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刀為什麼都是細長的

日本刀為什麼都是細長的

發布時間: 2022-08-05 23:53:28

A. 關於日本刀

首先要分清刀和劍的區別。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同名電影《劍》是1982 年中國拍攝的,外文名稱 Sword,導演:舒適
刀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到春秋戰國時期,刀的形狀發生巨大變化,兩漢時,刀逐漸發展為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同時出現了許多不同形式的長柄刀。
一個單面開刃。一個雙面開刃,你說能一樣嗎?再說說日本刀,雖然很多時候小日本都說什麼劍道劍道的。但確確實實拿的是刀,這點不用懷疑。(這恐怕是他們所謂的「賤道」吧。)
日本刀起源於中國古代的唐刀(中的儀刀,唐刀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不過唐刀(暫時稱它叫唐刀吧)是直刃,其他大體上和日本刀相同。日本刀就略帶幅度便於劈砍。
那麼為什麼很少看到中國的唐刀?甚至很少有人知道,也是最近才有人吵出來。而日本刀卻大行其道,還能成為世界三大名刀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不管日本刀還是唐刀他們都有個共同特點,太窄太輕。絕大多數寬度不超過兩指,有興趣可以比下。當然重量比起中國古代軍隊常用的厚背刀.九環大刀等要輕上很多。可能現代人覺得沒什麼,能砍人不就行了。還比那個做什麼。但是你要知道古代冷兵器作戰很多時候都是對砍的說,你說大刀碰小刀那個更佔便宜。哪個更容易被折段。答案很明顯吧,還有古代作戰大多時候都穿鎧甲的說。那種刀的力道更大,破甲能力更強一目瞭然了吧。所以對唐刀不是技術丟失,而是應該說放棄更為恰當。
二我前面說過吧,不管日本刀還是唐刀從結構上說都因為太窄而容易被折段吧,你想一個士兵如果再戰場上失去武器會怎麼樣。不要不相信,你可以看看日本很多電影動漫里都有某某刀被打段的畫面吧。這在中國古裝電影中就很少出現,可以說沒有。很難想像四五指寬的刀會被斬斷。超人?激光刀?從後勤上說古代沒有那個部隊為你准備好幾把刀給你帶上。運糧食的都忙不過來,還給你運武器。(當然日本除外,就那麼大個地兒。多跑兩趟沒事)再說真要是斷了,還能說哥們暫停,我下去換把刀再上來和你打。。。中國的大刀就不會了,即使是不利了磨兩下照樣用,不用擔心後勤。戰場上不快了還能砸人,一刀兩用。便利。我想不到不用大刀跑去用日本刀的理由,雖然日本刀把唐刀做了很多改進但是易斷的缺點依然無法徹底改善。
三從刀的破壞力來說,大刀比起日本刀從重量上說要重產生的慣性更大。破壞力和產生的傷口要更大.更明顯,更難以治療。不論是哪個國家古代戰爭好象都佩帶盔甲。從這方面來說,大刀的破甲能力比起日本刀來說優勢更加顯著。
