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美國轟炸日本的時候扔了多少汽油大

美國轟炸日本的時候扔了多少汽油大

發布時間: 2022-08-07 10:39:52

A. 二戰美軍轟炸東京,其傷亡人數為何超越廣島原子彈事件

二戰美軍轟炸東京,其傷亡人數是要超越廣島原子彈事件。因為死亡人數太多,美軍的空襲是在夜間進行的,當時日本的大陸防空系統在夜間威脅著美國軍隊。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軍事行動進入了勝利的最後階段。日本70%的地面部隊在中國戰場被壓制,美國海軍的大部分機動部隊在太平洋戰場被殲滅。為了防禦盟軍登陸,日本當局緊急擴充兵力,地面部隊的總防禦達到240萬人。

日本陸軍和海軍航空兵為保衛國土投入了1萬多架飛機。除與美國戰斗艦艇交戰外,日軍還有數千架飛機進行自己的防空作戰。1945年,日本作為國產防空戰,擁有1型「魚鷹」可比戰斗機、2型「屠龍」、3型「海燕」、4型「強風」戰斗機等型號,包括4型「強風」戰斗機,其性能足以在戰爭結束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P51 FE FE戰斗車。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了77年多,但對她的回憶記憶猶新。最近,俄羅斯歷史學家回憶起當年美國轟炸東京的情景。據衛星通訊社報道,同年,美國動用300多架戰略轟炸機,向東京投下數百噸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造成8萬至10萬平民死亡。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兵最猛烈的打擊,直接在日本首都的廢墟中,

B. 美國當年向廣島 長崎投原子彈時,日本為什麼沒有把它打下來

在美國對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之前,美國空軍已經對日本所有重要城市實施了長時間轟炸,之所以放過廣島和長崎就是為了日後試驗原子彈的威力。
既然美國能夠對包括東京在內的日本重要城市狂轟濫炸,就說明日本空軍已經完全覆滅。事實上,在日本近海實施神風特攻的那批飛行員是當時日本最後的一批空軍了,日本不是沒有飛機,而是飛行員都死光了

