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軍侵華時東北有多少日本屯民

日軍侵華時東北有多少日本屯民

發布時間: 2022-08-15 08:11:26

1. 九一八事變發生時日軍兵力有多少

日軍在九一八事變期間的總兵力是5萬左右。日軍主要是關東軍部隊,主力是第二師團,不過此時的第二師團是缺編師團,總兵力只有1萬多,加上一些其他部隊有1.5萬人。

不過日本還在東北安插了一些「在鄉軍人」(即退伍軍人),還有一些警察,這些人加起來日軍在東北的常住兵力就達到近3萬之眾了。

另外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朝鮮軍「違詔」(即違抗天皇命令)增援了關東軍一個第二十師團,有2萬人左右。

九一八事變是20世紀30年代初期發生在中國東北的震驚中外的重大歷史事件。它不僅是日本帝國主義以武力征服中國的開始,也是法西斯國家在世界上點燃的第一把侵略戰火。

它的爆發標志著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序幕的揭開,同時它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世界格局。

2. 二戰時期,在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究竟有多少人

就具體多少人而言,日本給出的肯定不是正確的數據,當時蘇聯還派出了自己的軍隊去東北和日本關東軍作戰。這就可以看出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是很多的,幾十萬。

3.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滯留中國東北的百萬日本僑民去了哪裡

1945年8月,抗日戰爭結束。當時在中國尚有數百萬的日軍和日僑。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戰區(不包括東北三省)等待遣返的日俘、日僑共計200.16萬餘人。加上後來沈陽日僑聯絡總處統計的東北待遣返日俘、日僑約110萬人,整個中國的日本人總數在310萬以上。這是一筆巨大的人力資源,對於這些日本人,國共雙方都曾加以使用。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衛生工作史》記載說,當時衛生部門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許多日本關東軍戰俘也積極加入解放軍,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1945年,我東北人民自衛軍第二支隊解放舒蘭縣城時俘虜了一批日本戰俘,這些日本兵投降後開始積極協助解放軍。

4. 二戰的侵華日軍人數 日本當時國內總人數

最多的時候一百七十萬,侵華日軍是主要由關東軍和中國駐屯軍組成。

其中關東軍兵力最多時大約一百二十萬人,後來從1943年下半年起,為挽回太平洋戰場的頹勢,日本大本營開始陸續從關東軍抽調兵力和大批作戰物資增援南方島嶼,這些「精銳之師」大部分淪為對美作戰的炮灰。二戰末期,關東軍規模縮減至約七十萬人。

中國駐屯軍由三支軍隊組成:

華北方軍,部隊通稱號:甲。1938年以後,人數大約穩定在20萬人左右。為控制華北8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億左右的人口和中國軍隊(主要是八路軍)作戰。

華中方面軍,製造南京大屠殺就是華中方面軍。大約5萬人

華南方面軍,通稱號:波 。編成時期:昭和15年(1940年)2月9日, 廢止時期:昭和16年(1941年)6月28日。最終位置:廣州,共七個師團半共計25萬人。

抗戰時日本四島人口為7000萬,再加上日本在朝鮮半島,台灣,東三省的僑民,日本在抗戰時可動員參戰的人口在一億左右

(4)日軍侵華時東北有多少日本屯民擴展閱讀: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是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 。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結束,共十四年抗戰

中國戰場是二戰的主戰場之一。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衛國戰爭,是中國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5. 日軍侵佔東北用了多少兵力

日軍兩萬多人,東北當時駐軍16.5萬,河北好像還有10萬多士兵。

6. 二戰中日本在東北投入的兵力有多少

關東軍(Japan』s Kwantung Army)

Guandongjun Kwantung Army

成立於公元1919年,解散於公元1945年8月

【概述】

關東軍是日本陸軍駐扎在中國東北的一支軍隊。編有31個步兵師團,11個步兵和坦克旅團,1個敢死隊旅團和2個航空軍,以及偽滿洲國部隊等,共約120萬人。

1905年日俄戰爭後,日本強佔了中國的遼東半島和南滿鐵路。不久,日本將遼東半島改名為關東州,在旅順設立關東都督府,下設民政部和陸軍部。1919年在關東都督府陸軍部的基礎上,在旅順口設關東軍司令部。俄國在日俄戰爭中戰敗後,根據《朴次茅斯和約》將關東州(中國遼南旅大地區)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轉讓給日本。日本為維護其殖民利益,派遣2個師4萬人的兵團進駐關東州及南滿鐵路附屬地,並設立關東總督府。次年,總督府改為都督府,下設陸軍部,轄1個陸軍師、6個獨立守備營、旅順重炮營和憲兵隊等。

