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幼兒園里都做什麼游戲

日本幼兒園里都做什麼游戲

發布時間: 2022-08-03 14:04:21

① 幼兒園平時做的游戲有哪些需要哪些功能教室

游戲在幼兒園課程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課堂中有游戲活動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參與,促進幼兒的多方面發展,更讓這節課顯得生動有趣。

玩偶飛天

目標:感受彈簧的彈性,並探索彈性大小與受力的關系。

准備:樂百氏奶瓶、小紙杯、彈簧、毛根、各種裝飾材料。

做法:1.將彈簧固定在樂百氏奶瓶的下端。

2.用小紙杯做出頭部(裝飾上五官及頭發),用毛根纏繞在瓶身上做手。

3.將頭部粘在瓶身上,在彈簧偶身上做些裝飾

玩法:1、人手一個彈簧玩偶,向下擠壓彈簧,聽口令一起鬆手,看看誰的小玩偶彈得最高。

2:可設障礙,看看誰的小玩偶能跳過障礙,試一試怎樣才能跳過障礙。

小玩偶換裝秀

目標:練習穿衣服的方法。

准備:泡麵碗、一次性塑料碗、吸管(有彎頭的)、筷子、各種款式的服裝、卡紙、亮片。

做法:1.在泡麵碗底部中間扎一個洞,插入吸管;然後將塑料碗粘在卡紙上,碗底裝飾上五官做頭部,並將筷子粘在頭部後方卡紙上。

2.在紙杯兩邊靠底部處各扎一個洞,將吸管穿過洞中,彎頭朝外做手。兩邊吸管留在紙杯裡面的部分要固定在一起(用透明膠粘)。

3.進行"衣服"裝飾。

玩法:1、幼兒可根據角色的需要變換小動物的頭部(只需選擇需要的頭部,將筷子插入吸管中即可)。

2、幼兒可以為玩偶換上自己喜歡的、裝飾好的"衣服",在換服裝的時候可結合扣紐扣、摁摁扣、打結、粘子母扣等技能的練習。

蝴蝶找花

目標:鞏固對顏色、形狀的認識。

准備:氣球棒、大小毛球、廢舊包裝袋、即時貼、毛根。

玩法:准備各種顏色的花,或用不同的幾何圖形拼成的花。讓幼兒按老師(或同伴)的指示來找到相應的花。如:"蝴蝶蝴蝶飛呀飛,找到紅花做朋友。"或"蝴蝶蝴蝶飛呀飛,請找不是白色也不是紅色的花做朋友。"對大班下學期的孩子可以提出三維的要求,如"蝴蝶蝴蝶飛呀飛,請找白色的、有三角形花瓣的、裡面是黃色花心的花兒做朋友"。教師可根據不同水平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亦可讓孩子來發出指令,提高游戲的趣味性。

大班課堂游戲

變臉

目標:正確使用有關表情的詞語,並嘗試創編出與表情相關的故事。

准備:透明的塑料杯、紙杯、飲料瓶、各色包裝紙、毛根、各色復印紙。

做法:1.將不同顏色的復印紙裁成小紙片,在上面畫上不同的表情,粘在紙杯的不同側面上。

2.在透明塑料杯上用毛線裝飾上頭發。

3.將紙杯固定在飲料瓶上,用包裝紙製作木偶的衣服,最後進行裝飾。

玩法:轉動塑料杯,就可以看到表情的變化,小朋友可以用它來表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用它來講述"心情故事"。

快樂舞龍

目標:能根據音樂的快慢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

准備:即時貼、長布條、龍頭、廢舊的5升油桶、PVC管。

做法:1.請幼兒將即時貼剪成鱗片狀。

2.將鱗片貼在長布條上做成龍身。

3.教師協助幼兒完成後面的組裝工作。

玩法:幼兒合作舞龍,要求按音樂快慢變化做出不同的動作。如音樂較抒情柔緩的時候可以做些較平緩的動作,到了音樂較熱烈激昂的時候就可以做些奔跑、翻騰的動作。但一定要提醒幼兒注意合作、注意安全。)

