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怕東南亞
『壹』 東南亞片區這么大,為何當年日本能用一年時間就佔了全境
先從戰爭的角度來說,當時的日本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都已經非常先進了。在作戰以前日本就對東南亞進行了充分的了解,做了十分周密的計劃。等到打起來了日本更是勢如破竹無法抵抗。海陸空的密切配合趁著英美不注意就將東南亞佔領了。而面對著日本這樣的強國,連它的殖民主英國都沒法對其做什麼,東南亞又能做什麼無謂的抗爭呢?先從戰爭的主動方日本方面來說,
從戰略上來說,當時的東南亞各國都過於弱小,對於日本也沒有很大的敵對心,他們一致的敵人反而是中國,這時候日本和他們如果能統一戰線一起針對中國這是再好不過的事。從經濟上來說,日本的到來也會給東南亞帶來比較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機器設備,推動東南亞的經濟發展。
『貳』 請問為什麼二戰時期日本人從來沒有把東南亞的人當作人看過
因為日本在二戰時期佔領過東南亞地區,日本認為東南亞屬於應該日本。
『叄』 日軍為何能在東南亞所向披靡
日本是二戰時期的主要參戰國之一,是軸心國集團的二號國家。作為德國的重要盟友,日本承擔了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主要作戰任務。在亞洲戰場,日本軍隊橫掃亞洲,所向披靡,把中國軍隊打的節節敗退,把西方殖民軍隊打的抱頭鼠竄,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眾所周知,二戰時期日本的武器裝備特別是陸軍裝備並不先進,和西方差了一大截,那麼為何日本能在亞洲戰場所向披靡?
第一,作為世界主要強國之一,日本的實力是值得肯定的。二戰時期,日本是僅次於美德蘇英的世界第五大強國,工業非常發達,是亞洲唯一的工業國家。此外,受軍國主義影響,日本窮兵黷武,拚命發展軍力,軍事力量尤為強大,把國家的戰爭潛力全都激發出來,國家就是一部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日本對外擴張是做了充分准備的,也是非常有實力的。
第二,日本的主要對手是亞洲落後的農業國家,這些國家和地區連像樣的工業都沒有,根本不是日本人的對手。即使亞洲最強大的農業國中國,也同樣擋不住日本,被日本打的節節敗退,丟了半壁江山。像泰國這種二流國家,在日本的兵鋒下,幾乎沒抵抗就倒向了日本。即使美英荷法等西方強國,雖然在東南亞擁有一定的駐軍,但這些駐軍多是二三流的駐防部隊,裝備差、戰鬥力弱,根本不是訓練有素的日軍的對手。其實,不是日本強大,而是對手太弱了。
第三,日本知道自己和西方工業強國的差距,所以採用偷襲、不宣而戰等戰術,偷襲珍珠港是如此,進攻東南亞也是如此。此外,當時英美等西方工業強國的精力都集中在歐洲,德國才是他們的主要對手,東南亞對於西方工業強國來說價值不大,他們根本顧不上,所以才讓日本猖獗一時。當歐洲戰爭結束後,美蘇英騰出手來後開始反擊日本,日本一個回合都沒撐過,就被打成了狗。日軍在東南亞被英國人打,在中國東北被蘇聯人揍,在太平洋被美國人虐,連中國都對日本發動了反攻。當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後,揚言抵抗到底的日本立馬認慫,宣布無條件投降,給美國當了馬仔。其實,不是日本有多厲害,而是大佬們顧不上。如果美蘇英等幾大強國像對付德國那樣圍攻日本,估計日本連一年都撐不到。
『肆』 日本人為什麼會佔領東南亞
日本沒有石油,美國根據國際政治的形勢,對日本的石油禁運。日本奪權東南亞的石油產地,以保證長期戰爭對石油的需求。
為了保障這一條路線安全,日本在同時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企圖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
『伍』 日本二戰最害怕的兩個國家,為何會是澳大利亞和俄羅斯呢
二戰以來已經70年了,但是二戰中三個同盟國的災難從未被遺忘。一個被稱為炮彈的小日本發動一場世界大戰,給有泱泱大國之稱的中國帶來的傷害,這將是令人難忘的。當中國強大的時候,小日本可以放下自己的尊嚴,堅持我們的國家,當中國軟弱的時候,小日本可以像一隻狼,咬住不會放手。

俄羅斯其實明明白白,中國就像一個大蛋糕,誰也想咬一口,這是俄日戰爭的起因。在此之前,俄羅斯並沒有攻擊日本,在亞洲也失去了發言權。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俄羅斯一直在思考這支箭的復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機會終於來了,俄羅斯越過了中國和蘇聯的邊界,發動了對關東軍的軍事攻擊。,日本70萬多名精銳部隊被擊敗。它還在日本佔領了四個島嶼。
『陸』 談及二戰,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並同時攻擊東南亞
日本的目的是東南亞的石油橡膠等,但他怕美國不幹,所以先把美國打趴下。
『柒』 日本人為什麼不向亞洲國家反省
一、對東南亞國家
當時日本給了東南亞一筆錢(幾百億日圓),大家一筆勾銷,以後教科書也不提了,事就過去了。自然抨擊就少了。
二、對中國
日本已經向中國道歉,例如《中日聯合聲明》(1972年)正文: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由於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當然了,中國認為日本是口頭反省。
『捌』 日本敢攻打整個東南亞,為何不敢攻擊印度

況且印度本身也沒有很多的資源,當時的日本不斷的南下,主要就是為了追尋資源,印度沒有資源,日本又何必去攻打他們,分散自己的兵力呢?
