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哪裡有賣鹿茸的

日本哪裡有賣鹿茸的

發布時間: 2022-08-06 07:25:30

『壹』 問到鹿茸哪有賣的

大葯店裡設有中葯部的都有賣。

『貳』 鮮鹿茸可以磨粉嗎

鹿茸的食用方法
鹿茸性溫而不燥,作為醫療保健品,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之功效,對全身虛弱、久病之後患者,有較好的強身和提高機體功能作用。
食法1: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薑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燉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燉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乾、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症狀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漸加至10g)。
食法2:取鮮茸片50~60g,與雞(鴨、鵝、鴿、豬瘦肉)、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燉3—5小時,之後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把鮮茸50g洗凈切片(或干茸片25g),泡入50度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後,每日服10—25m1,1次/日飲酒服用。
食法4:將鮮鹿茸30g、人參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葯配伍泡入50度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碎成末狀食用;或粉成末與其它中草葯配伍裝成膠囊後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輕而無陽虛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熱、鼻出血、口乾唇裂等副作用,年輕朋友需根據自身情況慎用)。
食法5:將鹿茸和當歸、人參、黃芪、構杞子、杜仲、肉蓯蓉、山榮英、五味子、茯苓、巴戟、桂皮、白術、甘草、蒼術等50餘味中草葯放在一起,煎熬4~6小時,凝成凍狀後,每早空腹食用。消費的主要季節是9月~下年5月。
食法6:用茸片加水燉後食用,或將鮮茸片10g加入枸杞子15g、肉蓯蓉10g和用水燉服。
食法7:鮮鹿茸30克,山葯60克,白酒1000克。將鹿茸、山葯與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天以上便可服用。每日3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鹿產品作用簡介
鹿茸及鹿茸片:補元陽,補氣血,益精益髓,強筋骨,為良好的全身強壯劑,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和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有改善睡眠和食慾,降低肌肉疲勞,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血液循環及傷口癒合等作用。
鹿茸血:補虛,和血,壯陽,治虛損腰痛及心悸,失眠,崩漏帶下。有促進新陳代射的功能,增強體質和促進機體機能的作用,對治療神經衰弱及各種虛損症療效甚佳。
鹿 鞭:補腎壯陽益精。治勞損,腰酸痛,腎虛,耳聾,耳鳴及陽痿,宮冷不孕等。
鹿 尾:滋補強壯劑,暖腰滕,益腎精,及腎虛,遺精,頭昏耳鳴等。
鹿胎粉及鹿胎膏:婦科良葯,對於久婚不孕、虛寒崩漏、白帶多下、月經不調等療效顯著。
鹿 筋:壯筋骨,治勞損,風濕性關節炎,轉筋。
鹿骨膠:補血損,強筋骨,治勞損,轉筋,腰膝疼痛酸軟。
鹿角、鹿脫盤:行血,消腫,益腎,虛勞內傷,淤血做痛,腰脊疼痛等。
鹿骨膏:由鹿骨加鹿皮或中葯蒸制而成,能益氣補血,強筋壯骨,活血祛風,對老年體弱者有較好的強健作用。
鹿 脂:溫中散寒通肌理,治臃腫,四肢不遂,面瘡等。
鹿 腎:補腎氣,安五臟,治腎炎,腎虛,耳聾等。
鹿 心:養氣補血,安神氣血兩虧,心慌心悸,風濕性心臟病。
鹿 肝:對維生素A缺乏症有明顯療效,對甲肝、乙肝及各類肝病、眼病的治療也有其特效。
鹿 肉:鹿肉肉質細嫩,味鮮營養價值高(即高蛋白,低脂肪)。中葯典籍記載其具有補五臟,調血脈,益氣力,強筋骨之功能。

鹿茸的食用方法

據我國葯典記載,梅花鹿和馬鹿茸均可入葯。鹿茸作為醫療保健品,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之功效。

鹿茸的主要消費市場有中國(港、澳、台灣)、韓國、泰國及日本等一些亞洲國家和地區。

人們對鹿茸的用法了解的不多,現介紹幾個國家的鹿茸食用方法。

1、中國 原支鹿茸簡易泡製。先將鹿茸的茸毛用刀或玻璃刮掉,再用火慢慢燒燎,邊燎邊刮,最後用清水刷洗茸皮至干凈,除去鋸口處封口時的結痂,然後把50度(v/v)以上的白酒灌入其中,用毛巾或濕布把整個茸裹嚴放置一夜,次日鹿茸變軟後,用刀具橫切,茸片切的越薄越好,擺放在紙上,晾乾後防潮濕,保管備用。

食法1、 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5g(上、中、下段搭配)、紅棗1枚、生薑1片、米酒少許裝入有蓋的杯中,加半杯水,蓋嚴蓋後置鍋內隔水燉蒸。鍋水沸騰後改用文火燉2-3小時,便可用之(初食者有口乾、眼紅、心跳加速等反應時,應停止食用,這是虛不受補。無症狀者,每隔一日食一次,用量逐漸加至10g;高血壓、心臟病患者,食用時應遵醫囑)。

