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手菜刀怎麼樣
⑴ 日本的二手廚刀有回收價值嗎
沒必要進行回收。
在磨刀這個圈子裡是被稱為洋垃圾的,這些刀大多是日本廚師淘汰下來的刀,他們集中打包買,然後再進行研磨處理。
所以你如果是為了買了練習磨刀技術,可以買幾把玩玩,磨完再試著賣出去。如果你是為了自己用,建議你買新刀,特別是三德 牛刀這種使用頻率非常高的刀,真的不建議買二手。
⑵ 求一把二手日本菜刀,手工打造的,
去「閑魚」之類的網站看看吧
⑶ 日本東本佐菜刀怎麼樣
其實也就那樣吧!
說實在的,先要明確一把刀的作用是什麼,沒有人買它是為了炫耀的,只要用著趁手就可以了。
所以,我覺得沒有必要買日本的貨,國產的刀具也有很多名牌的。
⑷ 日本菜刀好還是德國菜刀好
現在來自歐洲的德國刀具在中國賣得很火,尤其是雙立人、三叉,還有WMF。在北京的幾個賣場(燕莎、賽特、百盛、崇光SOGO、藍島)都轉了轉,發現三叉和WMF都比較貴,一般都在1千以上,三叉一把15CM的小刀動不動就上千,沒有1千以下的。一問MM,說是鍛造的,一體成型的,純進口的。仔細看刀上面的銘文,有Solingen字樣,應該是德國貨了。WMF的大馬士革更是貴極,6千多,還是21CM的,暈!款式還很少,沒什麼挑選的餘地。
轉過來再看雙立人的櫃台,倒是很齊全,便宜的兩三百的都有,不過再細細觀察和厚著臉皮問MM,才知道現在的雙立人也有三種貨色:一類是完全德國雙立人原廠進口的,這個價格也很貴,18CM的牛刀也是一千多(看上去也沒什麼特別的地方,普通的鋼片刀啊);第二種是中德合資的雙立人(上海)公司生產的,據說是德國鋼材德國工藝,最後在上海後期總成的,一般價格在400-600元;第三種就是雙立人的中國弟弟「單立人」了(商標圖案是一個人,比雙立人少一個人,很多消費者不注意這個區別),這種是完全在國內製造的,中國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價格很便宜,一般在300元以下,有的甚至100多。再三追問之下,一個MM間接承認,後一種「單立人」完全就是從頭到尾的國貨。難怪啊!
除了這三個牌子的,還有什麼美國的「鵝媽媽」、義大利的什麼「菲姐」,還有一個做得很厚重的OQCOC(不太准確),再有就是什麼香港的家能,這幾個牌子也有廚刀賣,不過其工藝實在不敢恭維,那個「鵝媽媽」的刀有的連刀把的膠木都開裂了(在SOGO和崇文新世界都有發現),MM解釋說是北京太乾燥了。可笑!膠木是耐干濕的,只有鉚接有問題,張力過大才會裂的,再一看產地——廈門。
猶豫了好久,最後一把也沒買(真後悔當初沒在德國買上幾把)。為什麼?貴倒是其次,關鍵是MM們的推銷實在讓我不放心,舉一個例子,是「雙立人」的,MM都是這么介紹的:
1,世界上最好的德國鋼鍛造的;
2,雙立人獨家專利技術的「冰鍛」工藝;
3,刀刃永遠免磨(永久鋒利)。
各位,好在我還有一些金屬加工的知識,幾個反問過去,就把她們問得啞口無言了:什麼是鍛造?什麼是大馬士革?什麼是冰鍛?真有終身免磨的刀嗎?哈哈,幸虧我不是跟她們搶飯碗,點到就算了。
真不明白,就這樣一問三不知的MM,居然還信誓旦旦地鼓噪種種優點,賣那些動輒幾千元的商品,是老闆太矇事?是商場太糊塗?或是故意製造什麼噱頭來糊弄消費者?搞不懂,就這水平還有人買嗎?求證MM(其實也是白搭),回答都說很好賣啊,一天好幾十把呢。真的?只能說中國消費者——「牛」!
