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麼結婚
㈠ 日本人結婚時有什麼習俗
1、日本神前婚禮時的新娘是一身白,稱為「振袖」的白色長袖和服,上披白色和式罩衫,稱為「白無垢」,據說白色是為了讓新郎來染成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者是為了證明新娘的純潔。新娘還梳著稱為「文金高島田」的高高的日本發髻,戴白色絲棉帽子或者蒙白頭紗,胸部插著荷包或者短劍。
2、婚禮最主要的是「三三九度」的交杯換盞儀式,原本用三組杯共舉行三次,第一組杯先是新郎喝,然後是新娘,接下來是新郎;第二組杯是新娘喝,然後是新郎,接下來是新娘;第三組杯是一起喝,這樣「三三得九」。
3、在日本,通常在結婚儀式之後會舉行喜宴,考慮到出席者的交通便利性,很多人都在有大廳的酒店或結婚會場舉行婚禮。而酒店和結婚會場會為結婚典禮准備所有的用品,還有華麗的演出,所以對於舉行婚禮的人來說也非常便利。
4、戒指交換之儀」:新郎新娘互相將戒指帶到對方無名指上,這是現代受西方影響出現的;「神樂奏上」:伶人演奏雅樂,巫女表演舞蹈;最後,全體起立,親屬飲干巫女斟好的供奉給神的酒,表示雙方親屬結成親戚。神官退場後,新郎新娘、媒人、親屬依次退場,儀式轉移到喜宴。
5、「誓祝奏上」:新郎新娘在神前宣讀誓詞,並且將原稿供奉到神前;「玉串奉奠」:玉串(楊桐樹帶葉小枝,上纏白布條)據說發揮了將神和人的心連在一起的作用,新郎新娘從巫女手中取過玉串後奉獻在神前,「二拜、二拍手,一拜」。
㈡ 日本人怎麼結婚的,日本的婚禮習俗都有哪些流程
在我們中國,一說到結果大家可能都會想到轎子以及我們的傳統服飾,後來我們又引進了西式的婚禮,西裝與婚紗,到了現在,什麼旅遊結婚,騎行結婚等各種形式都出現在我們眼前,那麼就會有人多人好奇,日本人究竟是怎麼結婚的呢?
日本人在結婚時一般都會選擇在當地的神社舉行,並且在結婚之前必須要向"神"和祖先報告, 他們認為這是對"神"和祖先的尊重與敬仰,也祈求"神"和祖先的祝福和保佑。在結婚當天,新郎新娘離開家的時候一定要先在家中向"神"與祖先行禮,並且新娘的服裝一定要以白色為主,還要在頭上戴一塊白色的蓋頭,他們認為白色代表著沒有,表示新娘是空白的,從今以後就要開始新的生活,接收丈夫的姓氏,兩個家庭之前也要有一個新的開始等等。
㈢ 日本人結婚
日本人結婚要先去市役所拿婚姻屆(免費)和戸籍謄本(450日元
X
2人)。
婚姻屆需要寫2個見證人(父母or朋友)的名字和見證人的印章,婚姻屆寫完後和戸籍謄本一起交到市役所,批准後就是夫妻了。市役所會幫你做一個新的戶籍,一般需要3~4天。新的戶籍做成之前可以申請婚姻屆受理證明書(1400日元
很少有人去申請)。
新的戶籍做成後戸籍謄本可以證明雙方是夫妻關系。
印象中日本應該沒有結婚證吧。
㈣ 日本傳統和現代的結婚方式(詳細)
日本人的婚禮十分講究,不惜花費重金。盡管日本社會不斷進步,國家不斷現代化,但日本人依然保留著婚禮的傳統觀念。
最講究門當戶對
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終身大事,更是男女雙方家族的大事情,因此,人們在考慮婚姻問題時,總是十分注意男女雙方是否"門當戶對"。富貴人家的子女只有在婚配對象家庭的地位和財富與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才會比較順利地獲得父母和家族的贊同和幫助。
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
城市:人前結婚式
