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武士組織有哪些

日本武士組織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8-02 18:56:01

⑴ 誰有動畫片日本武士劍客們的名字都要厲害人物的。

新撰組 新選組(又名「新撰組」,日語「選」與「撰」同音)是日本幕末時期一個親幕府的武士組織,也是幕府末期浪士的武裝團體。主要在京都活動,負責維持當地治安,對付反幕府人士。他們在戊辰戰爭中協助幕府一方作戰,1869年戰敗投降後解散。 新選組在成立初期得到當時擔任京都守護職的會津藩主松平容保支持,並納入會津藩編制。新選組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內提倡尊王攘夷的激進派。 新選組最為人所知的特色有「誠」字隊旗、衣袖上印有山形圖案的獨特羽織(一種外衣)、嚴厲的「局中法度」(為維持組織紀律而採用的嚴厲規條)等。 組成 日本幕末時期,反幕府浪士常在京都刺殺幕府官員及親幕府人士。文久二年(1862年),江戶幕府將軍德川家茂上京之際,清河八郎提議募集浪士組成將軍警護,得到幕府採納。江戶幕府採取懷柔政策控制浪人,特組織浪士組。 文久三年(1863年)二月(日本舊歷,下同),200多名浪士到達京都。清河與勤王勢力私通,企圖把那些浪士作為天皇配置下的兵力。計劃敗露後,清河及200餘人離開京都,向江戶進發。以近藤勇、土方歲三為中心的試衛館派及以芹澤鴨為中心的水戶浪士留在京都。 同年三月,近藤勇、芹澤鴨等人成立新選組的前身「壬生浪士組」(又名「精忠浪士組」),從此新選組又被稱為「壬生狼」。他們在壬生村招募新成員,組成了36人的隊伍。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委派他們維持京都市內治安,對付倒幕派的浪士們。1863年(文久3年)准許浪士組進入京都,駐屯在京都西部的壬生村。因領導人之一清川八郎與尊攘派串通而分裂,清川回江戶不久被暗殺。留在京都的近藤勇、芹澤鴨等歸屬京都守護職松平容保支配,組成新撰組。 同年八月,八月十八日政變發生,壬生浪士組協助幕府勢力有功,得到朝廷賜名「新選組」(另有說法是松平容保賜名「新選組」)。「新選組」之名常用於會津藩發給新選組的公文中,而新撰組給予會津藩的文件中常用「新撰組」之名。 發展 文久三年(1863年)九月,近藤派肅清了芹澤派,控制了新選組,近藤勇成為領導人(稱為「局長」)。近藤勇、土方歲三掌握實權,全力鎮壓尊攘、討幕派。 元治元年(1864年)六月五日新選組在池田屋事件中重創了京都倒幕派的力量。新選組在七月的禁門之變中,協助幕府擊退長州藩的倒幕派進攻。這兩次事件使新選組得到朝廷、幕府和會津藩賞賜二百多兩黃金。同年九月,新選組進行第二次招募隊員,隊員增至超過二百人,駐地從壬生村遷移到西本願寺(京都市下京區)。 慶應三年(1867年)三月,新選組的伊東甲子太郎一派受命成為孝明天皇的御陵衛士, 脫離新選組,同年十一月被新選組肅清。 解散 慶應三年十一月,末代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實行大政奉還。不久新政府和幕府之間展開戊辰戰爭,新選組站在幕府一方參與1868年初的鳥羽伏見之戰,被新政府軍擊敗。新選組屢敗屢戰,甲州勝沼之戰後,新選組返回江戶,部份隊員在這時離隊。近藤勇被新政府軍捕獲處死,沖田總司也因肺結核而病逝。新選組其後參與宇都宮城之戰和會津戰爭,齋藤一在會津戰爭其間離隊。土方歲三與部份隊員跟隨其他擁護幕府的軍隊退到北海道,成立蝦夷共和國及參與箱館戰爭。明治二年(1869年)五月,土方與明治政府軍作戰時中彈身亡,相馬主計接任,與餘下的新選組隊員投降,不久蝦夷共和國也隨著總統榎本武揚的投降而滅亡。 維新志士:桂小五郎,緋村劍心,阪本龍馬,高杉晉助,等一系列維新志士(他們的資料找不到)