玩偶小球星

目標:能手眼一致地操控玩偶,並能瞄準"球門"射球;在游戲中比較數量的大小。

准備:筷子、絲襪、棉花、紙杯、塑料叉子、各種裝飾材料、小鞋盒、橡皮筋、乒乓球。

做法:1.在筷子頭上纏上棉花,用絲襪包裹在外面,扎緊,製作成玩偶的兩條腿。

2.在紙杯的底部挖三個小洞。

3.在卡紙上畫好頭部並剪下,貼在筷子上端。將做好的兩條腿插在杯子兩側的小孔中。

4.用兩把叉子安裝在紙杯的兩邊做手。可用橡皮筋從裡面固定。

5.用各種材料按意願裝飾玩偶。

玩法:1、將小鞋盒剪掉一邊做"球門",在"球門"前50厘米處畫一條線作為起點。幼兒操縱玩偶雙腿踢乒乓球,輪番從起點處"射門",看看誰射進的球數多。

2、在場地兩端各設一球門,可兩人對決。雙方爭搶乒乓球射門,射進球數多者為勝。

② 幼兒園游戲名稱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名稱有綠燈跑跑 ,丟手帕,找朋友,老鷹捉小雞,開火車,貓捉老鼠,捉迷藏等等。

1,老鷹捉小雞。這個游戲非常常見,也是很多大人小時候就會玩的游戲,這個游戲能鍛煉孩子們的反應能力,移動能力等,還能促進與孩子的交流。游戲規則是大人當老鷹和雞媽媽,小朋友當小雞,雞媽媽保護著小雞不被老鷹捉到,如果不慎被捉,就要出列等待救援了。

2,捉迷藏。這個游戲不管多少年都還是非常受人歡迎,就連很多成年人都覺得這個游戲偶爾玩玩就很有趣。游戲規則是一位小朋友蒙眼數數,其他小朋友藏起來等著被找,玩這游戲時要劃定一定界限,以免被捂住眼睛的孩子跑到別的地方。

3,綠燈跑跑。幼兒手牽手排成一個圓形,兩位幼兒在圈外人,一個作為追的人,手上拿著信號燈的幼兒當被追者,開始游戲後那信號燈的幼兒即將被追趕時,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能夠將手裡的信號燈給圈上的一名幼兒,這名幼兒拿著信號燈再次跑,手機游戲不斷開展,被追趕時手機游戲變換人物角色開展。

幼兒期是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的時期。游戲則是身體發育的有效活動之一。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與陽光,空氣和水分充分接觸,不僅能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還可以使肌體的協調性,平衡,靈活性都得到增強。

語言交往能力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是培養兒童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游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兒童交往的過程。兒童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視覺信息,聽覺信息以及主觀感受,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圖作出言語的反應。

③ 幼兒園游戲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活動:

1、小兔子捉迷藏

活動准備:小兔頭飾於幼兒人數相等、錄音機、磁帶;日常活動中帶領幼兒觀察並模仿花的造型。幼兒聽音樂看錶演(使幼兒進一步感受、理解音樂,了解游戲情境)。

2、小白兔采蘑菇

小孩子最喜歡蹦蹦跳跳,因為了蹦蹦跳跳能夠鍛煉孩子們雙腿的彈跳潛力和身體協調潛力,為了給幼兒創造一個簡單愉快活動氛圍,設計戶外游戲《小白兔采蘑菇》,採用游戲的方式,創設情景,讓小朋友模仿小白兔。

3、豆寶寶搬家

老師請幼兒在裝滿豆豆的筐前站好,說:小豆豆要搬家,請小朋友想想怎樣把這么多的豆豆運到對面的空筐子里?幼兒回答完,老師說:"咱們用小水杯幫忙運豆豆好不好?"老師交待用水杯運豆豆的方法,強調杯口必須要朝上,否則豆豆就撒出來了。老師提示說:要是撒了就留意揀起來再向前走。

