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歌有哪些是日本人作曲
① 求著名紅歌作曲家。
聶耳
聶耳(1912-1935),原名聶守信,字子義(亦作紫藝),漢族,雲南玉溪人。中國音樂家。他從小家境貧寒,對勞苦大眾有深厚的感情,他在有限的生命中創作了數十首革命歌曲,他的一系列作品,正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的產物。聶耳開辟了中國新音樂的道路,是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音樂先驅。聶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作曲者。
② 中國有名的100首革命歌曲
我的祖國、映山紅、團結就是力量、十送紅軍、南泥灣、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紅梅贊、唱支山歌給黨聽、洪湖水浪打浪、祖國,慈祥的母親、咱當兵的人、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長江之歌等。
1、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郭蘭英演唱的一首愛國主義歌曲。是電影《上甘嶺》的主題歌。
歌詞: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
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這是美麗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姑娘好像花兒一樣。
小伙兒心胸多寬廣,為了開辟新天地。
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這是英雄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處都有青春的力量。
好山好水好地方,條條大路都寬敞。
朋友來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來了。
迎接它的有獵槍,這是強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5、南泥灣
1943年,這首曲子誕生在延安,是以馬可為主要創作人的團隊作品。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向三五九旅的英雄們獻上新編的秧歌舞《挑花籃》,《南泥灣》是其中的插曲。
歌詞: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唱一呀唱。
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來好風光,好地方來好風光。
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灣,處處是荒山,沒呀人煙。
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灣,與呀往年不一般 。
再不是舊模樣,是陝北的好江南。
陝北的好江南,鮮花開滿山,開滿呀山。
學習那南泥灣,處處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學習來又生產,359旅是模範 。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咱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
③ 中國紅歌匯:愛國歌曲160首的作者簡介