採納哦

⑵ 日本著名武士有哪些

小野田寬郎,永不投降——二戰最後一位放下武器的日本軍人
小野田寬郎,1922年3月19日出生於日本和歌山縣海南市。1939年3月到「田島洋行」的武漢分店工作。1942年12月被徵召入和歌山步兵第61聯隊,後分配島步兵第218聯隊。1943年9月成為甲種幹部候補生,1944年1月進入久留米第一種陸軍預備士官學校。8月畢業後成為士官勤務見習士官。9月進入陸軍中野學校二俁分校,接受游擊戰訓練。11月畢業後被派往菲律賓。小野田被派到一個菲律賓的一個小島-盧邦島(Lubang),准備在美軍登陸後開展游擊戰。
1944年12月17日,上司谷田命令23歲的小野田在盧邦島開展一場針對美國人的游擊戰。他對小野田說:「我們撤退,但只是臨時的。你們進山,用埋地雷、炸倉庫的辦法與敵人周旋。我禁止你自殺或者投降。三年、四年或者五年之後,我將回來。這個命令只有我才能取消。」
1945年2月28日,美軍在盧邦島登陸,大部分的日本士兵不是投降就是戰死。小野田把剩下的人分成小組,同伍長島田、上等兵小冢金七、一等兵赤津三人一起隱人叢林,繼續頑抗。
8月15日,在盟軍的聯合打擊下,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美軍派出由已投降日兵充當的軍使赴各島勸降,同時撒下大量的傳單。1945年10月,小野田看到了美國人發的傳單,上面寫道:「8月14日日本已經投降。趕快下山投降!」小野田當時將信將疑。忽然聽到不遠處有槍聲,於是認定戰爭沒有結束,傳單在騙人,他們又藏進了叢林深處。
每天清晨,小野田帶著三名士兵爬上山峰,對著旭日敬禮,並繼續著他的戰斗。他的策略非常清楚:他無法佔領整個島嶼,但是,他可以讓島上的菲律賓人知道他們的存在,因而產生一種無所不在的恐懼,在這個意義上,他就成了整個島嶼的統治者:這正是游擊戰的最高目標。因而,他會突然的出現在村落,射殺當地農民,然後躲入山林。有幾十個農民在收成香蕉時,無端的被他們殘酷的槍殺。
小野田等人保持著不斷移動的戰略,甚至連當地人都無法將他們捕獲。停留在同一個地點幾天之後,他們就會移動。在漫長的雨季,他們就扎營,因為沒有人會在雨季上山。他們偷竊當地居民的食物,偷雞,殺水牛,捉野兔,吃蜥蜴,他們甚至將保存曬乾的香蕉充當干糧,以便維持一定的熱量。但是他們無法獵取太多的食物,因為槍聲會暴露他的戰斗位置。當雨季來臨,他們得彼此警惕,盡量保持清醒,以免在睡覺時因體溫過低而死亡。
盧邦島前副行政長官埃拉莫斯說:「小野田領我們看了他在森林中的藏身之地。那裡很乾凈,牆上掛著『把戰爭進行到底』的標語,還有刻在香蕉葉上的天皇肖像。他的手下活著時,小野田經常訓練他們,甚至組織詩詞比賽。」小野田不知道其他小組的情況。埃拉莫斯說:「我的父親曾同小野田打過仗。後來我當了警察,也同小野田的游擊隊交過手。我們在叢林中多次搜索都未能發現游擊隊的蹤跡。為了讓他們相信戰爭已經結束,我們散發了當時出的報紙和小野田游擊隊親友的書信。事後我問小野田,你為什麼不投降?他說,因為深信書信和報紙都是捏造的。」
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日本建起了成片的摩天大樓,日本產的電子產品銷往世界各地,東京的實業家購買了美國的大公司,而小野田等人卻繼續在盧邦島為天皇而戰。他們喝河水,靠水果和樹根充飢,幸運的是他只犯過一次扁桃體炎。晚間叢林中經常大雨傾盆,他們只能用自己的身體護住步槍。每個月他們都要襲擊一次軍車,槍殺司機。