食法2、 在長江以南及東南沿海地區,取茸片25-30g,與雞(鴨、鵝、鴿、豬瘦肉)、棗或其它佐料置在電煲或沙鍋內燉3-5小時,之後食用,用不完保存好分次用之。

食法3、 在台灣,把鮮茸洗凈切片,泡入50度(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浸泡二周後,每日服10-25m1,3次/日飲酒服用。

食法4、 在東北,人們喜歡將鹿茸lOg、人參10g、枸杞15g、五味子10g等中草葯配伍泡入50。(v/v)以上的500ml白酒中,服用;或粉成末狀食用;或粉成末與其它中草葯配伍裝成膠囊後服用;或切片含化嚼食服用(如年輕而無陽虛者服用本品,可能引起全身燥熱、鼻出血、口乾唇裂等副作用,年輕朋友需根據自身情況慎用)。

2、韓國 韓國人主要用帶血的馬鹿茸和梅花鹿三杈茸及二杠茸,韓國人把鹿茸看成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男女老幼皆食鹿茸。 食法:將鹿茸和當歸、人參、黃芪、構杞子、杜仲、肉蓯蓉、山榮英、五味子、茯苓、巴戟、桂皮、白術、甘草、蒼術等50餘味中草葯放在一起,煎熬4-6小時,凝成凍狀後,每早空腹食用。消費的主要季節是9月一下年5月。

3、泰國 在泰國的華僑及華裔習慣用排血梅花鹿三杈茸、二杠和砍茸。 食法:用茸片加水燉後食用,或將茸片5g加入枸杞子15g、肉蓯蓉10g和水後燉服。泰國食茸的季節一般是10月下旬、12月下旬。

4、日本 把鹿茸的有效成分通過化學方法提取出來後,製成各種保健品和飲料,供應到市場。

5、其它 用鹿茸片泡製葯茶飲用,最後嚼食服下,每次0.3一O.5g為宜,可隔日飲用,堅持數月必有助益,此葯茶具有溫補腎陽的功能;用鹿茸片(粉)與粳米(或小米)熬製成粥食用,每次0.3g為宜;用梗米(或小米)煮粥,食粥時調入參茸粉(白參50g,黨參100g,鹿茸3g,共研細末)5g及紅糖少許,和勻服用每日1次,通治諸虛、體弱,延年抗老,未老先衰及一切氣血精液不足者用鹿茸做成各種葯膳,例如:湯羹、糕飯、菜餚等,不僅營養豐富,且可以防病治病,增進健康;亦可用鹿茸做成各種鹿茸果脯、鹿茸糖、鹿茸飲料、鹿茸營養液等食用。

鹿茸

釋名
鹿是篆文象形字,又稱斑龍,因為古書記載:鹿與游龍相戲,必生
異角,故鹿得稱龍。鹿茸又稱斑龍頂上珠,有斑龍丸的處方治療虛
損證。
葯用部分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等各種雄鹿尚未骨化的幼角。
鹿茸片應去除茸毛,避免引起咳嗽。其形狀為橫切的片狀,外皮紅
棕或是棕色,中央潔白或是米黃色,有細蜂窩眼,氣微腥。
性味與歸經
甘、咸,溫。入肝. 腎經。
功效
補督脈,助腎陽,生精髓,強筋骨。
臨床應用
1:用於腎陽不足、陽痿、肢冷、腰瘦、小便清長、精衰、血少、
消瘦乏力及小兒發育不良、骨軟行遲等症。鹿茸是一味補督脈的要
葯,又能助腎陽、補精髓、強筋骨,適用於腎陽不足、精衰血少及
骨軟行遲等症。本品可單味服用,也可配合熟地、山萸肉、菟絲子
、肉從蓉、巴戟天等同用。
2:用於沖任虛損,帶脈不固,崩漏帶下等症。鹿茸髓補益肝腎,
調理沖任,固攝帶脈,故可止漏束帶,用治崩漏帶下屬於虛寒症狀
者,可與阿膠、當歸、熟地、山萸肉、淮山葯、白芍、烏賊骨等配
伍同用。
3: 本品亦可用於慢性潰瘍經久不斂及陰性瘡腫內陷不起等症,有
補養氣血、內托升陷的功效。
葯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作用
大劑量抑制,中劑量則加強,對衰弱心臟的強心作用力強。
2:強壯作用
良好強壯劑,可提高機體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慾,可降低肌肉
疲勞。
3:性激素作用
可改善血漿睾丸酮偏低的小鼠,但對正常者無效。
4:對創傷作用
對長期不易癒合和一時新生不良的潰瘍,創口,增強再生的過程,能
促進骨折癒合。

秋冬季節服鹿茸談禁忌
秋冬季節,人們習慣買鹿茸進補,但不少人又弄不清什麼時候用鹿茸進補效果最好,以及鹿茸的服用方法和禁忌等。

服用季節霜降之後,為服用鹿茸最佳節令,因為這段時間氣候轉涼,人體氣血開始收斂,生長速度也隨之減慢。這個季節服用鹿茸最好。

適用范圍由於鹿茸具大補元氣、生精長髓,強筋壯骨、內養五臟六腑、外榮皮毛肌膚之功,適用於陽痿、滑精、腰酸軟弱、小便頻數、頭暈、耳鳴、女子虛寒崩漏帶下及虛損羸瘦等症,均有補養氣血之功。