四從生產周期來說中國大刀只需要一個鐵匠幾天甚至一天不到的時間就可以打一把出來因為它的絕大部分刀身都是質量較差的鐵,只在刀刃和刀尖包一層精鋼這樣保證較低的成本,你說質量差那你就錯了,我說的一層並不是說一點點,當然要保證它的長期使用。這個一層就肯定不少。事實上有誰去注意刀背是什麼鐵呢?只要刀刃利就行了,再說古代礦業貧乏。金屬也是很貴的,就連鐵當時都是按斤算的,再從鐵煉成鋼也要耗費不少鐵。而且象中國古代打仗動不動就是幾十萬幾十萬的。那來那麼多鐵來糟蹋(不象某島國幾百人,也叫打仗)在說說日本刀,由於要保證刀的韌性,刀身又比較窄所以日本刀前期通常都是全鋼的,但是有由於日本本來環境和氣候原因致使很難使爐溫達到煉鋼的要求,所以不得不改進生產工藝,把一把刀分成好幾個部分分別段打,在幾網路的溫度下使用人力不停段打,逼出其中渣滓。再把幾個部分和起來鍛打最後打成一把刀。通常一把正規的日本刀需要一個築劍師和三到四個徒弟兩個月才能完成。所以呢,如果你想買把好的日本刀肯定不便宜,價格通常要以十萬來計算吧(人民幣的)。在這里還是對日本的築劍師略微表示一佩服吧。
所以不論從破壞力,後勤,戰場實用性還是生產周期來看。中國大刀都要遠優於日本刀。
那為什麼日本人要用日本刀而不用大刀呢?有幾點原因
一從文化上說日本是個比較固執的民族,固執到什麼程度。也許大家都聽過日本天皇這個稱號吧。日本戰國時期那個大名不比哪個什麼天皇更具權利,不比他兵多,可就沒有任何人敢說把天皇踢下去,自己來做天皇。在中國古代簡直就是不敢想像的事情。還有在日本江戶時期出了個二刀流叫叫什麼宮本武藏什麼的可以說天下無敵吧(在日本)可還是被人不齒,為什麼。因為當時一刀流才被認為正統,二刀流簡直就是歪門邪道。不能理解的。其實就是一把刀和 兩把刀的區別麻。贏就是道理嘛。可日本人就不這樣理解了(直到現在二刀流都不能列入比賽項目),如果小李飛刀要去了日本還指不定說成什麼妖魔鬼怪呢?或者是忍者。所以說如果是有哪個武士敢擅自仍掉太刀去用大刀的話。那就等著被人用口水淹死吧。
二身體原因,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算是再固執的人只要讓他認識到足夠的好處也會改變,再說日本就在中國旁邊。中國都舍棄唐刀多年。日本不會沒注意到其中的利弊。其實日本在清朝前很多國策基本都是照搬中國的,比如禁海等。相信其主要原因在於。日本人的體制,日本人向來以矮小著稱。直到現代才有明顯改善。想要像中國士兵一樣拿上大刀能不能象樣的揮舞起來還是個問題。更別提還要穿上盔甲了。這項艱巨的任務真是有點難為他們了。所以不得以才繼續堅持他們的正統。口上也說的過去。
三其實說了這么多太刀也不是沒有好處的,畢竟沒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太刀的窄輕,註定了它的出刀速度較快。製造麻煩也註定了它品質較高,比較鋒利。也出了不少名刀。不然兩個月製造出把垃圾早就完蛋了。在戰場那種惡劣的環境中
雖然不怎麼好用。但是卻是單打獨斗的好東東。由於它的造價過高所以不能普及。也是硬傷。不可能像在電視中看到的一樣,小兵都能普及到。事實上像太刀這種昂貴的武器也只有真正的武士才能擁有,還有很多代代相傳的。所以才叫武士刀。只有武士才能擁有,也只有武士才能有時間來鍛煉刀法。他們就是以此為業的嘛。普通小兵只能拿槍,畢竟沒受過什麼訓練的小兵用起槍來比刀還是好的多啊。前面也說過日本人的矮小,也註定了日本人不可能穿上比較厚重的盔甲所以太刀的殺傷力也就足夠了。