1949(1950?)年的一天,赤津一等兵受不了絕望環境的煎熬,高舉雙手,向當地警察投降。剩下的三人彼此激勵,要不斷的戰斗下去。隔年,他們發現赤津在山裡留下許多傳單,告訴他們戰爭已經結束許久,日本已經投降多年。他們還發覺赤津加入了當地的搜索隊,在全島山區展開勸降。小野田判斷,這是敵軍的策略,對於赤津的背叛無法認同。他下令全體退到更深的山區,以避開敵軍的誘捕。
1952年, 他們親人的家書與日本當時的報紙,不斷的在深林里出現,希望他們三人念及家人,或許會軟化態度出來投降。然而,小野田仍然認為這是瓦解他們意志的策略,固執的他做出結論:繼續作戰,永不投降。
1953年6月, 島田伍長在一次行動中被當地漁民射傷大腿。雖然後來復原,但在隔年五月,島田又在一次沖突中當場戰死。十天之後,新的傳單出現。搜索隊拿著麥克風在山裡到處大聲的叫嚷說:「小野田,小冢,戰爭已經結束了」。但是他們始終不為所動。他們感覺到,戰爭還在進行,日本還在奮戰,投降是莫大的恥辱,他們堅信總有一天日本的後援部隊將會攻佔整個島嶼,太陽旗將會隨風飄揚。甚至當小野田的親兄弟來到這個島嶼,拿著麥克風對他喊話時,他依然認為,這不過是美軍宣傳人員以像他兄弟的聲音來誘捕他的。游擊戰讓他養成一種事事懷疑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他深信日本人是一個寧死不屈的民族,他不能讓尚在作戰的日本皇軍與國民失望。小野田同剩下的另一名列兵又在叢林中挖了一個從空中無法發現的地下掩體並搬了進去。
盧邦島現任副行政長官莫利納笑著說:「他們堅信日本人會回來。因為小野田的上司是這么說的。小野田後來也懷疑過谷田是不是把他遺忘了。有一次他有了自殺的念頭,但是馬上就放棄了,因為上司不準他這么做。」
每天清晨,旭日東升。小野田與小冢依然挺立,向太陽致敬。1965年,他們偷到一台收音機,聽到了新聞里關於國際關系的報導,中國與日本已經不是敵對的國家。然而,他們始終不肯承認世界的改變。他們依然故我,槍殺農民,燒毀稻穀。
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奉命潛伏(自稱是沒有接到上級的撤退命令),竟在異國的山林荒野中秘密地生活了28年。據說小野田之所以能夠在山林里像原始人一樣長期生存下來,是因為曾在日本陸軍中野偵察學校受過有關訓練。還有消息說,在南太平洋的巴納島仍有遺留下來的舊日本軍人活動的蹤跡。
1972年10月小野田在附近的村莊埋設了剩下的最後一枚地雷,因為生銹,地雷沒有爆炸。1972年10月9日,菲律賓警察部隊得到當地農民的報告,在盧邦島發現了兩個舊日本軍人在山崗上燒稻草。菲律賓警察部隊索特上士等三人連忙趕到現場,山崗上的兩個日本軍人立即舉槍射擊。在對射中,一名日本軍人被擊斃,另一名逃入密林中。後經查明,被警察擊斃的是一等兵小冢金七,身邊扔著保養良好的38式步槍,而跑掉的正是小野田寬郎。小冢身中兩槍,其中一槍穿越心臟導致其當場斃命。日本投降27年後,日本士兵的死亡引起了東京的高度重視。日本馬上派人到緬甸、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尋找藏在森林中的日軍士兵。山裡的傳單更多了,除了報紙、雜志,還有小冢在日本的喪禮的消息。小野田始終不買帳。
1974年2月20日,他在山裡偶然遇到日本探險家鈴木紀夫的帳篷 (他探險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到小野田)。小野田緩慢的從背後接近鈴木,發現鈴木是一位日本人。於是,他們展開了對話。鈴木告訴小野田,日本真的投降了,戰爭早已結束。小野田則堅持必須有指揮官的命令才會投降,並要將保存良好的軍刀親自交給天皇。鈴木承諾會帶著他的隊長的命令歸來。