20世紀上半葉,長期侵駐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陸軍重兵集團。

1919年,都督府撤銷,改設關東廳,成立關東軍,首任司令立花小一郎,司令部設在旅順,直接隸屬於天皇。

1926年進入昭和時代後,日本加緊推行侵略中國和准備對蘇作戰的大陸政策。1928年,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炸死中國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全境。次年炮製偽滿洲國,司令部遷至長春,司令兼任日本駐「滿」大使和關東廳長官,掌握偽滿軍政大權。從此,關東軍對中國東北實行殖民統治,殘酷鎮壓中國抗日軍民,瘋狂掠奪糧食和礦產資源,把中國東北建成日本進一步侵略擴張的重要戰略基地。

1928年,關東軍製造「皇姑屯事件」。1931年9月18日,關東軍製造「柳條湖事件」,並以此為借口炮擊東北軍大營,發動了九一八事變,拉開了長達十四年的侵華戰爭的序幕。1932年,建立滿洲國。

1939年5月,滿洲軍隊跟蒙古軍隊在諾門罕發生小規模邊境沖突,後演化成為關東軍對蘇聯紅軍的正面對決。朱可夫指揮六個旅七萬名蘇聯遠東軍,以機械化部隊擊敗兩個師團約四萬名關東軍。一萬八千名日軍戰死或受傷。日本全國震動,平沼內閣請辭。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及參謀長磯谷廉介被撤職。

1942年,太平洋戰爭開始後,關東軍主力逐漸被抽調至太平洋戰線。在1943年戰況逆轉後,不少關東軍在太平洋的島嶼上被殲滅。

1945年8月,蘇聯紅軍出兵東北,關東軍被擊斃八萬三千人,被俘五十九萬四千人。戰後,餘下的關東軍官兵作為俘虜被送到西伯利亞從事強制勞動。

7. 日軍侵略中國時,派出了多少日軍占日本全軍的幾分之幾

1937年,日本總人口7063萬,其中役齡男子1693萬,可供徵兵的人數約占役齡男子的56.2%,約1000萬。
綜合來看,日本陸軍兵力,1937年100萬,到1940年150萬,而1941年因開辟南方戰場,增至51師團220萬,有11師團40萬投入南方戰場;1941年海軍兵力35萬。而1942年日本陸海軍總兵力迅速擴充到600~700萬。1941年日本陸軍航空部隊和海軍航空部隊大致分別都為3500架飛機,至1943年陸軍航空部隊擴充至10000架。
1941年南方作戰時兵力配備,grosso的估算為:陸軍,師團數+旅團數=兵力(萬):國內4+11=23;朝鮮2+0=6;東北13+19=58;中國關內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總計陸軍241萬。另海軍35萬。由於南方作戰不利,中國東北和關內有陸軍被抽調補充至南方戰場;但是陸軍的大部分仍被留於中國,其中中國關內為主,主要為防禦對峙。陸軍航空部隊在中國關內很少,主要用於支援南方作戰和東北防禦,可見此時在中國關內無進攻企圖。
日軍在二戰後期,陸軍兵力分布大概為中國派遣軍3軍35師團100萬,東北關東軍2軍24師團70萬,朝鮮關東軍9師團<20萬,太平洋和南方軍50師團100萬。從兵力消耗來看,中國派遣軍被殲滅50萬,傷退100萬,前後投入250萬;關東軍基本無消耗。日軍各戰場陸海軍合計死亡200萬。日本投降總兵力700萬,其中陸軍160餘師團,大致為中國關內和東北200萬(基本為陸軍),南方被困100萬(陸海軍),國內部隊400萬(多臨時組建)。
日本陸軍有效戰斗部隊在南方與太平洋戰場和中國關內戰場的死亡人數大致相當,中國關內對日作戰的貢獻可認為1/4。
日本陸軍甲種師團2.4萬,乙種師團1.8萬,丙種師團1.3萬。
參考資料:
A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北平附近製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向中國軍隊展開了全面進攻。接著,日本即按其既定的戰略計劃,大量向我國增兵,並在國內和我國東北地區迅速擴充軍隊,源源不斷地開進我國華北、華中地區。至1937年底,日本陸軍由七.七事變前的17個師團(不含台灣軍及非步兵師團部隊)擴充為24個師團(不含台灣軍及非步兵師團部隊),其中部署於國內3個師團、朝鮮1個師團,部署於我國東北5個師團,在我國華北、華中地區參加作戰的有16個師團。
日軍侵佔徐州後,大本營將原定1939年攻佔廣州、武漢的作戰提前到1938年秋進行。大本營對軍事部署作了調整,將全部陸軍編為34個師團、6個獨立混成旅團、3個獨立守備隊、1個騎兵集團。將侵華的「臨時航空兵團」改編為「航空兵團」,新編成華北方面軍飛行隊。上述兵力的部署:除皇家師團、近衛師團、第11師團駐國內、第19師團駐朝鮮外,其餘全部用於對中國的侵略戰爭。計駐中國東北(滿州)的有8個師團(第1、2、4、7、8、12、23、104師團,其中第104師團歸大本營直轄)、1個獨立混成旅團、3個獨立守備隊;駐華北的有9個師團(第5、14、20、21、26、108、109、110、114師團)、4個獨立混成旅團、1個騎兵集團、1個飛行隊;駐華中的有14個師團(第3、6、9、10、13、15、16、17、18、22、27、101、106、116師團)、1個支隊、1個航空兵團;駐台灣的有1個獨立混成旅團(欠波田支隊)。
武漢作戰結束後,日本帝國主義為了緩和其人力、物力不足的矛盾,將侵華戰爭的戰略方針由速戰速決改為戰略持久。這一戰略方針轉變的實質,就是停止對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戰略進攻,把主要兵力轉移到佔領區(重點是華北),用以進攻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報據地。為了適應這一戰略方針的轉變,日軍在這一時期的變動主要是增加華北的兵力。

