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遠征軍怎麼消滅日本

遠征軍怎麼消滅日本

發布時間: 2022-08-15 11:00:23

① 中國遠征軍消滅了多少日軍

從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歷時17個月,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解放緬甸領土8萬余平方公里,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斃傷日軍4.8萬餘人,俘獲日軍647人

② 遠征軍突破日軍的外圍防禦後有哪些做法

8月26日,遠征軍突破日軍的外圍防禦,部分將士突入龍陵市區。但是,龍陵城內的核心陣地仍然由數百名日軍頑強死守,遠征軍將士幾番突擊,都未能攻克。日軍大本營為了守住滇西這幾個重要的侵略據點,千方百計從日本國內抽調兵力,增援滇西戰場。8月中下旬,2000多名日軍官兵進入滇西各主要據點。龍陵的日軍得到人員和武器彈葯的補充後,侵略野心膨脹,再次進行反撲,企圖奪回龍陵的外圍據點。

③ 中國遠征軍第二次戰役消滅了多少日本人

從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歷時17個月,收復緬北大小城鎮50餘座,解放緬甸領土8萬余平方公里,收復滇西失地8.3萬平方公里,共斃傷日軍4.8萬餘人,俘獲日軍647人。中國駐印軍傷亡1.8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4萬餘人

④ 關於中國遠征軍的歷史

中國遠征軍是1942-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階段、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和打通抗戰「輸血線」而出征滇緬印、抗擊日本的英雄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中國軍人在滇緬印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征戰的徹底勝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對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立下赫赫戰功。

抗戰爆發後,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岩,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灘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其間因爆破,墜岩,墜江,土石重壓,惡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計其數。滇緬公路於1938年底通車,從此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

抗戰開始後,日本謀圖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援華活動。1939年冬,日佔我南寧,斷我通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

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狂轟爛炸;6月迫使法國接受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盡管如此如此,日寇並不罷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並與泰國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後因情況變化取消),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棠吉)收復戰等勝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憑借一團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第5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翻越野人山對敵作戰中不幸受傷殉國。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並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勛章。

緬甸失守給以後作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中國徹底失去了滇緬公路這一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以後不得不開辟從印度飛越駝峰(在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脅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掩護了英軍撤退,贏得了時間保存了力量以保衛印度。也消耗、阻滯了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配合國內部隊阻敵於雲南境內怒江天險,以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這次遠征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出國作戰,他們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第一次緬戰日軍傷亡約4500人,英軍傷亡1.3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5萬餘人(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緬甸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征軍一部分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以退入印度的新38師、新22師在蘭姆珈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英國提供給養,大批知識青年在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踴躍參軍,利用從駝峰返航的飛機空運到印度,士兵的素質有了大大的提高,駐印軍的戰鬥力大為提升。

同時,中國鑒於緬甸的重要性,積極醞釀反攻緬甸,在滇西重新組編並整訓第二批遠征軍,於1943年2月設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轄第十一和第二十集團軍,嚴陣以待,隨時准備與英美軍隊協同反攻緬甸。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中國駐印軍制定了一個代號為「安納吉姆」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以保障開辟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設輸油管,10月新30師調入緬甸編入駐印軍。計劃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1944年3月,我駐印軍佔領孟關,消滅日本最精銳的第18師團的主力,繳獲其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繼而又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佔緬北重鎮孟拱,再次告捷。

1944年3月初日軍糾集其15軍8萬兵力進攻印度英帕爾英軍基地,英帕爾吃緊危及整個東南亞戰局,4月初駐滇西的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54軍第14師、第50師急調入緬甸編入駐印軍增援牽制日軍,新30師第88團、第50師第150團與美軍拉加哈特部隊合編組成中美聯合突擊隊隨即對密支那發動進攻。5月11日,滇西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強渡怒江,血戰高黎貢山拉開滇西反攻序幕。新38師在孟拱戰役結束後,也進軍密支那。經過近三月的激烈戰斗,8月初密支那終於被攻克,緬甸戰場的主動權從此轉入盟軍手中。對中國來說,意味著兩條被阻斷的運輸線——中印公路同滇緬公路的連通指日可待,危險的「駝峰航線」從此載入史冊,空軍可以從東南部更安全、更便捷的航線飛往昆明和重慶,中國西南戰略形勢根本改觀,抗日大後方真正有了穩定感;而日軍對緬甸的佔領日期已屈指可數,其在亞洲大陸的全面進攻,也從此演變成節節防禦,最後徹底崩潰。