其實,這些牌子中,真正專業做刀的,就只有「雙立人」和「三叉」,其他的要麼是專業生產鍋具(WMF,德國造鍋的第一,還有就是菲士樂,也是專業造鍋的),要麼就是國際上二三流的牌子,有的甚至根本上就是半路出家的本土貨,不過是起了拼音字母的名字,搞得咱中國人以為是什麼國際品牌(就跟大名頂頂的「歐典」地板一樣)。可惜的是,不知道什麼緣故,在德國老老實實做刀的「雙立人」到了中國,卻拚命做起鍋來了(俺在德國可從來沒看見過什麼雙立人的鍋),成了什麼全能專家(大概這就是本土化吧),而那些一溜的中式廚刀,一看就是單一鋼材製作的鋼片刀(刃芯和刀側、刀背全部就是一塊片鋼),難怪MM說,如果刀刃曲了,可以拿來重新開刃,只有「雙立人」才能這樣,其他牌子的遇到這種情況刀就廢了。我的天,她居然把這個解說成了「雙立人」的優點!那麼,按這個邏輯,國內所有廠家生產的刀都可以做到這點,因為他們都是單一的鋼片刀。注意,只有真正的鍛打的夾芯鋼,如果刀刃曲得嚴重了,就有可能不能在重新開刃了。你說,荒不荒唐?就這樣的水平,居然在京城所謂著名的賣場裡面賣所謂的國際品牌!難怪,這樣的賣家要把中國的消費者訓練成世界上最專業的消費者!
其實,我們的東鄰——日本,就是一個盛產刀具的國家,和德國比起來,其歷史、文化和工藝水平,甚至超過德意志的,只不過,可能是因為民族情感,很多人不願意去了解和承認這一點的(但,如果是這樣,為什麼我們又大張旗鼓地購買使用什麼東姿、松下、日立、索尼、本田、豐田、三菱、夏普?不少人甚至以此為炫耀?)。筆者以為,就事論事地說,日本的刀具水平是在德國之的,有這么幾點可以依據:
1,日本是當今冶金工業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在目前最常用的二十多種刃具鋼中,日本研製出來的就多達十一種,其中,象什麼AST系列、AUS系列、VG系列高級刃具鋼都是日本研製出來的。有這么發達的基礎工業,沒有理由不相信生產不出好的刀具。
2,日本的制刀歷史十分悠久。雖然,日本在刀具製作技術上曾經是中國的學生(唐朝時期),但由於善於學習和創新,到了宋代,日本的刀具水平就遠遠超過了中國,以至於到明朝抗倭戰爭中,由於明刀難以抵抗倭刀,戚繼光不得不從日本進口了一批武士刀,用以研究和仿造。
3,特有的武士文化,使全國上下都有廣泛的刀文化基礎。在今天的日本,手工的刀具製作技術和方式被作為傳統給刻意保留下來,全國每年都要舉行匠人製作比賽,評選優秀的刀具作品,而制刀師也廣泛地受人尊敬。
4,先進的金屬加工工藝和質量管理系統,使日本刀具的品質都十分優異,斷不會出現那種裂柄的現象。正因如此,日本現在是刀具出口的第一大國(而不是德國,盡管德國的出口量也很大),而且主要是出口到歐洲北美。
據我所知,日本的著名刀具品牌也遠比德國多,不下十幾種。既然這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比較一下德國刀和日本刀的優劣或者特點?希望有這種興趣和愛好的朋友一起來探討這個問題吧。下面是搜到的幾張美圖,供大家欣賞。
⑸ 日本羽毛廚刀怎麼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9
⑹ 淘寶上二手日本菜刀,能相信嗎能買到真的日本菜刀嗎日本有名的打刀的有誰呀,
淘寶上魚龍混雜,很難找到真正的日本正品吧,你自己辨別咯
⑺ 咸魚上的二手老菜刀是真的嗎
咸魚上的物品有真有假 建議購買大品牌的 如果自己做菜:張小泉或者十八子作就夠用 如果是專業廚師師傅可以買鍛打 鄧家刀 菜刀 西餐或者講究品質的可以購買雙立人的大馬士革套刀 如果是攜帶型折疊小刀:瑞士的一流 如果是購買指甲刀:韓國777質量不錯 壁紙刀購買 得力 即可 如果想彈簧刀,不要買了 購買管制刀具是違法 !
