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主要攻打哪裡
A. 二戰日本進攻的有多少個國家啊
日本在二戰中曾經侵略過中國、蒙古、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新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泰國、緬甸等國。
二戰前已經吞並了朝鮮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和庫頁島的南部。
那時的香港是英國領土,馬來西亞還屬於荷蘭,菲律賓屬於美國,蒙古還屬於中國,這些國家都在二戰後獨立
所以還包括美國,英國,荷蘭,蘇聯。它打了蘇聯兩次,但是被蘇聯狠揍了,就不敢再打了。
拓展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鏈接:網路-二戰
B. 二戰日本攻佔哪些國家
二戰時期日本曾侵佔的領土及時間:
中國的部分地區:1938—1945
法屬印度支那(越南、柬埔寨和寮國):1940年7月15日—1945年8月29日
香港(英國):1940年12月12日—1945年8月15日
泰國: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泰國在二戰中作為日本的盟友)
英屬新幾內亞:1941年12月27日—1941年9月15日
菲律賓(美國): 1942年5月8日 -—1945年7月5日
關島(美國):1942年1月6日 -—1942年10月24日
荷屬東印度群島:1942年1月18日-—1942年10月21日
葡萄牙屬帝汶:1942年9月2日—1945年2月19日
馬來亞(英國): 1942年3月27日—1945年9月6日
安達曼群島(印度):1942年3月29日—1945年9月9日
新加坡:1942年3月29日—1945年9月9日
砂拉越王國(英國):1942年3月29日—1945年9月9日
汶萊(英國):1942年3月29日—1945年9月9日
婆羅洲(英國):1942年3月29日—1945年9月9日
諾魯:1942年8月26日—1945年9月13日
威克島(美國):1941年12月27日—1945年9月4日
緬甸:1942—1945
吉爾伯特群島(英國);1941年12月—1944年1月22日
聖誕島(澳大利亞):1942年3月—1945年10月
阿圖島和基斯卡島(美國):1942年6月6日—1943年9月27日
C. 日本在二戰期間都侵佔過哪些國家
二戰時日本佔領過的國家有以下這些:
1.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吉爾伯特群島。
2.1941年12月9日 日軍佔領曼谷。
3.1941年12月25日 日軍佔領香港。
4.1941年12月27日 日軍佔領英屬新幾內亞、威克島。
5.1942年1月11日 日軍佔領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仆從國發動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二戰時期的日本,強大而極具侵略性,日本的崛起史就是一部侵略史。1942年6月,是日本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日。此時的日本實際控制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海域。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在近代史上快速的崛起並發動曠日持久的侵華戰爭。日本的帝國夢,發動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無邊的血與淚。下面是日本侵佔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二戰前就侵略了蒙古,朝鮮(北朝鮮和南韓),中國東北,台灣。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陸續侵佔中國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
1937年7月7日後開始全面侵華,佔領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大片地區。
D. 二戰日本進攻路線有哪些
中國:北路從東北向華北,然後兵分兩路,一路南下進攻蘇魯豫皖,一路西晉進攻山西。進攻蘇魯豫皖的部隊與中路淞滬會戰後進攻南京的部隊匯合,西進進攻湖北。南路,則是在進攻廣州,香港。北、中、南三路軍隊,在抗戰正式爆發的2年內,日軍佔領了中國東、中部最富庶的地區,國民政府被迫西遷重慶。
東南亞:日本法屬印支事件之後,沿中南半島南下,攻下緬甸、寮國。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兵鋒最遠處道道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並長期佔領巴布亞紐幾內亞。
太平洋:41年底,偷襲珍珠港,暫時取得了西太平洋的控制權。
遠東:38年挑起「諾門坎事件」慘敗後轉而進攻阿留申群島。
E. 二戰時期被日本侵略的國家和地區有哪些
二戰時,日本佔領過朝鮮、台灣、庫頁島、中國、帛琉、中途島、關島、塞班島、香港、澳門、法屬印度支那(中南半島)、菲律賓、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等。
日本還佔領了太平洋上的大批島嶼:如帛硫群島、索羅門群島、馬里亞納群島。
日本沒有佔領澳門。原因是: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日本在南美的巴西等與葡萄牙關系密切的地區有大量僑民,考慮到政治原因日本沒有佔領澳門。
日本沒有佔領印度。原因是:日本力量不足、在太平洋戰場不斷失敗,沒有能力繼續進攻印度。
(5)日本二戰主要攻打哪裡擴展閱讀
1、二戰時期的日本在軍備實力上是相當強的,當時的日本已經擁有了航母,而且還有零式戰機,當時的零式戰機甚至是整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甚至擊敗了美國的戰機。
不僅如此,當時的日本士兵的戰鬥力也是相當的強悍,一個日本士兵可以單挑幾個其他國家的士兵。
2、另外一點就是日本是一個善於學習的民族,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如忠義,孝道,謙恭,家族禮儀,尊卑秩序等。
3、與此同時,日本又是地道的海洋國家,有著類似於西方傳統的冒險挑戰精神,他們崇尚武力,熱情洋溢,激動好鬥,骨子裡帶有天然的侵略性,故此在二戰期間侵略和佔領了很多國家。
F. 二戰中日本侵略者侵略了中國的哪些地方
東三省、熱河、綏遠一部、察哈爾、河北、山西絕大部、山東、河南大部、安徽絕大部、江蘇、浙江一部、江西北部、湖北絕大部(只有大別山在桂系手裡)、湖南大部、福建大部、廣東一部、廣西一部、雲南小部。
二戰期間,日本發了瘋似得侵略中國,曾佔領了中國26省1560餘縣市,侵略面積竟達660餘萬平方公里,佔領了中國土地面積三分之二以上。
除了人口和面積,日本在經濟發展上絕非「小國」。在「二戰」之前,日本經濟實力穩居亞洲第一,遙遙領先於中國等國家。經濟總量達到283億美元,是世界第6經濟國。日本海軍航空兵裝備的「零式」戰機,是整個太平洋戰場初期最優秀的戰斗機,在珍珠港戰役爆發後的6個月里,「零式」戰機幾乎統治了整個西太平洋的天空,讓美軍十分頭疼。
G. 二戰時美軍攻打的第一個日本所屬島嶼是哪
沖繩島