日本無條件投降正式簽字以後,中國方面接收日軍投降的情況是:包綏、平律地區126800人,山東地區70500人,山西地區58000人,河南地區72740人徐海、安徽地區21000人,上海地區165O00人,南京地區138800人,安慶地區20730人,南潯地區66800人,武漢地區142600人,長衡地區70180人,潮汕地區4460人,廣州、雷州地區83890人,香港地區2850人;海南島地區49400人。以上合計1118400人。
123個海外侵略師團中先後有61個師團在中國派遣軍序列參加侵華作戰,還有第56師團等在緬甸方面軍序列侵入中國滇西。
123個海外侵略師團中有第12、25、42、50、57、66、71、111、120、121、150、160、320師團共13個師團在戰爭期間完全沒有作戰經歷。
戰爭期有9個師團撤銷番號:第109、114師團於1939年復員撤銷、第101、106、108師團於1940年復員撤銷,第29、43師團於1944年在馬里亞納作戰覆沒撤銷,第24、62師團於1945年在沖繩作戰覆沒撤銷。至「8.15」時有164個陸軍師團,在緬甸、菲律賓、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馬魯古群島、中太平洋各島、日本西南諸島作戰以及遠東戰役遭受打擊而殘缺不全甚至瀕臨潰散的諸多師團,因番號尚存均包括在164個師團之內。
164個師團中有50個「本土師團」,又第11、25、57師團於1945年3月從關東軍調回本土,日本戰敗投降時在海外戰場(包括北海道)有111個陸軍師團,其分布是:
北海道、南庫頁島、千島群島第5方面軍5個;
中國派遣軍中國關內26個;
中國東北關東軍22個,朝鮮關東軍9個;
台灣第10方面軍5個,日本西南諸島第10方面軍1個
父島小笠原兵團1個;
中太平洋特魯克群島第31軍1個;
索羅門群島、俾斯麥群島第8方面軍3個;
南方軍共38個,計有緬甸方面軍6個,馬來第7方面軍4個,泰國第18方面軍4個,呂宋島第14方面軍6個,萊特、棉蘭老、宿務等島第14方面軍6個,直轄澳北第2軍4個,直轄新幾內亞第18軍3個,直轄法屬印度支那第38軍4個,直轄帛琉群島帛琉地區集團1個。

