後悔。五大湖和溫泉也很一般,不值得浪費時間和金錢。
㈣ 為什麼日本相撲如此受歡迎
日本相撲屬於日本的國技,歷史非常悠久,相撲也不是單純的競技格鬥,它還是一種祭神儀式,而這里所謂的神,是日本人自古信仰的『八百萬神』,被認為存在於自然萬物之中,如今的相撲賽程安排上還保留著古時祭神儀式的痕跡。
早在奈良時代,相撲被朝廷作為一項國家儀式,相撲走上國技的神壇,在特殊的節日,宮殿中天皇蒞臨朝臣齊聚,朝廷把相撲節會作為一項國家儀式來舉辦。這樣的情況一直延續到平安時代,但是在形式上是強征農民進行相撲,供天皇和朝臣觀看,這和羅馬帝國的奴隸競技沒什麼兩樣。
日本崇拜天照大神,崇尚武力,武士道精神滲透了每一個人,到了明治維新,明治天皇的一位名叫山岡鐵舟的侍從官是個『大相撲迷』,他不但自己喜歡甚至還教天皇如何進行相撲比賽,當時的保守派極力抵抗歐化政策,諸多原因使得相撲的地位大幅提升。
相撲專用比賽場地在東京兩國地區竣工,也就是今日的國技館,自此,大相撲成為眾人皆知的國技,相撲協會成為公益財團法人,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1930年代的昭和初期,收音機逐步普及,相撲也越來越大眾化,相撲一躍成為國民運動,當時保持連勝戰績的一位名叫雙葉山的橫綱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為了明星。
自此,相撲在日本成為國技運動,備受推崇。
㈤ 哪個城市是最著名的相撲城市
這個肯定就是日本的東京吧。相撲在日本很有名的。
㈥ 日本之行奈良是必去的,奈良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奈良公園:公園內有許多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的有名的寺院和神社,如興福寺、東大寺和春日大社。
東大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建築,由聖武天皇為了祀奉大佛(毗盧遮那佛),並作為日本各地的寺院的總寺院而於752年建成的。
興福寺:是日本國寶的寶庫,在中世紀是日本文化的中心。當時寺內的僧兵數萬,且武藝高強,類似於中國的少林寺。
若草山:海撥342米,面積33萬平米。看似三山相疊的一個草坪山。登臨山頂,整個奈良盆地盡眼底。每年僅3月21日至6月15日,9月10日至11月25日,方可入山。
西京寺
唐招提寺:是中國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後於759年建造的。鑒真大師的坐像供奉於御影堂,被日本尊為國寶。
葯師寺:由天武天皇為祈禱皇後早日恢復健康而在飛鳥地區建成的。
平城宮跡(佐保與佐紀路):有平城宮古跡,保留著古代天皇皇後的古墓,還有許多的古寺。
法華寺(佐保與佐紀路):由聖武天皇之後的光明皇後所建,之後不久於742年成為日本全國的總國分尼寺。有十一面觀音立像。
西大寺(佐保與佐紀路):於公元765年,作為平城京的西面的大寺而建立。西大寺的有名的活動中有「大碗茶節」。
斑鳩寺
法隆寺(斑鳩寺):世界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中宮寺:位於法隆寺東院鄰測,建於公元7世紀的尼姑院。在建於1968年的本堂內放置有「世界三大微笑之一」的彌勒菩薩像。
慈光院:建於公元1663年的禪宗寺院,為奈良少有的寺院式枯山水借景庭園,書院內尚留有茶室。
富本憲吉紀念館:於1974年開館紀念日本著名陶藝家富本憲吉先生。
朝護孫子寺(信貴山):位於信貴山東側的中腹部,本尊「毗沙門天」為福德開運之佛,參拜者甚多,寺院外,還有紙老虎可以購買,是有名的紙工藝品。
飛鳥寺
飛鳥寺:一丈六的飛鳥大佛,是日本最古的佛像,是公元6世紀蘇我馬子興建的日本最早的正規寺院,由從百濟(朝鮮半島扶余系國家)招募的能工巧匠設計建造。
石舞台古墳:是飛鳥時代的象徵,是日本最大級別的古代洞室石墓。
甘橿丘:在此山丘的萬葉展望台往下看,飛鳥一帶盡收眼底。
橿原神宮:位於畝傍山麓,面積達50萬平米,是根據《日本書紀》中的描繪而創建。
談山神社(多武峰):有木造的高約17m的十三層塔,還因院內種植的近3000棵紅楓樹而聞名。
山邊寺
山邊小道:是史書上記載的日本最古老的道路,連接奈良和櫻井的道路。
長谷寺:位於奈良市北部、初瀨川沿岸,是真言宗豐山派的總本山。登廊兩側栽種著7000株左右的牡丹花,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賞花期間,迎來大量遊客。寺內有用水晶作成眼睛的日本最古老的佛像。
是公元824年,由真言宗的鼻祖弘法大師創建的寺廟。
曾爾高原:在此可以欣賞到田園詩般的景色。
森野舊葯草園:園內種有近二百五十種草葯。
當麻葛城
麻寺:又稱二上山禪林寺,真言、凈土兩宗兼修之寺院,位於日本大和奈良縣北葛城郡當麻村二上山麓。
相撲博物館:在日本也屬相當珍奇的相撲館。
吉野
吉野山:為日本最為有名的賞櫻之所。山腰部以山嶽信仰的起源地,留有許多公元14世紀內亂時代的南朝史跡。