服法禁忌鹿茸可單服,但與人參配服效果更為顯著。每次服量:0.3至0.5克為宜,過量易引起鼻出血。體弱者1年內可間隔服1至3次,一般在睡前服用。

『叄』 鹿茸現在基本價格多少哪買比較正宗

產地: 東北

價格 (元/公斤): 380-400

近期走勢:穩中趨升

鹿茸總的銷售走勢特點是:產量逐年上升,銷量穩中趨升,價格保持高位,出口創匯增加,前景十分廣闊。

我國梅花鹿存欄數約60萬頭左右,年產花茸700噸,其中東北三省梅花鹿存欄數和產茸量約佔全國總量的85%左右。鹿茸除內銷外,還出口到日本、韓國及東南亞、港澳台地區市場也頻頻從內地進貨,且數量較大。從近幾年的銷售看,無論內銷還是外銷,鹿茸市場行情一直看好,價格穩中趨升。我國養鹿業發展迅猛,有專家斷言:今後幾年鹿茸及其高附加值產品將成為國內外葯材市場上的主打產品之一,鹿茸市場方興未艾。我國加入WTO後,為保持我國鹿茸內銷外銷的優勢地位,提高競爭力,在產量、價格上創「雙贏」,必須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1、加大技術開發力度和生產規模,提高鹿茸附加值和科技含量;2、從源頭抓起,制定全國統一的 、與國際標准接軌的人工養殖、產品加工、出口質量、企業管理等一整套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質量標准;3、出口企業在合理的價格競爭范圍內進行價格聯盟,抑制和懲處低價競銷行為,維護正常秩序和企業利益,提高全行業競爭水平和利潤水平;4、及時准確掌握國際鹿茸市場產銷動向,以市場信息為導向,調整出口產品結構,增加優質茸高檔品,提升經營利潤;5、有關部門要積極引導企業和農民,看準市場行情,適度發展鹿茸生產,切勿一哄而上,以防供過於求,「葯賤傷農」。

『肆』 鹿茸哪裡買

淘寶上買吧 很不錯有家店 叫BABY堂 旺旺號是kittylee_君 找他買 東西很不錯

『伍』 什麼地方能賣鹿血酒鹿茸

南京源弘梅花鹿有限公司是於2006年9月26日正式注冊成立,以養殖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梅花鹿,生產加工鮮鹿茸、鹿血酒為主的一家民營合資企業。

公司本部——梅花鹿養殖基地坐落於104國道旁,淳化鎮七里崗西南1.5公里處,風景秀麗的「毛虎農庄」內,交通便利,環境宜人。鹿場佔地4000餘平方米,具有兩百頭以上的養殖能力,目前存欄數已達一百多頭,可供遊客常年觀。

本公司設備完善,工作人員擁有豐富的梅花鹿養殖、鹿產品加工經驗,公司整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本公司大力開發新產品,注重於利用傳統工藝提高產品的保健性和科學性,力求生產出獨具特色的高檔健康產品。經過長期研製、調試,產品配方日益完善,現已推出四大產品系列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分別為「鹿茸系列」、「鹿血酒系列」、「鹿餚系列」和「鹿胎寶系列」,並通過國家批准申請注冊了「源弘」牌商標。我們的宗旨是:「用我們的產品讓世人更加快樂、健康、長壽。產品投放市場兩年多來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和消費者的普遍贊賞,擁有了廣泛的忠實客戶。
公司名稱 南京源弘梅花鹿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淳化鎮七里崗田園社區
城市 南京市
省份 江蘇省
聯系人(部門) 沈廣陶

『陸』 在日本買的鹿茸角能不能帶回中國在北海道旅遊時,看見商店裡有賣就買了一對,有發票。

鹿茸和鹿角是兩個東西。你沒說清楚。通常不超過個人可攜帶量,行李托運就可以。建議你保存好發票,這能證明鹿茸或鹿角的來源,然後到機場後請咨詢海關人員,如果不能攜帶,看看能否郵寄回來。

『柒』 哪裡有比較好點的鹿茸買,我想要點

鹿茸市場比較混了,要想買點價格合理的真貨,必須要看清賣家是否在產地,有實體店,最好有鹿場。


鹿茸,中葯材名。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尚未骨化的幼角。一般分鋸茸和砍茸兩法。功能主治為: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治虛勞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①《本經》:主漏下惡血,寒熱驚癇,益氣強志。

②《別錄》:療虛勞灑灑如瘧,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癰腫,骨中熱,疽癢(《本草經疏》雲:』癢』應作』瘍』)。

③《葯性論》:主補男子腰腎虛冷,腳膝無力,夢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溫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帶下,入散用。