B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關東軍73萬人,中國派遣軍62萬人,共計135萬人。
日軍投降時。「中國派遣軍」105萬,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共計173萬人。
日本陸軍在「七七事變」前有17個師團,戰爭期間組建(含重組、另組,例如第108、109、114師團)156個師團(不含戰車師團、高射師團),總計173個師團。
其中駐防本土的第1總軍與第2總軍統轄有53個師團,投入中國關內戰場的前後有62個師團(含第56師團),關東軍前後有58個師。總計進入中國戰場的是120個師團。
按當時1個日本滿員師團平均3.5萬人計算,日本前後投入中國戰場兵力為420萬人。日軍投降時的總數就達到720萬。其中「中國派遣軍」105萬,佔15%;關東軍向蘇軍投降68萬,佔9%。在太平洋戰場向以美軍為首的盟軍投降的南方軍和「國內軍」合計約550萬,佔76%。
抗戰結束時,「中國派遣軍」105萬投降,戰期間被消滅的日軍大約為55萬。還有將近100萬的傷員被送回國,所以,日本在二戰期間投入中國的總兵力為260萬以上。

C
日本最鼎盛時期共有625萬軍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最多時候有一半的師團在中國戰場,但那個時候日軍人數還沒有達到最多,所以最多有250~270萬應該是差不多的,後來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又從中國戰場抽調了大批軍隊進攻東南亞和美國,所以後來只有200多萬軍隊在中國戰場了.

D
1938年秋武漢會戰時,侵華日軍24個師團,其中華北敵後7個,華中敵後戰場一個多。三分之二的作戰兵力用於正面戰場。1939年上半年到1943年,侵華日軍總兵力保持在33-38個師團之間。敵後戰場配置了15-17個師團,約占總兵力一半(這其中,包括應對國民黨軍在中條山,豫西,浙贛山區,皖南和大別山的部隊)。1944年,侵華日軍80萬人,三分之二用於正面戰場,三分之一用於敵後戰場。1945年日本戰敗前夕,侵華日軍一半稍多配置於正面戰場,三分之一配置於敵後戰場

E
至1945年8月中旬日本帝國主義宣布投降時,其大本營指揮下的日本陸軍有6個大戰略區級的作戰單位:①在中國關內戰場的日軍中國派遣軍,下轄在北平的華北方面軍、在漢口的第六方面軍、在上海的第十三軍,在杭州的第六軍、在廣州的第二十三軍及海軍中國方面艦隊的3萬余兵員,共計109萬多人。②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下轄駐牡丹江的第一方面軍、駐沈陽的第三方面軍及駐朝鮮的第十七方面軍,共計兵員96萬。③司令部設在越南西貢的日軍南方軍,下轄駐緬甸的緬甸方面軍、在新加坡的第七方面軍、在菲律賓的第十四方面軍、在曼谷的日軍第十八方面軍,共計75萬餘人,④在日本東京地區的日軍第一總軍,下轄在仙台的第十一方面軍、在東京的第十二方面軍、在名古屋的第十三方面軍。⑤在日本廣島地區的日軍第二總軍,下轄在大阪的第十五方面軍、在二日市的第十六方面軍。⑥設在東京的日本航空總軍,下轄四個航空軍及八個航空師團。加上直屬日本大本營指揮的駐扎幌的第五方面軍,駐守在日本本土的部隊共240萬人。另外,還有駐台灣的第十方面軍,殘存在拉包爾地區的第八方面軍和特魯克島的第三十一軍也歸日軍大本營直接指揮。以上所有這些日軍均在1945年8月下旬至lo月中旬在各地向中、美、英、蘇、澳等盟國軍隊繳械投降。

F
日本陸海軍實例1:1。二戰中,日本海軍和航空兵力量是其強點,也是與當時世界先進水平最接近的軍種,而陸軍則遠遠落後。
中國的作戰對手主要是中國派遣軍、南方軍的一部分、關東軍的一小部分。
大約占日本陸軍的1/2至1/3。
所以中國在亞洲戰場的分量為1/2*1/2或1/3*1/2,
計1/4至1/6之間,考慮到日本陸軍和海軍航空部隊對華作戰時間較長,
我認為,中國戰場占整個亞洲戰場的1/5,是比較合適的比例。
日本在整個二戰中軍人陣亡200多萬,
其中死於中國戰場的約40萬人,大約的比例也是1/5。
1/5,這就是我認為的中國戰場在二戰中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分量。