吳頌今,筆名頌今,國家一級詞曲作家,資深音樂製作人。江西南昌人,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曾任《心聲歌刊》副主編、江西衛視「中國紅歌會」音樂總監。現任中國唱片廣州公司高級編輯、頌今音樂工作室藝術總監。中國流行歌壇10年成就獎章、廣州流行歌壇30年成就獎、中國最佳音樂監制將獲得者。 系廣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流行歌曲》、《通俗歌曲》、《音樂世界》等雜志編委,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等大學客座音樂教授。
從業40餘年,創作音樂作品4000餘首,100餘首廣泛流傳,20餘首獲國家級創作獎。編輯錄制唱片專輯200餘種、圖書10餘種。
④ 節奏明快的 革命歌曲
截止2020年2月,節奏明快的革命歌曲如下:
1、《紅星歌》是由鄔大為、魏寶貴作詞,傅庚辰作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業余童聲合唱團、中央人民解放軍歌舞團演唱的歌曲,該曲收錄於1974年發行的專輯《閃閃的紅星》中。
2、《革命人永遠是年輕》是歌劇《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場中的唱段,在流傳過程中,漸以獨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現。《星星之火》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
3、《工農兵聯合起來》為中國廣播合唱團演唱的一首歌曲,是在日本學堂樂歌《學生宿舍的舊吊桶》的曲調上重新填詞而成,歌曲成曲於清末民初,收錄在《中國電影百年歌曲精萃5》中。
4、《游擊隊歌》是一首進行曲風格的群眾歌曲。是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於1937年所作。《游擊隊歌》曲調輕快、流暢、生動、活潑,以富於彈性的小軍鼓般的節奏貫穿全曲。
5、《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長征組歌中的第四曲。歌詞中表現毛主席用兵如神,紅軍戰士過雪山,涉草地的艱難及其所表現出的鋼鐵意志。由賀綠汀譜曲、填詞。
⑤ 張學友有一首歌叫「李香蘭」請問她是誰
李香蘭
李香蘭,中國流行歌曲歷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人物。她和中國的音樂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是在偽滿州國(今中國東北)南滿州鐵道工作的日僑山口文雄的女兒。1920年出生於的偽滿州國奉天(今沈陽市)郊區。但她小時候由於父親工作的關系,山口一家便遷移到撫順。12歲那年,山口一家在撫順遭遇到平頂山事件。因為文雄不但精精通於北京官話,而且當地有許多中國朋友的關系,被日軍懷疑他個中國游擊隊的間諜,因此第二年文雄辭掉撫順的工作,一家依靠文雄的中國藉干兄弟李際春將軍(沈陽銀行總裁),又遷移到奉天。「李香蘭」是李際春將軍給淑子起的中國名字。
李香蘭13歲時患了肺病。醫生勸她做一些鍛煉肺部的運動。但李香蘭自小不愛運動。後來她學校的同班的白俄同學柳巴契克勸告她為了恢復肺部健康最好學聲樂較好,並介紹一位原籍義大利的女高音瑪達姆?波多列索夫介給她認識。之後她開始學習聲樂。
瑪達姆?波多列索夫在奉天大和賓館(今遼寧賓館)舉行個人演唱會時,在老師的推薦下,李香蘭也穿和服唱了幾首歌曲。有一位奉天廣播電台職員也在大和賓館聽李香蘭的歌聲。因奉天廣播電台為了播送新節目「滿洲新歌曲」正好在找一位又會說國語又能看歌譜的中國姑娘,但能滿足這些條件的中國姑娘一直都找不到,故看到她演出的該職員馬上就邀請她參加的這個節目。她在節目當中作為中國姑娘李香蘭演唱了「漁家女」、「昭君怨」、「孟姜女」等中國歌曲。她在該節目的演出很受各方面的注意。從此、她以李香蘭為藝名。 同一時期,因為父親的鼓勵,並送她到北平(今北京)的中國人學校去念書。在北京,她在父親干兄弟潘毓桂(政治家)家作為乾女兒「潘淑華」開始在北京翊教女校上課。在北京,她不但修養一口流利的中文,而且學到了中國人的想法以及生活習慣等。雖然學業很忙,但她還繼續在奉天參加電台節目。
