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本進攻蘇聯多少
1. 二戰日本進攻的有多少個國家啊
日本在二戰中曾經侵略過中國、蒙古、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寮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汶萊、東帝汶、新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泰國、緬甸等國。
二戰前已經吞並了朝鮮半島、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和庫頁島的南部。
那時的香港是英國領土,馬來西亞還屬於荷蘭,菲律賓屬於美國,蒙古還屬於中國,這些國家都在二戰後獨立
所以還包括美國,英國,荷蘭,蘇聯。它打了蘇聯兩次,但是被蘇聯狠揍了,就不敢再打了。
拓展資料: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鏈接:網路-二戰
2. 二戰時期日軍侵略過蘇聯嗎
沒有,日本無法承受戰爭所產生的資源的巨大消耗,美國又對日本實行了石油禁運的政策。日本想要侵略蘇聯就必須佔領俄羅斯遠東地區,而那個地方沒有任何資源,無法滿足巨大的戰爭需求,相反南太平洋卻有大量的石油、大米和錫等資源,再加上諾門罕一戰把日本人打出了心理陰影,不敢冒然對蘇動武。日本人只是曾經有過與德國夾擊蘇聯的想法,但是並沒有真正的侵略過蘇聯。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日本稱5月11日至6月上旬的事件稱為第1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1次諾門罕事件;此後至9月16日停火為止,稱為第2次ノモンハン事件,即第2次諾門罕事件。
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日、俄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俄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日、俄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直至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後,蘇聯在8月8日向日本宣戰並攻擊偽滿洲國的八月風暴行動為止。
諾門罕戰役,起因於侵華日軍和外蒙軍為諾門罕以西,直至哈拉哈河這塊呈三角形地區的歸屬問題,最後引起戰役。戰役結果以日本關東軍的慘敗而告終。
諾門罕戰役使東北關東軍向西侵略的企圖徹底落空,進而促使日軍不得不放棄"北進政策"而選擇"南進政策",進攻太平洋諸島,偷襲珍珠港,最終導致日本法西斯完全覆滅。日本史學家稱這場戰爭為"日本陸軍史上最大的一次敗仗"。這是蒙古國歷史上重要的戰役之一,蒙古國為戰爭爆發70周年作紀念活動。
3. 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多少日軍
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中美英蘇四國都曾和日本法西斯大戰,最後通過四國的鼎力合作,成功消滅日軍,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那麼,中美英蘇四國分別消滅了多少日軍呢?
遠征軍對日作戰
英軍唯一給我們留下深刻影響的事情,就是它狠狠地坑了我們的遠征軍,讓數萬遠征軍健兒血撒野人山。整個二戰期間,英軍共消滅多少日軍,不太好計算。因為英軍作戰大致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英軍全面潰敗,從馬來西亞一直逃到印度;第二階段是英軍反攻,但當時英軍是和我國遠征軍以及美軍一起作戰的。
4.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一共侵略了多少個國家謝謝。
二戰時日本侵佔包括:
1、俄羅斯的庫頁島南部分;
2、俄羅斯的千山群島;
3、朝鮮、韓國全境;
4、中國的東北三省;
5、中國的華北;
6、中國的南方沿海部分地區;
7、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海南;
8、緬甸全境;
9、越南全境;
10、寮國全境;
11、柬埔寨全境;
12、蘇門答臘全境;
13、新加坡全境;
14、爪瓜島;
15、雅加達;
16、新幾內亞;
17、菲律賓;
18、馬紹爾群島;
19、加羅林群島;
20、吉爾伯特群島;
21、俾斯曼群島;
22、硫球群島
5. 日本在二戰期間都侵佔過哪些國家
二戰時日本佔領過的國家有以下這些:
1.1941年12月 日軍佔領吉爾伯特群島。
2.1941年12月9日 日軍佔領曼谷。
3.1941年12月25日 日軍佔領香港。
4.1941年12月27日 日軍佔領英屬新幾內亞、威克島。
5.1942年1月11日 日軍佔領吉隆坡。