4、大灰狼來了

活動准備:每人布袋各一個,老狼頭飾一個,小兔頭飾與幼兒人數一致;完整情節的錄音音樂磁帶一盤。

5、小白兔鑽山洞

游戲開始後,老師將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邊跳邊唱。一二組扮山洞的幼兒也隨著唱歌,一會兒老師突然喊:「狼來了!狼來了!」小白兔們就一起競相鑽山洞,一個洞只能鑽一個人,最後有沒有鑽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

④ 日本傳統的游戲有哪些

學校的文化節要有關日本傳統的游戲,其中撈金魚就是一個,
撈金魚的網子是用糯米紙做的,就是有些糖果外麵包的那種可以吃的薄膜

不過話說回來,撈金魚這種游戲是起源於中國唐代,後來才傳入日本的

⑤ 幼兒園經常會做些什麼游戲啊

游戲名稱:貼人游戲 玩法描述: 1、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圈站立 2、老師請小朋友一二一的報數,然後讓報一的小朋友站在報二的小朋友的前面。 3、老師講游戲規則。老師先請出兩位小朋友做示範。一個小朋友跑另一個小朋友追,跑的那位小朋友貼到哪個小朋友前面,這組小朋友的最後一位就開始跑。如果,跑的那個小朋友被抓,這個小朋友就要反過來抓剛剛追她的的那個小朋友。依次循環。

⑥ 日本的學齡前兒童戶外活動時間是多長時間,夏天是幾小時,冬天是幾小時

日本幼兒園開展的戶外活動以幼兒自發的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在自由活動時間里,戶外庭院同時向全園幼兒開放,班級之間不受活動區域的限制,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願望和需要,在整個庭院范圍內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設施器材開展游戲活動。

⒈利用自然環境

日本幼兒園重視指導幼兒在戶外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獲得與各種自然物接觸的體驗。

[1]庭院中的動植物

日本幼兒園的庭院中栽種著各種樹木,幼兒不僅能隨著季節的變化感受自然的氣息,而且能自發地圍繞樹木展開游戲:可以爬樹,也可以把撿拾的樹葉、採摘的果實當作游戲的道具。同樣,種植的花卉除了用於觀賞外,也可用於玩過家家或「彩色水」[直接把花瓣撒進水裡,或者把從花瓣中搗出的汁液摻進水裡]的游戲。

幼兒園的庭院中特意留下了長滿雜草的空地,為幼兒玩游戲提供了極好的場所,而搜尋在草叢中躲藏著的各種昆蟲也給幼兒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2]庭院中的土、沙、水

絕大多數日本幼兒園庭院的地面是泥土地或者沙土地,很多幼兒園還特意在庭院中堆砌土坡任由幼兒爬,這不僅增加了他們與泥土接觸的機會,而且起伏變化、富有立體感的庭院空間也更容易激發他們的游戲興趣。專門鋪設的沙土地不僅安全,而且也方便幼兒進行各種游戲:把沙土地當作天然畫板,光著腳在沙土地上奔跑,邊走邊用水在沙土地上澆灑畫線等。

沙坑是日本幼兒園必備的游戲設施。考慮到幼兒玩沙的需要,沙坑附近通常設有水池,便於他們自由取水灌注到沙坑中進行造型。

到了夏季,玩水游戲會成為戶外活動的重要內容。即使幼兒園中沒有固定的游泳池,老師也會提供充氣泳池、較大的塑料盆以及水槍等玩具,讓幼兒盡情戲水,充分體驗在水中活動的樂趣。

自由活動結束後,老師會在戶外洗腳池裡幫幼兒簡單沖洗身上、鞋上的泥沙,脫下濕的衣服和鞋襪,再換上干凈的衣服和鞋襪。

⒉提供固定游戲設施和移動器材

[1]游戲設施與自然環境的融合

為了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增添戶外活動環境的自然情趣,日本幼兒園注意把一些游戲設施、器材與自然環境很好地結合起來。