④《日華子本草》:補虛羸,壯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氣,酥炙入用。

⑤《綱目》: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健筋骨。治一切虛損,耳聾,目暗,眩暈,虛痢

。⑥《本草切要》:治小兒痘瘡虛白,漿水不充,或大便泄瀉,寒戰咬牙;治老人脾腎衰寒,命門無火,或飲食減常,大便溏滑諸證。茸按照鹿種類市面上最常見的可大致分為:國產的東北梅花鹿、國產的馬鹿、進口紐西蘭鹿加拿大麋鹿俄羅斯馴鹿。以國產梅花鹿鹿茸功效最佳。

在我國紐西蘭鹿茸很普遍但是紐西蘭鹿茸成份不足,因此葯廠是不用紐西蘭鹿茸的,但由於紐西蘭鹿茸價格低,很多商家賣紐西蘭鹿茸。

以上內容參考:鹿茸(中葯)_網路

『捌』 鹿茸哪裡有賣

邯鄲本地就有鹿場鮮鹿茸、鹿鞭等相關產品。

『玖』 鹿茸的價格和保存

膳食文化
日本人一日三餐以及食米的習慣絕不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中,日本人習慣每天只吃兩頓飯。即上午10時一次,下午5時一次。一日三餐的習慣是近代才形成的。除了城市人和近郊的農民以外,過去,日本人主要以碾碎的大麥米為主食。全體日本人以食稻米為主的習慣是從昭和年,更確切地說是從第而次世界大戰以後才開始的。日本人長提起關東的「糅飯」(摻雜糧的米飯)、關西的茶粥(用茶水煮的粥)、東北地區的菜粥都是比較有代表性的食稻米前的主食。當時以米、粟、卑子參合在一起的混合飯屬於上等。一般則使用麥、蠶豆、白薯干、利與炸白薯混合在一起煮的菜粥。知道明治時期為止,到處可見各家的男子用石舀搗糙米的情景。

今天的日本物質生活已極大豐富,隨時可以飲酒吃山珍海味。但是,過去酒只能在年節活動或者舉行婚葬儀式時蠶能享用。所以不少人家都備有年節宴的菜鐠。直到今天,不少舊式家庭仍然表六菜鐠。以便在年節或者特殊場合使用。菜鐠因地區和各家情況的不同而各異,沒有固定的模式。但總的說來分式膳與本膳必然涉及到流派和宗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首推磐鹿六雁。傳說日本景行天皇東征時,磐鹿隨征侍奉,他在千葉縣千倉烹調白蛤膾,天皇將此膳賜與群臣。如今在宮內任大膳職的高橋便是他的後代。今天日本歷木縣小山市的高椅仍保存著祭祀磐鹿六雁的高椅神社。
在日本,所謂烹調流派的區別只是表現在盛菜的方式、配膳順序以及刀工和雞、魚的切法等細微的方面,而菜餚本身的味道、質量卻沒有什麼不同。式膳的方式過去就這樣的,將飯擺在桌子中央,周圍擺小盤,盤內裝乾菜或者生魚絲。式膳講究用小碗盛飯,連盛幾次(稱再進)。這種風俗開始於日本鐮倉時代。喝酒的時候先不擺出酒壺,而是先上酒菜,然後擺酒。第一道酒菜、酒品嘗過後,再上一道酒菜,隨後端出酒壺,這種方式俗稱初獻、二獻、三獻。江戶時期日本清酒生產有了很大的發展,本膳形式逐步確立。從一膳開始,隨後上飯,然後便是二膳、三膳,其間不斷上酒。直到今天本膳式仍很流行。

