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戰中有多少艘潛艇
① 二戰時,日本擁有那些潛艇呢,他們的戰績又如何呢
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潛艇戰果可憐:
1、擊沉的敵艦:
黃蜂號航空母艦在1942年9月15日被伊-19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在1942年6月7日被伊-168號潛艇擊沉於中途島海域。
利斯康灣號護航航母在1943年11月24日被伊-175號潛艇擊沉於吉爾伯特群島海域。
朱諾號輕巡洋艦在1942年11月13日被伊-26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印第安納波利斯號重巡洋艦在1945年7月30日被伊-58號潛艇擊沉於菲律賓海域。
柯維納號潛艇在1943年11月17日被伊-176號潛艇擊沉於特魯克島海域。
奧拜恩號驅逐艦在1942年9月15日被伊-19號潛艇擊沉於瓜島海域。
哈曼號護衛驅逐艦在1942年6月7日被伊-168號潛艇擊沉於中途島海域。
昂德希爾號護衛驅逐艦在1945年7月24日被伊-53號潛艇擊沉於沖繩海域。
——還有一些其他的登陸艦、油船、魚雷艇等輔助船隻,還包括一艘木製縱帆船
2、擊沉147艘排水量在500噸以上的商船,總噸位776000噸(另有數據是184艘商船、90.7萬噸)區區之數只相當於德國潛艇1942年內1個月的戰績。
3、1943年和1945年各擊沉過1艘美國潛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海軍共損失潛艇130艘(不包括投降的),在其在列總數的67.7%。按其年度損失數為:1941年3艘,1942年18艘,1943年23艘,1944年57艘,1945年29艘。
日本潛艇型號:
一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機潛型 伊-21型I-21 伊-21、伊-22、伊-23、伊-24
巡潛1型 伊-1型I-1 伊-1、伊-2、伊-3、伊-4、伊-5
海大1型 伊-51型I5-1 伊-51
海大2型 伊-52型I-52 伊-52
海大3型a 伊-53型I-53 伊-53、伊-54、伊-55、伊-58
海大3型b 伊-56型I-56 伊-56、伊-57、伊-59、伊-60、伊-63
海大4型 伊-61型I-61 伊-61、伊-62、伊-64
海大5型 伊-65型I-65 伊-65、伊-66、伊-67
海大6型a 伊-68型I-68 伊-68、伊-69、伊-70、伊-71、伊-72、伊-73
巡潛2型 伊-6型I-6 伊-6
巡潛3型 伊-7型I-7 伊-7、伊-8
海大6型b 伊-74型I-74 伊-74、伊-75
甲型 伊-9型I-9 伊-9、伊-10、伊-11
甲型改1 伊-12型I-12 伊-12
甲型改2 伊-13型I-13 伊-13、伊-14
乙型 伊-15型I-15 伊-15、伊-17、伊-19、伊-21、伊-23、伊-25、伊-26、伊-27、伊-28、伊-29、伊-30、
伊-31、伊-32、伊-33、伊-34、伊-35、伊-36、伊-37、伊-38、伊-39
乙型改1 伊-40 I-40 伊-40、伊-41、伊-42、伊-43、伊-44、伊-45
乙型改2 伊-54 I-54 伊-54、伊-56、伊-58
丙型 伊-16型I-16 伊-16、伊-18、伊-20、伊-22、伊-24、伊-46、伊-47、伊-48
丙型改 伊-52 I-52 伊-52、伊-53、伊-55
海大7型 伊-176型I-176 伊-176、伊-177、伊-178、伊-179、伊-180、伊-181、伊-182、伊-183、伊-184、伊-185
潛補型 伊-351型I-351 伊-351
潛特型 伊-400型I-400 伊-400、伊-401、伊-402
丁型 伊-361型I-361 伊-361、伊-362、伊-363、伊-364、伊-365、伊-366、伊-367、伊-368、伊-369、伊-370、
伊-371、伊-372
丁型改 伊-373型I-373 伊-373