自從我駐印軍先後開出蘭姆伽後,連續作戰,屢創強敵,戰鬥力較之以前大為提高,這是日軍做夢也想不到的。他們弄不清楚這支兩年前曾敗在自己手下的中國軍隊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成了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威猛之師。

6月4日,滇西松山大戰展開,滇西遠征軍71軍、第8軍輪番進攻,至9月7日以陣亡8千餘人、傷者過萬,擊斃日軍千餘慘重代價收復松山。7月2日,第二十集團軍進攻騰沖,至9月14日光復騰沖城,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參與攻城戰役,我軍傷亡5千餘人,擊斃日軍3千餘人。6月4日,滇西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進攻龍陵,至11月11日克復龍陵全境,此役殲滅日軍13000餘人,我軍傷亡2萬餘人,日軍被驅趕到芒市一帶自此無險可守。9月初,日軍在英帕爾遭受慘重失敗,盟軍在滇緬印戰場進入總進攻的戰略階段。

駐印軍在密支那休整約兩個月後擴編為新1、新6兩軍,向日寇發動了最後的攻擊,用繳獲的日軍文件上的一句話來說:「支那軍歸國心切,銳不可擋」。密支那休整後,新1軍、新6軍分左右兩路向八莫發動進攻。一路上過關斬將,所向披靡。12月初因國內戰事吃緊新6軍急調回國增援,隨後,新1軍先後攻克八莫、南坎,並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與雲南西進的滇西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國駐印軍旋即南下,於1945年3月8日攻克臘戌,30日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此時日軍因在菲律賓失敗,收縮戰線,全部撤出緬甸。至此,緬甸戰事全部結束。

反攻緬北、滇西歷時一年半,史載中國駐印軍傷亡2萬多人殲滅日軍4.8萬餘人,滇西遠征軍傷亡6萬餘人擊斃日軍2.1萬餘人,合計斃敵7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完成了中國戰略大反攻的全面勝利,滇緬印戰區亦是抗戰歷史上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唯一取得完勝徹底擊潰日寇的戰區。

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的反攻勝利,重新打通了國際交通線,使得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把日軍趕出了中國西南大門,揭開了正面戰場對日反攻的序幕;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日軍,為抗戰取得最終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日本在中緬印戰區投入兵力總計30餘萬,被殲滅18萬5千餘人。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和輝煌的一頁,壯哉中國軍人,壯哉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及盟軍編製表
(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指揮系統表(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長官 衛立煌(未到任)羅卓英(繼任)軍事委員會參謀團團長林蔚
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

第5軍杜聿明(軍長)
第200師 戴安瀾(師長)新22師廖耀湘(師長)新96師余韶(師長)
新兵訓練處黃翔工兵團李樹正裝甲兵團胡獻群炮兵團朱茂臻
汽車兵團洪世壽騎兵團林承熙輜重兵團杜洪範

第6軍甘麗初(軍長)
第49師彭壁生(師長)第93師呂國銓(師長) 暫編第55師 陳勉吾(師長)

第66軍張軫(軍長)
新38師孫立人(師長)新28師劉伯龍(師長)新29師馬維驥(師長)
另司令長官部直轄36師李志鵬(師長)

(二)中國遠征軍指揮系統表(1943年初至1945年3月)
司令長官 陳誠衛立煌(1943年冬繼任)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參謀長蕭毅肅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宋希濂副總司令黃傑

第2軍王凌雲(軍長)鍾松(副軍長)
第9師張金廷(師長)第33師楊寶(師長)第76師夏德貴(師長)
輜重團段壽濤

第6軍黃傑(軍長,史宏烈繼任)
預備第2師顧葆裕(師長)新39師洪行(師長)
輜重團鄭殿起通訊營馮行之戰車防禦營梁中介

第71軍鍾彬(軍長)陳明仁(副軍長)
新28師劉又軍(師長)第87師張邵勛(師長)第88師胡家驥(師長)
輜重團吳濤
另集團軍直轄第36師李志鵬(師長)第200師高吉人(師長)第5軍炮兵營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霍揆彰副總司令方天
第53軍周福成(軍長,趙鎮藩繼任)
第116師趙鎮藩(師長,劉潤川繼任)第130師張玉挺(師長,王理寰繼任)
輜重團劉寶華

