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日本都出動了哪些航母
Ⅰ 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戰爭中使用的所有航空母艦
日本航空母艦
赤城號
加賀號
蒼龍號
飛龍號
翔鶴號
美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
企業號
約克城號
Ⅱ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日航母數量究竟有多少
二戰時期的海上戰爭,是航母與艦載機的戰斗。就像美日的太平洋戰爭,雖然戰爭前期的日本曾偷襲了珍珠港,重創了美國太平洋艦隊。在珍珠港偷襲大獲全勝之後,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肆意馳騁在太平洋北部、中部、西部、以及南太平洋北部和印度洋東部。肆意攻擊盟軍海上和陸地軍事目標,與英美荷澳四國海軍艦隊作戰。一時間,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航母編隊所向披靡,擊沉擊毀盟軍各種艦艇與飛機,暫時確立了其「太平洋霸主」的地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海軍的實力大大銳減,最終慘敗於美國海軍。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日航母數量究竟有多少?倘若從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戰爭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美國人共建成下水了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22艘,中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以上共有重型的艦隊航母24艘、輕型航母10艘、護航航母113艘,總計147艘。
太平洋戰爭時期,美日航母數量究竟有多少?但就算是在航母數量上碾壓日本,美國在二戰期間也還是損失了五艘航母,分別為「列剋星敦」號、「蘭利」號、「約克城」號、「黃蜂」號以及「大黃蜂」號。
Ⅲ 偷襲珍珠港時日本出動了幾艘航空母艦
襲擊珍珠港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戰略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企圖是:以突然襲擊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奪取制海制空權,以消除其對日本南進的威脅。為此,計劃以聯合艦隊第1航空艦隊6艘航空母艦(艦載機約400架)為核心,由14艘作戰艦只(2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掩護,3艘潛艇作先導,7艘油船提供補給,編成機動部隊,由第1航空艦隊司令南雲忠一海軍中將直接指揮,在突擊日日出前1~2小時抵達瓦胡島以北約200海裏海域展開,爾後出動艦載機襲擊珍珠港內的美國艦船和岸上航空基地,以消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突擊結束後,立即撤離,返回日本內海。為監視美艦船行動並防止其逃逸,另以27艘潛艇組成先遣部隊,事先潛入夏威夷海區,擔任偵察、監視和截擊任務。此外,還使用5艘特種潛艇由母艇攜載到作戰海域配合艦載機攻擊港內美軍艦船。
Ⅳ 二戰時日本共有多少航空母艦
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從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開始,日本便瘋狂地建造航母和巨型戰艦。到二戰結束時,日本共建造了25艘航空母艦。
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航空母艦,按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為正規航空母艦、改造航空母艦和改裝航空母艦三類。其中,正規航空母艦一開始就是按照標准航母設計建造的,如「翔鶴」級;
改造航空母艦是指原本其他艦種的軍艦,在施工階段改變原設計,而以航母的姿態出現在聯合艦隊序列中,如「赤城」級改裝航空母艦則是指將一些服役中或已經完工的戰列艦、巡洋艦乃至徵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結構,增設飛行甲板和操作艦載機設備而成的航空母艦。
(4)太平洋戰爭日本都出動了哪些航母擴展閱讀:
航空母艦作為日本帝國海軍航空兵的主力,先後計劃建造的各種型號加起來一共有 45 艘,實際建造的為 17 艘(含由其他軍艦改裝的航母)。此外還有 7 艘由商船改裝的輕型航空母艦。
艦隊航母列表(包括實際建造和未建造的)
鳳翔型:鳳翔(Hosho)、翔鶴(由於受《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制約而於 1923 年 11 月 19 日中止建造計劃)
翔鶴型:翔鶴(未開工)、未開工的還有另外一艘未定艦名的姊妹艦。、赤城(AkagiI)、天城(Amagi)(未完工)、加賀(Kaga)、龍驤(Ryujo)
G6 型:(停留於計劃中)蒼龍(Soryu)、飛龍(Hiryu)
翔鶴型:翔鶴(Shokaku)、瑞鶴(Zuikaku)
雲龍型:雲龍(Unryu)、天城(Amagi)、5002 號艦(中止建造)、葛城(Katuragi)、笠置(Kasagi)(未完工)、5005 號艦(中止建造)、阿蘇(Aso)(未完工)、生駒(Ikoma)(未完工)、鞍馬(未開工)、5009 號艦(未開工)、5010 號艦(未開工)、5011 號艦(未開工)、5012 號艦(未開工)、5013 號艦(未開工)、5014 號艦(未開工)、5015 號艦(未開工)大鳳(Taiho)
G14 型:801 號艦(未開工)、802 號艦(未開工)、信濃(Shinano)