[2]木質材料的使用和廢舊材料的利用

日本幼兒園提倡使用木質材料,認為與木質材料接觸有助於幼兒獲得與自然交往的體驗,所以木質材料是不少戶外組合游戲設施的主要構成材料。

除了提供小車、皮球、塑料鏟子、繩子等游戲器材外,日本幼兒園還有意識地提供汽車輪胎、長條木板、塑料箱、紙板箱等各種廢舊材料,滿足幼兒自主開展戶外游戲的需要。

[3]游戲設施與移動器材的選擇與使用

在自由活動時間里,幼兒不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戶外游戲設施,還可以從器材庫中自由取用移動器材。而且,除了根據自己的想像和活動需要自由組合各種移動器材外,他們還可以組合使用固定游戲設施與移動器材,讓游戲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⑦ 幼兒園有哪些美術游戲

紙杯做小人偶,教小朋友們在紙杯上面塗出人物形象,並且以這些紙杯小人為形象講故事。挑選兩種簡單易畫的小動物頭像,讓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在卡紙上畫出來,老師幫小朋友們剪出來,粘在卡紙條上,做成王冠戴在小朋友們的頭上做游戲收集一些樹葉,讓小朋友們看看像什麼樣的形狀,再一起動手拼成各種圖案例如金魚、龍雀等等。准備多個紙盤和顏料,讓小朋友們用手指蘸著做畫,在紙上畫出圖案准備宣紙和國畫顏料,將宣紙折疊,讓小朋友們把老師調好的稀釋顏料用毛筆塗在紙上,打開紙晾乾就成了美麗的水墨印畫准備橡皮泥或紙粘土,給小朋友們將一個故事,然後跟著老師一起用橡皮泥捏出故事中的事物,最後把大家做好的拼在一起成為一個完整地故事場景本人有多年兒童創意繪畫教學經驗,以上都屬於親測過可行的教案。希望題主能採納

⑧ 日本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什麼

1、所謂的「臟」與「不臟」

幼兒園會邀請即將入園的小朋友,到幼兒園進行體驗。一是為了讓小朋友之間相互認識,增加彼此的了解;二是為了讓即將入園的小朋友感受幼兒園的快樂。

朋友跟我講,日本的幼兒園里會有一塊,用木樁特意圍出來的沙土地,旁邊放著各種玩具餐具、小鏟子、小水桶之類。老師會主動叫小朋友坐在土地上,和孩子一起認真的玩沙土。小朋友們玩的不亦樂乎,褲子上、鞋子上、衣服上都是土。而朋友的孩子,全程都比較排斥,因為他覺得這些土弄臟了自己的衣服。

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看到哪裡有沙土,會興高采烈的跑上去亂踩一通。而此時,父母會馬上制止,因為怕我們把衣服弄臟。每次在外面跟小朋友玩,不小心弄臟了衣服,回家後總會被父母埋怨。臟與不臟,完全在自己怎麼理解,我們只是將成年人世界裡的「臟」,帶到了一個小孩子身上,從而忽略了他們內心的快樂。

2、「集體」與「個人」

在日本的幼兒園里,最先教會孩子的是:什麼是集體!集體,意味著扁平化各種差異的孩子,比如校服要統一、裝書本的袋子統一、毛巾、飯盒、水杯、鞋子等等,都是統一整齊的標准。每個小朋友入園,都要准備擦地板、擦玻璃的抹布;課間的時候,大班的小朋友會帶著小班的朋友一起玩;吃飯的時候,除了要把飯菜吃干凈,桌子也要擦乾凈。

這些細節和小習慣,都在秉持著一個原則:我是集體中的一員,我要為集體著想。記得在網上看過一段日本小朋友的視頻,播放的是一個幼兒園小男孩,挑戰連續10段跳箱。這名小男孩跳了好多次,怎麼都跳不過去,甚至都哭了,可是任然在堅持。