古時候,日本人吃蒸飯。從平安朝開始,民間開始普及煮飯。有一種詼諧的說法:平安朝的人過於柔弱,失去奈良朝的豪壯性格,所以連飯都變的稀軟了。古時的炊事用具多為素陶製品。煮米需要一定的時間,素陶卻難以承受長時間的煮熬,否則胎土崩裂,飯內摻雜土腥味。所以古代日本人用厚布、大樹葉將米包裹起來放進素陶鍋內煮或著用蒸氣蒸。平安朝時代制陶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由於土陶炊事用具外面塗上了一層釉子,人們不用擔心胎土崩裂。過去那種既費燃料,又費時間的蒸飯法不再受歡迎。珠飯開始稱粥,以便與蒸飯相區別。後來煮飯法普及,人們稱煮飯為「姬飯」。稱水分多的煮飯為粥。真正的粥開始稱「湯」,後來僅稱水分多的湯為粥。知道今天日本人仍有「重湯」的說法。
拌飯:日本傳統的食物之一,是麥飯與菜飯的混合物。奈良朝以來日本連遭自然災害。朝廷鼓勵農民種植大麥、小麥、喬麥。實際上庶民只能吃粟、黎卑等,麥飯實屬上等。江戶時代日本關東地區盛產各種蔬菜、山菜,當地人利用這些材料烹制拌飯。日本關西地區則以稠粥為主要食品。自然,居住在山區的人們充分利用粟、七葉樹的果實製作食物,除了有名的飛彈白川鄉以外,丹後、但馬、紀州至今仍製作名特產七葉樹果實餅。由於七葉樹的果實味澀,所以食用前必須用鹼水煮,用清水漂白後方可食用。栗飯是將僅去外皮的野生柴栗連同澀皮一道與其他雜糧煮成的飯,所以吃不慣的人很難下咽。此外,還有以甘薯類為主拌以雜糧製成的拌飯。這種飯往往以甘薯為主要原料,僅配很少的糧食製作而成。
赤飯的名字出現在日本鐮倉末期(十四世紀中葉),室町時期在社會上十分流行。初期的赤飯使用紅小豆和糯米製成。盂蘭盆時食用的松耳飯也屬於赤飯類,盡管這些飯並不紅。
湯漬飯、茶漬飯:將湯倒入飯中稱湯漬飯。將茶倒入飯中稱茶漬飯。將茶倒入飯中稱水飯。湯漬飯是一種十分簡朴的食法。相傳日本幕府時代的足利將軍就食用過湯漬飯。石山本願寺為撤使僧們提供的三獻三汁十三菜的膳中也包括湯漬飯。當時湯漬飯大概是為了適應酒後發粘的舌頭而准備的。有一個日本民間消化就提到了湯漬飯。「一個大官家相繼來了許多客人,主人家逐一款待,但是,最後一個客人來到時卻沒有菜了。主人很生氣,大聲訓斥僕人。僕人說:「還有湯呀,他為什麼不吃湯漬飯呢。」夏天日本人喜食水飯。將熱飯用涼水浸涼後食用,有時個別人家還使用冰塊。京都的日本人在山中建冰室,冬季將冰塊存入室中,以備夏季使用。鐮倉地區人則習慣於使用富士山的雪,為取沿途冰雪給沿途的百姓開來許多麻煩。日本《今昔物語》中有這樣的故事:「食量超群的胖漢子三條朝成接受醫生的勸告節食,只食水飯。由於飯量不斷增加,為浸飯用的水井一個個地增加,這使醫生愕然。」由於煎茶術的普及,茶浸飯在民間很快普及。茶漬飯首先由禪家僧人於鐮倉末期首創,江戶時代在民間普及。由於茶價低廉,民間習慣用普通茶沖冷飯食之。熱飯則用上等煎茶沖之食用,其味極美。但一般的家常茶飯使用前者。

