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語和國語有什麼區別
1. 日語和中文有哪些區別
差別相當大:
現代日語:
1.語序基本為SOV型(主語-賓語-謂語),而且主語經常可以省略
2.句子的構造有SP型(主語-述語構造)和TP型(主題-述語構造)兩種,但界限不明確,甚至可以將SP型劃到TP型以內
3.修飾詞(狀語,定語等)一般都在被修飾詞之前
4.黏著語:附屬詞(助詞,助動詞)發達,在解讀句意時有重要作用
5.體言(名詞,代詞等)利用助詞表示格,體言本身沒有格變化
6.用言(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有活用,一般用來表示時態和相,或者顯示其在句子中的作用(作狀語,定語等)
現代漢語:
1.沒有活用(詞形變化),基本語序為SVO型(主語-謂語-賓語)
2.孤立語:詞序在解讀句意時相當重要
3.有時利用"把","將","以"表示賓格,此時語序為SOV型
4.沒有時態這一語法范疇,但有相(完成相"了",經驗相"過",進行相"著")
5.名詞與形容詞沒有格變化,利用語序表示格
2. 日語與漢語區別在哪
首先,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所以在語法結構上完全不同,這也是日語和漢語最大的區別。中文語法在語序上基本和英語相同,但是日語是謂語在後的語言。
所以最大的區別是日語各式各樣的語尾表現。所以,就算我們沒有學習過日語的中國人能夠看懂一些日語漢字,但是多變的語尾表現會成為句子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反問,否定,強調,尊重,不屑的語氣幾乎都是通過語尾表現的。
另外,時態,中文是沒有時態的語言,我們分別他們的基準是修飾時間的詞彙,日語在形態上存在時態,其概念有點相像於英語的時態。這些時態存在於句子的各個部分,非常關鍵。
其次,日語很大的一個特點是它多變的接續法。在日語學習中,入門者的最大的阻礙就是背誦日語的接續法。和中文不同,日語在接續的時候,必須通過各種形式的變化才能夠自然接續下面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
還有,語言的組成部分。我們的漢語全部都有漢字組成。而在日語裡面,有兩個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漢字和假名。其中假名還包括平假名和片假名。假名和漢字同時出現在句子中。漢字基本上都是名詞,就算有動詞意義也要通過平假名的添付成為動詞。
一般而言,所有語言的附加意義,比如肯定否定,時態,語氣,接續。。。都是通過平假名的變化而達到的。片假名在日本裡面的作用很少,僅限於表達外來語和強調,或者在一些無法列印漢字和平假名的簡易機器上使用。
日語還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他們借用很多外來的詞彙,剛才上上面一段提到片假名。在日語中,同樣的東西可以分別用漢字和片假名來表示,一般而言漢字表達的是傳統的意義,片假名代表外來的新興事物。漢字的讀法一般而言都對應一組平假名。
所以我們中國人對於漢字比較熟悉,但是日語的讀法還是要通過記憶來掌握的。而且,同樣的漢字在不同的情況下發不同的音也是其特點。但是和中文發音確有很相似的地方,普遍認為日語是因中文而產生的,遠在唐代,我們最昌盛的時候,日本是很崇拜中國的。
而大多數人都認為日文的發音最接近中國的吳音。而由於很多漢字在不同時期分別傳入日本,因此同樣的漢字發不同的音是這樣產生的。假名也來源於中文的邊旁部首。無論如何,中國給日本的影響非常深遠,所以,漢字和平假名表達的日語是傳統的。
這里舉一個例子,我們熟悉的蠟燭,日文的漢字就是這兩個字的繁體字(在日本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有一行形態上的改變),對應的假名是ろうそく發音是RO-SOKU 發音和中文的一些地方語言很相近,但是只有記住漢字和所對應的假名,才能溝通。
蠟燭的意思是我們所熟悉的照明用的蠟燭。而當我們表達生日蠟燭的時候,就不能用這個詞了,我們要用キャンドル(片假名)因為生日蠟燭這個事物,是從西方傳來的,同樣,我們家裡熏香的蠟燭燭台,也要用外來語。幾乎所有的外來事物,在日語中間都有所對應的外來語的叫法,特別在電腦和商業用語上,簡直是日文版的英文。
而一些連鎖店和商標,因為想模仿西方的業態而使用很多外來語。這也和他們的性格有關系,他們普遍認為西方的事物比較新潮和吸引人。有些人說話一口外來語,而事實上,他們的外來語來自英語或其他語言,但是發音是日文獨特的。因此他們的外來語只能作為日語來看待。可能懂英文不懂日文的人也聽不懂。
日語這種語言牽涉到很多其他的語言,但同時是非常獨特的。它的發音非常單純,但單純中有其獨特的特點。
3. 中文和日語的區別
區別……一個是中文,一個是日文。從文字上來說,日文是由唐代的中國字傳過去的文化而演變出來的。從語法上來說,日語的謂語都是滯後的,文法是固定使用的,但如果理解了意思實際上和中文一樣,只不過中文可以顛來倒去的說。從語言上來說,日語包括從中國學過去的漢語、他們自己創造的語言,和語,外來的語言(一般都是英語,西班牙語什麼的)外來語,和這幾種的混合,混合語。從讀音上來說,日語分為音讀和訓讀,音讀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讀音,訓讀就是他們自己的讀音。還有敬語、自謙語、叮嚀語神馬的……
4. 日語和中國語言有什麼區別
寫法不同. 日語 (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語言,而沒有自己的文字。後來,漢文化傳入日本,具有文化修養的日本人開始能用漢文記事。 到了公元五世紀中葉之後,日本人民創造了用漢字作為表間符號來書寫日語的方法。至八世紀後,這種將漢字作為表間符號的方法已經被普遍採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詩歌集《萬葉集》就是採用這種書寫方法。如日語的「山」,讀作「やま」,在《萬葉集》中就用「也麻」兩個漢字來書寫。「桜」讀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個漢字來書寫。日語中的助詞「て、に、を、は」等則用「天、爾、乎、波」等漢字來表示。這種書寫方法後來被稱為「萬葉假名」。