聽到該節目的滿映(滿州映畫協會?日軍為宣撫當地人設立的電影公司)職員邀請她參加電影的演出。在滿映拍的第一部電影是「蜜月快車」。接著參加「富貴春夢」、「冤魂復仇」、「東游記」、「鐵血慧心」等片後,拍了「白蘭之歌」、「支那之夜」、「熱砂的誓言」、「孫悟空」、「蘇州之夜」、「迎春花」、「撒詠之鍾」、「你和我」等日本電影的拍攝。這些電影在日本很受歡迎,李香蘭在日本奠定了超級明星的地位。在這些電影當中,她唱過插曲「蘇州夜曲」、「我愛那顆星星」、「想兄譜」等歌曲。其中「蘇州夜曲」除了在上海由明星白虹灌錄中文版之外,也在歐美以「China baby in my arms」的歌名灌錄過英文版。而這些片子當中她所飾演的大部分角色是愛上日本男人的中國姑娘,當時她的人氣在日本轟動一時。但被日軍略國國土的中國人而言,這些侮蔑中國的片子是無法接受的。但當時的李香蘭不知這種中國人的看法,拚命地磨練自己的演技。
李香蘭雖然在「白蘭之歌」和「支那之夜」里演唱插曲,但這些片子的音樂製作人服部良一和日本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而李香蘭是和日本帝蓄唱片公司簽約。因簽約的唱片公司不同,故這些插曲的唱片是由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的紅歌星渡邊濱子灌錄。而李香蘭灌錄的第一張唱片是由帝蓄唱片公司出版的「再會吧!上海」。李香蘭在帝蓄唱片灌錄了「何日君再來」等十張唱片後,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簽約,「紅睡蓮」(『熱砂的誓言』插曲)、「迎春花」(『迎春花』插曲)、「撒詠之歌」(『撒詠之鍾』插曲)、「我的夜鶯」(『我的夜鶯』插曲)等都是由她本人去灌錄成唱片。
這時期,李香蘭認識歷史人物川島芳子(清朝肅親王善耆的第十四女王?愛新覺羅顯仔)。李香蘭的本名淑子以日語念「YOSHIKO」,而芳子也念「YOSHIKO」。因此李香蘭叫芳子哥哥(因當時芳子愛扮男裝的關系,故芳子叫李香蘭這么稱呼自己)。當時她們之間的關系很好,但後來隨著李香蘭拍片忙起來,他們之間的關系也自然而然地疏遠了。
戰爭的時候,日本人生活是夠苦的。軍部禁止國民欣賞流行音樂,大街小巷聽到的都是軍歌。沒有任何娛樂。1939年李香蘭在東京日本劇場舉行個人演唱會時,因日本國民對娛樂非常飢渴,故很多聽眾都到劇場但進不去,最後排隊了劇場周圍七圈半。
李香蘭應上海百代唱片公司之邀,灌錄了「夜來香」、「海燕」兩首歌。因「夜來香」紅極了中國全土,中華電影公司邀請她參加電影「萬世流芳」的拍攝,並灌錄其插曲「賣糖歌」以及「戒煙歌」,除此之外還灌錄「忘憂草」、「第二夢」等唱片。其中「夜來香」以及「賣糖歌」成為中國流行曲史上的經典作品。
這部「萬世流芳」是李香蘭第一部拍攝的中國電影。當時中國觀眾以為李香蘭是個在北京出生的超級明星。因此在北京,李香蘭的人氣越來越大,但她本人對一直隱瞞著自己國籍扮成中國人繼續拍戲、唱歌覺得很難過。正好這個時候,北京記者俱樂部邀請她在北京開辦記者會。因此她就跟姓李的北京記者俱樂部幹事長商量。因為李幹事長與李香蘭父親是好友,所以知道她的國籍問題。原本李香蘭希望請李幹事長替她在記者會當中說她不是中國人,而是在中國出生的,愛中國的日本姑娘。但李幹事長說
「絕對不能贊成!也許有些中國人知道你是日本人。但他們也不想承認你個日本人。你非中國人不可。是北京出生的大明星。不要破碎我們的夢!」
她只好接受李幹事長的話。但記者會當中有一個年輕記者問她說道
「李香蘭小姐!你為甚麼拍攝『支那之夜』、『白蘭之歌』等拙劣的日本電影呢?那是侮蔑中國的片子。有損我們中國人自尊的電影。你不是中國人嗎?作為一個中國人為甚麼參加那種侮蔑中國的電影呢?今後首否還打算參加這些電影的拍攝?我想知道你真正的想法。」
李香蘭很想對記者們告白自己是日本人,但當然也不能這么說。她只好說道
「我錯了。當時我沒有考慮很多。那種電影的演出,我後悔極了。在這里向各位請罪。今後我再也不會做同樣的事。請原諒我的愚蠢。」
記者會結束後,她辭職了滿映,決心告別李香蘭。