人前結婚式是一種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場合舉行,如賓館、飯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雙方保證人隨同下,來到結婚登記處,填寫登記表,簽字蓋章,獲取法律上的承認。隨後,新郎新娘或雙方家長提前兩三個星期發出請帖。應邀出席婚禮的人,過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近些年來,逐漸擴大到了朋友、工作單位的領導、同事。婚禮是新郎新娘向這些人表示謝意的一個難得機會,感謝他們過去的愛護、栽培和支持。
婚禮上,新郎新娘穿著華貴的禮服,手捧鮮花,向來賓表示歡迎。出席婚禮的來賓也都是身著節日盛裝,尤其是新娘的女友們更是打扮得光艷照人,使結婚典禮錦上添花。客人們依次向新郎新娘熱情致賀詞,有的還唱歌跳舞,為婚禮助興。在優美的歌聲中,新郎新娘陶醉在新婚的喜悅之中。在親朋好友的一片祝福聲中,新郎向岳母獻鮮花,新娘向婆婆獻花,雙方都是用最真摯的情感、朴實的言語感謝對方的父母親,表示永遠銘記他們撫育自己愛人的恩情。當婚禮進行到尾聲時,新郎新娘要向哺育自己成長的父母告別,這時母親抱著兒子,媽媽摟著女兒,千叮嚀,萬囑咐,熱淚流淌,情真意切。歡騰的婚禮宴會一下子變得異常寂靜,音樂聲消失了,交談聲停止了,碗筷聲聽不到了,所有來賓都在注視著這催人淚下的離別,許多人被感動得灑下淚水。婚禮結束時,新郎新娘歡送客人,向每位來賓回贈禮物,回贈的禮物大多是一套化妝品、一套茶具或一包糖果點心之類。回贈禮物後,在客人的歡呼聲、鼓掌聲和祝福聲中,進行"三三九次對酒飲"儀式,即新郎新娘用三對酒杯對飲三次酒,每杯三次飲完。飲酒結束,新郎新娘在客人簇擁之下,離開婚禮大廳,回到自己的家裡。
鄉村:家庭結婚式
家庭結婚式多在男方家中舉行
舉行婚禮之日,新娘家要舉行"告別宴會",招待近親知已。當新娘離開娘家大門時,人們用掃帚將新娘的足跡"掃光",或在門口摔碎一隻茶碗,甚至在門前掛起白色燈籠,以表示新娘婚後生活和諧,永不返回娘家之意。當新娘在眾親友護送之下來到新郎家門口時,新郎已同親朋好友等候在那裡。此時,新郎新娘要進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儀式:共飲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雙雙跳過院內焚燒著的一堆火、到廚房手拉手地繞灶台走三圈。這種習俗,意在婚後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護。
婚禮儀式要持續數天,最引人人勝的節目是鬧新房。各地鬧新房的做法不盡相同。有的地方用一隻飯碗盛滿飯,讓新郎新娘當著客人的面共同食下;有的地方在新婚床旁安放模擬船和錨;有的地方在婚禮上放一張床,讓新郎新娘當眾舉行"新婚入床式"……這些做法均寓意新郎新娘婚後能夠相親相愛、和睦共處。有的地方在婚禮進行中,來賓輪流拍打新娘的臀部,意在希冀新娘婚後早生貴子。 現代的1、結婚典禮開始、奏樂; 2、證婚人、介紹人、來賓、主婚人及親屬上台; 3、男女儐相引新郎、新娘上台; 4、證婚人宣讀結婚證詞; 5、新郎、新娘交換信物; 6、新郎、新娘相互行三鞠躬禮; 7、證婚人致祝詞; 8、證婚人授於結婚證書; 9、主婚人率新郎新娘向證婚人、介紹人致三鞠躬禮; 10、新郎、新娘喝交杯酒,男女儐相引新郎、新娘入坐主席; 11、全體乾杯、奏樂、禮成。
㈤ 日本女人第一次結婚,太多奇葩習俗,到底有哪些特殊要求
