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

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8-09 08:37:32

『壹』 抗日時期日本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分別是多少人

1、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隊長軍銜是少尉或者中尉。

日軍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2、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是180人,隊長軍銜一般為大尉。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3、大隊日軍一個標準的大隊人數是1100人,大隊長的標准軍銜是大佐。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

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中隊只有8 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炮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葯小隊要擴充為39人。

(1)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擴展閱讀

1840年日本從中國鴉片戰爭失利中得到教訓,看到了改良「兵制與兵器」的重要性。1853年6月,美國軍艦炮擊鹿兒島。第二年,英、美、法、荷聯合艦隊又向下關轟擊。

日本蒙受恥辱,決心急起直追,效法歐美,改良兵制。當時日本還處於幕府時期。幕府決定仿照西洋軍隊,組織洋式兵隊3個大隊,包括步、騎、炮兵共計13625人,"井模仿西洋兵制,規定陸海軍將校的階級"。這是日本歷史上最早設立的西歐式軍銜制度。

明治維新以後,天皇根據兵庫縣知事伊藤博文的建議,建立起中央直轄的軍隊,分為陸軍和海軍兩個軍種。大元帥為最高統帥銜,授予天皇。當時的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為陸海軍之統帥,全權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並宣戰講和及宣告戒嚴,凡有重要之軍事,皆親裁之。

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決定廢監軍部,改設元帥府為最高的軍事咨詢機關。元帥府配備元帥若幹人,由日本天皇就陸海軍大將中選任,頒賜元帥封號,擔任軍事顧問及檢閱陸海軍等任務。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投降時止,日本共授元帥31人,其中,陸軍17人,海軍13人。

『貳』 日本鬼子一個大隊是多少人

不確定。一般情況下日軍能稱得上大隊的都是精銳。因為日本的大隊長大部分都是日本上層社會家族的嫡系子孫,所以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如果是普通的大隊,那麼不會超過1000人,這是無戰損的,如果有人受傷退出戰斗,或者戰死的。像是在華北戰場上,日本的大隊就比較弱,一般300到500人,但是在和老蔣大會戰的日軍的大隊那就厲害了,都是標配炮兵中隊的整編大隊,再加上兩三個步兵中隊,那最少得七八百人。
我們在電視劇里看到的那種大隊,一般都是在華北或者山西一帶和八路軍以及晉綏軍作戰的,他們說白了很大一部分都是從一線退出來的,都不是整編的,讓他們留下來控制主要城市和運輸線。

『叄』 日軍一個師團、旅團、聯隊分別有多少人

日軍師團:

日軍的一個師團,最初完全仿製德國一個師的編制,約1.8萬人,師團是基本單位,它有多種編制。但是後來隨著戰事的變化,作了多次改動,有的擴大,有的縮小,分為很多等級。

抗戰初期

在抗戰爆發時,日軍有十七個常設師團是日軍的常備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二個旅團。旅團下轄兩個步兵聯隊。

抗戰中期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抗戰後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軍又將師團分為甲乙丙三種(此時已無四單位制師團了)。

旅團:

旅團指日本在侵華戰爭中的一種軍隊編制。其編制在師團以下,聯隊以上。因戰爭的變化,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編制。每個旅團約3000到8000人。步兵旅團下轄2個步兵聯隊。獨自混成旅團有6000到8000人。

日軍參照舊德國陸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並仿效一戰美軍師的龐大火力與人數,在二戰時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

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葯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

聯隊的編制與人數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3)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擴展閱讀:

日本軍隊稱自衛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扶植下重建和發展起來的。隨著日本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日本軍隊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在「質重於量」和「海空優先」的建軍方針指導下,自衛隊已發展成為一支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作戰能力較強的武裝力量。

日本1945年戰敗投降後,軍隊被解散,軍事機構被撤消。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基於其自身需要,指令日本重新發展軍事力量。同年,日本組建「警察預備隊」,後改稱保安隊,1952年成立「海上警備隊」,1954年新建航空自衛隊,7月頒布《防衛廳設置法》和《自衛隊法》。

將保安隊、海上警備隊分別改稱為陸上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將陸、海、空三軍正式定名為自衛隊,並成立了防衛廳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健全了統帥指揮機構。

自衛隊的最高統帥是首相,最高軍事決策機構是內閣會議。「安全保障會議」是內閣在軍事上的最高審議機構,由首相、外務大臣、財務大臣、內閣官房長官、國家公安委員長、防衛廳長官等內閣主要成員組成,負責審議國防方針、建軍計劃及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等。