1945年春天和夏天,李香蘭在上海舉行個人演唱會「夜來香幻想曲」。在這個演唱會,周璇等明星也過來送花束給舞台上的李香蘭。8月日本投降之後,李香蘭因曾拍攝過「支那之夜」等片子,故被告漢奸。1946年偶然地在上海重逢的白俄好友柳巴契克知道李香蘭被控告,為了挽救好友「YOSHIKO(=李香蘭)」特地去北京找李香蘭父母(當時戰敗國民不能隨便出去)拿戶籍證明書回到上海交給法廷,把它當做李香蘭是日本人的證據,後來法廷也承認她是日僑而不是中國人被判無罪,終於回到日本。同樣時期,另一個YOSHIKO?川島芳子因漢奸之罪在北京槍斃。李香蘭坐船回日本時,很偶然地在船上聽到的竟然是上海廣播電台所播放的,她自己唱的「夜來香」。
回國後,她以本名山口淑子開始演藝以及歌唱工作。回國第一張唱片是「熱情美人魚」(電影『熱情美人魚』的插曲)。後來,灌錄了很多唱片。其中「夜來香」日語版及電影插曲「東京夜曲」更是風行一時的名曲。這時期她在日本拍了「我生涯中最輝煌的日子」、「熱情美人魚」、「流星」、「人間模樣」、「歸國」、「曉的脫走」、「丑聞」、等名片。
五十年代初,她曾到過美國好萊塢參加「EAST IS EAST」的拍攝以及在百老匯參加歌舞劇「香格里拉」的演出。在美國,她結識了卓別林。正好他在這個時期拍攝「LIMELIGHT」。李香蘭喜歡「LIMELIGHT」插曲「ETERNALLY」,得到卓別林的允許,回國後灌錄其日語版「永遠」,之後在香港也灌錄其中文版「心曲」。
她也曾應香港片商之邀,到香港拍「金瓶梅」、「一夜風流」、「神秘美人」等片。其中「金瓶梅」的插曲「蘭閨寂寂」及「一夜風流」的插曲「三年」更是流行一時的名曲。
李香蘭在美國認識了日裔雕刻家ISAMU NOGUCHI。他們相親相愛,1951年結了婚。但因為雖然ISAMU是日裔,但由於國籍不同,此外李香蘭一年的大部分在日本工作,而ISAMU在美國。所以1956年他們倆離婚了。
1958年,李香蘭與日本外交官大鷹弘結了婚。拍完「東京假期」後,她就退出影壇和歌壇。1969年,應日本富士電視台之邀,以主持人及特約記者的身份涉足傳播界。
1974年,香蘭當選國會議員,到1992年退出政界為止,一直作為擔任外交的議員活躍在日本政界,積極致力於中日友好的音樂文化交流活動。
⑥ 歌曲 十一年 背後的故事
亮亮和晶晶是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亮亮是個心地善良的小男孩,晶晶是個漂亮的女孩。專輯封面他們是生長在同一個地方的,家境也相仿。他們的性格,話語等方面都很相似。從而成為了人人羨慕的好朋友。就這樣時間流逝轉眼間就到了他們考高中的時間了。那年亮亮與晶晶報了同一家大學。
但是,亮亮的家裡出了一點事情,離不開家。只好去了離家最近的大學。晶晶自己順利的考上了遠方的大學。就這樣亮亮和晶晶分開了。亮亮和晶晶在大學時代都是寫信聯系的。很少打電話。 大學過去了。亮亮在當市找了一份公務員的工作。而晶晶卻要出國留學了。
都相互有了自己的目標,從而亮亮和晶晶的差別也越來越遠了。但是他們的感情沒有變化,雖然一個在國內一個在國外但是他們都是牽掛著對方的一個月至少會打2次電話問候一下對方。晶晶走後亮亮就努力地工作,等著晶晶回來。
時間一天一天的溜走,亮亮工作做得很出色,提升到省裡面工作了。原本亮亮打算在晶晶23歲生日回來的時候把這個消息告訴晶晶的。 可是就在生日的前一個星期,亮亮接到了晶晶的電話。晶晶告訴亮亮她臨時有了別的事情,可能沒有辦法回國了。晶晶的父母也辦理了出國的手續。不知道要什麼時間回國了。
讓亮亮忘記她,找個人代替她的位置,照顧好自己........亮亮聽了以後對晶晶說:「沒有關系,我會等你,直到你回到我的身邊。」說了以後就掛了晶晶的電話。
那以後亮亮就不打電話給晶晶了,都是發信息給晶晶的,前幾個月晶晶也會回發給亮亮的,後來就沒有了消息。但是亮亮一直都按照他自己的意願發著問候的信息到晶晶的手機上。
隨著時間的過去,亮亮的工作成績還是一直很棒,因為單身所以追他的女孩子也越來越多了。但是,他從來都不會給女孩子回應的,因為亮亮知道他在乎的還是晶晶,沒有辦法忘記晶晶的。
轉眼間十一年過去了。在亮亮34歲生日的那天。亮亮在大街上看到了晶晶,晶晶身邊帶著一個漂亮的小女孩。長得那麼像晶晶。亮亮早就心裡有了數,這可能就是晶晶的女兒。
可還是沒有辦法相信這是事實。想要聽到晶晶的回答。亮亮問了晶晶:這是你的女兒嗎?晶晶說:是的。她今年十歲了。問了一些近況如何。
亮亮和晶晶就分開了,晶晶真的是忘記亮亮的生日了嗎?一句生日快樂都沒有和亮亮說。 亮亮這天一個人走大街上,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走到盡頭,好傷心難過哦!