結婚,對於一個女孩子來說,是人生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日子,而且在這一天到來之前,我們自己的家庭要做非常多的准備,這其中大部分都是我們特有的習俗,在日本也是一樣,在日本,女孩子結婚也是有非常多習俗,下面我們就來列舉一二吧。
第一個:就是衣服問題
在國內結婚,新郎新娘都會穿上紅色衣服,預示著好事的發生,而在日本女孩子結婚則會選擇白色的衣服,其實這都是有淵源的,在日本這種衣服叫“白無垢”,會在結婚的前三天穿這件衣服,後面還會換成紅色,預示著這位姑娘即將開始人生新征程。
每一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當我們看見這種不同習俗的時候,我們抱有理解的心態,如果實在是不能理解,那也不要發表一些不好言論,特別是在當地的時候,不僅有可能會讓人家感到不高興,如果是遇到激進的人,還有可能會打你一頓。
㈥ 日本的結婚儀式 有幾種
內容: 日本人的結婚儀式有神前結婚式、佛前結婚式、基督教結婚式及人前結婚式等。現在較為流行的是人前結婚式和家庭結婚式。 ******最講究門當戶對****** 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雙方的終身大事,更是男女雙方家族的大事情,因此,人們在考慮婚姻問題時,總是十分注意男女雙方是否門當戶對。富貴人家的子女只有在婚配對象家庭的地位和財富與其大體相當的情況下,才會比較順利地獲得父母和家族的贊同和幫助。 ******城市:人前結婚式****** 人前結婚式是一種新的形式,既不在神佛前,也不在家中,而是在公共場合舉行,如賓館、飯店、酒家等。新郎新娘在雙方保證人隨同下,來到結婚登記處,填寫登記表,簽字蓋章,獲取法律上的承認。隨後,新郎新娘或雙方家長提前兩三個星期發出請帖。應邀出席婚禮的人,過去主要是父母、兄弟姐妹和其他親屬。近些年來,逐漸擴大到了朋友、工作單位的領導、同事。婚禮是新郎新娘向這些人表示謝意的一個難得機會,感謝他們過去的愛護、栽培和支持。 ******鄉村:家庭結婚式****** 家庭結婚式多在男方家中舉行 舉行婚禮之日,新娘家要舉行告別宴會,招待近親知已。當新娘離開娘家大門時,人們用掃帚將新娘的足跡掃光,或在門口摔碎一隻茶碗,甚至在門前掛起白色燈籠,以表示新娘婚後生活和諧,永不返回娘家之意。當在眾親友護送之下來到新郎家門口時,新郎已同親朋好友等候在那裡。此時,新郎新娘要進行拜水神、火神和灶神的儀式:共飲一杯男女家庭混合在一起的水、雙雙跳過院內焚燒著的一堆火、到廚房手拉手地繞灶台走三圈。這種習俗,意在婚後能得到水神、火神和灶神的保護。
㈦ 日本人結婚儀式的程序
你好!這個問題我們老師就跟我們講過,希望能幫到你!
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由神女獻上的三三九度杯內的神酒必須喝得乾乾凈凈,否則不吉。在日本人看來,結婚不僅是男女間生活的開始,同時也是參加社會生產,為繁衍後代盡義務。蛾便是這種義務的象徵。舉行神前結婚儀式時使用的長把酒壺上畫著雌蛾,短把酒壺上畫著雄蛾。這酒就是三三九度杯。
交換結婚戒指時,一般由新郎首先將它戴在新娘左手的無名指上。舉行基督教婚禮時,教堂中央的通道只留給新郎、新娘和伴娘行走,其他人只能走旁邊的側道。
舉行佛前婚禮時,日本的新郎、新娘都要帶上佛珠,新婚夫婦要給祖先的靈位燒香,祈求祖先的庇護。
參加婚禮披露宴的日本人一般都得向新人贈送祝儀金。祝儀金為5000~50000日元不等(1萬日元約為670多人民幣)。它們必須裝在飾有金銀繩的祝儀袋裡。金銀繩講究五根金、五根銀,然後擰在一起編織成蛾的樣子。
