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管寶寶叫什麼
① 日語寶貝怎麼寫
一、指的是孩子的話是:赤ちゃん(あかちゃん)、かわいい子。
二、指的是指很珍貴的東西,是:タカラガイ、コヤスガイ。
三、指的是對愛人的昵稱,是あなた。
四、指物體的寶貝的話則是 寶(たから)TAKARA或 寶物(たからもの)takaramono 如果是
五、指昵稱的話則是外來語。用片假名表示 寫做ハーニ發音與英文相同(ha-ni) あなた除了「你」的意思之外,還表示對愛人的昵稱,相當於漢語「親愛的,寶貝」之類的
(1)日本人管寶寶叫什麼擴展閱讀:
其他日語常用語
1、こんばんは;晚上好。
2、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上好。
3、お休(やす)みなさい;晚安。
4、お元気(げんき)ですか;您還好吧,相當於英語的「Howareyou」
5、いくらですか;多少錢?
6、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麻煩你…。相當於英語的「Excuseme」。
7、ごめんなさい;對不起。
8、どういうことですか;什麼意思呢?
9、まだまだです;沒什麼,沒什麼。(受到表揚時候的自謙,即「哪裡哪裡」)
10、なんでもない;沒什麼事。
11、ちょっと待ってください;請稍等一下。
12、約束(やくそく)します;就這么說定了。
13、これでいいですか;這樣可以嗎?
14、どうして;為什麼啊?
② 日語的孩子兒童怎麼說子供的讀音是什麼
兒童:じどうjidou
子供:こども kodomo
子供也可以泛指孩子:兒童,小孩
③ 日語怎麼樣稱呼自己的孩子,怎麼說
〔むすこ�9�9むすめ〕自己的兒女 孩子:子供(こども)ko do moむすこ:mu su ko むすめ:mu su me
④ 對女朋友稱呼寶貝用日語怎麼說
1、指的是對愛人的昵稱,是あなた。
2、指的是孩子的話是:赤ちゃん(あかちゃん)、かわいい子。
3、 指物體的寶貝的話則是
寶(たから)TAKARA 或
寶物(たからもの)takaramono
4、指的是指很珍貴的東西,是:タカラガイ、コヤスガイ。
5、指昵稱的話則是外來語。用片假名表示
寫做ハーニ發音與英文相同(ha-ni)
あなた除了「你」的意思之外,還表示對愛人的昵稱,相當於漢語「親愛的,寶貝」之類的。
例句:
親愛的,
如果有一天你要離開這地球,請帶上我同你一起離去。
もしいつか、あなたがこの地球を離れるなら、私も一緒に連れ去って。
親愛的,如果有如果,你還會回到我身邊嗎?
もしあなた、私のかわいい人、が、もしあなたが來るなら私に後退するなら?
(4)日本人管寶寶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語中表達情感的詞語:
1、喜んでいます(よろこんでいます)
歡喜,高興
2、悲しんでいます(かなしんでいます)
悲傷,悲哀
3、驚いています(おどろいています)
驚訝,驚恐
4、怒っています(おこっています)
發怒,生氣
5、困っています(こまっています)
苦惱,為難
⑤ 日本人的孩子老大一般叫太郎老二叫次郎老三叫三郎。問:山本五十六是怎麼回事!~來個經典的!~
山本五十六生於1884年4月4日,日本 長岡市 武士高野家的第六個兒子。因為這一年高野貞吉56歲,所以給兒子取名為「高野五十六」。
他自幼受到了武士道和軍事熏陶,具有堅強的意志和爭強好勝的進取精神。1901年17歲那年他考入江田島海軍學校,1904年畢業後任「日進」號裝甲巡洋艦上的少尉見習槍炮官,參加了1904年-1905年日俄戰爭,在日、俄海軍對馬海峽海戰中,他負了重傷,左手的食指、中指被炸飛,留下了終身殘疾。由於他只剩下了八個手指,同僚們給他起了個「八毛錢」的綽號。1908年,進入海軍炮術學校學習,1914年,以上尉軍銜進入海軍大學深造,1915年晉升為少佐。