G
1941年南方作戰時兵力配備:
grosso的計算:陸軍,師團數+旅團數+兵力:國內4+11=23;朝鮮2+0=6;東北13+19=58;中國關內23+20=89;南方11+2=35;留守10+0=30。總計陸軍241萬。另海軍35萬。

8. 日本侵華日軍有多少人

有近200萬人。

全國抗戰爆發後,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進行了數次大規模會戰,到武漢會戰結束,基本穩定了戰局。進入相持階段後,又先後與日軍進行了十多次會戰,並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沉重打擊了日本速戰亡華的迷夢。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

(8)日軍侵華時東北有多少日本屯民擴展閱讀:

抗戰時期中日軍事力量對比: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的時候,因為中日之間的實力相差懸殊是非常驚人的。

從經濟基礎角度看,日本每年的工業產值相當於60億美元,中國當年的經濟產值也就13.6億美元,日本當年的鋼產量是580萬噸,而中國當年的鋼產量只有4萬噸。

日本當年煤的產量是5070萬噸,中國是2800萬噸。中國那麼多的煤,只有日本的一半多一點。日本的石油儲備169萬噸,中國的石油只有1.31萬噸。

銅呢,日本是8.7萬噸,中國只有700噸。飛機,日本每年可以造1580架,當年就能造這么多,中國一架也造不了。

大口徑的火炮,日本當年生產了744門,中國連一門也造不了。日本當年造了330輛坦克,中國一輛也造不了。汽車,日本當年造了9500輛,中國也是一輛造不了。

軍艦,日本當年生產的軍艦是52400噸,中國一噸也造不了,也就是說當世界進入這個機械化軍事時代的時候,中國居然不能生產任何一種機械化時代的主戰兵器,坦克、飛機、軍艦、大炮都不能造,那麼無論是經濟形態、技術形態還是軍事形態,日本都已經遙遙領先中國一個時代。

具體到雙方軍事實力的直接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差別就更大。盧溝橋事變以前,中國海軍,中華民國的海軍兩萬五千人,裝備艦船是66艘,分為巡洋艦、輕巡洋艦、運輸艦、練習艦、魚雷艇等等,總噸位只有57608噸。

而日本海軍截止到1937年,它擁有艦船285艘,總排水量達到115萬噸,比中華民國的海軍整整多了110萬噸,日軍的海軍編成是12.7萬人,當時的編成,有4搜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6.9萬噸,將近7萬噸。

水上飛機母艦2艘,3.1萬噸,戰列艦9艘,27萬多噸。重型巡洋艦12艘,輕型巡洋艦21艘,驅逐艦102艘,潛艇59艘,練習艦1艘,一個練習艦就有1萬噸排水量。

潛水母艦5艘,還有布雷艦、海防艦、炮艦等等,一大批的軍艦還在建造。其中在建造的兩艘戰列艦,就是後來名動天下的「大和」號和「武藏」號。

一艘軍艦的排水量就在7萬噸,也就是說日本一艘軍艦的排水量相當於整個中華民國海軍海軍的噸位,這就是雙方當時海軍的差距。

在抗戰爆發的時候,當時民國空軍能夠投入作戰的飛機,只有200餘架,能執行任務的飛行員只有600多人。

可是日本呢?每年生產飛機是1500多架。戰略後期進入極限動員以後,日本每年能生產飛機一萬到兩萬架。

當中日進入全面交戰以後,日本的海陸軍航空兵總共有飛機2700架。它還有艦載飛機,大量的艦載飛機。

陸軍戰鬥力差距就更大了。從人口上看,當時我國是四億多人。熟悉戰爭史的讀者都知道,自從拿破崙戰爭以後,各國實行的都是平時少養兵,節省經費,多儲備預備役的兵力。當時中國正好相反。

平時養兵,民國的時候養兵170萬,四億多人的一個國家,養兵170萬。當時國民黨的現役的步兵是182個師,還有46個獨立旅,騎兵9個師,加上還有6個獨立旅、炮兵4個旅等等。

當時中國的預備役,只有150萬人。以當時中國人口數量這么大,可是只有這么少的預備役的部隊,說明動員能力非常差。

那我們再看日本,盧溝橋事變發生的時候,日本的人口為九千萬,日本把它統計的是多少人呢?大概是9000萬人左右,日本當時養的常備軍38萬人,變成17個常備師團,4個混成旅團、4個騎兵旅團,還有5個野戰重炮兵旅團、3個戰車聯隊、16個飛行聯隊,還有一些守備部隊等等。