C. 二戰時期東京大轟炸的資料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5年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早在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曾派出16架B-25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主要上是象徵性的任務。而且在將近兩年多的時間里美軍都沒有條件組織對日本本土的戰略轟炸。
當美國成功發展B-29超級空中堡壘式轟炸機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的時速達563千米/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里程為643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的戰斗機很少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的首輪使用B-29的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九州島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命中目標,有4架未能起飛,有4架墜毀,有6架因機件問題要在途中棄置所帶的炸彈,有一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隻轟炸了次要的目標。
當時美軍並未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由中國出發則會有補給問題,而且距離也太遠,由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料,故此B-29在中國的日子裡,只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尼米茲海軍上將的跳島戰術攻佔了馬里亞納群島的島嶼後,美國第20航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司令部,並開始籌備使用B-29對日本本州島的大規模轟炸。1944年10月第七十三轟炸機聯隊進駐馬里亞納群島的塞班島。
首次來自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受了輕傷。這是自杜利特空襲東京以來美軍首次轟炸東京。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的天氣並不 東京大轟炸
適合此戰術,最終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主要原因是日本工業與德國完全不同,主要是由散布在居民區的小作坊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再送到大工廠進行組裝。晝間高空精確轟炸根本無法摧毀星羅棋布的小作坊,也就無法有效地打擊日本軍事工業。美軍的戰略轟炸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2月19日,第20航空軍的指揮部發出了將「試驗性」燃燒彈空襲提到了優先位置的新命令。美軍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Napalm),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毀。這更堅定了李梅實施大規模夜間火攻的決心。
李梅重新評估局勢,想出了一個重大的戰術變化。他決定在下次的任務中,拆除轟炸機上所有的槍炮炮塔以及彈葯 (只留下尾機槍手),以減輕 B-29 的重量,以攜帶更多的燃燒彈,並在五千到六千尺的低高度間展開夜間轟炸。引發大火來震撼日本國民,破壞散布在居民區的生產零部件和預製件的小作坊,達到徹底癱瘓日本軍事工業的目的。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各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由前面的轟炸領導機首先投彈, 引入目標區。該計劃使已經習慣了安全的高空投彈方式的戰斗機組人員疑慮重重。李梅發現日軍夜戰裝備不足,而且李梅決定延後將計劃呈送華盛頓的時間,由自己承擔這次作戰任務的全部責任。
3月9日至10日,美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從馬利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二十四時十五分,兩架導航機到達東京上空,在預定目標區下町地區投下照明彈,接著投下燃燒彈,為後續飛機指示目標。隨後大批轟炸機接著以單機間隔依次進入投擲燃燒彈,火勢迅速蔓延開來。當晚東京出現 火災旋風(Firestorm,大火造成的灼熱氣浪與冷空氣形成強勁對流風),334架B-29共投下了超過2千噸燃 東京大轟炸
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造成近4萬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毀,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死,10萬被燒傷或嗆傷。空襲中有9架B-29被擊落,5架負重傷並在海面迫降,42架其餘受傷飛機返回了基地。
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子彈爆炸相比。大火之後日本政府花了二十五天的時間才將燒焦的屍體清除完畢。 火攻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又夜襲名古屋,使該市的飛機製造中心化成一團火焰。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千米的市區在3小時內焚毀。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毀。美軍於四、五、六月又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4月13日,皇宮與宮殿一部分被焚燒,明治神宮焚毀。7月4日時美軍宣布當時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
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僅東京就有上百萬人逃亡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及其它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3月10日凌晨的東京大轟炸摧毀了東京63%的商業區和20%的工業區,戰果遠遠超過了之前歷次所有轟炸的總和。美軍3年來一直想要搗毀的22個東京兵工廠被徹底焚毀。據當時日本政府統計,在當晚的轟炸中有約10萬人被燒死(另一種說法是8萬人),另有10萬人被不同程度燒傷,傷亡人數竟超過了後來遭到原子彈襲擊的廣島。轟炸中,美軍有9架B-29被擊落,5架被重創,後來均在近海迫降,飛機上的大部分空勤人員都被美軍潛艇救起,還有42架被擊傷,但都安全返回了基地。
3月10日以後,李梅又指揮B-29轟炸機部隊繼續對東京以及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進行了持續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使其遭受了毀滅性破壞。至6月中旬,李梅又將燃燒彈轟炸范圍擴大到其他中小城市和交通線。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事實證明, 三月十日的東京大轟炸在戰爭史上是任何交戰國所遭受的最大災難之一。才一夜的功夫, B-29 就幾乎摧毀了東京中心十六平方哩的面積, 將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建築----二十六萬七千一百七十一幢建築物----被炸成廢墟。據目擊者說, 在大火蔓延過來之前, 熾熱的高溫已經使整個防火線熊熊燃燒。混凝土建築物中的易燃材料被燒得一乾二凈, 不流絲毫痕跡。人員傷亡慘重, 那一夜死亡的人數比廣島或長崎在原子彈爆炸中死亡的人數還多.

D. 美國在東京一共投下了多少噸炸彈

東京大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這兩次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首都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

早期轟炸

早在1942年的珍珠港事件後,美國的吉米·杜立特(Jimmy Doolittle)中校曾派出16架B-25戰略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這次攻擊主要上是象徵性的任務。

然而,當美國成功研究B-29轟炸機後,美軍便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有實質作用的戰略轟炸。B-29轟炸機的時速達563千米/小時,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里程為6430千米。打擊距離達到2,400千米,並能攜帶9,000公斤的炸彈。當時軸心國的戰斗機都不能達到此高度,即使達到也追不上它們的速度。