⑻ 中式菜刀、日式三德刀和西式主廚刀各有何優劣
中式菜刀很重,西式主廚刀就是為了做西餐方便的。我家用的是日本菜刀,有一次過年回家還帶了一把回老家用。日本的菜刀輕,快。
菜刀主要是用來切肉類和蔬菜,但有些不法之人會用其傷人。我們要和平利用菜刀,不可當作武器做非法之事。國產菜刀里,主要有不銹鋼刀與碳鋼刀:碳鋼刀老百姓俗稱「鐵刀」,鋒利度高,但是容易生銹,比較難打理。
不銹鋼刀是在碳鋼刀的基礎上,增加了防銹、防腐蝕性的鉻、鉬釩等元素,所以外觀更加干凈、美觀,不易生銹,打理比較簡單,高硬度鋼材的鋒利度,比如8鉻、9鉻、大馬士等,甚至超過碳鋼刀。
三德刀是切肉、蔬菜、瓜果的。三德刀比牛刀小,刀尖部分比較圓,既可切割肉食,也可切割蔬菜瓜果。三德刀異常鋒利,可以輕松完成肉類、魚類、蔬菜及瓜果的分割,線條流暢,容易清洗,手柄經砂光處理,把握舒適。切菜切肉的時候砧板必須放在平整穩定的檯面上,砧板下面墊上一塊略微有些濕的抹布或者廚房紙,這樣避免砧板發生意外滑動。
對於西式主廚刀,一般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身靠近刀柄的位置,另外三個手指則順勢穩穩握住刀柄。對於圓柱形的食材,比如胡蘿卜或者黃瓜應首先切除一個平面,然後把這個平面放在砧板上,這就食材就不容易發生意外滾動,確保安全。
需要進行切片操作的時候,用一隻手的五個手指將食材固定,讓中指的第一關節位於最前方,其它的手指都在它的後面,切的時候,刀刃不要抬得過高,盡量靠近食材表面,讓刀面沿著中指的第一關節上下滑動,一來可以確保不會切到手指,二來也可以讓切片厚度均勻。
所有的鋼質廚刀的刀刃都會在使用中磨損,判斷刀刃磨損程度的一個簡單辦法是切薑片,鋒利的廚刀切出來的薑片非常光滑,如果發現薑片的斷面殘留許多纖維,就說明刀刃已經變鈍,需要打磨才能恢復鋒利。
⑼ 日本產菜刀好還是德國的好
中國的好!可是一定要說的話日本的吧,考慮價錢和別的因素嗯,德國的機械好,日本這些小東西好
⑽ 有人對日本刀有些了解嗎,我在附近的舊貨市場里發現了這兩把刀,求鑒定。我的qq88079614,加了傳圖片。
目前國內對日本刀有著很多種說法,其中有些是對的,也有些是錯的。下面針對國人對日本刀常見的五點錯誤的認識進行試解答,以期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日本刀的做法為中國所傳
這個說法,不準確。首先應該明確的是:日本刀肯定是受了中國刀的影響的。日本在中國唐代以前,刀的製作工藝是非常落後的,打仗的士兵多是持削尖了一頭的長竹竿(有點漢高祖揭竿而起的架式)來進行沖殺。到唐代以後,日本向唐朝學習了很多先進工藝之後,自然把制刀工藝全學去。
對日本刀起到重要影響的唐刀
但是日本刀就是唐刀的簡單復制嗎?當然不是。日本從中國唐代以後,在唐刀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屬於它們自己獨特的製造技藝。這有點像空手道,源自中國武術,卻被日本人改進了一些訓練手段,加入了很多自己發現的搏擊實戰經驗,演化為空手道。我們能說空手道就是中國武術嗎?當然不可以。
二、日本刀的樣式是最有利於刀的威力發揮的
天下五絕之一——三日月宗近
這個說法看起來有理,日本刀法的確十分厲害。但是把刀做成這種式樣,倒不是古代日本人發現了刀的最科學的運動模式,而是一個很簡單的理由——缺少金屬資源。日本人早期的刀也學過中國大刀的樣子,不過由於太費資源了,後來放棄了。順便說一下,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造的槍口徑為什麼比歐美的小?就是因為他們缺材料,口徑的減小,造子彈時就可以省下很多銅的!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通過自學掌握了用最少的鋼材做出最好的刀的方法。
三、「村正」是一種刀
傳說中的名刀——村正
這個說法不對,村正,是一把刀而不是一種刀。日本的刀的品種有二十六種形制種類,如:玉纏橫刀、節刀、儀刀、大太刀等等,就像我們說的大刀、朴刀、水果刀等等,是刀的形制上的差別。而村正,則是一把日本歷史上的名刀,德川家族稱其為「妖刀村正」,因其刀銘為「村正」而得名。這就有點像中國的名劍干將、莫邪,干將是一把劍,你不能說干將是一種劍,這只不過是個概念問題。
名刀——菊一文字則宗
大太刀
四、抗戰時,中國大刀完勝日本刀
抗戰時期的中國大刀
這里要說明一下,當時是中國大刀隊經常完勝日本沖鋒部隊,而不能說中國大刀完勝日本刀。日本自十九世紀明治維新以後,放棄了傳統的日本刀,轉而由工廠批量仿製西方的指揮刀(這里真要佩服日本人的學習精神)。
當年身背大刀的中國戰士
日軍侵華後,在戰場上遇到中國傳統武器——大刀隊的大刀時,十分驚訝,沒想到傳統武器在近身肉搏時威力如此驚人!於是,1939年以後,日本軍隊重新拿起古式日本刀來對抗中國大刀隊,這才在近身肉搏上沒有再像以前那樣盡吃大虧。
五、掛在腰上的短刀是切腹專用的
這把短的就是「肋差」
影視中出現的日本武士,常常腰間插著一長一短兩把刀,很多人認為那把短的是專門用來切腹的。其實不然,短刀是一種叫「肋差」的刀,其重要功能是用來破鎧。即,用它來近身對付那些身穿重鎧的武士,當然,它的硬度會比長刀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