潛高型 伊-201型I-201 伊-201、伊-201、伊-203
水中高速艇 71號型No.71 71號
二等潛水艇
型 號 艦 名
F1型 呂-1型Ro-1 呂-1、呂-2
F2型 呂-3型Ro-3 呂-3、呂-4、呂-5
海中1型 呂-11型Ro-11 呂-11、呂-12
海中2型 呂-13型Ro-13 呂-13、呂-14、呂-15
海中3型 呂-16型Ro-16 呂-16、呂-17、呂-18、呂-19、呂-20、呂-21、呂-22、呂-23、呂-24、呂-25
海中4型 呂-26型Ro-26 呂-26、呂-27、呂-28
特中型 呂-29型Ro-29 呂-29、呂-30、呂-31、呂-32
L1型 呂-51型Ro-51 呂-51、呂-52
L2型 呂-53型Ro-53 呂-53、呂-54、呂-55、呂-56
L3型 呂-57型Ro-57 呂-57、呂-58、呂-59
L4型 呂-60型Ro-60 呂-60、呂-61、呂-62、呂-63、呂-64、呂-65、呂-66、呂-67、呂-68
海中5型 呂-33型Ro-33 呂-33、呂-34
中型 呂-35型Ro-35 呂-35、呂-36、呂-37、呂-38、呂-39、呂-40、呂-41、呂-42、呂-43、呂-44、呂-45、
呂-46、呂-47、呂-48、呂-49、呂-50、呂-55、呂-56
小型 呂-100型Ro-100 呂-100、呂-101、呂-102、呂-103、呂-104、呂-105、呂-106、呂-107、呂-108、呂-109、呂-110、呂-111、呂-112、呂-113、呂-114、呂-115、呂-116、呂-117
潛輸小型 波-101型Ha-101 波-101、波-102、波-103、波-104、波-105、波-106、波-107、波-108、波-109、波-110、波-111
潛高小型 波-201型Ha-201 波-201、波-202、波-203、波-204、波-205、波-207、波-208、波-209、波-210
② 日本在二戰時有多少驅逐艦多少巡洋艦多少潛艇
太平洋戰爭4年,日本總計建造完成了383艘,85.8萬噸艦艇。其中戰列艦2艘,航母15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63艘,潛水艇126艘,海防艦168艘,輔助艦船3艘。85.8萬噸艦艇
③ 日本在二戰中有多少潛艇什麼型號。
甲型潛艇系巡潛III型改進型,指揮塔前方裝有前開式機庫,陸續生產三艘伊9、伊10、伊11。該型潛艇水下排水量4149噸,尺寸113.6米x9.54米x5.33米,動力2台柴油機(12,400匹馬力)和電動機組(2,400匹馬力)最高航速23.5節,航程16,000海里/16節,裝備標准配置為6具533毫米魚雷管(備彈18枚),一架水上飛機。最大潛深100米,乘員114人 乙型潛艇該型潛艇共建造20艘,包括伊15、伊17、伊19、伊21、伊23、伊25、伊26、伊27、伊28、伊29、伊30、伊31、伊32、伊33、伊34、伊35、伊36(唯一倖存到戰後的乙型潛艇)、伊37、伊38和伊39。這種潛艇同樣裝備前開式機庫,部分取消了機庫,加裝甲板炮或用於搭載微型潛艇。該型潛艇水下排水量3654噸,尺寸108.7米x9.3米x5.12米,動力系統2台柴油機(12400匹馬力),電動機組(2000匹馬力),最大航速23.5節,航程14000海里/16節,裝備標准配置為6具533毫米魚雷管(備彈18枚),1架水上飛機。最大潛深100米,乘員94人。
④ 日本海軍有多少軍艦和潛艇
嚴格意義上來說,日本是一個沒有「海軍」的國家。由於二戰中,日本是戰爭發動方,並且還是戰敗的國家,不僅曾經輝煌一時的聯合艦隊不復存在,整個國家的軍事力量體系也被完全摧毀。1947年日本推出的憲法明確表示日本放棄戰爭,重建武備只會用於維護本國的生存安全。直到1952年,經過美國的授意,日本才為在海上執行任務的警備隊更名為「海上自衛隊」(下文簡稱「海自」),其實際的地位與其他國家的「海軍」雖然相差無幾,但是不能冠以「海軍」之名。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建設,現如今的海自雖仍無「海軍」之名,卻比一些中等國家名正言順的海軍實力還要強大,海自在亞洲-西太平洋地區實力也是名列前茅的。