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義大利、日本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仆從國發動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世界大戰。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二戰時期的日本,強大而極具侵略性,日本的崛起史就是一部侵略史。1942年6月,是日本歷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日。此時的日本實際控制了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海域。
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在近代史上快速的崛起並發動曠日持久的侵華戰爭。日本的帝國夢,發動戰爭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無邊的血與淚。下面是日本侵佔的國家和地區:
日本二戰前就侵略了蒙古,朝鮮(北朝鮮和南韓),中國東北,台灣。
1931年發動九.一八事變陸續侵佔中國奉天、吉林、黑龍江、熱河四省。
1937年7月7日後開始全面侵華,佔領中國華北、華東、華南大片地區。
6. 二戰時,日本人都佔領過哪些國家
二戰時日本侵佔包括:
1、俄羅斯的庫頁島南部分;
2、俄羅斯的千山群島;
3、朝鮮、韓國全境;
4、中國的東北三省;
5、中國的華北;
6、中國的南方沿海部分地區;
7、中國的台灣、香港、澳門、海南;
8、緬甸全境;
9、越南全境;
10、寮國全境;
11、柬埔寨全境;
12、蘇門答臘全境;
13、新加坡全境;
14、爪瓜島;
15、雅加達;
16、新幾內亞;
17、菲律賓;
18、馬紹爾群島;
19、加羅林群島;
20、吉爾伯特群島;
21、俾斯曼群島;
22、硫球群島;
下圖為日本進攻區域:
(6)二戰時期日本進攻蘇聯多少擴展閱讀:
日本二戰:
昭和時代前30年,對於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來說,是黑暗的30年。這時的日本政府致力於侵略擴張。日本對中國東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變前,它已通過日俄戰爭奪取了旅順、大連和滿洲鐵路沿線並派兵駐扎,這正是它能夠陰謀進行事變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內閣就在東京召開「東方會議」,制訂了《對華政策綱領》,露骨地聲稱中國東北「在(日本)國防和國民的生存上有著重大的利害關系」。同年7月,內閣首相田中義一向天皇奏呈《帝國對滿蒙之積極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摺」),公然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從而確立了以「滿蒙」為侵略基地的狂妄戰略。
從1929年起,日軍陸軍參謀本部和關東軍在中國東北三省先後秘密組織了四次「參謀旅行」,偵察情況,制定了侵略中國東北的作戰方案。
1931年6月,日本陸軍參謀本部和陸軍省制定「滿蒙問題解決方案大綱」,確定了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具體步驟;7月,陸軍參謀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調運至沈陽,對准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月,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國師團長會議上叫嚷:滿蒙問題只有用武力解決。隨後進一步做了發動此次戰爭的各種准備。
1931年(昭和六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並嫁禍於中國軍隊。這就是所謂的「柳條湖事件」。日軍以此為借口,突然向駐守在沈陽北大營的中國軍隊發動進攻。
當晚日軍便攻佔北大營,次日佔領整個沈陽城。日軍繼續向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的廣大地區進攻,短短4個多月內,12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日本國土3.5倍的中國東北全部淪陷,3000多萬人口陷入敵手。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九一八」事變揭開了日本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
1937年(昭和十二年)7月7日,日軍挑起「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侵佔南京後,在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師長谷壽夫指揮下,在全城進行了40多天的血腥屠殺,使用集體槍殺、活埋、刀劈、火燒等慘絕人寰的方法,殺害中國平民和被俘軍人達30餘萬人。
1941年(昭和十六年),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這一時期,不僅給中國、朝鮮、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也給日本人民帶來痛苦的困難。這是日本歷史以及中國關系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
7. 二戰時期的日本與義大利若軍事聯手,能否打過蘇聯
二戰時的日本與義大利若軍事聯手,能否打過蘇聯?當然打不過啦!