美軍的首輪使用B-29的襲擊是在1944年6月15日,47架B-29從成都起飛,轟炸位於日本四國的八幡鋼鐵廠。但這次攻擊並沒有造成太大的破壞,68架飛機中,只有47架命中目標,有4架未能起飛,有4架墜毀,有6架因機件問題要在途中棄置所帶的炸彈,有一架被擊落,其餘的大多隻轟炸了次要的目標。[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首次來自南方的襲擊是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意欲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0,000米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10%命中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受了輕傷。

當時美軍並未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硫磺島等軍事基地,如果由中國出發則會有補給問題,而且距離也太遠,由中國起飛的B-29必須減少載彈量以運載燃料,故此B-29在中國的日子裡,只對日本發動了有限的攻擊。直到尼米茲海軍上將的跳島戰術攻佔了一些接近日本的島嶼後,美國第20空軍被編配到第21轟炸師,並開始籌備對日本本州的大規模轟炸。

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因日本的天氣並不適合此戰術,最終美軍決定在夜間進行地毯式燃燒彈轟炸,派出轟炸機在1,500-2000米的高度轟炸日本的大城市。美軍的戰略轟炸造成的傷亡比後來的原子彈攻擊還要多。

燃燒彈攻勢

美軍在1945年2月23日至24日首次對東京採取大規模燃燒彈攻勢,當晚174架B-29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Napalm),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毀。

隨後在3月9日至10日,美軍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從馬里亞納群島出發,再次使用凝固汽油彈對東京進行持續2小時的地顫式轟炸,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隔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當晚東京出現火災旋風(Firestorm),334架B-29共投下了超過2千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造成近10萬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毀,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83793人被燒死,10萬被燒成重傷。空襲中有9架B-29被擊落,5架負重傷並在海面迫降,42架其餘受傷飛機返回了基地。大火之後的清理工作進行了25天。[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3月9日的轟炸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非核武空襲,這比二次大戰中任何一次軍事行動都造成了更多的傷亡,破壞力可以和後來的原爆相比。

火攻東京後不到30小時,317架B-29轟炸機又夜襲名古屋,使該市的飛機製造中心化成一團火焰。13日,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也遭到了300架B-29的轟炸,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千米的市區在3小時內焚毀。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使其造船中心被摧毀。美軍於四、五、六月又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4月13日,皇宮與宮殿一部分被焚燒,明治神宮澤化為烏有。7月4日時美軍宣布當時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

美軍轟炸過程中許多東京市民逃離出城。李梅派美機投下警告傳單,通知下一步轟炸的目標,使他們更加恐懼。僅東京就有上百萬人逃亡農村,工廠工人的出勤率不到從前的一半。轟炸東京及其他城市使日本戰時經濟陷入癱瘓。

其後美軍在5月26日再一次派出470架飛機轟炸東京,造成7415人死傷,22萬間房屋被焚毀。連月來轟炸使東京有一半的建築物被摧毀。

免於被轟炸的地區

美軍把一些地區列為受保護地區,不予以轟炸。[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聖公會的聖路加國際醫院

東京大學

救世軍

皇居

爭議

美國使用燃燒彈轟炸東京民居的做法,造成10萬人死亡,多數為平民,引起極大爭議,部分人甚至視之為戰爭罪行。即使後來的原爆引起更大傷亡,但這至少迫使日本無條件投降。這種戰略轟炸行為的目的主要是破壞日本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以及降低日本人的士氣,在總體戰的理論中,這種攻勢是可以接受的行為。[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美國對日本的戰略轟炸也引起了對使用燃燒彈的道德討論,策劃轟炸行動的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後來也指出如果美國戰敗,他本人肯定會被控犯下戰爭罪行,但他也認為這次轟炸提早了戰爭的結束,從此減低了人命傷亡。日本前首相近衛文麿也曾指出,東京大轟炸使日本開始考慮停戰。

E. 東京大轟炸始末——二戰時期美國對日戰略轟炸記

美國生產B-29轟炸機的工廠車間

正是有此重器在手,美國羅斯福總統才有底氣在1943年1月,也就是B-29剛剛定型,即將投產之時,即告知中國方面,他將派出一支空前強大的轟炸機部隊,從中國出擊,轟炸日本本土。為B-29選擇的出擊基地是成都。