鈴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小野田的老上司谷口義美。原來谷口已經改名並成了書商。1974年3月9日,小野田發現一張鈴木留下的字條,說他當年的指揮官,谷口義美少佐已經來到當地,並且附上一份完整撤退命令的影印本。兩天之後,小野田越過整個山頭,來到約定地點。乾瘦的老年少尉小野田寬郎面對長官以最標準的敬禮動作,接受谷口義美少佐的指揮。而同樣身穿軍服的谷口對站得筆直的小野田念了投降的命令。從肩上拿下步槍,搖搖晃晃地向警察局走去。1974年3月10日清晨,身穿半舊日本軍服的小野田到達盧邦島警察局,他向人們深深地鞠了一躬後,鄭重地把步槍放到地上,說:「我是少尉小野田。我奉上級的命令向你們投降。」
小野田在30年的戰斗中共打死打傷了130名菲律賓人,包括士兵、警察和平民。許多菲律賓人主張把小野田關進監獄,並繩之以法。但是,由於日本政府的斡旋,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赦免了他,並允許已經52歲的小野田返回日本。1974年3月12日,他與鈴木紀夫和谷口義美一起回到日本。
三十年之後,小野田終於回到了日本,所到之處,受到全國英雄般的熱烈歡迎,成了所謂日本「英雄」精神的象徵。他參加許多活動,特別是日本右翼退伍軍人的活動。每當典禮開始,舊軍歌被唱起時,小野會激動到流淚。他接受過無數次媒體訪問,當被問到如何看待上百個受傷與至少三十個無辜死亡的農民與破碎的家庭時,他堅決認為他沒有錯,他身處於作戰之中,不必為這些人的死亡負責。他堅稱自己是一位游擊隊長,不受任何一般戰斗狀況的約束,他必須為自己尋找活路。他臉無愧色,他意氣始終高昂,他不覺得必須負擔任何道德的譴責,他愛國,他是一位高傲的日本軍人。他的自傳成了暢銷書,書名是:《絕不投降,我的三十年戰爭》。
歸國後 日本政府本來打算給小野 100萬日元的慰勞金,被小野拒絕。後來他就把這筆錢捐給靖國神社。他也拒絕了與首相和天皇的會見,首先去拜祭了島上一起戰斗過的島田和小冢墓。
回到日本的小野田夜不能眠。洗衣機等家用電器令他害怕,而噴氣式飛機和電視則把他嚇得心驚肉跳。1975年4月,小野田在巴西的森林中買了一個大牧場並在那裡定居。
1996年5月,他又回到了盧邦島,一位當初被他所射傷的農民,81歲的Tria,接受了74歲的小野田的擁抱。Tria說:「我已經沒有了怨恨,那是許久之前發生的事了,現在提它幹嘛!」但是,其它的當地人並不肯原諒這個他們口中的「罪犯般的刺客」。小野田仍以一慣的口吻說:「軍人就是服從命令,在不違反國際法律的狀況下,我沒有責任」。但是他卻捐出了一萬美金給當地的學校當獎學金。
幾十年來,日本少尉小野田就一直活在1944年。縱使世界已經不斷的改變,他始終活在二次大戰的糾纏里。當他終於回到了現代世界,面對社會的變遷時,他完全無法理解,特別無法理解日本憲法對於各類軍事行動的限制。年邁的他參與各種「愛國」的活動,當舊日悠揚的日本軍歌響起時,他會流下眼淚。他,企圖喚起日本人對於國家的忠愛。他是一位日本軍國主義的英雄。
菲律賓前第一夫人伊梅爾達•馬科斯說:「我在小野田投降後不久同他談了話。他好長時間沒有明白究竟發生了什麼。當我們告訴他戰爭早在1945年已經結束時,他都驚呆了。他問:『日本怎麼會敗?我干嗎要像愛護嬰兒一樣愛護槍?』他坐在那裡,失聲痛哭。」
在巴西的事業成功後,小野田現在日本的拓殖大學任講師。
根據鳳凰台竇文濤主持人的講述,
他是在接到 已經死掉的山下奉文的將令後 才投降的。
為了這個命令 也費了很大的周折,
因為小野認為雖然得到了取消任務的命令,
但並沒有得到 投降的命令。為此還找到了山下奉文的秘書