緊接著,看台上的一群小朋友把他圍在中間,大家一起高喊「你能做到!你能做到!」。小男孩受到鼓舞後,終於一躍而過,可見集體的力量有多強大。

日本人不喜歡通過展現自我的不同,來凸顯自己是很棒的人。會覺得這是一種「特別自我」的體現,是令別人討厭的,他們更願意說「大家都一樣,大家才是最棒的」。

3、不一樣的「健康」態度

日本的父母培養孩子,有一個原則是「七分飽、七分暖」。他們不會讓孩子吃得太飽,也不怕孩子穿的太少,秋天那麼涼的天氣,孩子們就穿個單衣在外面玩水,也不怕孩子受涼感冒。所以,你在日本很少會看到「小胖子」。

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不會那麼著急,動不動就去醫院打針取葯,他們認為孩子具有很強的自愈能力。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全世界排第一,這說明日本的衛生條件、醫療條件、生態環境、兒童飲食、體育鍛煉都做的很好。

日本的幼兒園特別干凈,孩子只要進入幼兒園,必須換拖鞋,不讓鞋子上的灰塵進入學校。而且心理輔導老師,會進入學生的日常學習,因為他們發現孩子很早就有心理問題,所以每個學校都會有一個專職的心理輔導老師。

4、真正的「獨立自主」培養

孩子上幼兒園後,都會有自己的書包,裡面放各種文具。在日本,除了一個大書包,還會有各種大大小小的包,用來裝不同的物品。父母來接孩子放學的時候,從來不會幫孩子拎書包,這也是幼兒園安排的,為了鍛煉孩子獨立自主,不依賴家長的能力。

就連皇室的王子上幼兒園,也要自己拿書包,家長不會給孩子任何特權。在幼兒園的食堂里,學姐學長們,會穿上干凈的衣服,代替老師給同伴們打飯。

如果孩子在運動中受傷,家長反而要向老師道歉,覺得孩子給老師添麻煩了,讓孩子在摸爬滾打中自然成長。而且女孩子也要參加足球比賽,不像我們有的家長,認為女孩子就應該琴棋書畫,那些舞刀弄槍、你爭我奪的游戲,都屬於男孩子。

這些孩子,哪怕摔的遍體鱗傷,也會樂在其中,根本不會有什麼「公主病」,早早地就能承受來自外界的很多壓力。

5、不規定孩子的吃飯時間

從小就被教育,吃飯一定要快,一旦誰吃飯很慢,就會被貼上「拖拉」的標簽。很多家長還會想辦法整治孩子:誰要是最後一個吃完,誰就負責洗碗,誰要是第一個吃完,誰就能得到獎勵。幼兒園也是,為了不影響孩子正常上課,往往會給孩子規定一個小時的時間。

但是,日本幼兒園從來不規定,孩子必須在多少時間內吃完飯。因為小朋友腸胃功能較弱,很容易消化不良,細嚼慢咽才的好習慣,應該從小培養。因為孩子吃飯慢,是因為他們咀嚼能力不如成人,很多家長就是因為沒有耐心,所以導致孩子討厭吃飯這件事。

雖然不規定吃飯時間,但是餐桌禮儀很嚴格,比如進餐前會說:「我要開動了」,結束後會說:「謝謝款待」。孩子們從幼兒園開始,就會感恩、珍惜每一份食物的來之不易。

⑨ 幼兒餐前活動游戲都有哪些

幼兒餐前活動游戲都有:

1.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手指游戲很感興趣,因為手指兒歌押韻,充滿游戲性,幼兒在讀的時候朗朗上口,學得也快,配上手的動作更能激起幼兒的興趣,百讀不厭。如《我的十個好朋友》《手指睡覺》《切土豆》《包餃子》《炒白菜》等。

不僅能鍛煉幼兒的手部肌肉的發展,還能豐富幼兒的語言,增進幼兒的食慾。

2.輕松的互動游戲幼兒和老師一起做游戲是最開心的,在幼兒進餐前,我們的老師可以開展一些師幼互動小游戲。如做《手指變變變》的游戲就非常受孩子們喜歡。

大家坐著一起念「手指手指變變變」,老師說「變什麼」時,孩子們就擺出各種造型如小貓、老虎、蝴蝶、鴨子等,老師說「手指休息了」,孩子們便一下子放鬆了。也可以進行《切水果》的游戲,老師說各種各樣的水果。