防衛廳相當於國防部,長官為內閣成員。參謀長聯席會議由主席和陸、海、空軍參謀長組成,負責擬定和調整三軍作戰、訓練和後勤計劃,搜集研究軍事情報,在實施兩個軍種以上的聯合作戰、演習時,實施統一指揮。現任防衛廳長官石破茂(Ishibashigeru),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石川亨(Ishikawa toru)。

『肆』 日軍的大隊 中隊小隊分別有多少人

抗戰時軍小隊、總隊、大隊、師團概念
解釋如下:

1、日軍的一個小隊,稍稍大於中國軍隊的排和北洋軍的排,一般由7人小隊部、三個13人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8人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而為了應付中國的游擊戰,日軍還曾有另一種小隊編制:每小隊6個分隊,每分隊8人,只有3個分隊配置機槍,加正副排長,全小隊50人。
2、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比起中國軍隊的一個連就已經大出不少了,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有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54人的小隊。共181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有時會加強2-4挺重機槍甚至1-2門90迫擊炮或九二步兵炮。
3、日軍一個1100人編制的大隊是中隊之上的編制,與同期的中國軍隊相比,它遠大於一個營,但又明顯小於一個團,處於營團兩級之間,日軍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有大車和騾馬),四個步兵中隊(一些大隊只有3個);一個機槍中隊;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分隊,兩個15人的炮分隊各裝備1門70毫米九二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
4、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相當於中國軍隊的軍,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相當於北洋軍的"協")、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總編制人數為28000到32000人。

『伍』 二戰時期日軍的一個中隊和大隊分別有多少人

中隊人數在194—250人之間。大隊人數標准1100人左右。

一、中隊介紹: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二、大隊(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

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中隊只有8 挺);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炮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炮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葯小隊要擴充為39人。

(5)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擴展閱讀

一、日軍編制

與二戰時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包括中國)採用的班、排、連、營、團、旅、師體系和不到2萬人的規模不同,日軍別出心裁的構建了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旅團、師團的編制體系和接近3萬人的規模,從結構到規模都顯得與眾不同。

二、軍銜介紹:

1、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為兵,我軍只有列兵和上等兵);

2、伍長,軍曹,曹長(以上為軍士,分別相當於我軍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

3、士官生(此為軍校實習學員肩章,不是軍銜);

4、特務曹長(相當畢業而未授銜的學員,也就是外軍的准尉);

5、少尉,中尉,大尉(以上為尉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尉,中尉和上尉);

6、少佐,中佐,大佐(以上為佐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校,中校和上校);

7、少將,中將,大將(以上為將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將,中將和上將);

8、元帥(不是實際軍銜,日軍沒有元帥這一級正式軍銜,元帥是天皇授予資深而又戰功卓著的大將的榮譽稱號,正式稱謂「陸軍/海軍大將某某元帥」。有點象「軍事參議官」,但是更稀有。)

『陸』 抗日戰爭時期 日本軍隊的編制

1.班:
日軍每班13人,包括班長、4名機槍射手和8名步槍兵。有一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這四人是配備自衛手槍的,在戰斗中有時也攜帶步槍(機槍射手除外);其餘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單發步槍。特別加強的部隊中,加強班會多配置一個兩人攜帶的50毫米擲彈筒。
2.小隊:
日軍的一個小隊有前述編制的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
3.中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180人的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4.大隊: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連部和3個機槍排,1個彈葯排),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一個55人的炮排(1個10人的排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連(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排,兩個31人的炮排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連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排,這種情況下,彈葯排要擴充為39人。
5.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團部和直屬各連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三個步兵大隊;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連部,1個觀察班,一個31人的彈葯排,三個31人的炮排(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連部,21人的彈葯排,3個33人的炮排(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排(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排(5到8台電台),在戰斗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6.師團: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面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步兵師團所屬騎兵聯隊:下屬2個騎兵中隊,每個中隊有馬步槍123支、重機槍2挺。
騎兵師團所屬騎兵聯隊:下屬4個騎兵中隊,每個中隊有馬步槍119支、輕機槍2挺,1個重機槍中隊,下屬2個小隊,有重機槍4挺。另附1945年日軍騎兵第4旅團編制:旅團部,本部15人、衛兵中隊80人、通訊班30人、機要人員20人,共計145人。
軍銜
按照從小到大依次為:新兵,一等兵,二等兵(以上為兵,我軍只有列兵和上等兵),伍長,軍曹,曹長(以上為軍士,分別相當於我軍99年以前的下士,中士和上士),士官生(此為軍校實習學員肩章,不是軍銜),特務曹長(相當畢業而未授銜的學員,也就是外軍的准尉),少尉,中尉,大尉(以上為尉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尉,中尉,上尉),少佐,中佐,大佐(以上為佐官,分別相當我軍的少校中校和上校),少將,中將,大將(以上為將官,分別相當於我軍的少將,中將和上將),元帥(不是實際軍銜,日軍沒有元帥這一級正式軍銜,元帥是天皇授予資深而又戰功卓著的大將的榮譽稱號,正式稱謂"陸軍/海軍大將某某元帥"。有點象"軍事參議官",但是更稀有。).