前面已略過介紹。相傳「和泉式部的一個情人道命阿國梨為了嘲弄客人,只讓他們喝稀粥,而自己食下面的稠粥。」可見從日本平安時代開始,粥就成為日本人喜愛的食品之一了。明治末期京都一帶流傳這樣的消化,冬天早晨登上比睿山的人們可聽到城內京都人喝粥的聲音「嗦鑼、嗦鑼」。晨食粥不僅是京都人的習慣,日本近畿一帶、中國地區(提別是瀨戶內海各島)、東部至北陸一直到新瀉縣都有食粥的習慣。明治以來,隨著教育的普及,城市食朝粥的習慣逐漸小時。特別是粥無法裝盒飯,所以必須做能裝盒飯的大米飯。從日本的河內、大和地區到紀州地區人們都很喜歡食茶粥。將茶葉末裝進布袋、竹籠放進粥鍋里煮,有時還可加一些蠶豆、茶葉煮食。農戶人家往往煮一大鍋粥,以便工休時食用,還有人將熱粥加入冷飯中食用。由於保健部門的宣傳,喝粥的習慣逐漸改變。除將豆類放進粥中煮食以外,平安朝時代的日本人喜愛芋粥,以外還有栗粥、菜粥。
菜與干飯:將糧食蒸後搗制而成的食品為慈或餐,即一種粘糕。慈飯是日本人供神用的一種卵形蛋糕。將大米和小米放入水中浸透,然後搗碎成粘糕。實際上,這是火食以前的一種原始食法。今天慈飯成為供神的祭品。但在明治以後日本東北地區的山民們仍製作慈飯食用。根據1968年的一次調查,日本山形縣深山區仍有使用慈的習慣。
將食物蒸過使其乾燥後製成粉食用的方法,自太古以來就已經存在。漢字稱其為「嗅」。日語稱其為「干飯」。這種食品多用於旅行、軍糧。今天只有日本河內的尼庵道明寺仍保留這種點心。傳說河內的道明寺是干飯的原祖。將大米炒後搗成的炒米粉掉在席子上,便受到大人的訓斥,這是因為炒米粉會招引跳蚤的緣故。近些年來,由於大麥種植面積劇減,所以大麥很難搞到手,商店也機會沒有出售的了。
粘糕
按照我們的習慣,餅是小麥製品的總稱,而日本人所說的餅則是指粘糕即相當於慈。
成粒的米粒蒸後搗成米粉,用米粒製成的食品為粘糕。將粘糕串成串的稱蛋糕。粘糕往往受到食米民族的歡迎。近年來,由於粘糕一年四季都可以搞到手,許多日本人家新年不再搗粘糕。但是每逢新年、祭神、冠婚葬祭農村人仍要搗粘糕。日本關西地區喜歡制圓形粘糕,關東地區則喜歡制熨斗粘糕。
鏡粘糕與固齒:古代日本人將鏡視為神聖之物。所以正月的粘糕也要製成鏡形,供神稱為拜鏡。除元旦的鏡粘糕以外,還有保佑牙齒堅固的固齒粘糕。傳說奈良興福寺的英俊法印用三升或五升粘米經三次搗壓,製成五塊粘糕,可見這種粘糕比一般的粘糕大了許多。按照日本舊日的傳統,嬰兒生下50天、100天的時候都要搗粘糕吃,為了嬰兒將來能有一副好牙齒。正月里還要往嬰兒的額頭上貼一塊粘糕,討個吉利,俗稱「戴粘糕」。
鏡粘糕往往要搗成紅、白兩色的。如今使用添加劑,過去則使用紅小豆、赤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禁止進口印度米以後,制粘糕的赤米很難搞到,給人們帶來許多不便。
按照日本的傳統,結婚第三天要舉行特定的儀式。平安朝時期,人們往往搗粘糕以示慶祝。戰前老式人家在結婚儀式的第二天要舉行「觀房間」儀式。這時婆家必須端出粘糕點心款待新媳婦。戰後,到外國度蜜月的新婚旅行之風大興,所以這些傳統風俗逐漸消失了。
自古以來日本人有10月亥日作小豆餡粘糕祝賀的風俗。這種粘糕稱亥子粘糕。人們通過這種儀式感謝神靈保佑豬兒多產豬崽。除亥子蛋糕以外,還有草粘糕。草粘糕包括七葉樹粘糕、山茶粘糕、櫻粘糕等等 。此外,凍粘糕是日本東北地區、長野地區等寒帶地區的名產。過去關西地區的日本人經常食用萁面山勝尾寺制的凍粘糕。粘糕製成後送入市中出售。由於這種粘糕較易保存,今天仍有一部分日本人喜歡食用凍粘糕。
面製品
麵粉是製作日本式面條的原料。日本的面條種類繁多,有名古屋的寬面條,有夏天冷食用的冷麵、過水面。有如同小手指一般粗細,一碗只能裝一根面條的「一根面」。此外,經乾燥處理的乾麵條易於保存。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掛面。稍經加工製成的大和輪掛面更享盛名。此外,五色掛面也很有名。
戰後,中國式湯面十分流行。東京一帶所說的蕎麥就是指這種湯面。宮崎縣、長野縣郊區的農村麵食店只賣湯面。由於這種快餐面條省時、省錢,作小買賣的日本人最喜愛它。
湯面同餃子、餛飩一樣是戰後普及的中國餐。方便麵是將湯面面條經真空乾燥處理後製成的麵食。如今方便麵已成為日本工人、學生夜餐的主要食品。
戰後,麵包也成為日本人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日本人今天食用的麵包是將白面與鹽、油、酵母混合在一起,經發酵後烤制而成的。開始美國式的奶油甜麵包很受歡迎。日本人最初製造的麵包就屬於這一類。今年來受歐洲影響,製作的麵包不再加糖。硬皮略帶鹹味兒的歐洲麵包開始受到日本人的歡迎。
日語麵包的發音是從葡萄牙語引進的。江戶末期法國人來到長崎,開辦了最初的麵包房。明治三年麵包鋪「木村店」在東京開業。木村店後來發明了帶餡麵包。當時的日本人僅把麵包當作零食點心食用,大米的主食地位十分穩固。一時帶餡麵包和麵包干成為軍隊使用的干糧。明治、大正時期日本人開始食用主食麵包。由於必須塗果醬、黃油食用,而當時的黃油又很少,所以未能普及。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即大正中期,日本出現了主食麵包熱。但不久又恢復原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人開始正式食用主食麵包。
饅頭是中國人民的主食。室町時期(十九世紀中葉)傳日本。傳說是居住在奈良的中國人林凈因將製法傳授給日本人的。後來林凈因的後代移居京都室町地區,成為虎屋饅頭屋的始祖。爾後又移居江戶,成為鹽瀨饅頭店的始祖。饅頭同麵包一樣逐漸由主食變為一種點心。
我國的餃子站後傳入日本。日本人食用的餃子多為肉、大蔥或者韭菜餡的。
豆腐
豆腐堪稱豆製品之王,傳說是兩千二百年前我國漢代人發明的。根據文獻記載,豆腐始於唐末、五代之時(九——十世紀)。古時日本人稱豆腐為「白壁」。婦人則稱其為「璧」。在日本,豆腐的食法多種多樣。可生食、煮食或者沾大醬、拌芝麻食之。還可將豆腐搗碎加入碎芝麻、雞蛋,然後重新蒸成塊的「芝麻豆腐」、「素什錦豆腐」(用豆腐、雞蛋、蔬菜炒的素菜)。