B. 日本刀鋒利無比,可為何卻沒有在中國普及

日本的武士刀確實鋒利無比,但是對於中國戰場上的重騎兵卻起不到殺傷作用,而且兩面開刃的劍更加適用於中國戰場上。

而且隨著古代冶煉技術不斷革新,什麼鎖子甲頭盔更是層出不窮,這之後刀就更適用中國的冷兵器戰場了。特別是北方的重騎兵出現後,刀已經對他們造成不了威脅了,身穿鎧甲頭戴頭盔的重騎兵砍殺短刀的步兵就像割麥子一樣容易。所以後來人們研究出流星錘,狼牙棒等超重型武器針對重騎兵,雖然靈活去大大減少,但是殺傷力和攻擊距離卻成倍增加。

C. 為什麼日本武士身上要帶2把刀一長一短是不是長的用來戰斗。短的用來剖腹

你說的對
一長一短,短的叫肋差,長的統稱叫太刀,平時也是收起來在腰際的,戰斗時才把長的拔出來,
武士通常喜歡把肋差和較長的太刀同方向斜挎在腰間左邊(左撇子除外)
戰斗時拔出太刀或者雉刀進行拼殺,自盡時就通常用肋差。
http://ke..com/view/1210204.htm

D. 為什麼日本武士佩刀一長一短

古代日本只有武士才能佩長刀,通常會把刀刃朝上,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但是可以配帶脅差)。
武士佩刀一長一短,長刀為太刀或是打刀,短者為脅差,兩把刀使用上有分野,長刀是主武器,脅差是備用武器,是在長刀損壞時,才使用的,平常不會使用。按習慣武士出門之前,先會將脅差插在腰帶里,然後用右手提著刀,走到門口的玄關處穿上鞋子以後,才再將刀插在腰帶里。刀佩帶在左腰,是為了方便以右手拔刀。短刀除外,尤其是為配合盔甲的馬手指短刀。此外,武士以自己的刀為榮耀,碰撞武士的刀鞘,會被視為不禮貌。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邊。而且刀佩帶左面,即使兩個武士在狹巷相遇,他們的刀鞘也不會互相碰觸。武士到人家中探訪,也會先在玄關把刀解開,然後用右手提著,再進入屋內。用左手提刀進入屋戶表示可以隨時用右手拔刀,是不信任的表現。除非有合理的原因(左撇子),否則也會被視為不禮貌。
日本江戶時代的人們,將配刀當作武士道與儒教結合的象徵。只有高階的武士才可配刀,而其他的武士,或一般人民則不能配刀,所以武士刀其實是社會階層分明的標志。在明治維新中,日本政府實行廢刀令,武士不能再公開攜帶刀劍,只有皇室成員、前各藩藩主(大名)、軍人和警察才能攜帶刀劍,武士刀終於成了博物館或私人的收藏對象。

本文有1Gear原創,關注1Gear,提供原創,獲取更多試用機會。

E. 日本武士刀的長度一般是多少

  1. 太刀:刃長超過80cm以上;

  2. 打刀:刃長在80cm-60cm之間;

  3. 脅差:刃長60cm-30cm;

  4. 短刀:30cm以下。

    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肋差(肋指)、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

    自古以來,日本刀作為武器的同時又以其優美造型而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藝術珍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之含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特點是在外形裝飾之外的刀體本身上展現出設計感和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F. 為什麼中國菜刀是長方形,而不像日本那樣是細長

傳統製作工藝的問題,後來發展的日本菜刀是學習西方的,過去的日本菜刀也是跟我國一樣的,後來因為鋼材少,所以使用刀身短的

G. 武士為什麼佩戴長短雙刀

長短雙刀是四把刀。⊙﹏⊙b汗
在日本的古裝時代劇中,武士的刀劍搏鬥更是家常便飯,也形成了一個名為「殺陣」的專業打鬥涉及群體。由於日本在學校教育中重視劍道、柔道、空手道等格鬥技藝,因此許多日本演員的身手都頗具基礎,演起電影中實戰性的打鬥也象模象樣。那些「殺陣」設計者也確實是日本刀法各流派的專家,象《黃昏的清兵衛》中,負責指導真田廣之的就是小太刀高手。小太刀(肋差)指的是日本武士普遍隨身佩帶的長刀之外的短刀,也是剖腹的工具。劍聖宮本武藏以創出雙手分使長刀和小太刀的二刀流聞名,但日本刀法還是以雙手持刀的居多。據有的專家考證,雙手刀法在漢唐時代傳入日本,此後於中國日漸絕跡,但日本武士卻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了自己的雙手刀法,形成了劍道體系,其主要特點是擯棄了中國求套路美觀的弊端,強調實戰的「技法朴實嚴整、勁力充實流暢」。