那天過後,亮亮再次拿起手機發了最後的一條發信息告訴晶晶,你過得好比什麼都重要。與你相識是我最幸福的事情。你永遠都是我的最愛。希望你永遠快樂幸福。
(6)中國紅歌有哪些是日本人作曲擴展閱讀
《十一年》是邱永傳演唱的一首歌曲,由侯宗辰作詞、張宏宇作曲,吳均橋編曲,收錄在他2010年發行的專輯《十一年》中。
獲獎記錄
2012年3月,酷狗音樂飆升榜第一:邱永傳
2012年3月,搜搜音樂排名榜第一:邱永傳
2012年3月,網路排名榜第四名:邱永傳
邱永傳(Jeson),1988年6月2日出生在江西省贛州市,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製作人。
2005年,邱永傳創作第一首原創歌曲《海盟誓言》。
2009年夏,發行歌曲《十一年》,發行兩年後反響平平,使業內人對這首歌都放棄了希望。
8月,受邀錄制北京電視台《明星私家事》節目,隨後獲邀參加CCTV-3《藝苑風景線-福建龍岩》舉重之鄉晚會。
9月,獲邀參加CCTV-7《鄉村大世界-走進太原》節目的錄制。
同月,獲邀參加CCTV-3《歡樂中國行-江西》晚會;獲邀參加網路沸點晚會。
10月,去上海參加中央人民廣播電台MusicRideo「中國TOP排行榜」拉票活動。
11月,參加「天天在線」網路視頻及電台專訪。
2012年,邱永傳正式簽約同匯(國際)唱片,同匯國際文化傳播公司為其特約了日本音樂人張宏宇先生作曲,國內詞作者侯宗辰為其量身打造單曲專輯《十一年》。
主打歌《十一年》發行後在酷狗音樂總排名榜、QQ音樂排名榜、網路總排名榜同時位居第一名。
7月,與向銀瑩合作演唱並發行歌曲《傷心你的墮落》。
8月23,邱永傳七夕情人節發布歌曲《七月七的花》。
2013年,創作並發行療傷情歌《就是想著你》。
2014年1月,友情加盟由導演劉夏同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鳳求凰之瘋三絕》。
3月17日,邱永傳做客中國情趣娛樂網並接受專訪。
9月,推出專輯《十二年》,主打同名歌曲發布僅一天的時間獲得了音樂飆升榜第一名、音樂網路紅歌榜第一名。
⑦ 抗戰時期有哪些經典的革命歌曲
《義勇軍進行曲》作詞:田漢 作曲:聶耳
《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影片《風雲兒女》創作的主題歌。這部影片描寫了上個世紀30年代初期,以詩人辛白華為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為拯救祖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英勇殺敵的故事。
《松花江上》作詞/作曲:張寒暉
這是一首在中國人民中廣泛傳唱了半個世紀的抗日歌曲,歌中唱到:「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這伴隨著血和淚的歌聲,控訴了日本帝國主義1931年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揭露了日本帝國主義侵佔中國東北三省,繼而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殘酷掠奪中國人民的罪行。
《保衛黃河》作詞: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1938年武漢淪陷後,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聆聽了黃河船夫們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號子。1939年返回延安後,光未然在一次聯歡會上朗誦了《黃河》詞作。冼星海聽後表示要創作《黃河大合唱》,並完成了這部大型聲樂名作。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引起巨大反響,而其中的《保衛黃河》也很快傳遍整個中國。
《大刀進行曲》作詞/作曲:麥新
七七事變後,二十九軍大刀隊英勇抗日的事跡,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當時在上海工作的進步青年孫培元(又名默心,後化名麥新)以滿腔的愛國熱情創作了一首歌曲,不久此歌就成為抗戰時期家喻戶曉的一支名歌,此歌即為《大刀進行曲》。
《新編「九一八」小調》作詞/作曲:呂驥
呂驥,原名呂展青,湖南湘潭人,自幼喜愛音樂,會演奏多種民族樂器。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呂驥創作了不少優秀音樂作品,如《新編「九一八」小調》、《保衛馬德里》、《鐵路工人歌》等。