大約十年以前日本高知縣山區每逢祭祀和正月都要作豆腐。從那裡乘40分鍾的汽車便可到達大阪的西能勢。這一帶則由居民輪流做豆腐。十年後的今天,豆腐在日本任何一處副食店都可買到了。
將豆腐切成薄片,將水控干,經乾燥後製成的豆腐乾日語稱「六條」(有時亦稱鹿茸)。日本人烹調齋飯時必有六條。有時將六條切成細絲代替木魚片。冬天將豆腐放在室外凍成凍豆腐,日本人稱其為 「一夜凍」,凍豆腐煮著吃別有一番風味。此外,將在室外擺放多日凍透了的凍豆腐堆放在冰處,使豆腐組織內的冰充分膨脹,然後用溫水將冰化開,再將豆腐風干,日本人稱這種豆腐為「高野豆腐」。傳說這種豆腐是十二世紀由高野山的覺海僧人偶然發現的。後來,從高野山地區到葛城山地區均制起高野豆腐來。高野豆腐的製作方法而後逐漸從近畿地區傳至日本東部的長野縣一帶。近年來日本的冷凍工廠一年四季可製作高野豆腐,天然凍豆腐幾乎絕跡。有許多日本人認為高野豆腐是日本的特產。但是我國北方就有製作凍豆腐的習慣。可見製作凍豆腐的技術是從我國傳入日本的。
豆腐皮也是日本人喜愛的豆製品之一。將豆漿倒入鍋中用文火煮熬,不久上面就會出現一層像牛奶皮一樣的東西,用竹子輕輕挑起便成為豆腐皮。濕豆腐皮稱為生豆腐皮,干豆腐皮稱為湯豆腐皮。呈棍狀的為腐竹。豆腐皮的營養價值很高,一鍋豆漿可取書張豆腐皮。由於糖分越來越濃,後面出鍋的豆腐皮顏色不純,味道發甜。日本人詼諧地稱豆腐皮為「婆婆臉」,因為豆腐皮表面有許多皺紋,象老婆婆的臉一樣。用山俞菜醬油沾豆腐皮是一道美味的日本菜。腐竹是制素菜必不可少的原料。在日本腐竹的價格比較高,它同時也是喝啤酒時常用的佐酒菜。
除豆腐皮以外,日本人還喜食粉絲(日語稱春雨)、粉皮。此外,每年日本還從台灣省進口米粉,日本人習慣用米粉炒肉末食之。
瓊脂與磨芋糕
瓊脂是一種碳水化合物。不同於豆腐,冷凍後蛋白質不會發生變化,冷凍後的瓊脂一經解凍仍可恢復原狀,不同於高野豆腐。瓊脂的製作條件比較獨特,夜間將瓊脂放在室外,使瓊脂內部的水分凍成冰。白天讓太陽直射瓊脂內部的水分充分融化。以零度為標點,製作瓊脂的溫度必須在零上五度、零下五度之間上下浮動,所以普通的冷庫很難滿足製作要求。然而,日本許多地區冬季的氣候條件卻能滿足這些要求,所以那些地區便成為瓊脂的產地。。其中比較有名的產地包括從大阪平原以北的有馬到高規一帶的山區以及歧阜縣的惠那郡、長野縣的取防郡等等。瓊脂的主要原料是伊豆白濱產的石花菜以及其他紅藻、褐藻類植物。
秋露之時,將製作瓊脂的原料放在室外曬干。嚴冬時節將曬乾的原料放入篩子內濾干,然後根據需要切成塊。將寒天放在室外,前一天晚上結成冰的寒天經太陽照射冰塊融化,水滴答滴答地流入地下,經過三天反復凍曬,瓊脂內的水分完全失掉,一批優質瓊脂便製成了。工人們最怕曬制過程中出現陰天,因為陰天直接影響瓊脂的質量。
在日本國內瓊脂主要用來製作羊羹、果凍。日本的中國菜館也經常使用瓊脂,有時還可用瓊脂代替高級的燕窩。將制寒天時剩下的下腳料切細,適當著色,象紫菜一樣壓成薄片,便成了三島紫菜。這種紫菜是大阪府三島郡瓊脂產地的特色。古時日本的佛教素菜經常使用它。現在僅有四國和九州部分地區還有食用三島紫菜的習慣。所以除三島地區以外,日本幾乎沒有專門的工廠製作三島紫菜。
同瓊脂一樣,經凍制的磨芋糕稱凍磨芋糕。過去日本的年夜飯,特別是作糖煮黑豆時一定少不了凍磨芋糕作配料。此外,制齋菜時也經常使用它。今天,食凍磨芋糕的習慣已基本消失了。由於凍磨芋糕手感柔軟,所以今天關西地區的年輕母親們喜歡用磨芋糕給嬰兒洗澡搓身。
魚糕與魚卷
魚糕、魚卷也是日本人經常食用的食品。魚糕、魚卷的種類很多,有下面不加墊板的魚肉山芋方形蒸糕和葛粉魚糕,有外面用麥藁纏繞起來的卷魚糕,有油炸的薩摩油炸魚糕以及片蒡魚糕。近年來魚糕香腸問世。仙台、小田原、富士等地均為有名的產地。
魚糕是將魚肉內拌入食鹽,經加熱後,食鹽溶解使魚肉內的蛋白質凝固,具有很大的彈性。如果原料魚的鮮度較差,那麼制出的魚糕、魚卷的彈性也較差。日本人一般習慣用沙魚做原料,北日本地區則習慣用大頭魚作原料。遠海產的堅魚、金槍魚類賊是製作魚糕腸的原料。
腌製品與咸魚子干
咸魚子干是日本人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用鹽將輜魚卵腌上,然後把鹽撣掉,魚卵也隨著一顆顆落下來。用石頭壓主魚卵整形,然後揭開石頭風干。這樣反復20天之後,咸魚子干便製成了。在日本,長崎產的咸魚子干最有名氣。秋田、靜岡、和歌山等地也腌制這種魚子干。
日本的腌製品種類繁多。將魚肉、動物內臟同鹽攪拌在一起。食鹽本身具備防腐功能,經腌制的食品可長期保存。日本人習慣腌制堅魚、稠魚、鱒魚腸、卵、墨斗魚、海膽、海參、鮭魚、鮑魚、牡蠣等等。
日本秋田產的魚醬油也很有名。將叉牙魚、沙丁魚用鹽腌1-2年,使其溶於鹽水之中。以魚味濃者為上乘之物。除叉牙魚、沙丁魚醬油以外,日本還生產墨斗魚醬油(北海道)、蛤醬油、牡蠣醬油等等。
鹹菜
鹹菜和干製品是人類使用最原始的加工方法制出的食品。日本的中國地區四國地區、九州地區以及關東地區、東北地區制鹹菜的技術都十分發達。如今日本人腌制即席速成鹹菜時使用2-3%的食鹽。需要長期腌制的鹹菜使用10-20%的食鹽。在腌制鹹菜之前,通常要先將材料曬干,使材料內部的水分充分揮發。腌菜的材料很多,除白菜以外,青菜、櫻、菜花、蘿卜、蕪箐類也是制鹹菜的好材料。
梅干也是一種鹹菜。這種鹹菜的特點是充分保留了梅子的酸味兒。梅本來是溫帶植物,與杏雜交的豐後梅耐寒。
糠漬法是使糧糠蛋白質分解後,利用乳酸發酵使鹹菜的鮮味兒充分發揮出來。其代表是有名的澤庵漬。澤庵是日本江戶時代名僧。傳說他發明了澤庵漬。日本伊勢的澤庵漬種類繁多。另外,薩摩的山川漬因經過發酵,味道十分獨特。
為了使腌制材料迅速發酵,增加鹹菜的甜味兒,一般都要使用花椒。日本人腌茄子、蕪箐、辣椒時都要使用花椒。而奈良漬、守口漬、山葵漬則廣泛使用酒糟、米酒。用大醬腌制的蔬菜、鹹菜種類也十分可觀。日本丹波柏原生產的山椒、芹菜的大醬漬,多數運往京都銷售。此外,秋天採集的松仁用大醬腌一、兩日製成難道鹹菜也屬於上等品。