但是,用萬葉假名式的漢字記事作文十分繁雜,在此後來慢慢簡化,只寫漢字楷書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另外,柔和的漢字草書適合於書寫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書書寫信件、日記、小說之後,逐漸形成了一種簡練流暢、自由灑脫的字體,如「安」->「あ」,「宇」->「う」等。 至此,日本民族終於利用漢字創造了自己的文字。由於這些文字都是從漢字字形假借而來的,因此稱為「假名」。根據假名的書寫方法不同,取自漢字楷書偏旁的稱為「片假名」(カタカナ),從漢字草書演變而來的稱為「平假名」(ひらがな)。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漢字為基礎創造的表音文字。一般書寫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來表示外來語和特殊詞彙。 例如:これは日本語のテキストです。 (譯文:這是日語課本) 平假名 這個句子中的「これは」、「の」、「です」就是平假名。平假名是日語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直接構成單詞,如例中的「これ」(發音「ko re」註:羅馬注音)就是「這個」的意思(相當於英語中的「this」);の(發音「no」)是「的」的意思,前面的「は」最後的「です」用在一起表判斷,也就是「......是.....」的意思。平假名也可以充當句子中的其它無具體意思的成份,如例中的「は」就是一個助詞,用來分隔「これ(這)」和「日本語」。另外,它還是日文中漢字讀音的基本單位,和漢語拼音的作用有點相似。 片假名 「テキスト」是片假名。片假名和平假名是一一對應的,讀音相同,只是寫法不同,你可以把它理解成英語中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的差別(但它們並不一是一回事,只是為了方便你的理解)。片假名主要用來構成西方外來語及其它一些特殊詞彙。如例中的「テキスト」(發音「te ki su to」)的意思是「課本」,就是從英語單詞「text」音譯過來的。 此外,日語中還有用源於羅馬的拉丁字母來表示日語的方法,稱為「羅馬字」。類似我國的「拼音」。 羅馬字主要多見於人名、地名、機構名等專有名詞,並常用於日文電腦輸入法。 )
5. 日語和漢語的區別和相似
相似:日語和漢語都應該屬於漢藏語系的,屬於相同的語系。在古代(唐朝)的時候,受到漢文化的影響,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唐代時日本人發明了通行於女性之間的假名,官文為文言文,因此現代日本語受古代漢語影響極大。
不同:
一、使用主體不同
1、日語:文字、書寫方式、書本(紙張等)上的表現方式稱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和人所使用的語言。
2、漢語:即漢族的傳統語言,又稱華言、華語,是中國通用語言、國際通用語言之一,屬漢藏語系,與藏語、壯語、侗語、黎語、彝語、苗語、瑤語等都是親屬語言。
二、使用情況不同
1、日語:使用范圍包括日本國全境(琉球地區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語,日本不承認琉球語為獨立語言)。
2、漢語: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 ,超過世界總人口的20%,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
主要流通於中國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以及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的華人社區。
三、語言分布不同
1、日語:主要在俄羅斯,東亞,東南亞,南亞,大洋洲,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及歐洲的英國為少數的重要語言。
2、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各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
6. 日語中"日本語"和"國語"的區別
1879 年,琉球被日本吞並之後,琉球語被當作了日本語的一種「方言」 看待。但是,現今大部分學者認為琉球語與日本語有著較大區別;當時朝鮮語和帛琉語也被當作日語的一種方言,而這種歸類是當時日本政府的一種殖民手段。 琉球語和日本語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導致了琉球語無法使用日語書寫系統來准確記述。日本吞並琉球之後,明治政府推行標准語普及運動。為了更好地推動標准日本語的普及,「沖繩縣」的學校在使用琉球語的學生脖子上掛上「方言札」,以示與其他學生的區別;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受此羞辱,父母紛紛要求自己的子女學習標准日本語。此後,在琉球,日本語侵入了當地的琉球語,形成了一種含有濃重琉球風味的方言——沖繩方言,也就是「沖繩式日本語」。
7. 用日語回答日語中日語與國語的區別
日本人所說的「國語」是指以東京口音為基礎制定的標准日本語.
8. 日語和中文有哪些區別
「日語」和「中文」的區別:
一,「語法」不同:
1. 日語的語序是(主+賓+謂),漢語的語序是(主+謂+賓)
2. 日語的主,謂,賓,定,狀,補,以及時態,時態等,都是靠「助詞」和「結尾詞」表示的。而中文這是靠漢字來表現的。
二,「文字」不同:
日語是(漢字+假名)來表示的,中文則是(全部用漢字)來表示。
三,「語音」不同:
日語有五十音圖。中文有漢語拼音。(母音和輔音,數目,讀音都不相同)
日語和中文,都有漢字,但是漢字的讀音卻完全不同。
四.「日語中有大量的外來語」
雖然,中文中也有一些外來語。但是,相對日語來說,外來語則少得多。
在現代日本社會,人們的生活中,有大量的詞彙,來自外來語(多半是英語),例如:
コーヒー、ドア、ミルク、ソファー、スクール、リラックス、フルーツ、アップル、ミュージック、ショップ、マーケット、プロジェクト、コピー、ランニング、ボール、プール、ナンバリング、ゼロ、パーセント、トイレ、アイライン、クリーニング、ホテ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