《畢業歌》作詞:田漢 作曲:聶耳
作於1934年,最初是影片《桃花劫》主題歌。該片描寫「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青年學生坎坷的生活道路。由於歌曲表達了一代青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激情,因此深為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學生的喜愛。
《游擊隊之歌》作曲/作詞:賀綠汀
「八·一三」事變後,作者隨上海文化界救亡一隊北上做抗日宣傳,作此曲獻給八路軍全體將士,首次演唱就受到熱烈歡迎。
《在太行山上》作詞:桂濤聲 作曲:冼星海
合唱曲,作於1938年,歌詞描繪太行山區游擊隊員們緊張的戰斗生活和勇敢頑強、樂觀開朗的性格,歌曲旋律兼有抒情性和進行曲風格。
⑧ 中國紅歌有哪些在哪找紅歌
可以在各大音樂播放器找。推薦如下
1、《我愛你中國》
是陳沖主演的電影《海外赤子》的一首經典插曲,創作於1979年,作詞為瞿琮,作曲為鄭秋楓。隨著20世紀80年代初該影片的熱播,這首由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馬來西亞歸僑葉佩英演唱的主題曲也在中國大地上迅速唱響。
2、《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這首歌創作於1977年下半年,當時全國正處在打倒「四人幫」的歡欣鼓舞之中,中央文化部和中國音協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全國音樂界創作新國歌。作曲家朱南溪譜了賀東久和任紅舉合寫的歌詞「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
3、《革命人永遠是年輕》
是歌劇《星星之火》第一幕第二場中的唱段,在流傳過程中,漸以獨唱和多部重唱的形式出現。《星星之火》這部歌劇1950年12月由東北魯迅文學院首演於哈爾濱。
4、《洪湖水浪打浪》
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創作於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一個場次的主題曲,1961年歌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後成為電影主題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
5、《南泥灣》
1943年,這首曲子誕生在延安,是以馬可為主要創作人的團隊作品。1943年春節,延安魯迅藝術學校的秧歌隊來到南泥灣,此曲旋律優美、抒情,熱情歌頌了開荒生產建立功勛的八路軍戰士,歌頌他們把荒涼的南泥灣改造成了美麗的「江南」。
⑨ 紅色歌曲有哪些歌
紅色歌曲有《義勇軍進行曲》、《東方紅》、《保衛黃河》、《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歌唱祖國》、《我的祖國》、《唱支山歌給黨聽》、《黨啊,親愛的媽媽》、《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
一、《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誕生於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年代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為捍衛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中華民族的堅強鬥志和不屈精神永遠不會被磨滅。
二、《東方紅》(陝北民歌)由李有源、公木作詞,李渙之編曲,這首最早在陝北傳唱的歌曲以朴實的語言,唱出了人民群眾對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及其領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深情,歌詞簡單,情感真實,旋律好記,因此流傳極廣。
九、《春天的故事》由蔣開儒、葉旭全作詞,王佑貴作曲,一個春天的故事,一個中國的嶄新開始,一首歌就這樣記取了中國新時期發展的歷史。
十、《走進新時代》由蔣開儒作詞,印青作曲,「讓我告訴世界,中國命運自己主宰,讓我告訴未來,中國進行著接力賽,繼往開來的領路人,帶領我們走進新時代。」這就是我們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