『柒』 抗日時期日本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分別是多少人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小隊相當於一個排,三十幾人;中隊相當於一個連,一百多人;大隊相當於一個營,四百多人;聯隊相當於一個團;旅團相當於一個旅,師團相當於一個師;軍團相當於一個軍。

『捌』 日本人的一個小隊,中隊,大隊,聯隊各有多少人

我也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以前搜過一些
這里貼出來~
一、小隊
步兵小隊轄一個機槍組(二挺輕機槍)、一個擲彈筒組(二個擲彈筒)和二個步槍組。每挺輕機槍編制四人(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葯的副射手),每具擲彈筒編制兩人。小隊人數在50到70之間。到1945年,步兵小隊僅有一挺輕機槍與一個擲彈筒。
步兵炮小隊,兩門70mm步兵炮。
二、中隊
步兵中隊轄三個步兵小隊,人數在194到250人之間。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步兵中隊(181人)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前述54人的小隊。
三、大隊:
日軍一個標準的1100人編制的大隊包括:30人的大隊部,
一個110人的運輸中隊(大車和騾馬),有的大隊將所屬的運輸中隊合並到聯隊里。
四個前述的步兵中隊(一些只有3個);
一個174人的機槍中隊(14人的中隊部和3個機槍小隊,1個彈葯小隊),每排4挺重機槍,總數12挺(有的連只有8挺);
一個55人的炮小隊(1個10人的小隊部,1個15人的彈葯班,兩個15人的炮班各裝備1門70mm九二式步兵炮),
極少的部隊配備一個122人的炮中隊(包括一個27人的彈葯小隊,兩個31人的炮小隊各裝備2門步兵炮)。在這些少量的炮中隊中,極幸運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槍的部隊,可以編成4個24人的裝備2挺反坦克槍的小隊,這種情況下,彈葯小隊要擴充為39人。
四、聯隊:
日軍的一個標準的3800人的聯隊包括一個54人的指揮部;一個121人的運輸隊(大車和騾馬),攜帶聯隊部和直屬各中隊一日份的給養以及可能配屬師的野戰廚房;一個81人的彈葯排攜帶一日份的彈葯。
三個步兵大隊;
一個122人的炮兵中隊,包括一個25人的中隊部,
1個觀察班,
一個31人的彈葯小隊,三個31人的炮小隊(各有2個15人的炮班,裝備1門70mm九二步兵炮)。極少數聯隊有一個364人的炮兵大隊,編兩個170人的中隊,各4門炮。
聯隊屬反坦克中隊有122人:20人的中隊部,21人的彈葯小隊,3個33人的炮小隊(各有兩門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隊有一個電話小隊(4到6個電話班,每班3部電話,一個交換機),一個無線電小隊(5到8台電台),在戰斗中電話和電台配屬到各大隊和各直屬隊。
聯隊的衛生系統配備很薄弱,
聯隊只有2名醫生和2名衛生員,大隊有3名醫生和四個衛生員,中隊有四個衛生員。
五、師團:
日軍的師屬單位主要有:3個步兵聯隊,一個野戰炮兵聯隊,一個偵察聯隊,一個工兵聯隊,一個運輸聯隊,通訊隊。
野戰炮兵聯隊編制2322人,有3個688人的炮兵大隊,各裝備12門75mm野炮或山炮,
只有一些師團將其中一個大隊替換成105mm炮。
偵察聯隊編制730人,包括一個130人的聯隊部,一個130人的騎兵中隊(4個30人的排),
兩個160人的摩托化中隊,1個100人的卡車運輸中隊(至少在紙面上可以運輸那兩個摩托化中隊)。這個偵察聯隊也可以被一個950人的騎兵聯隊代替。
工兵聯隊編制900-1000人
,幾乎沒有機械裝備,只能承擔極少的任務,更專業的任務主要由配屬的獨立工兵聯隊負責。
運輸聯隊的規模大體上取決於可用的卡車數量,從理論上來說,由一個卡車大隊和一個騾馬大車大隊組成。卡車大隊由2到3個中隊組成,每中隊最多有50輛載重1.5噸的卡車,
許多師團都缺少卡車,一些根本就沒有。
綜合日軍一個師團,有54門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數師團用12門105mm炮替換了75mm炮,卡車方面日軍最多有100-150輛卡車。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的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
1、
四單位制師團:又稱挽/馱馬師團,甲種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48門炮)、輜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一般齊裝滿員的日軍常備主力陸軍師團兵力往往可達24000-28000人,擁有戰馬7630匹、步騎槍14900枝、擲彈筒144個、輕機槍288挺、重機槍54挺、山炮16門、野炮36門等武器裝備。是具有多兵種配合的有強大戰鬥力的作戰單位,故這種師團又被稱為甲種師團。日本陸軍第一至第二十師團、近衛師團、近衛第二、近位第三師團、戰車第一、第二、第三師團和一度由常備主力師團的預備役部隊編成的8個師團,均屬於甲種師團的編制。