海軍還擁有一支數量龐大的潛艇隊伍,其規模在現代各國海軍當中排名第五。現役有兩級17艘,雖然沒有使用核動力,但是海自潛艇運用了國際非常先進的「AIP技術」,再加上海自無論對正在使用還是已經「退休」的潛艇,保養都很到位,即便是把退伍的老潛艇征調入列也能使用。
⑤ 日本有哪些潛艇
「夕潮」級(Yushio class)潛艇
上世紀80年代後是日本潛艇發展的高峰期。從上世紀70年代中期起,日本為了應付前蘇聯日漸增長的威脅,以及出於確保海上交通運輸線安全的需要,決定建造新一代傳統動力潛艇-「夕潮」級。「夕潮」級潛艇於1980-1989年陸續建造了10艘,是日本海上自衛隊建造數量最多的一種潛艇。它繼承了「渦潮」級潛艇的水滴型設計,堪稱是「渦潮」級潛艇的放大加長版。「夕潮」級採用雙殼結構的艦體設計,標准排水量分為2200噸、2250噸和2300噸三種,潛航時為2450噸。與「渦潮」級潛艇相比,無論是電瓶還是燃油櫃容量都有大幅度增加,因而其續航力大為提高。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下潛深度較「渦潮」級潛艇有明顯的增加,主要由於使用了日本當時最新研製的NS-80高強度合金鋼。艦上的主要武器有6座UH-603型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潛射「魚叉」反艦導彈、美製Mk.37C和日制89式反潛魚雷,若全部裝載魚雷可達21枚。「夕潮」級潛艇的動力系統、航速及武器系統與「渦潮」級大致相同,但電子設備及自動化程度較「渦潮」級先進。「夕潮」級首次裝備了ZYQ-1型潛艇戰斗系統,能夠進行數字化綜合處理,實施及時追蹤、目標研判與攻擊。主要偵測器是位於艦艏的休斯ZQQ-4聲納,並裝配ZQR-1低頻水下拖曳式被動陣列聲納(TASS)系統,及JRC ZPS 6 I波段平面搜索雷達,ESM電子支持措施是ZLR 3-6型電子偵測儀及雷達警告器。推進系統採用川崎公司的MAN V8V 30 AMTL四沖程柴油主機和發電機,富士公司的推進發電機 。
「春潮」級(Harushio class)潛艇
「春潮」級潛艇標准排水量2,450噸,全長77.4米、寬10米、吃水深度7.7米,採用柴油機與電動馬達驅動單軸推進(水中馬力7200hp),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乘員75人。艦上的主要武器有六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和日制89式反潛魚雷,Mk-46音響歸向魚雷,也可魚雷與反艦導彈混裝。「春潮」級艦體為復合式船殼構造,推進系統採用川崎公司的12V25/25S四沖程柴油主機和發電機,富士公司的推進發電機。推進系統、大軸及槳葉均有降低噪音之設計,「春潮」級配備有自動航行操作裝置,以及控制發射魚雷及「魚叉」反艦導彈的射擊指揮控制裝置。主要偵測器是位於艦艏的ZQQ-5B球型聲納並裝配ZQR-1低頻拖曳式被動陣列聲納(TASS)系統及JRC ZPS 6 I波段平面搜索雷達,ESM電子支持措施是ZLR 3-6型及雷達警告器。
與「夕潮」級潛艇相比「春潮」級潛艇有四大特點:一是偵測距離遠。ZQQ-5B球型艦裝聲納,能在中、低頻范圍內進行主動、被動目標搜索,偵測距離為5~15海浬;艦艉裝備ZQR-1拖曳式低頻被動陣列聲納,可遠離艦艉,降低本艦葉噪音的影響,最遠能探測到約100海浬外的目標。「春潮」級的最後一艘「朝潮」號更裝備了非穿透式光電桅,進一步提高了偵測能力。二是隱蔽性較佳。在降低噪音方面「春潮」級潛艇注重運用多種隱形手段,包括採用減震隔音墊、消音瓦、隔音罩以及消音器等措施,全面提高其隱蔽力;其中以敷設消音瓦為最,不僅有利於吸收對方主動聲納信號,大幅降低自身的目標強度,而且可有效地抑制艦體的自身噪音和輻射噪音。此外「春潮」級潛艇首次裝備了遠距超低頻(VLF)超長波接收裝置,潛艇可在水下30米處接收岸上的無線電信號,因而暴露大幅減小。七葉鐮刀式螺旋槳也可有效降低槳葉旋轉時產生的空蝕效應,降低敵方聲納的偵獲率。三是潛航深度大。該級艦的耐壓殼艦體材料使用了NS-80高張力強度鋼,部分後期的艦體還使用了強度更高的NS-110鋼,因而潛航的安全深度達到了350米。四是攻擊能力強。配備較先進的自動航行操作裝置,以及整合式自動化射控系統,可對所發射的武器(89式重型線導魚雷及潛射「魚」叉反艦導彈)進行有效的控制導引。