幼兒說「切切切」,說到炸彈時,幼兒趕緊抱頭,躲避炸彈,幼兒樂在其中。也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同伴互動小游戲,如《捉泥鰍》,一個幼兒雙手手掌打開和另一個幼兒的兩個食指相對,隨歌曲《捉泥鰍》左右擺動。

聽到「捉泥鰍」三個字時,一個幼兒用手掌去捉另一個幼兒的食指,這樣既發展了幼兒的手臂動作又提高了合作能力,幼兒的情緒還很愉快。

3.有趣的手語舞手語舞是經過美化的手語,比較有趣味性,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

幼兒對其特別感興趣。手指隨著優美的樂曲舞蹈,給細胞以直接刺激,對幼兒的大腦發育十分有益。如《我有一個好媽媽》《聽我說謝謝你》《孝心到永遠》等;大班的幼兒還可以進行國學方面的手語舞,如《三字經》《千字文》《讀唐詩》等。

這樣不僅能調動幼兒的聽、說、想等各種感官,也能使幼兒手部肌肉群得到發展,語言能力得到鍛煉。餐前游戲是日托制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過渡環節,我們老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去挖掘適宜他們的游戲,使幼兒在這個環節中能更好的發展。

⑩ 幼兒園游戲活動有哪些

幼兒園游戲活動如下:

1、粘泡泡糖

所有的孩子圍成一個圓圈,邊拍手邊說:「粘泡泡糖,粘泡泡糖。」孩子問:「粘哪裡?」老師說:「粘肩膀(或身體的其他部位)。」孩子馬上兩人一組互相碰肩膀。

2、天氣預報

老師說:「下大雨。」孩子說:「不怕。」老師說:「下雪。」孩子說:「不怕。」當老師說下冰雹時,孩子們立刻蹲下抱住頭,慢者被淘汰。

3、搭三角形

孩子分成若干組,每組6個小朋友,搭成三角形的樣子,聽老師的口令向左,「三角形」一起向左走三步,老師說向右(向前,向後),三角形一起向右(向前,向後)走三步。

4、老鼠籠

班中三分之二的孩子拉手圍成一個圓圈,做成老鼠籠,其餘的孩子扮演老鼠,游戲開始,所有的孩子一起說:「老鼠老鼠壞東西,半夜出來偷吃米,我們搭個老鼠籠,咔嚓一聲抓住你。」扮演老鼠的孩子則圍圓圈跑,當說到抓住你的時候,一起把手放下,在圈中的孩子即被抓住。

5、人槍虎

孩子分成人數相等兩隊,面對面站好,每隊選出一個隊長,然後隊長統一隊里的動作,(兩臂屈肘胸前交叉為人,雙手在胸前做射擊狀為槍,兩臂屈肘兩手上舉於頭的兩旁,五指張開為虎。人可以拿槍,槍可以擊虎,虎可以吃人)。

老師說1,2,3開始,兩隊立刻同時做出自己隊的動作,勝隊立即追負隊,被抓住的孩子加入勝隊,游戲重新開始,結束時以人多的隊為勝。

6、蘿卜蹲

孩子圍成一個圓圈,一個孩子開始說:「xx蹲,xx蹲,xx蹲完,xx(說另一個小朋友的名字)蹲。」(xx代表小朋友的名字),被點到名字的小朋友開始游戲,依次類推。

7、斗雞

孩子用手扳住一條腿,游戲開始,孩子互相撞擊,最後,沒有摔倒者為勝利。

8、運彩蛋

2個小朋友為一組,將手絹拉平,放一個海洋球在上面,從起點到終點,每次只能運一個,規定時間內運得多者為勝。

9、雙棍擔球

兩個小朋友一組,一人拿一根棍子平行放好,將皮球放在棍子上,從起點運至終點,快者為勝。

10、圍圈踢球

5-10人為一組,小朋友拉手圍成一個圓圈,互相踢圈中的皮球,若球滾出圓圈,則圓圈一起移動直至球在中間,游戲繼續。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35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01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75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6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76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32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7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637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9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