蚱本來是一種腌製品。將米飯放在魚肚子里,用石頭緊緊壓嚴,使其自然發酵,米中的澱粉在轉化為葡萄糖、乳酸的過程中分解出酸性物質起著調味和防腐的作用,充分成熟後便可食用。日本人稱這種風格為「魚裹飯」。東南亞地區的人們也利用它保存河魚。泰國人稱「魚裹飯」為「臭魚」。
根據中國文獻記載,早在公元一世紀後漢初期,蚱就以成為長久流域地區的名產了。本應寫作「蹉」字,一般習慣使用簡化字「蚱」。古代中國的蚱僅限於利於。日本古時的蚱一般不用鯉魚,而多用鮒魚和香魚。後來,中國人又將青魚和其他魚類以及豬肉、鵝肉、鴨肉、雀肉、貝、蝦等製成蚱。宋代是制蚱的繁盛時期。進入明代後便逐漸衰落。到了清代中期就幾乎銷聲匿跡了。今天只有生活在山區的苗族人仍保持著制蚱的習慣。
日本現存最初記載蚱的古文獻是《養老令》(718年)。此外,從平城宮遺址中發掘出的木簡中也可見有關真稠蚱的記載。進入平安朝時期以後,蚱的種類逐漸增多,除鮭、香魚、沙丁魚、貝殼以外,豬肉、鹿肉也可制蚱。日本古時制蚱的方法現在還沒有弄清楚,但根據今天日本近江地區制蚱的情景,可推測 當年的制蚱法:先用食鹽將魚腌透,然後將米飯、食鹽、魚充分攪拌,裝進蚱桶(過去為蚱瓶),壓上石頭,待其成熟後產生大量的酸性物質。
今天,根據日本全國蚱的分布情況來看,全國普遍食用的有三種即飯團、散脂(放有青菜、雞蛋、魚肉等帶醋味的飯食)、紫菜卷。從原則上來說,飯團由飯館製作,後兩者由家庭製作。日本西部地區製作的蚱其特點是魚味兒很濃,而東部地區的特點是蔬菜較多,一般為素餡。日本岡山 、九州農村向來以用料奢侈而聞名。紫菜卷除用日本淺草產的紫菜以外,還有的地區用海帶或鮮紫菜作紫菜卷。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4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2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9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4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9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69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1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