8. 二戰時期日本與蘇聯打過哪些戰役
1、張鼓峰事件戰役1938年7月
7月30日起,日蘇雙方展開對沙草峰、張鼓峰等高地的反復爭奪,並不斷增加兵力。日軍參戰總人數近7000人、火炮37門。 蘇軍在8月5日前,在戰斗行動地域集結了1.5萬餘人、237門火炮、285輛坦克。另有250架飛機支援蘇軍部隊行動。
8月11日,根據日方的建議,雙方停止戰斗。蘇軍控制了張鼓峰,佔領了沙草峰;日軍撤退到圖們江西岸,放棄了一向堅持的邊界線。而後,雙方簽署協定書,領土維持現狀不變。
2、諾門罕戰役1939年5月
諾門罕戰役,或稱哈拉哈河戰役,又叫諾門坎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日本及蘇聯在遠東地區發生的一場戰役。戰事於1939年在當時的滿洲與蒙古的邊界諾門罕發生。
日、蘇雙方的軍隊分別代表「偽滿洲國」及「蒙古國」交戰(以蘇聯朱可夫元帥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喬巴山元帥為領導的蘇蒙聯軍),但日、蘇雙方並沒有向對方正式宣戰。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失敗結束。日、蘇雙方此後在二次大戰中一直維持和平狀態。
3、滿洲戰役1945年8月
滿洲戰役原名遠東戰役是蘇聯為履行在雅爾塔會議上在德國戰敗後,有條件對日本作戰的承諾。於1945年8月到9日,蘇聯軍隊發起遠東戰役。蘇聯以三個方面軍150餘萬大軍兵分四路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東北境內的日本關東軍全線進攻。同時蘇軍太平洋艦隊也先後在朝鮮北部,千島群島登陸,協同陸軍作戰。
4、八月風暴行動
或稱滿洲之戰、蘇日戰爭,由1945年8月8日開始。蘇聯在這場軍事行動中徹底擊垮了日本關東軍,佔領了中國東北、朝鮮半島北部、南庫頁島及千島群島。這標志著蘇聯履行雅爾塔會議中的協定,在納粹德國投降後三個月內,對日本宣戰,加入了太平洋戰爭。
5、蘇日中立條約
由於日本在諾門罕戰敗,日本與蘇聯在1941年4月13日簽訂類似德蘇互不侵犯條約的中立條約。1941年下半年,當德國入侵蘇聯後(巴巴羅薩行動),日本曾考慮撕毀條約,但最終依然維持及繼續進侵東南亞,很大程度由於諾門罕戰役的失敗,導致日本不敢聯同納粹德國攻打蘇聯。
雖然日本與德國是三國同盟條約的成員,1945年4月5日,蘇聯單方面中止中立條約,三個月後,蘇聯入侵滿洲,進攻在滿洲的日本關東軍。
9. 求二戰時日蘇戰爭的情況,最好有關於日蘇諜戰的資料
個人認為樓主要給點分的,這超難找到(主要靠個人推理)。
一,在日本關東軍進入東北之後(1939年),也有想和蘇聯開戰的意圖。即諾門罕戰役(有可能是諾罕門)被蘇蒙聯軍擊退,日軍大本營很怕蘇聯來支援中國,在3月12日簽定了停戰協議,就是蘇日兩國互不侵犯,坦白說就是蘇聯不管中國的同志了。
從諜戰的角度來講:日本間諜可能在蘇聯決策人的身邊旁敲側擊,甚至可能篡改前線蘇軍發向斯大林的戰報(直接篡改有困難,方法可能類似於古代宦官,告訴斯大林說什麼這個軍官可能有假)
二,由於戰爭接近尾聲,蘇聯在國際壓力之下與美英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出兵東北,而根據官方(此時的官方是不可信地)說明,蘇聯紅軍在東北有燒殺搶掠的行為。很可能是大本營默認的,斯大林同志可能看到了東北會是未來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努力給予其最大破壞。
諜戰角度:日本間諜必須要保護關東軍,可能慫恿大本營作出燒殺搶掠的事,以期待中國能夠憤怒地與蘇聯開戰
關於我的訛誤
1,我不是說了,是關東軍進駐之後,從不論是31年,還是43年,都是關東軍進駐之後。
2,難道我沒有提諾門罕么……建議去配副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