披露宴(有公布、發表、說明等內容宴會)席間,大多要請新郎新娘的長輩、上司、領導或知名人士講話,這時大家都得放下碗筷,認真傾聽。新郎新娘在宴會開始前得到大門口迎接所有的客人,這時忌諱來賓與新郎、新娘長時間交談。日本人認為白色是最純潔的顏色,所以新娘剛出場時一般都穿白色的婚紗裙,頭戴白紗,頭扎白花。在披露宴過程中,新娘要換兩三次服裝,除第一次的是白色的以外,其他幾次均根據新娘的喜好決定。
結婚後,日本的新婚夫婦要去介紹人家致謝,表示感謝的同時,還要送上新婚旅行時給介紹人買的禮品。在婚後一個月內,新婚夫婦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向外發結婚通知書。如果新婚夫婦婚後有自己的新居,就應在新居舉辦聚餐會,招待為婚禮幫過忙的人們,同時還要帶上小禮品,逐一訪問周圍的鄰居,以求得日後的關照。如果與夫家住在一起,新娘得跟著婆婆和丈夫一起去拜訪鄰居。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日本青年男女不去神社、教堂或大飯店舉行婚禮,而選擇獨具個性的婚禮形式。於是出現了音樂結婚式、雪中結婚式、水下結婚式、空中結婚式、博物館結婚式等等。
㈧ 誰知道完整的日式婚禮流程
日本的結婚儀式大致分為神前式,教會式,佛前式,人前式等四種。
神前式結婚儀式起始於日本室町時代,是當時武官家庭最為盛行的一種結婚典禮。禮節較為繁多,婚禮上男女雙方需通過339次交杯酒來盟誓相愛一生,白頭偕老!因此整個婚禮上最為重要的一道程序那便是喝這339杯交杯酒了!客人給新郎倒酒時,每杯酒必須分三次喝光。然後再互相交換酒杯,給雙方倒酒。整個婚宴上,就這樣不停的相互敬酒,而整個喝交杯酒的過程則意味著男女雙方喜結良緣的過程!而BUCIJENSIK結婚上,用玉串奉奠來代替點香。
佛前式婚禮上,男女雙方在佛像面前宣讀婚約,向祖先報告兩人結為百年之好,相守一生。婚禮上還把一種叫"紙垂"的白色紙剪成又細又薄的紙條,然後把台他纏在 BICIGI樹枝上,這是一種傳統的風俗,意味著把已故的親人的魂招回來,永保平安!在婚禮上進行玉串奉奠儀式時,必須由和男女雙方血緣親近的人主持!
人前式婚禮是在一種特定的神面前舉行,不用受男女雙方家庭宗教信仰的約束,而只是在親戚, 朋友面前簽定一個結婚合約書就行了!然後一起大聲朗讀婚約書,宣讀自己對對方的愛,整個過程僅需10到15分鍾。結婚儀式結束後便是婚宴, 婚宴一般都和結婚儀式在同一地舉行,這樣也就免去了許多麻煩!
教會式婚禮根據教派的不同而又分為幾種。 原則上本來只有信徒才能在教堂舉行婚禮, 特別是天主教派對這要求更為嚴格!但最近以來,即使不是信徒, 只要在教堂里接受簡單的培訓也可和信徒一樣在庄嚴的氣氛中, 走進神聖的教堂和心愛的人約定終身
http://yaoyaoli.com/riyu/ba/764.html
㈨ 每個國家結婚的方式和習俗都是不一樣的,日本人是怎麼結婚的
在我們中國,一說到結論大夥兒很有可能都是會想起花轎及其他們的傳統服裝,後來我們又引入了歐式的婚宴,西服與婚紗禮服,到如今,哪些旅行結婚,騎車完婚等多種方式都發生在大家面前,因此便會有些人多的人好奇心,日本到底是怎麼結婚的呢?
㈩ 和日本人結婚需要什麼手續
法律分析:中日的跨國婚姻,只要在中國或是日本辦理一次,就可以算有效婚姻。如果雙方均在日本居住,建議在日本當地辦理。如果持中國國籍一方沒有日本簽證,考慮到辦日本簽證特別困難,耗時長,小編建議在中國當地辦理,因為日本人在中國免簽證可以滯留半個月之久,十分方便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五十條 登記結婚後,按照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