你說的武士應該是日本的武士了。我理解的短刀是自殺剖腹的工具,當然對戰的時候也是大大的有用,比如偷襲。

H. 日本刀是單面開刃還是雙面開刃的

一般都是單面,也有少數是背面前半部分開刃的。日本刀只有開刃後才鋒利無比,具有殺傷性,未開刃的刀刀口比較脆、厚、鈍。

開刃是指刀在燒煅的時候,表面的鐵或鋼會氧化或含碳量高,會變脆。俗語說的開刃就是在刀口的地方把這些磨去,讓鋼部份露出來,這樣就會更鋒利。開刃方法有手工和機器開刃,手工開更鋒利。

日本刀,這是外國人對日本傳統刀劍的統稱,其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可分為太刀、打刀、肋差、短刀等,其中日本人所稱呼的刀,特指打刀這一形制的刀類;廣義上的日本刀還包括長卷、剃刀、劍、槍等。自古以來,日本刀作為武器的同時又以其優美造型而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藝術珍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之含義。

(8)日本刀為什麼都是細長的擴展閱讀:

日本刀,亦稱東洋刀或武士刀,依據形狀、尺寸分為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廣義上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

大眾印象中的日本刀,相必很多來源於抗戰電影和日本動漫,傳統上那種彎彎的,單刃的日本刀,大概是10世紀大化改新後成型的。

在日本,刀劍並沒有太直觀的區分,所以用日本刀的格鬥方式叫劍術,但是在十世紀以前,上古時期的日本「刀」一般都是直刃,雙刃的「劍」。因此類似草薙,十拳這類的劍就算是有,也都是直刃雙刃的。

I. 日本刀的造型那麼細,不會容易斷嗎

打刀元重正常情況下也有7mm左右,而且從刀鏃至切先厚度變化小,普遍比歐洲中世紀的刀劍都要厚,橫截面面積也更大,不是很懂你是怎麼看出來細的?
你可以理解為雖然刀片更窄,但是厚度更大,而且多採用甲伏鍛結構,進一步增強了整體韌性
當然相比歐洲中世紀劍還是更容易斷,這是因為玉鋼作為高碳鋼硬度過高,同時日本刀極其追求劈砍和切割能力,並不是因為細。歐洲中世紀的熱處理水平,普通士兵的刀劍硬度也就40HRC的級別,而古法日本刀做到55HRC以上很輕松也很正常。
軟軟的東西當然不容易斷,彎了踩一腳就搬直繼續用。但是要追求劈砍切割性能的話就需要較高的硬度,並且還抗磨損。

J. 簡單的介紹一下「日本刀」

http://bbs.muwen.com/topic437/436651.htm

論日本刀
我自小練武,時間也不算太短,可因為俺頗喜拳腳,所以刀法、劍術從來都是不屑一顧,純粹屬於糊弄,只算能說是練過幾天,擺個架勢還能唬一下人而已。正好家中收藏有一柄抗戰中繳獲的日本刀,而中國劍和刀也各有一柄,因此在使用上有些感性認識,可以很直觀的做些實戰使用比較。說句題外話,因為這柄日本刀,我還曾經去研究過一段時間的日本劍道,但在二十多年前,根本不可能有人懂日本武藝來人手把手地教授,所以是自己胡亂找了些書和資料,還是零散不成體系的東西,最後照貓畫虎不了了之,連個皮毛也沒得,唯一的收獲就是知道了幾個架勢,此可為大家一笑。

閑話少說,開始正題。

日本刀的設計很貼手,手感極好,弧度、重心都配製非常合理,舞動起來,劈、刺俱佳,確實是兵中上品。但是,它在實用中,我認為至少是有兩大缺陷的,而正是這兩大缺陷,足以使其從極品冷兵的工藝品地位,淪為與鐵軌打造的中國大刀無異的普通殺戮兵器。

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個人意見認為,日本刀即使不被火器替代,也極有可能被大刀所替代,其工藝會被保留,畢竟是極優秀的工藝,但其形制極多半要起大變化,即使保留了形制,也會淪為儀仗品,從而最終退出制式兵器的行列。