(1)四單位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30,馬:165,各種槍95,非機動車63。
旅團司令部:人員75,
馬20,各種槍36,非機動車4。
步兵聯隊:人員3747,馬526,各種槍2590,各種炮14,擲彈筒76,非機動車256。
步兵大隊:人員1091,馬118。
步兵中隊:人員194,各種槍174,擲彈筒6。
野炮兵聯隊:人員2894,馬2269,各種炮48,各種槍541。
野炮兵大隊:人員634,馬499,野炮12。
野炮兵中隊:人員128,馬184,野炮4。
騎兵聯隊:人員452,馬429,各種槍320。
騎兵中隊:人員144,馬134。
工兵聯隊:人員672,馬99。
工兵中隊:人員286,馬19。
師團通信隊:人員255,馬47。
輜重兵聯隊:人員3461,馬2612。
輜重兵中隊:人員562,馬376。
師團衛生隊:人員1101,馬128。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240。
總計:每師團約25000人,每旅團約7800人。
(2)常設四單位制馱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司令部:人員391,馬239。
旅團司令部:人員80,馬25。
步兵聯隊:人員3818,馬約720。
步兵大隊:人員1150,馬180。
步兵中隊:人員194。
騎兵聯隊:人員508,馬約321。
炮兵聯隊:人員3699,馬3600,炮48。
山炮兵大隊:人員999,馬720,炮12。
山炮兵中隊:人員195,馬138,炮4。
工兵聯隊:人員719,馬150。
工兵中隊:人員約300。
輜重兵聯隊:人員4890,馬4260,輜重馱馬具3882。
輜重兵中隊:人員684,馬598。
師團通信隊:人員289,馬84。
師團衛生隊:人員1328,馬163。
兵器勤務隊:人員121。
野戰醫院:人員300左右
總計:每師團28500人,每旅團約7900人。
(3)臨時編成三單位制挽馬師團人員裝備情況:
師團下轄一個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師團還有師團搜索隊,野炮兵聯隊,工兵聯隊,輜重兵聯隊,通信隊,衛生隊,兵器勤務隊,病馬廠一個,野戰醫院2個。
師團司令部:
人員91,馬22,馬車8。
步兵團司令部:人員7,馬3。
步兵聯隊:
人員2909,馬179。
師團搜索隊:
人員319,馬185。
野炮兵聯隊:
人員1745,馬1259。
工兵聯隊:
人員402,馬15,車2。
師團通信隊:
人員178,馬30。
輜重兵聯隊:
人員370,馬113,馬車50。
師團衛生隊:
人員376,馬47。
野戰醫院:
人員239,馬87。
病馬廠:
人員48,馬11。
兵器勤務隊:
人員132。
總計全師團約12800人,步兵團約8700人。
(4)丙種師團情況:丙種師團下編兩個步兵旅團,每旅團下編四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工兵隊,通信隊,輜重隊,野戰醫院,病馬廠。人員:丙種師團的編制人員在不同時期變動極大,一般情況下,步兵旅團約為5100人,獨立步兵大隊為1270人,總計全師團約為11980人。
2、
37制標准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4門,37炮4門,92步炮6門,重機槍24挺。1個炮兵聯隊,48門炮,其中36門38式75毫米山炮,12門100毫米炮。共計25375人。
3、
37制特設師團:轄2個旅團,每個旅團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裝備41式山炮3門,92步炮6門,重機槍8挺。1個野炮聯隊,36門38式75毫米野炮。計21902人。
4、
三單位制師團,又稱乙丙丁種師團。轄步兵團,步兵團下轄三個步兵聯隊,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與一個步兵炮中隊(四門步兵炮)。步兵大隊無炮兵小隊,炮兵聯隊為24-36門山炮或野炮,騎兵聯隊改為搜索聯隊,其他如輜重、工兵等後勤部隊也大為減少,編制人數為13000-18000人。
到了武漢戰役結束之後、由於戰場的擴大與戰爭消耗,日軍越來越多將三單位制師團與獨立混成旅團投入了第一線。因此、日軍進行了編制上的調整,將三單位制師團的後勤部隊予以補充,使總人數達到了1.5-1.7萬人。獨立混成旅團的步兵大隊改為轄四個步兵中隊與一個機槍中隊,總人數達6000-7000人。該編制僅限於一線部隊,守備部隊仍為原編制。另外又開始將四單位制師團改為三單位制。
1938年後,由於日本帝國主義在侵華戰爭中兵力消耗極大,其後組建的第二十一師團至第四十九師團均取消了旅團級建制,由師團直轄三個步兵聯隊,每個聯隊下轄三個步兵大隊,同時指揮炮、工、騎、輜重兵聯隊等單位,全師團定員減至1.8萬人,配備軍馬2065匹,步騎槍8940枝、擲彈筒216個、輕機槍216挺、重機槍54挺、平射炮18門、山炮12門等武器裝備,這種類型的日軍師團被稱為乙種師團。