⑶ 日本四大黑幫名分別是

應該是三大黑幫。

日本有3個最大的雅庫札幫派,即山口組、稻川會和住吉會,1998年這三大幫派成員總人數約占雅庫札成員總人數的67.3%。

拓展資料

山口組,日本最大的指定暴力團,東亞乃至世界上最具歷史和規模的幫會組織之一。由山口春吉於1915年在神戶市創立,本部位於日本神戶,主要活躍於日本的西部、南部一帶,勢力分布則涵蓋日本四島。

除日本本土外,山口組在西歐、北美、東南亞等地均有活動。2014年,山口組正式成員及准成員約23000人。目前與住吉會、稻川會是日本最大的三個暴力團。「神戶山口組」旗下最大直系組織「山健組」幹部等組員大批出走,並成立新組織「俠義團體山口組」。

住吉會,日本第二大指定暴力團。成立於1962年,其核心組織是成立於19世紀中後期的「住吉一家」,本部位於日本東京,主要活動在日本的東部、北部一帶。2012年,住吉會正式成員及准成員約一萬兩千人。目前和山口組、稻川會是日本最大的三個暴力團。

稻川會原名鶴政會,成立於上世紀30年代。其第一代首腦為鶴岡政茨郎,總部及 活動范圍起初局限於神奈川縣,主要經營賭場。

稻川會(稲川會)、總本部設在東京都港區六本木7-8-4,日本・博徒系的廣域性指定暴力團(犯罪組織)。正式成員約4000人(含非正式成員在內約8100人,佔全日本暴力團員的11.6﹪;2012年4月)。旗下各級團體約350個,主要活動區域在關東、北海道;勢力范圍遍布1都1道22縣。原「稻川組」(1949年),歷經「鶴政會」(1959年)、「錦政會」(1963年)、「稻川一家」的改名,最後改稱「稻川會」(1972年)。

參考資料:網路-山口組、網路-住吉會、中文網路在線-稻川會

⑷ 日本古代著名武士家族

日本古代著名武士家族是河內源氏家族,代表人物有源賴信、源義經、源賴朝等人。

日本河內源氏家族,是日本古代皇族中最古老的一支。源氏家族,自古便是武士家族,族中出了很多武士以及將軍,日本最有名的武士八幡太郎,就是源氏家族的後裔。

如果追溯歷史源流,源氏家族是正統的天皇後裔,這個家族曾經建立了最輝煌的江戶幕府,在之後幾百年的時間中源氏家族與平氏家族出現了紛爭,之後源氏家族勝出,建立了日本三代幕府,統治了日本將近千年,

源賴信,是日本平安時代的武將,戰功顯赫。1028年平定了日本東部的叛亂,他確立了源氏在日本東部的地位,鞏固了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因為他的存在讓日本的源氏家族在整個日本都有很大的威信。

源義經,他是平安末期鐮倉初期的武將,他曾協助源賴朝打過許多勝仗,並讓源氏最終獲得了整個日本的統治權,他是日本歷史上最具傳奇的人物之一,日本的大河劇小說,以及歌舞伎劇本,都曾描述過他的忠義和他的英雄故事。在日本,很多的小說和電影都取材於他的生活往事。

源賴朝,他是日本源氏家族中最出色的人,就是這個人創立的日本幕府制度,它不僅僅是貴族,而且是真正的天皇後裔,他曾被平清盛俘虜流放到伊豆,在那裡被軟禁了20多年。

在被軟禁的這些年裡,他絲毫沒有忘記平清盛帶給他的恥辱,他恢復自由之後,當時的皇子以仁王起事,他便積極響應號召,並將源氏家族聚集起來,還得到了日本東部一些封建領主的支持,源賴朝進兵鐮倉,並在鐮倉建立的大本營。

之後在白河天皇的要求下,源賴朝率兵打敗了進犯京都的其他諸侯,他成為了京都中唯一的軍隊,之後便建立了政權,當時的天皇無奈便只好承認源賴朝守護日本的這個事實。

源賴朝通過軍事和政治的威懾,架空了當時的天皇,天皇死後,他便封自己為征夷大將軍,成為了日本所有封建領主的主宰,並且建立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權,鐮倉幕府。

(4)日本武士組織有哪些擴展閱讀:

源氏派系分支

「源」這個姓氏始於嵯峨天皇時期,生性風流的嵯峨天皇因膝下子女太多,國庫無力供養,下詔書把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降為臣籍,賜姓「源」。

後世的20多位天皇也曾賜姓過「源」這個姓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清和天皇的清和源氏。

清和源氏是以第56代清和天皇第六皇子貞純親王之子經基為始祖。經基王之子源滿仲幫助藤原北家確立了攝關政治,並且確立了自己在地方上武士領袖的地位。

源滿仲又親自將攝津國設為據點,成立武士團。隨後,他的三個孩子——源賴光、源賴親、源賴信將這個武士團擴大到了全日本各個地方,形成了很多的派系分支。

⑸ 德川幕府的組織機構都有哪些

中央機構:德川家世襲的歷代將軍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在將軍之下,設大老、老中和若年寄3個執政要職,此外,還設立了大目付、目付和三奉行等官職。

地方機構:設有京都所司代、城代、遠國奉行和郡代等官職。幕藩體制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和身份制度,它把居民劃分為「士(武士)、農、工、商」4個等級,士是統治階級,其餘為被統治階級。農民是幕府的主要剝削對象。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向領主交納年貢,並負擔各種徭役和雜稅。德川幕府初期,日本經濟有所發展,工商業繁榮,對外貿易增加。