日本有一個規定,就是凡是17歲到40歲之間的男子必須服兵役,也就是說戰爭一旦發生,它可以動員的參戰的兵力達到一千萬人。

其中受過軍事訓練,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的人,最後達到將近450萬。它前面28萬人,到最後侵華戰爭爆發的時候,迅速補充了幾百萬人。

日本,當時的軍事動員體系,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效率極高。日本可以利用朝鮮到華北的鐵路網,而且它掌握了太平洋,特別是西太平洋的海軍優勢,把兵員運到中國,運到朝鮮,很快就能輸送到中國的腹地。

當時有一個統計,就是它從朝鮮每星期可以運兩到三個師,從朝鮮運到滿洲,每星期運兩個師。在華北戰場,日軍可在開戰的八到十天,由本土直接運來兩到三個師團。

在沿海戰場,日軍第一梯隊用兩到三個師的投入,就要一個星期。而後呢,再續加同樣的兵力,八至十天,非常快。

一個中國將領曾對日本有這樣一個判斷,事實上在後來的戰場發展中,就是這個樣子。它的動員能力甚至還超出了中國政府的預見。

再就是在兵員的訓練上,同樣中國和日本的軍隊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當時中國的士兵大多數都是文盲,黃仁宇寫過《萬曆十五年》,他在抗戰的時候,當排長,據他的記錄,他就發現了基層的軍官,連點名的花名冊都點不了,不認識字。

平時就更談不上研究戰術了,打仗全憑血氣之勇,憑冷兵器時代那種動員,那種激勵士氣的方法。進攻的時候呢,以密集的隊形蜂擁蟻附,像螞蟻、像蜜蜂一樣。可是一旦失敗,就各自逃散,完全沒有戰術。

單就射擊訓練來看,當時一發子彈的價值,在中國相當於7斤半大米,或者是35個雞蛋。所以平時,由於這個東西如此昂貴,軍隊在訓練當中,捨不得打子彈,一發子彈射出,七斤半大米就沒有了,只能是空槍射擊,這就導致後來軍事訓練素質非常低下,槍法不準,在戰場上就體現出來了。

由於中國連續失去了兩次工業革命的發展機遇,以至於抗日戰爭,乃至 戰爭中的中國軍隊,只能是以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對抗工業時代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而不得不承受戰場上人員慘重的損失。當然,這場戰爭中國取得了勝利,這種勝利主要是精神的勝利、信仰的勝利、民族團結的勝利和東方智慧的勝利,而不是憑借我們自己強大的工業力量和技術力量,而不是直接的物質上的軍事實力。

因為歷史的欠賬,一再錯失社會變革和軍事變革的機遇,在清朝付出累累白銀和山河破碎的代價之後,為了保家衛國,中國人民又付出了累累的白骨。這是我們永遠應該銘記的教訓。

工業基礎薄弱,人口軍事訓練基礎差,經濟力量弱小,好多年輕的戰士連飯都吃不飽,就要上戰場,凇滬會戰中,國軍經常是上去一個師,基本被打光,然後再補一個師,可以說是人肉盾牌。

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優勢是人多,幅員廣闊,地大物博。能夠經得起時間換空間的戰略部署,縱深比較長,日本拖得越久越對他不利。

再就是中國人用血肉之軀抵抗敵人的機槍大炮,前仆後繼,英勇無畏的精神,也出乎了日本人的預料。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抗日戰爭

9. 求解:九一八事變時:日軍在東北和朝鮮有多少

九一八事變時,日軍在東北的正規軍已達1.5萬餘人(第2師團為縮編部隊,每步兵聯隊缺1個步兵大隊,每大隊缺1個步兵中隊,全師團約1.04萬人;6個獨立守備大隊,每大隊4個步兵中隊,每中隊160人,共約4000餘人;還有旅順要塞部隊和重炮兵大隊等),另外有在鄉軍人和警察等輔助部隊約1萬餘人。總兵力約2.7萬人。日軍以沈陽為中心,部署於南滿鐵路沿線,以便於機動兵力。另外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朝鮮軍「違詔」(即違抗天皇命令)增援了關東軍一個第二十師團,有2萬人左右。所以日軍在九一八事變期間的總兵力應該是5萬左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5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9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2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6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3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4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3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