大台原山:山頂為一片寬廣的台地,古木參天,細竹依依,降水為全日本最多。
㈦ 為什麼日本的「國技」相撲運動會受人追捧
在一方小小的圓台上,以白色的線為邊界,沒有任何阻攔的物體,在中央站著兩個赤裸著身子,全身滿是肥肉的男子,蓄勢待發。突然一聲令下,只見兩坨肥球便開始激烈的斗爭,靈活的讓人難以置信,這是對日本相撲比賽形象的描述。
但是有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是如此油膩的運動為何還有那麼多的人喜歡。可是存在即合理,在物質生活如此豐富的今天,那樣古老的運動仍然受人喜愛一定有它的原因,查閱歷史,深究其背後的文化底蘊,或許就能夠知道其中的原因。
而中國式摔跤呢,在中國經歷了興與衰,目前的處境更偏重於民間,大多被北方人民追捧,更多作為一項愛好存活著。
現代地位的虛與實
1、金錢與權力的「實」
在日本,被稱為「國技」的相撲,自然有很好的地位,每個相撲選手都是碩大的身軀,雖與現代審美不太相符,但是也並不影響人們對他的追捧與熱愛。赤裸著上身,僅穿著兜襠布就開始力量之間的較量,或許也是其被喜愛並且地位高的原因之一。
看日本國內,有一系列關於相撲的培訓機構,很多家長願意把自己的兒子送去培訓,並且那些機構還會到學校去挑選,因為一旦成為職業的相撲選手就會意味著金錢與地位。
在金錢方面,一個相撲一旦成名的話,一個月一般會有3萬美元的收入,除了比賽的獎金還有贊助費感謝得等等,年薪一百萬的相撲選手也不在少數。
㈧ 日本旅遊必去景點有哪些 日本旅遊十大必去景點
稀飯旅行小編為你總結:
1.富士山: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也是日本民族的象徵,被日本人民譽為「聖岳」.富士山位於本州中南部,東距東京80千米,面積90.76平方千米,海拔3776米,山峰高聳入雲,山巔白雪皚皚.山體呈圓錐狀,似一把懸空倒掛的扇子,日本詩人曾寫下"玉扇倒掛東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陽"等詩句來贊美它.自日本有文字記載以來,富士山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在1707年,此後它就變成了休眠火山。
2.東京塔:東京塔是日本最高的一座鐵塔,位於東京市內,於1958年建成. 它是仿造法國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建造而成的,高333米,是東京的最高點.塔身為棱錐體,有黃,白兩種顏色,鮮艷奪目.塔內有水族館,餐廳,商店,咖啡廳等設施,塔上還有兩個高達150米和250米的?望台.站在這里,東京市的景緻盡收眼底.
3.金閣寺:原為大臣西園寺恭經的別墅,修建於14世紀,後歸幕府將軍足利義滿所有,並進行了大規模的翻修和擴建。它高達三層,第二和第三層的外牆用金箔貼成,遠遠望去,金光閃閃,所以叫做「金閣寺」.在它的塔頂尾部裝飾著一隻金銅合鑄的鳳凰,更為這座建築平添了幾分美麗.寺前是以鏡湖池為中心的庭園,身影華麗的金閣倒映在鏡湖池中,寧靜優雅,別有一番景緻,堪稱京都的代表性景觀。
4.銀閣寺:銀閣寺位於京都東山山麓,1482年由足利義滿的孫子足利義政按金閣寺的造型修建.銀閣寺以清凈幽雅的獨特風格和金閣寺的光彩奪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它修建於1482年,是一座精緻的兩層閣樓.第一層被稱為心空殿,是出家人念佛修道的地方;第二層被稱為潮音閣,是禪宗佛堂.銀閣寺既是寺廟,也可以居住,這里環境優美,風景宜人。
5.白山歷史鄉村:是將日本傳統完整保存的範例。村莊靠種植桑樹,發展養蠶業而得以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幾乎被人類遺忘的山地中延續下來。為了減輕寒冷冬季的積雪壓力,居民們把屋頂傾斜度加大,建成獨特的雙層茅草陡坡頂木住宅。這種木屋一般長18米,寬10米,內有3-4層樓面,一般居住一大家族人。由於屋頂的形狀很像日本人拜神時雙手合掌的樣子,故稱「合掌屋」也稱「三角屋」。這些村莊除了在經濟繁榮上的意義外,更向世人展示了古代勞動者適應環境,發展經濟的勤勞品質和智慧。
6.阿蘇火山:東大寺、嚴島神社、平安神宮(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京都必游景點之一。)、那智瀑布、清水寺、東尋坊、櫻島、姬路城。
7.台場(或稱御台場,位於東京都東南部東京灣的人造陸地上,是東京最新的娛樂場所集中地。)
8.淺草寺(創建於628年,是東京都內最古老的寺院。江戶時代將軍德川家康把這里指定為幕府的祈願所。)
9.唐招提寺(位於日本奈良市西京五條街,公元759年為中國唐朝高僧鑒真所建。)
10.大阪城天守閣:安土桃山時代的建築。目前,天守閣內存放著有關天主教的珍貴史料,十分具有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