1916年,他從江田島海軍兵學校畢業後,繼嗣山本家,改姓「山本」,由「高野五十六」改名為「山本五十六」。他是一個孝子,當軍官後還常常回鄉為高野、山本兩家的祖墳掃墓,大部分薪水都寄給了母親,接濟哥哥、姐姐,有時還為親戚和老師的子弟繳納學費。據說這是他遲遲不成家的一個重要原因。1918年8月,山本和故鄉一位擠牛奶姑娘禮子在東京舉行了婚禮。婚後他們生有兩男兩女。1919年,山本奉命到美國學習,回國後,任海軍大學教官。
⑥ 寶貝的日語怎麼寫
寶貝:赤ちゃん(あかちゃん)—寶貝寶寶
「赤ん坊」の愛稱。(「赤ん坊」的愛稱)嬰兒。
寶貝:ベイビー ,外來語baby。
寶貝、寶物:たからもの ,寶物,寶貝,財寶。
通常使用寶貝ベイビー,兩者都可以表示,用來形容嬰兒和心愛的人。
表示心愛的人通常用:
ダーリン,親愛的
(6)日本人管寶寶叫什麼擴展閱讀
日語中外來語使用十分常見。
ベイビー:baby,這個詞適用多很高,形容寶寶,和愛人都行,意思和英語baby相同。
使用時需要注意的是,現代日語使用度很高的外來語很受歡迎。但是在正式場合。依舊要使用禮貌用語也就是敬語和正規的日語。
⑦ 日本人給小孩取什麼名字
和中國人一樣,對孩子有什麼期盼 就起什麼名字
⑧ 日本人給孩子起名的習慣是什麼呢
日本的年輕人給孩子起名字喜歡在網上查一下今年流行什麼名字作為參考。和中國一樣喜歡起一些時尚,流行的名字。比如女孩已經不行時叫什麼子了。叫什麼奈々、紗理,麻里、花梨。。。男孩叫什麼大地、洋平、大樹。。
⑨ 日本上司小孩子怎麼稱呼(急)
稱呼她老婆可以直接在名字後面加さん嗎? 答:加さん是完全可以的,更加尊敬的也可以加さま。還可以稱之為:奧さん(おくさん)就是夫人的意思。 有一個女兒`我應該能叫ちゃん、男孩呢?くん?可以叫ちゃん嗎? 答:如果是小孩子的話,不分男女。都可以叫ちゃん。但是那個16歲的男孩子還是叫さん或くん為好。這個沒有嚴格界定。 如果想送點小禮品,什麼比較好呢?茶葉之類的不需要。 答:我覺得茶葉,中國結,當地的土特產品,都可以的。主要就是一個心意,日本人不會挑剔的。
⑩ 日本人怎麼管教女兒的
有一位中國媽媽,她的女兒在日本幼兒園上學,下面是她記錄的一些令她目瞪口呆的事情。
1)無數大大小小的包 辦理入園手續的第一天,幼兒園就說明,要准備若干個大大小小的包。
書包(統一)、裝毛毯的包、裝餐具的包、餐具盒、裝衣服的包、裝備換衣服的包、裝換下來衣服的包、裝鞋子的包,然後A包多少厘米長,B包多少厘米寬,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
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么多復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制!
裝被子的袋子
裝衣服等的袋子
左邊是裝閱讀書的袋子,右邊是裝鞋子的袋子。
時間久了,孩子自己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 2)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由孩子自己背著或者手裡拿著。
早晚接送孩子的時候,看到日本家長,無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手裡一律空著,而那些花朵們肩背手拿著,少說也有兩三個大包外加書包,而且還都跑得飛快。
瞧,日本王室的小公主,也不例外。
' 我們呢,自然還是咱國內的傳統,孩子空手,家長拿包。過了兩天,老師就來和我聊天了:「孩子在學校可是什麼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慣於只說半句話,後面的讓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問家裡的情形了,看我還在想,老師就說了「比方說上學時拿包吧。。。」這就是委婉的提醒。
等開家長懇談會時,和日本家長說「在中國幼兒園,習慣家長拿東西」。這回輪到日本媽媽目瞪口呆了,異口同聲地問:「為什麼?」
為什麼?是不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愛孩子更多一點呢?