我想,如果沒有火器,很可能會出現以日本刀工藝製作的大刀,最終形成類似當年宿鐵刀那樣的制式兵器,最終的兵中霸者將是中國大刀(在此,要允許俺開心一把,雖然,俺不想大喊愛國口號,而這個結論的推導過程也不帶一點政治和情感色彩,但竊喜之心還是會有的……)。

可惜啊,這僅僅是個假設,畢竟火器時代了,這個問題我們最終只能是猜想求證而無法驗證了。

日本刀的刀身窄,細長,看上去似乎並不重。但如果實際使用過,就知道其實分量很重。國內工藝品店賣的那種偽日本刀和工藝刀就不要去試了,無論弧度還是重量以及重心分配,都和真正的日本刀相去甚遠。刀身的弧度,在刀而言是相當講究的,尤其是在劈砍的時候。當你用隨便構勒弧度的刀掄圓了狠狠劈將下去,碰到了堅硬格擋的時候,那種不倫不類的弧度就足以讓刀倒彈起來在你腦門上撞個大血包外加一道大裂口,要不就虎口震裂脫手飛出。那種刀和真正的日本刀是兩回事情,如果在日本買的本地產工藝刀,則另當別論。

我練武有年,臂力雖然不大,但也肯定不能算弱,現在還能用兩個指頭支地做俯卧撐,腕力和指力應該算還可以。

但是在揮動日本刀的時候,我還是頗感吃力。日本刀做砍、劈時,藉助其弧度和重量,確實出刀可有霹靂之勢,殺傷力極大。可如果單臂使用,在回刀時,尤其是自下往上或反手提格的時候,雖然有靠腰腿力一說,但還是需要依仗腕力和臂力的,在這個時候,譬如我之流就覺得實在有點力有不逮,用起來很笨拙,回轉之時備感不便。即使是雙手刀,也一樣不能收、放如一,收刀終究是吃力笨拙了些。

由此深覺日本刀的刀柄長至雙手握把的長度,不單只是調節重心的作用,也確實因為其需要雙手握刀才成,因此日本刀、劍自發展起便基本是雙手使用的法度,極有道理。倘若單臂使用,一刀不中落於外門,就成了戚老虎所寫武經中的「敗勢」,又因其收刀回轉倍費氣力,於是即刻會有性命之憂。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單臂用日本刀,絕非常人所能,其他不說,只是對腕力和臂力的要求就要相當可觀。於此,宮本武藏的二刀流難度可想而知,想來此人的腕力、臂力和膂力,定然超絕常人多多。

故而雖說中、日的武藝以及刀制,各有長短之處,但中國大刀和日本刀這兩種刀,卻同樣是雙手刀的一種,無非是兩者刀身厚度、寬度、長度不一而已。日本刀的刀背厚度要厚些,中國大刀的刀身寬點,長短略有出入,卻都在一米上下,也所差無幾。

這么一來,如果有兩人武藝相當,一人使中國大刀,一人用日本刀做肉搏,我們便可以以這些基礎條件來進行比較了。

首先,在刀的製作、硬度、韌性、鋒利等各類工藝水準上,無疑都是日本刀好。

但是,大刀的刀身寬,所以雖然物理性能差,可也絕無可能被日本刀擊斷,相比較起來,倒是硬度較高的日本刀可能有此憂患。只是它靠著刀身的厚度來彌補了這一點,大家扳平。不過,因此雙方的重量差異也就變得不是非常大了,而雙方兵器刃口的鋒利和抗擊打度,此刻也已經無足輕重,因為雙方的刀身都很長,在格鬥中的兵器撞擊總不可能把六、七十厘米左右的刃口撞擊到全都卷了刃吧,況且真殺起來的話,生死也就幾下子的事情。