「親潮」級(Oyashio class)潛艇
「親潮」級潛艇是日本最新型柴電潛艇,標准排水量2700噸,下潛排水量3000噸,在外形上更是一改過去從「渦潮」級至「春潮」級所使用的水滴型船體設計,全長也增加了,帆罩及艦身兩舷水線以上均鋪設消音瓦(據測算,鋪設消音瓦,一般能使潛艇本艦噪音減少15分貝左右,降低敵聲納作用距離50%至70%),水面航速12節,水下航速20節。
「親潮」級潛艇是一種新型的傳統動力潛艇,預計將建造九艘,所有潛艇皆配備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大約可載20枚)以及日制的89式重型線導魚雷(533毫米),射控系統採用SMCS式(TFCS)射控系統。
「親潮」級潛艇艦體設計從「春潮」級的水滴型轉變為日本所謂的「葉卷型」(雪茄型),類似英國「擁護者」(Upholder)級潛艇,艦艏艉採用單殼/復殼復合形式,船體中央部分耐壓船殼露出為單殼設計。6門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口的位置,從原來一貫的船身左右舷兩側的設計(「夕潮」、「春潮」級),移到艦艏上部。而魚雷發射管的下方位置,是休斯ZQQ-5B/6艦艏聲納,具有中低頻主被動搜索與攻擊功能,另外艦體左右兩舷下方亦裝設了舷側陣聲納,及ZQR-1低頻拖曳式被動陣列聲納(TASS)系統。在電磁波傳導的偵測器方面,使用了JRC ZPS 6 I波段平面搜索雷達,ESM電子支持措施是ZLR 7型電子偵測儀及雷達告警器。推進系統部分使用兩具川崎12V25S柴油主機、單軸、七片槳葉。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近年來已從瑞典引進史特林絕氣主機的技術,未來將有可能在發展成熟後,有計劃的將「親潮」級改良成AIP型 。
日本潛艇部隊戰力分析
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最有效的現代化潛艇兵力是隸屬於自衛艦隊兩個潛水隊群,第1潛水隊群(下轄第1、3、5潛水隊)以吳港為基地,第2潛水隊群(下轄第2、4、6潛水隊)以橫須賀為母港。
日本潛艇部隊相當現代化,共有17艘潛艇,其中7艘是「春潮」級潛艇( 最後一艘「朝潮」號改為訓練潛艇),目前擁有最新型的是5艘「親潮」級柴油動力潛艇,到2005年9月,日本的9艘「親潮」級潛艇將全部進入海上自衛隊服役,日本21世紀的主戰潛艇群即將組成。另外5艘「夕潮」級潛艇將由「親潮」級潛艇陸續取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海上自衛隊自成立以來相當重視潛艇的救難作業,因此在第1潛水隊群中編入了潛艇救難艦一艘、特務艦 一艘,第2潛水隊群也編有一艘潛艇救難艦。潛艇救難艦在救災及醫療設施上都較為先進,據報導其飛行甲板可以降落MH-53E直升機;特務艦原設計作為掃雷母艦,後於1998年改為現在的支援、協助潛艇訓練及操雷回收等用途。
自衛艦隊的潛水隊群除了硬體設施及裝備先進外,還正在執行人員精簡規劃。「春潮」級潛艇標准排水量(水面上)是2450噸,乘員75人;而俄羅斯「基洛」級潛艇為2325噸,其乘員為52人;澳大利亞「柯林斯」級潛艇3051噸,其乘員為42人;荷蘭「海象」級2450噸,其乘員為52人。經過精簡後,所獲得的多餘空間可用作生活設施的改善與各部位裝備的現代化。此外,在每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演習中,日本海上自衛隊均固定派遣一支潛水隊群至夏威夷附近水域參加演習。
日本潛艇數量目前雖暫居東亞第三位,但日本現役潛艇更新換代率最高、自製率最高、科技自動化程度最高、水下靜音程度最高、完好率最高,同時日本也在東亞國家中最早擁有潛艇製造技術及能力。假設日本與鄰近國家發生海上沖突,必須以潛艇為主戰兵力的時候,現役潛艇扣除在修和部分備役的潛艇,將至少有20艘左右的潛艇可以立即完成戰備,隨時執行作戰任務。
⑥ 日本自衛隊的實力如何,有多少艦艇
日本自衛隊實力如何,有多少艘艦艇呢?