『玖』 鬼子一個大隊是多少人

日軍的一個小隊,稍稍大於中國軍隊的排和北洋軍的排,一般由7人小隊部、三個13人分隊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8人擲彈筒分隊構成,共54人。而為了應付中國的游擊戰,日軍還曾有另一種小隊編制:每小隊6個分隊,每分隊8人,只有3個分隊配置機槍,加正副排長,全小隊50人。

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比起中國軍隊的一個連就已經大出不少了,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有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54人的小隊。共181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有時會加強2-4挺重機槍甚至1-2門90迫擊炮或九二步兵炮。

(9)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擴展閱讀

抗戰中期,隨著正面和敵後兩個戰場展開,日軍為適應不同戰斗規模的需要,把師團分為甲、乙、丙、丁四種等級:

(1)甲種師團:又稱挽馬師團,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騎、炮、輜重各一聯隊,共8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8200人。

(2)乙種師團:又稱馱馬師團,由於後期馬匹不足,在甲種師團的標准上壓縮了騎兵聯隊,改為大隊(個別不設騎兵)。轄2旅團(每旅團2個步兵聯隊),工、炮、鎦各一聯隊,共7個聯隊,加上一師團部、兩旅團部的非戰斗人員共24400人。

(3)丙種師團:由混成旅團擴編,轄3個步兵聯隊,工、炮各一聯隊,一般有5個聯隊,加上師團部的非戰斗人員約15500人。

(4)丁種師團:也是由混成旅團擴編,只轄3個步兵聯隊,其他兵種只有大隊或中隊編制,約11000人。由於機動靈活,主要用於掃盪八路軍華北敵後抗日根據地。

『拾』 二戰時期日本的一個中隊有多少人

日軍的一個步兵中隊包括一個19人的中隊部:有中隊長,執行官,3個軍士,4個衛生員,軍官的勤務兵,司號員,8個通信員;3個54人的小隊。共181人,步槍139支,輕機槍9挺,擲彈筒9具。有時會加強2-4挺重機槍甚至1-2門90迫擊炮或九二步兵炮(由營拆解支援到連)。

日軍基本的戰術兵團是師團,編制為四單位制、即師團下轄2旅團、 旅團下轄2步兵聯隊,另有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各一個聯隊。

(10)抗日戰爭日本一個大隊是多少人擴展閱讀

抗戰爆發後,日軍又重新組建了十三、十八兩個新編常設師團,又組 建了一批特設師團。所謂的特設師團是指由常設師團的預備役人員所 組成的部隊,其番號為常設師團、聯隊的番號前加一百。

其編制大體與常設師團相同,只是騎兵聯隊變為騎兵大隊(二個騎兵中隊與一個機槍小隊),挽馬制師團的炮兵聯隊為36門75mm野炮與12門75mm山炮的較弱設置。特設的馱馬制師團人數為28200人、挽馬制為24400人。

同時在做戰時日軍給各師團配屬特種兵及補充人員等,可使一個師團指揮的人馬達四萬人以上(比如板垣征四郎指揮的第五常設師團就特地取消一零五特設師團,用一個師團的人員裝備作為補充人員,使得板垣師團可以一分為二,歷經南口、平型關、金山衛登陸、忻口、太原、南京、臨沂等多次慘烈損失後,戰鬥力依然不減,能以一個師團之力攻克廣州)。

大齡預備役人員組成的十三、十八和特設師團,因戰斗鬥志不強,表現不佳而在1940年前陸續被取消回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4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3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3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7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0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4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9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1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1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