這一來又說到了很多朋友堅持的卷刃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仔細來揣摩一下,首先我們可以肯定在砍第一人的時候,刃是一定不卷的(除非這人偷懶從沒磨過刀,那就賴不得刀了)。在砍過一人之後,這個刃再卷,也不可能卷到劈不進肉體去,這個我們觀察自己家用的不銹鋼菜刀就可以了,完全可以買幾斤豬排或牛排來試試,兄弟我喜歡下廚房,有關菜刀使用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因此無需再用人來做實驗了。

在砍肉體的時候,即使砍中骨骼,在刃口上的卷刃也只是骨骼粗細的寬度,除非是剁排骨,咚咚咚咚咚,這才能把刃口給徹底剁廢了(你說沒事在戰場上剁人排做什麼?所以不予考慮如此變態的可能……)。且再怎麼地,在六、七十厘米長的刃口上就是有幾個棒子骨粗細的卷刃,以大刀的重量、速度以及使用者的臂力三者疊加,也不可能砍不進第二具肉體。我想,也許等到四、五人後,這刀才有可能確實廢了,被剁成了鐵片。只是,如果一人可以砍掉四、五人的話,整個戰場人人如此,那對手早就跨了。在實際戰斗中,能有1:2的殺傷比例就相當之驚人了,最好的實證案例,是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喜峰口一戰,我軍和敵軍的傷亡就是1:2.5的比例,因此震驚中外,日寇為之喪膽,以至於要人人戴上特製鐵圍頸才敢來和二十九軍作戰。

所以從這幾點上講,日本刀的優異製作工藝,在戰斗環境下並無太大意義,其工藝的精良基本上被大刀的形制所抵消掉了,這時比的只是誰能砍中對方,也就是比武藝和氣力了,兵器製作工藝上的優劣已經可以忽略大半。

而當年的明軍不抵倭寇的日本刀,私下度之,應該是由於明軍是採用舞動靈活而刀身單薄的單手刀以及單手刀持盾的制式,如此則應當落下風。如果其時改用雙手大刀片,不太可能敵不住日本刀,蓋因大刀與日本刀比,如上所述,並不落巨大劣勢。

既然開始說到了武藝,這便引發了日本刀的第二個缺陷。這個缺陷就是在它的使用技巧上。

使用日本刀的技巧要求,要遠高於中國大刀。

日本刀的使用需要極高的技巧和長時間的訓練,這是個常識,也是日本武士引以為傲的地方。但是在戰場上,這個驕傲卻成為了一個致命的瓶頸。因為大量的士兵不可能有如此長時間嚴格的系統訓練,因此大部分士兵不可能純熟使用,對他們來說,大刀和日本刀在使用上並無差別。只有那些自小訓練有素的武士,才能充分發揮日本刀的威力。

但這樣訓練出來的使日本刀的武士,實質上就是武林高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當年倭寇幾十人卻可縱橫數百里傷人無算,實因其乃是一支由幾十或數百高手組成的特種部隊,再加兵器上的優勢,悠忽來去,自然在對付地方普通守備士兵的時候大佔便宜,因此大可不用奇怪何以數十倭寇,就能橫行沿海。

以高手對士兵的戰績,可以看看日本本國的例子,也能看出是什麼結果。譬如戰國霸主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在天正伊賀之亂中,為消滅區區幾千伊賀忍者,居然就動用了近六萬大軍掃盪,可最後還是沒能徹底斬草除根,更差點被忍者伏擊致命(當然了,對方用的是鐵炮偷襲……)。

所以如果要這樣對比,竊以為用幾百中國高手去日本登陸騷擾,結果也一樣。

不信的話,就給倭寇們換上旗鼓相當的對手比比高下,結果就出來了。想當年少林寺的月空、月忠、自然、慧正、智囊等三十一名棍僧對倭寇,就是高手對高手的比試。只是和尚們的七尺長三十斤重的鐵棍一落,日本浪人刀折人亡,上海白沙港一戰,斃倭寇上百,這回大家武藝是相當了,卻是被和尚高手們佔了兵器上的便宜,此可為一證(不知道換上狼牙棒又如何,戚繼光的狼筅不知道是否便是這般變化出來的……一笑)。

