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日本戰俘回國之後怎麼樣了
⑴ 二戰後期,60萬日本關東軍被蘇聯抓走後,受到怎樣的對待
大概因為是敗的太干凈利落,蘇軍和日軍之間也沒什麼仇怨,因此沒有特意的虐待日本戰俘,不過因為生活條件差、環境惡劣,所以日本戰俘還是死了10幾萬。蘇聯對日本開戰是1945年的8月8日,此時的日本已經窮途末路,關東軍也多次被抽調走主力師團去太平洋戰場和本土,雖然還有70多萬部隊,但是訓練、裝備都不足,戰鬥力很差,所以蘇軍發起進攻以後,關東軍立刻土崩瓦解,大部分士兵直接當了俘虜,和太平洋戰場上動不動就全體玉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喜歡的朋友歡迎點贊,關注小編,每日分享歷史知識,歷史趣事,歷史見聞。
⑵ 被蘇軍押到西伯利亞的日本戰俘,最後的結局如何
絕大部分都餓死、凍死、病死,以及在強制勞動中被累死了,只有一小部分最後活著回到了日本。
山田乙三無能啊!你作為投降時的日本關東軍的總司令官,居然無法把自己的士兵平安的送回日本,卻讓蘇聯人弄去了西伯利亞。
⑶ 當年,蘇聯俘虜70萬日軍,後來怎樣
從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的同胞們幾乎就沒有再經歷過戰爭了,因此對於戰爭更多的是來源於歷史或者影視劇,因此很多人也很好奇戰爭是有輸贏的,就會有俘虜,那麼這些俘虜在戰爭之後他們將會面臨怎樣的命運呢?尤其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抗日戰爭,當日本宣布投降的時候,他們幾乎就都成為了戰俘,其中蘇聯俘虜70萬日軍,最後只活下來3萬,倖存日本兵表示最怕女護士。
中國在世界上領土面積排名第三,但是蘇聯更是排名第一,加上戰爭的消耗,就是人力的消耗,導致廣闊的土地上幾乎都是荒草,而西伯利亞由於特殊的天氣和地理原因,常年的冰凍,不僅環境惡劣連糧食都種不出來,為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戰俘可以說是最便宜的勞動力了,不僅不用支付報酬還可以直接分配上工,也能達到「報仇」的目的,可以說是非常好的資源了。
但是西伯利亞路途遙遠,這中間這些戰俘也沒有任何相關的保障,也導致很多的戰俘在經歷飢餓和疲勞之後,死亡在前往的路途中,而幸運活著到了西伯利亞的人也沒有變得更好,因為在這里他們依舊要負擔非常繁重的勞役,下場並沒有比死亡在路上的人更好,當然在戰爭被俘之後或許活著才是最為重要的。
當時日本雖然是宣布了投降,正常的流程是各國就需要釋放那些被抓的戰俘,但是當時的蘇聯是完全無視了日本的這項要求,後來日本在與蘇聯多次談判中,同意釋放一些重病的人回去,因此就很多的日本被俘士兵就希望能夠裝病獲得回家的機會,但是想要回家就必須要有相關的證明,而這個時候蘇聯的女護士們是完全不會給他們裝病的機會。
這些被俘的士兵,甚至在西伯利亞病了,女護士也不會證明說他們病了,因此在這里的士兵幾乎都很難獲得回家的機會,因此他們也十分的害怕女護士們,畢竟這不僅是牽連到他們是否能夠回到家鄉,也是關繫到他們能不能在這里活下去的重要因素。
⑷ 戰敗後的日本關東軍下場如何,被蘇軍虐待後回國卻淪為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投降,此後,近六十餘萬的日本關東軍被押送至蘇聯各地進行苦役。放下武器的關東軍們,本以為會得到蘇軍的「寬恕」,可沒想到,等待他們的,卻是連吃飯都是問題的「地獄之行」。
大量的日本關東軍被押送至西伯利亞和蘇聯遠東地區,除一小部分特殊戰犯是乘坐火車前往之外,剩餘的大部分日軍都是徒步從中國東北前往苦寒的西伯利亞。這場景彷彿「似曾相識」,細想下,有點相當於中國古代的「發配邊疆」。由於路途遙遠環境艱苦,不少日軍都在這一過程中死在了半路。
⑸ 二戰後蘇聯人是怎樣對待日本戰俘的,日本戰俘最後的
二戰後蘇聯人是怎樣對待日本戰俘的,日本戰俘最後的要求很有意思
我們知道1945年蘇聯紅軍進軍東北後,號稱很厲害的日本關東軍迅速被打敗之後向蘇聯紅軍繳械投降。那麼蘇聯人對這么多的戰俘是怎樣處置的呢?