沖繩島戰役
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在沖繩島對日軍進行的登陸戰役。沖繩島為琉球群島的第一大島,位於日本本土和中國台灣之間,北距九州 630公里。北部多山,南部主要是丘陵地,有機場、港灣多處,是日本本土的南部屏障。1945年初,美軍佔領呂宋島及硫黃島後,為掌握整個琉球群島的制海權和制空權,建立進攻日本本土的基地,決定攻佔沖繩島。沖繩島因其在日本本土防禦中的重要的戰略位置,為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沖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 「破門之戰」。
1945年3月下旬至6月底,日軍與美軍在這里激戰,那是二戰中發生在日本本土的唯一一場戰役,三個月間槍炮聲驚天動地,鋼鐵風暴橫掃沖繩列島,死亡人數超過二十萬。
H. 二戰中日本侵略者侵略了中國的哪些地方
北從黑龍江南到海南島,華中華南華北東北大片疆土基本被日本人佔領。
西南還很安然的當著陪都,沒被日本佔領的有四川青海西藏新疆廣西,部分被佔領的陝西山西廣東雲南寧夏。
關內少數的省有我們的根據地,有的有部分蔣軍。豫湘桂戰役打通了中國到東南亞的大陸交通線。
抗日戰爭年表:
1、二戰爆發前: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4個月又18天時間佔領中國東北地區。
1932年1月28日,日本為轉移國際注意力,掩護其籌建「滿洲國」企圖,發動一二八事變,進攻上海閘北。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奮起抗戰,在一個月時間里,迫使日軍三易統帥。
1932年3月,日本扶植溥儀,建立偽「滿洲國」。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省,省主席湯玉麟不戰而逃。同年,東北軍與二十九軍在長城沿線抗擊日軍。
1935年,日本策動「華北五省自治」,強化對中國華北地區的侵略。
1936年,日軍進攻綏遠,傅作義率三十五軍奮起抗戰,取得百靈廟大捷。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會戰開始,11月12日,上海陷落。
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製造了長達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屠殺中國軍民三十多萬人。
1938年3月至5月,徐州會戰。
同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1939年,日軍進攻長沙,第一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2、二戰爆發後:
1940年,八路軍發動百團大戰。
1940年,棗宜會戰。張自忠殉國
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日軍兵敗。
1942年,日軍進攻緬甸,中國軍隊第一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2年,日軍發動五一大掃盪。
1944年,第二次中國遠征軍出國抗戰。
1944年,日軍發動「大陸交通線戰役」。第四次長沙會戰,長沙陷落。
1945年,湘西會戰。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
(8)日本二戰主要攻打哪裡擴展閱讀:
一、戰爭背景
1、日本經濟危機
1929年10月,由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日本在危機中遭受沉重打擊,國民經濟虧損,黃金不斷外流,工業萎縮,農業告急。為了擺脫世界經濟危機造成的深重困擾,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日本帝國走上侵略道路,日本軍國主義者加緊實施其既定的侵華政策。
2、國際環境
九一八事變後,國際局勢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特別是各主要國家對日本侵略中國所採取的綏靖政策,客觀上縱容了世界法西斯勢力的發展和相互勾連。
中國政府曾將希望寄託於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國際聯盟。然而西方政治家們此時主要精力集中於歐洲戰場,未向中國伸出援手。
國聯的綏靖主義態度使日本對國際社會不再心存忌憚,它向日本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嘗到了甜頭的日本從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二、戰爭轉折階段
1941年12月,在日本突然襲擊美國珍珠港之前,由於法西斯勢力不斷壯大,美國出於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考慮逐漸改變了「中立」態度。並且加強對英國、蘇聯等各國的援助。
1941年8月,羅斯福和丘吉爾在大西洋一艘軍艦上會晤,並發表聯合宣言《大西洋憲章》 。倡導自由、和平,反對侵略。同時,美英也開始對蘇聯提供一些援助。
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斯大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等26國在華盛頓發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並決心共同打敗德、日、意法西斯的侵略,不到侵略國 無條件投降,決不和敵國單獨議和。
《聯合國家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陣線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的進程。
1942年6月,日本軍部為了徹底摧毀美國太平洋艦隊,進攻美軍駐守的中途島。美軍掌握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以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摧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取得了中途島海戰的勝利,從而使太平洋戰場的形勢發生轉折,日軍被迫由進攻轉變為防禦,美軍則由防禦轉變為進攻。
I. 二戰中,日本准備攻佔的范圍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
1941年11月,日軍參謀部和軍令部就南進的作戰計劃達成最後協議,確定要攻佔的范圍大致是:緬甸、馬來、蘇門答臘、爪哇、蘇拉威西島、婆羅洲、菲律賓、關島、威克島、香港等地區。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日本基本完成對「大東亞」的征服,控制了西起緬甸、馬來亞,東到中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北達阿留申群島,南抵新幾內亞、索羅門群島的亞洲太平洋廣大地區。日本法西斯關於「大東亞共榮圈」的構想正在變為現實。
J. 二戰日本佔領了哪些地方
整個東南亞,美國的小島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