又,日本的士兵足輕,也確實是不用日本刀的,而用竹槍一類的武器,用日本刀者的基本是大將和武士們,另外日本的浪人也是武士,無非是沒了藩主的沒落武士。所以日本刀並不是人人可用,人人能用的,基本是專業人士在使用。

相比較之下,中國大刀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大刀由於結構上非常簡單,殺傷則主要靠的是本身重量產生的慣性和使用者的力氣,頗有點類似斧頭、鐵棍之類,大多隻需以刀鋒對著敵人硬砸就是,使用便利,無需太復雜的技能,只要經過制度化的系統軍事訓練,人人可用。
先師之一的葉先生,出身於南京中央國術館,據他所說,當年的血戰日軍的二十九軍大刀隊刀法極簡單,早在國術館期間,就專門有研製刀破長兵的招數,發起者是國術館館長張之江先生,二十九軍正是他西北軍的舊部,研製者則是他尋覓來的長刀名家郭長生。蒙先師恩寵,曾給我們演示過一次,一幹人等如我輩也因此比照著演練試驗過,感覺確實相當簡單易學且頗具威力,尤其是如果第一次碰上這樣的刀法,那多半就要吃虧,長兵尤甚,譬如槍刺,大多情況下一招過後或死或傷,僥幸可以脫出戰圈的,也會被追砍不止,不易扳回局面。於是對前輩們之造詣高深,化繁為簡之能,極是景仰。

這里再提一句閑話,我的另一位啟蒙師尊蔣先生,也已故去有年,她也是前南京中央國術館的高材生,並且是當年第一屆國術大會短兵組第一名(短兵是當時五大項目中唯一允許男女混合比賽的項目),使用的兵器是劍,據她自己說,她所用劍法叫「武當對劍」,屬於雙兵,可惜當年愚一意孤行愚昧不堪,不甚以兵器為念,以至痛失良機,既未見先師用過也未想到要觀摩一下,現在想來,倒真可以套用一句流行用語:「如果再……」了,可惜悔之晚矣。

兵器的比較,到這里就已經說得差不多了,只是這一扯又扯到了二十九軍大刀隊的刀法,而關於這個,也是一直傳說很多的事情,眾說紛紜,所以不妨最後閑話幾句,一起討論一番。

其一,說宋哲元將軍在北京時曾延請京、津??軍之母是大刀王五之女(此說不知道真假如何,現代史我不是很在行,沒有細究過,應該不難考據,有心者不妨探察一番佟將軍家世,倘若是,也是一段佳話,王五助譚嗣同變法,本就傳奇,佟將軍又是抗日英雄,這事要是真的,可稱一門忠烈兩代佳話),刀法自然是絕頂,後來佟將軍傳授給了部下以此殺敵。又一說是名鏢師李堯臣和原南京中央國術館教練郭長生等人在軍中所授(此即先師所雲,先師所演示的刀法,也是自郭先生處得知)。再有一說是八卦門的一位前輩研製出了簡單實用的刀法訓練部隊,他將八卦刀法融成了一招,所以威力頗大。

在此處,我要來和個稀泥了。

我覺得以上諸說都可成立,也都確實發生過。宋將軍和佟將軍在北京時期確實都請人訓練過部隊肉搏和武器拼殺之術,此有記載和很多當事人的頗多記敘,無需贅言。因此,竊以為當時是有相當多的國術高手們,而不是一人,以他們拳拳報國之心殫精竭慮地將各自所習技藝之精華,用最簡單易學的方式傳授給了二十九軍將士,所以這並非誰的一人之力。

再以後的喜峰口一戰中,五百大刀隊壯士僅生還二十餘人,卻殺斃了一千二百日軍,這裡面除了壯士們個個以必死之心報國之外,這些在幕後的英雄們也居功甚偉,不可忘記。藉此,向當年的抗日壯士們致敬,並緬懷我兩位師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46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2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81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7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9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4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9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69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313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