就當前情況來看,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實力位於亞洲第3,世界第7的位置上面,當然,這只是從總兵力以及裝備總數量上面來評判的,也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海軍實力,如果按實際戰鬥力來評判的話,日本的排名還要更加靠前一些,因為,如果拿海自與排名第二的印度海軍進行直接橫向對比的話,那麼印度海軍的戰鬥力是沒有日本海自高的,畢竟,無論是日本海自的人員素質,還是其裝備性能都要壓過印度海軍一頭的,即便印度裝備有一艘航空母艦,也是PK不過日本海自的。
除此之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有1艘摩耶級驅逐艦、2艘愛宕級驅逐艦、以及4艘金剛級驅逐艦,這7艘艦艇都屬於宙斯盾驅逐艦,也正因為如此,這7艘宙斯盾級驅逐艦就組成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區域防控的中堅力量。除了7艘宙斯盾級驅逐艦以外,日本海自還有朝日級驅逐艦2艘、4艘秋月級驅逐艦、5艘高波級驅逐艦、以及9艘村雨級驅逐艦,這些驅逐艦則組成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通用型驅逐艦的骨幹力量,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反潛,點防空擔等任務。除了水面作戰艦艇以外,日本海上自衛隊還擁有9艘蒼龍級AIP潛艇,這也是日本海上自衛隊目前唯一的一種潛艇型號了,因為此前的春潮急潛艇已經退役。
⑦ 到2021年前後,日本海上自衛隊將裝備幾艘常規潛艇。
按目前的來看日本海上自衛隊擁有16艘潛艇並以每年退役一艘每年服役一艘的速度一直保持在16艘潛艇,按中日海上爭端日益緊張預計2021年海上自衛隊將裝備20~25艘常規潛艇,若日本打破無核三原則日本很有可能會服役核潛艇
⑧ 二戰時參戰各國海軍的艦艇總噸位是多少
二戰開始時
美國
海軍是345艘143萬噸。
戰列艦17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
19艘、驅逐艦
165艘、潛艇106艘,
其中太平洋艦隊
為戰列艦9艘、航空母艦3艘、重巡洋艦12艘、輕巡洋艦9艘、驅逐艦
67艘、潛艇12艘。面對聯合艦隊已經明顯兵力不足。
開戰時日本海軍總兵力236艘119萬噸,超過條約規定的相當於美國
60%,而接近80%,總的實力是:
戰列艦10艘、航空母艦10艘、重巡洋艦18艘、輕巡洋艦20艘、驅逐艦
112艘、潛艇75艘,
當二戰爆發時,英國海軍編有本土艦隊、地中海艦隊、遠東艦隊和後備艦隊,總兵力19.5萬人,作戰艦艇主要有
戰列艦12艘、戰列巡洋艦
3艘、航空母艦8艘、重巡洋艦15艘、輕巡洋艦49艘、驅逐艦119艘、護衛艦64艘、掃雷艦45艘、潛艇69艘,總噸位約130萬噸。
兵力很龐大,但卻要應付北海的航線德國的封鎖,大西洋艱苦的反潛戰,地中海義大利海軍
的挑戰,監視投降的法國的海軍兵力,中東印度洋上的殖民地利益,遠東日本的咄咄逼人的威脅。捉襟見肘也不足為奇。
海軍實力強於英國海軍實力,英國海軍實力強於日本海軍實力。
美國第一,英國第二,日本第三。(143萬噸,130萬噸,119萬噸)
1941-1945年
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
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小日本整個二戰期間僅僅建成了63艘驅逐艦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有七百四十餘艘反潛艦艇建成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