3)反復脫換的行頭
幼兒園是統一服裝,春秋換裝,全年登園時最外邊都要穿幼兒園的套頭衫,穿短褲,戴蓓蕾帽(夏天戴草帽),穿自己的鞋子;到了幼兒園,就要把套頭衫脫下來,換一種玩耍時的罩衣,鞋子脫下來,換白色的芭蕾鞋,到操場玩的時候,自然再換自己的鞋子。這還不是最麻煩的,開學時老師要求拿一組換的衣服,在我們看來,那自然是防備孩子玩耍時弄臟備用的,然而,並不是。只要孩子們中午睡了午覺,起來必定要重新換一套,多麻煩。孩子在外邊宿泊一個晚上的時候,光備用的換的衣服就要備好多套,真趕上那個愛新衣的皇帝了。
剛開始每天早上去送孩子,都要重復那麼一套換衣程序,孩子在菊花班的時候,看她實在慢,就不免代勞。但是不久就發現日本的媽媽們都是站在一旁看著孩子,從不伸手幫忙。慢慢體會到,日本幼兒園就是通過這個每天的穿衣換衣,讓孩子練習獨立生活的能力的。通過每天到校後,換衣服、放聯系手冊,自己貼當日的sticker,掛手絹等從2、3歲開始的訓練,孩子們養成有條不紊做事的習慣。
4)大冬天穿短褲
日本幼兒園的孩子,冬天無論多麼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褲上學。為了不重新喚起東亞病夫的記憶,只好入鄉隨俗地狠下心來,為國爭個面子。
不用說,剛入園那時候,孩子三天兩頭就凍病了。和日本媽媽說呢,答案又叫人目瞪口呆:「是啊,孩子送幼兒園就是來讓他們得病的。」
看看一個個像小炮彈一樣沖到面前說「你好」的孩子,那個結實勁兒,讓人覺得我們不能太金貴孩子了。
5)零歲參加運動會
剛到幼兒園,就看見很多老師懷里都抱著個小小孩,看上去也就幾個月大吧,一問,是0歲。
孩子幼兒園的班都用花的名字命名,有菊花,有百合,孩子現在已經是一株很有大姐姐風范的紫羅蘭了。而0歲的小寶寶,就是「桃花」班,用日文叫「もも」,和咱漢字的「毛毛」同音(日本的文字本來就來源於漢字),很是形象。
這些0歲的毛毛,不光入託了,而且還要參加幼兒園的一切大型活動,比方運動會、演出發表會等。看這些0歲的毛毛哭著拚命向前爬,還是有點打動人的力量的。
6)女孩子踢足球
日本幼兒園到了年中組,開始上每周一次的jumping課,相當於我們的體育和形體課;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孩子們成天不是練習打鼓,就是練習足球,那是真踢啊,而且不停有幼兒園之間的比賽,孩子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的,但是體力和勇氣都練出了。
說實話,剛來日本時,孩子的表現真是讓人汗顏。日本的孩子一般從十三四歲開始,才往上躥個兒,之前比中國孩子矮很多。孩子在班裡,那可是鶴立雞群的「龐然大物」,無奈實在是外強中干。日本孩子光著腳在外邊跑,而我家的寶寶呢,榻榻米上有一點沙子,就恨不得踮著腳走路。有一次遠足爬山,最後一個不算,下來的時候,乾脆由兩個矮個子的日本孩子攙扶下山。這怨不得孩子,3歲的孩子,根本沒有讓她徒步爬山1小時的經驗。現在好了,去年在香格里拉,在缺氧的環境下,徒步4個小時沒有任何問題。
7)完全混班教育 在9:30之前,3:30之後,全園的孩子都在一起玩,而且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玩得狠瘋狂。孩子們真正能體會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