⑹ 二戰時,日本關東軍被蘇聯軍隊俘虜後押解去了哪裡這些人最後的命運如何
日本戰俘被運到蘇聯勞改。
蘇聯人對這些俘虜毫不客氣,接近60萬的關東軍俘虜被運送到蘇聯各地。剛剛結束戰爭的蘇聯仍然處於戰時體制,因此按照一貫的做法,大量的戰俘被運送到各個需要的地方進行「勞改」。例如西伯利亞深處的廠礦、列寧格勒的廢墟、某個建設工地等等。很多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戰俘也這個待遇。
不過絕大多數關東軍的確是送到了西伯利亞和遠東,另有一部分送到了俄羅斯最古老的城市,雅羅斯拉夫爾地區的羅斯托夫,緊靠著美麗的尼祿湖。說實話這地方不差,如果沒有戰爭的破壞,它屬於俄羅斯過去重要的商埠,歷史上的富饒之地。
中國國民政府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嚴格遵守《日內瓦么約》,將大量曰本人遣送回國。蘇軍發配到西伯利的俘虜就沒這樣幸運了,在天寒地凍的西伯利亞,蘇聯軍人每天安排俘虜幹活伐木修鐵路架橋,而他們吃的可想而知。
⑺ 二戰之後,蘇聯是怎樣處理日本俘虜及女兵的
蘇聯將這些日本俘虜和女兵都帶回國,將他們當作最免費的勞工,派往最寒冷的西伯利亞地區勞作,而且對待他們並不友好,對俘虜任意打罵,還將女兵當成洩慾的工具。蘇聯紅軍在二戰時期來到了中國東北,援助中國反抗日軍的侵略。
蘇聯擁有著先進的設備和武器,將日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很多日本士兵都成為了蘇聯的俘虜,而他們之後的遭遇卻是一場噩夢。
另外,一些蘇軍對待日本俘虜的態度很差,也許是因為不滿來西伯利亞地區看守這些俘虜,蘇軍會將怒氣發泄到日本俘虜身上。如果俘虜不聽他們的話,蘇軍動輒打罵,有的時候甚至會讓俘虜們脫光衣服,在寒冷中受凍,而這樣往往會使得俘虜死亡。而女兵還會成為蘇軍的洩慾工具,沒有任何的尊嚴。
總的來說,蘇聯紅軍對待日本俘虜的手段可以說是殘忍、不人道,這也導致大量的日本俘虜死在了蘇聯。
⑻ 二戰後,日本被蘇聯俘虜的幾十萬戰俘結局如何
二戰後,日本被蘇聯俘虜的幾十萬戰俘結局如何?蘇聯人對這些囚犯很不友善,將近60萬關東軍囚犯被運送到蘇聯各地。剛剛結束戰爭的蘇聯仍處於戰時體制。因此,按照一貫的做法,大量戰俘被運往各地進行「勞改」。例如,西伯利亞深處的工廠和礦山、列寧格勒遺址、建築工地等。許多德國、義大利和羅馬尼亞戰俘也接受了這種待遇。派往西伯利亞的日軍是不幸的。當時,這些地區與荒野無異。經歷過世界大戰的蘇聯也很窮,所以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非常差。蘇聯人欺騙了戰俘:「你上了火車,很快就能回家。」。
西伯利亞又苦又冷。生活在溫帶海岸的人們無法適應生活,許多人因此死亡。此外,當時正值戰後,蘇聯物資嚴重短缺。很難保證蘇聯人的衣食,更不用說侵略者的戰俘了?更多的人餓死了。加上被槍殺的人,關東軍戰俘的命運在當時已經夠悲慘的了。大約40萬人永遠留在西伯利亞的大森林裡。
當關東軍戰俘回家時,他們經常做惡夢。據說很多人經常在晚上被噩夢驚醒!在那些難忘的歲月里,戰俘的生活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再次恢復了短期和平。這時,日本想盡一切可能把蘇聯派往西伯利亞的戰俘找回來。然而,蘇聯不想立即歸還這些武器。此時,美國全力支持日本,以在戰後支持日本。最後,蘇聯不得不承諾歸還,但整個歸還時間長達六年。在此期間,超過10萬名日本囚犯被凍死。我真的應該說「很多錯誤都會害死我自己」。
⑼ 60萬日本俘虜被蘇聯帶到西伯利亞,為何最後只剩下50萬
因為這些日本戰俘在蘇聯和東北境有63000人左右死亡了,其中在東北的臨時戰俘營死亡8000人左右,在蘇聯和蒙古境內死亡55000人左右。
1956年根據與日本紅十字會達成的協議,蘇聯在1956年12月開始分兩次,第一次811人,第二次1047人,遣返了滯留在蘇聯的剩餘日本戰俘(圖為最後一批日本戰俘到達舞鶴港)。
1946-1956年間,從霍爾姆斯克港等港口被蘇聯遣返的日軍戰俘總計為510464人。加上之前蘇聯在東北釋放的日本人,被蘇聯俘獲的639635名日本人中共計有577567人被遣返回國。在被蘇聯俘虜的日本戰俘中,共有63926名未歸國,其中絕大部分——大概63000人左右死於蘇軍的羈押期間。這其中另有具體數量不詳的極少數日本戰俘,被蘇聯和蒙古當局允許留在蘇聯和蒙古。
57萬跟50萬差別還是很大的,蘇聯並沒有像外界傳言的那樣虐待日軍戰俘,日軍在蘇聯的戰俘死亡率略高於9%,比之在蘇聯的德國戰俘死亡率8.3%(德軍戰俘總數4426802人,死亡363343人)並沒有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