第54軍方天(軍長,闕漢騫繼任) (1944年4月第14師、第50師調入緬甸,同年8月編入新6軍序列)
第14師龍天武(師長)第50師潘裕昆(師長)第198師葉佩高(師長)

另集團軍直轄高炮第49團3營第8軍山炮營輜重團 雷震波工兵第2團林鬆通訊部隊

遠征軍司令部直屬部隊
第8軍何紹周(軍長)李彌(副軍長)梁筱齋(參謀長)
榮譽1師汪波(師長)第82師王伯勛(師長)第103師熊綬春(師長)

第93師呂國銓(師長)炮兵部隊指揮部邵百昌 工兵部隊指揮部傅克軍
通訊營滇康緬特別游擊區總指揮部鄭坡

(三)中美聯軍、中國駐印軍指揮系統表(1942年至1945年5月)
聯軍總指揮史迪威(索爾登繼任)參謀長柏特諾
中國駐印軍鄭洞國(軍長,1944年8月升任聯軍副總指揮)參謀長舒適存
新38師孫立人(師長,兼副軍長)新22師廖耀湘(師長)
新30師胡素(師長,新30師於1943年10月調入印度)

中國駐印軍新編第1軍軍長 孫立人(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組建)
新38師李鴻(師長)
新30師唐守治(師長)
第50師潘裕昆(師長)(1944年底新6軍新22師、第14師奉調回國,第50師編入新1軍序列)

中國駐印軍新編第6軍軍長 廖耀湘(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組建)
新22師李濤(師長)
第14師龍天武(師長)
第50師潘裕昆(師長)

直屬部隊戰車指揮官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擊支隊指揮官黑格准將
第一支隊隊長(新編第38師第88團)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隊隊長韓特上校
美軍第5307混成旅(加拉哈特部隊)指揮官梅利爾准將

(四)美國空軍
第十四航空隊(即飛虎隊,1943年3月正式改編為第十四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少將
轄2個中型轟炸機中隊3個戰斗機中隊
第十航空隊

(五)英緬軍指揮系統表(1942年3月)

英緬軍總司令胡敦(前)亞歷山大(繼任)
英緬軍第1軍團斯利姆(軍團長)
英緬軍第1師斯科特(轄第1、2、13步兵旅)
英印軍第17師史密斯(轄第16、46(後改名48)步兵旅、澳軍第63旅)
直屬裝甲第7旅(戰車約150餘輛)駐緬空軍部隊(戰斗機30架,輕型轟炸機15架)
(六)英印軍指揮系統表(1943年10月至1945年5月)

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蒙巴頓
英印軍第14集團軍斯利姆(軍團長)
第4軍梅塞維第33軍斯托普福德第15軍克里斯蒂森

⑤ 中國遠征軍要進攻日本,怎麼打

日本沒有什麼遠航飛機,在南海切斷日本海上要道,日本資源少,沒得選擇,要不投降,要不放軍艦來打,因為日本軍艦主要防空防潛,飛機航程有限(來了就沒油回去了),無航母,中國軍艦防艦,在從海南島起飛的飛機和導彈的配合下,日本也必敗,如果日本堅決不投降,再發射導彈打掉日本重要糧食基地,日本將不攻自破,中國根本不需要犧牲多少人

⑥ 中國遠征軍共有幾次會戰,戰果如何

第一次入緬,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挫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第二次入緬,1944年3月,我駐印軍新編第22師新編和第38師佔領孟關,消滅日本最精銳的第18師團的主力,繳獲其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繼而這兩個師又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佔緬北重鎮孟拱,再次告捷。密支那休整後,新1軍、新6軍分左右兩路向八莫發動進攻。一路上過關斬將,所向披靡。隨後,新1軍先後攻克八莫、南坎,並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與雲南西進的遠征軍會師,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國駐印軍旋即南下,於1945年3月8日攻克臘戌,30日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此時日軍因在菲律賓失敗,收縮戰線,全部撤出緬甸。至此,緬甸戰事全部結束。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2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3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4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3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