⑹ 日本有幾個黑道組織

日本三大黑幫是:山口組、住吉會、稻川會,此外還有些小幫派,如雙愛會、親和會、極東會、松葉會、國粹會等等。

據日本警視廳的資料,日本全國大約共有3380個大大小小的暴力團,2013年暴力團人數約為6萬人,其中山口組、住吉會、稻川會為三大巨頭,成員人數約占日本黑幫總數的69%。

但是日本是世界上唯一承認黑幫合法性的國家,只要黑幫在制定的法律下活動,就發給其合法准證。

山口組:由山口春吉於1915年在神戶市創立,是日本最大的黑幫,也是東亞乃至世界最具歷史和規模的綁好組織,除日本本土外,他們在西歐、北美、東南亞等地均有活動。

住吉會:成立於1962年,由住吉一家成立,本部位於日本東京,主要活動在日本的東部、北部一帶。

稻川會:成立於1972年,由稻川聖城成立,總本部設在神奈川縣橫濱市。

⑺ 與日本明治政府對抗的武士集團有哪些,包括其餘反對武裝勢力,為什麼一群拿刀的劍客憑著他那幾個武士家族

您的問題太多,一樣一樣來說明——
【1】主導反政府勢力的武士集團主要以佐賀藩、薩摩藩為主,領袖人物是西鄉隆盛。軍隊底子大多是當時幫助明治政府打天下的倒幕力量。
【2】兩藩的士兵,從幕末時代就是最先接觸和吸收西方先進思想和武器技術的地區(鹿兒島天高皇帝遠,所以受鎖國約束少,而佐賀則是幕府僅有的兩個對外貿易「特區」之一)。薩摩藩經過倒幕戰爭,部隊戰鬥力極強。但相對於官軍,其裝備的武器仍然以過時的米涅步槍為主,雖然性能有差距,但不是決定性的。而薩摩藩的武士階級由於遠離本土,所以腐化不那麼嚴重,仍然有傳統武士勇敢的作戰精神,而且那時候限於火器的落後,冷兵器仍然在叢林戰中有一定發揮空間。這就是武士集團能夠與政府抗衡的底氣。
【3】經過西南戰爭,反政府集團兵敗(這和在熊本城消耗了大量兵力和時間有關系),西鄉隆盛本人在戰斗中重傷不治。從此明治政府再沒有施政障礙。
【4】雖然說是明治維新,但主導和規劃維新的確主要不是明治天皇本人,天皇也沒有實權(昭和天皇也一樣)。而那些政府高層,由於是由倒幕戰爭上位,所以天然就是改革、外交的開明派。自然阻力小。中國不然,是由一部分文人大臣推動維新,而皇室和另一部分重臣不買賬,從總體上是被動的。
【5】不像我國無產階級革命,明治維新是特點比較鮮明的政府行為,是上層帶動下層,而不是反之。因為有了維新政策,廢除了武士特權,改善了國力和民生,人民雖然不了解國家到底做了什麼,但倒也樂於接受其結果。但戊戌變法則是沒有獲得高層的支持,同時又沒有人民的支持,算是兩頭不受待見。

⑻ 介紹一下日本武士及武士階級

日本武士簡介:

日本武士(日文中的侍者、貼身隨從)。日文中,武士一詞其本意是侍者,貼身隨從。武士要遵守不畏艱難,忠於職守,精幹勇猛。然而這一準則代表的只是理想,武士的忠誠、勇猛是建立在他所效忠的領主能對武士所作出的貢獻給予獎賞的主從制度上。

許多史料記載武士來源於中國。然後到日本後入鄉隨俗改叫做武士。

一個西方人以旁觀者的眼光這樣描述武士道:「為榮譽而殺戮,對受懲者和失敗者寬大,對卑鄙和營利的人毫不留情,主要欣賞生活中人為的詩 情畫意的藝術美和死後冥府的月光般的清幽世界,這就是武士道。」武士集團最後集中在源氏和平氏兩大家庭之下。

源氏和平氏都是皇族之後。源氏起源於814年,嵯峨天皇向諸皇子的賜姓,稱源朝臣。自此之後,從淳和到三條的14代天皇都相繼向子孫賜姓源氏。諸多源氏中以清和源氏最著名,這一支源氏始於961年清和天皇的孫子源經基,長期以關西為基地。

平氏也是皇族的賜姓,有桓武、仁明、文德、光孝等四支平氏家族。其中桓武平氏勢力最強,其始祖起源於桓武天皇曾孫高望王,世代居住在關東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日本武士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62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9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9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54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5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99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57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58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7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