大鳳改進型:5021 號艦(未開工)、5022 號艦(未開工)、5023 號艦(未開工)、5024 號艦(未開工)、5025 號艦(未開工)
祥鳳型:祥鳳(Shoho)、瑞鳳(Zuiho)、龍鳳(Ryuho)
千歲型:千歲(Chitose)、千代田(Chiyoda)、伊吹(未完工)
G18 型:(停留於計劃中)
參考資料:網路-日本海軍航空母艦
Ⅳ 二戰時期日本所有航母的名字
1、赤城號
動力:19台鍋爐,蒸汽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33,000匹,4軸
艦載機:艦戰12、艦攻35、艦爆19、補用25,合共91架。艦戰18、艦爆18、艦攻27(1941年12月)。
2、加賀號
動力:12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輸出功率91000馬力,4軸;改裝後8台鍋爐,4台蒸氣渦輪機,主機最大輸出功率127,400匹。
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8架,合計90架。艦戰18、艦爆27、艦攻27(1941年12月)
3、蒼龍號
動力裝置:8台鍋爐,4台蒸氣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2,000馬力
艦載機:57架(最多可達73架),戰斗機16架(含預備機4架)、攻擊機12架(含預備機3架)、轟炸機36架(含預備機9架)、偵察機9架。艦戰18架、艦爆18架、艦攻18架(1941年12月)。
4、飛龍號
動力裝置: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艦載機:64架(含備用機最多可達73架)。21架戰斗機、21架俯沖轟炸機、21架攻擊機(1941年6月)
5、翔鶴號
動力系統:本式重油鍋爐8座,艦本式蒸汽輪機4座,四軸推進。
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2架(零戰18+2,97艦攻27+5,99艦爆27+5)
6、瑞鶴號
動力:口號艦本式專燒鍋爐8座,艦本式蒸汽輪機4台4軸推進 160,000hp
艦載機:
①1941年12月常備配置:零戰18+2架,九七式艦攻27+5架,九九式艦爆27+5架
②最終時配置:零戰28架,零戰62式爆戰16架,彗星艦爆11架,天山艦攻14架
7、鳳翔號
動力:口號艦政本部式重油鍋爐四具、油煤混燒式鍋爐四具
艦載機:(作戰、預備)15+11架
8、龍驤號
動力:4台艦本式蒸汽輪機,6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65000馬力
艦載機:改裝後常用30架+備用12架(零戰18+6,97艦攻12+6)
9、大鳳號
動力裝置:8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四槳,主機輸出功率160,000hp
艦載機:60架(艦戰19架、艦攻36架、艦偵6架)
10、祥鳳號
動力:4部總馬力52,000匹馬力蒸汽鍋爐
艦載機:零式18架,九七式9架,備用零式3架
11、瑞鳳號
動力系統:52,000馬力
艦載機:標准艦載機30架
12、龍鳳號
動力: 52,000馬力
標准艦載機: 31架
13、千歲號
動力:44000馬力
艦載機:30架艦載機
14、千代田號
動力:4部蒸汽鍋爐+2部柴油發動機,總馬力56,800匹馬力
艦載機:30架艦載機
15、飛鷹號
動力:127,400馬力
標准艦載機:53架
16、隼鷹號
動力:56,250 匹(二軸推進)
艦載機(常用+補用):
零式艦上戰斗機12 + 3機;九九式艦上爆擊機18 + 2機;九七式艦上攻擊機18機,合計53機
17、大鷹號
動力:蒸汽輪機2台,主鍋爐4座,25200馬力,雙槳(140轉/分)
艦載機:27架艦載機
18、雲鷹號
動力:25200馬力
標准艦載機:27架
19、沖鷹號
動力:蒸汽輪機2台,主鍋爐4座,25200馬力,雙槳(140轉/分)
艦載機:載機30架(含預備機4架)
20、神鷹號
動力:26,000馬力
標准艦載機:33架
21、海鷹號
動力:艦本式重油鍋爐 4 座,艦本式蒸汽輪機 2 台,雙軸推進 52,000hp
艦載機:艦戰 18 架,艦攻 6 架
22、雲龍號
動力:152,000馬力
標准艦載機:60架,可搭載到70架
23、天城號
動力:8部總馬力152,000匹馬力蒸汽鍋爐
艦載機:戰斗機18架(預備2架)、攻擊機25架(預備2架)、偵察機4架(預備2架)
24、葛城號
動力:蒸汽輪機,4軸
艦載機:65架
25、信濃號
動力:主鍋爐12座,蒸汽輪機4台,153000馬力
標准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
(5)太平洋戰爭日本都出動了哪些航母擴展閱讀:
各艦結局
祥鳳號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擊沉;
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
龍驤號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擊沉;
翔鶴號、大鳳號、飛鷹號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被擊沉;
瑞鶴號、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為小澤艦隊的誘餌被擊沉。
隼鷹號因大修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而倖存,1947年解體;
信濃號於1944年11月在瀨戶內海進行處女航時被美軍潛艇擊沉,成為二戰最短命的航母;
大鷹號、雲鷹號、沖鷹號、神鷹號、雲龍號分別在不同時期被潛艇擊沉;
天城號、海鷹號1945年在吳港遭到空襲而擱淺,龍鳳號受損。分別於1946年解體;
鳳翔號在1945年吳港空襲中倖免於難、葛城號受創喪失機動能力。戰後經修復,充當了人員輸送艦,接運繳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殘兵敗將。之後皆於1947年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