這是當時盟國方面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陸上出擊基地,有3700公里之遙,以B-29之航程,等於有去無回,只有靠採取中途加油、減少載彈量等來盡力延長。

更加直接的困難是,成都缺乏可供重達五十餘噸的B-29起降之大型軍用機場,以中國之工業力,又似乎難以在短時間內修建完成。

何況按照羅斯福總統提出的計劃,至少需要四個這樣的機場,外加數個配套的戰斗機用機場。

中國人沒有修建機場所需的工程機械設備,也沒有修建機場的經驗,大部分都是農民的施工隊伍,在半年時間里,就以原始的工具,無數的血汗,建成了四個大型軍用機場,五個戰斗機機場。

1944年6月15日,68架B-29轟炸機,迎著晨曦,朝日本本土飛去。因為航程所限,能攜帶近10噸炸彈的B-29,此次只攜帶了兩噸左右,作戰目標,也沒有能夠遠及東京,而是日本本土南端九州,主要打擊八幡鋼鐵廠,此廠所產鋼鐵占當時日本產量的兩成以上。

轟炸效果非常不理想,只有一枚炸彈命中目標,對八幡制鐵所之產能,幾乎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出擊之目的在於「支援太平洋戰場上盟軍另外一個重要行動」——攻佔馬里亞納群島。此地距離東京不到2500公里,有多個島嶼適於修建大型軍用機場,一旦奪得,將成為B-29絕佳的出擊基地。

所以來自成都的空襲,只不過是一個開始。在B-29自成都出擊的那一天,盟軍攻佔馬里亞納群島第二大島塞班。隨後工兵部隊開始搶修機場,而在其建成之前,B-29將繼續從成都出擊,轟炸日本本土。

從1944年6月15日首次出擊,到1944年12月21日最後一次出擊為止,B-29總計從成都出擊20次,投彈近千噸。對日本本土之轟炸,一直局限於九州,實質性的破壞,也不太大。

但多次出擊,對於盟國,特別是中國之士氣振奮有巨大作用。而多次出擊所得來的經驗,更有巨大價值。這些經驗為一位戰略轟炸史上的名將所吸收領悟,他會將其「發揚光大」,猛烈炸響日本人心中的倒計時鬧鍾。

這位名將的名字,叫柯蒂斯?愛默生?李梅。

燒夷

李梅起初以少校軍銜在歐洲作戰,指揮美國陸航第8航空隊的一個大隊,轟炸德國。1944年6月,他被作為最具潛力的轟炸機指揮官,從歐洲調到亞洲。9月8日,他親自駕機,率領百餘架B-29,從成都出擊,轟炸日本。當時他的軍銜是少將。

將軍級別的人物,開著轟炸機飛臨敵國上空,冒著密集的防空炮火和敵方戰斗機的攔截,投下炸彈,這種事情在英美軍界十分常見,李梅更是其中之典型。通過這種方式,他獲得了大量經驗,為接下來的「發揚光大」做好了鋪墊。

這種經驗之一,就在於美軍在歐洲所常用的晝間高空精確轟炸,也就是大白天從高空向地面目標扔炸彈,適用於德國,卻並不適用於日本。因為德國工業集中,多為大型廠房,上空雲層稀薄,大群轟炸機集中轟炸,效果「良好」。

日本則是恰恰相反,工業呈分散式布局,廠房只是裝配點,零部件生產分散在大量的小作坊中,散布於城市的「千家萬戶」里,上空又時常有厚厚雲層外加強勁高空氣流,晝間高空精確轟炸效果十分不理想。

李梅便轉而想到,何不採取低空夜襲?

根據多方所得情報,他得知日本之城市結構,亦大不同於德國。德國多有磚石結構的現代建築,日本則是大量的木製建築。所以美軍常用的高爆炸彈,對於日本城市毀傷效果遠不如對於德國城市。

如果用燃燒彈呢?東京當時之城區面積,超過500平方公里,消防員不足萬人,消防車只有千餘部,且消防車極為落後,只能使用兩小時。更加致命之處在於,東京供水系統採取電動水泵,一旦電力系統被炸毀,消防員將無水可用。

夜幕中,東京化為了一片火海——這番畫面開始越發清晰地出現在李梅腦海里。

1944年11月,包括塞班島在內的多個島嶼建成了大型軍用機場,B-29的出擊基地,也從成都轉到了這里,李梅隨之調動。1945年2月24日,他以兩百餘架B-29出擊,每架攜帶3噸燃燒彈,首次轟炸東京。

此次出擊,李梅並未冒險採取夜間低空轟炸戰術,仍以美軍主流戰術晝間高空精確轟炸為主,他主要的目的是檢驗燃燒彈之效果。

大為滿意之後,3月9日,他一聲令下,300餘架B-29,滿載燃燒彈,在茫茫夜色中,向東京飛去。這一次,B-29將大膽採取低空夜襲戰術。

李梅卻並未駕機出征,原來當時美國已經啟動原子彈計劃,李梅是知情者之一,按照相關保密條例,這樣的人,是不能再以身犯險的——萬一成了俘虜,為日本人所獲,後果不堪設想。

代替李梅出征的是准將鮑爾斯。此人也是一員猛將,帶著僚機率先闖入東京上空,低空投下燃燒彈,在市中心燒出一個醒目的「X」形標記。隨後跟進10架B-29,將這個「X」形標記進一步擴大。後面的大部隊,以標記為中心,展開轟炸。

日軍只有微弱的高炮火力進行回應,因為他們挨慣了美軍大白天從高空發動的轟炸,這一次,措手不及!

接近1700噸燃燒彈,在一個小時之內,傾泄到了東京城區。這些燃燒彈,包括凝固汽油彈與白磷彈,落地之後四處飛濺,木製結構的房屋沾之即燃。當夜東京又有時速三十餘公里之大風,風助火勢,形成極為可怕的火浪,所到之地,房為火房,人為火人。

那不到萬人的東京消防隊伍,在這樣的火海面前,很快就崩潰了,他們連撲滅其中一處的能力都沒有。大量的人群瘋狂地爭搶有水的池子,卻在鑽入其中之後,被極度的高溫化作了煮沸的鍋中之物。至於那些躲到防空洞中的人,則大都被高溫烘烤而死。

這一夜,東京城的十分之一被焚毀,死亡人數接近10萬,超過百萬人無家可歸。裕仁天皇所在皇宮倒是無恙,因為美國對他「另有安排」。

李梅繼此次出擊獲得巨大成功之後,他正式開始了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戰略轟炸,用他的話說,就是要用燃燒彈「動搖日本這個罪惡神國的基礎」。

接下來的十天時間中,李梅麾下的B-29,先後火焚了名古屋、大阪、神戶,用光了太平洋戰區的燃燒彈庫存,不得不等待後方運來。在此期間,他又領命以B-29布設大量水雷在日本周邊海域,封鎖其海上交通。

4月13日,燃燒彈到位之後,李梅的火攻作戰繼續進行,炸到7月初,日本本土五十餘個城市已經被炸到沒什麼目標可炸的境地。

恐怖的火攻作戰,在造成大量死傷的同時,更讓萬分恐懼的日本人紛紛從城市逃往鄉下,導致日本的工業失去了根基,無人來加工零配件,也無人來修復工廠。

到7月,日本工廠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工人,煉油、鋼鐵、飛機發動機等工業產量下降一半以上,像三菱這樣的軍事工業大戶更是幾乎全毀。

在日文中,燃燒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燒夷彈」,這是從中國古文中借來的詞彙。取其「燒夷」二字,恰好可以用來總結李梅發動的火攻作戰。

(匡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4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3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2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7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70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44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9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70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1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