『玖』 東南亞國家為什麼不仇視罪孽深重的日本
因為,當時在東南亞本來是被英、法、荷、美等國佔領,所以日本人來了以後他們認為是解放他們的,當時在東南亞和日本對抗的是盟軍,包括中、美、英等國。
『拾』 日軍為何不集中兵力進攻東南亞, 而是要分兵去招惹美軍呢
二戰中後期,日本絕大部分的陸軍都深陷中國戰場的泥潭不可自拔,此時以裕仁天皇為首的日本內閣,開始謀劃對美戰爭,希望能夠藉助一場突襲,一舉打掉美軍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基地,保障日本海上生命運輸線。此時有一個人,名叫山本五十六,極力提出了反對意見,他曾留學美國,向內閣官員著重闡釋美國的科技發達,綜合國力十分強大,如果一旦惹怒美國人,那麼日本將遭到滅頂之災。然而此時的日本內閣已經完全聽不進去反對的意見,作為軍人的山本五十六,只能服從命令,畢竟軍人的第一天職就是服從命令,他擔任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於1941年突襲珍珠港,史稱「珍珠港事件」。
那麼為什麼日軍不首先集中兵力結束中國戰場以及東南亞戰場的戰事,而是突然南下突襲美國海軍基地呢?我們決不能說當時的日本內閣全是傻子,事實上他們一點也不傻。在筆者看來,主要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日本大本營沒有正確估計當時的戰場形勢,當時的日軍在中國以及東南亞戰場上確實是一帆風順,而英美各國繼續奉行綏靖政策,中國的抗戰進入到最困難的時刻,而兩年前,德軍利用閃電戰滅亡了號稱世界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英國也危在旦夕,蘇聯國土大片淪喪,軍隊死傷慘重。此時全世界基本都處在法西斯陣營的蹂躪之中,唯獨只有美國,置身事外,就這樣,美國成為了法西斯陣營的唯一對手。
然而此時遠在德國的希特勒曾警告日本,千萬不要去招惹美國,希特勒想到的是,等德國佔領整個歐洲後,再幫助日本一起進攻美國,這樣法西斯陣營便可以統治全世界。然而,日本大本營絲毫沒有將希特勒的警告放在心上,突然突襲了珍珠港,美國開始對日本正式宣戰。結果果然不出希特勒的預料,僅僅一年之後,日軍便出現了兵力嚴重不足的問題,只得從國內征調新兵入伍,軍隊戰鬥力嚴重下滑,而德國也久攻蘇聯不下,甚至還陷入到嚴寒之中,損失慘重,我想這也是日本大本營當時做出決策時沒有想到的吧。
其次,日本大本營完全出於自身戰略角度出發選擇的進攻美軍。當時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是太平洋上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美國不願意目睹日本完全佔領中國,開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並且凍結了大量日本在美國的資產。日軍只得南下突襲珍珠港,先下手為強,打垮美國太平洋艦隊,從而取得先發性優勢。而且,更為關鍵得是,此後日軍便可以從東南亞各地獲得大量的戰略資源,如石油、橡膠等,能夠進行更久的戰爭,但是日軍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便是美國的報復能力。
事實上,日軍的確大大低估了美國的綜合國力,在二戰前期美國便已是世界上頭號經濟強國,只是美國的軍事能力不太突出,但是這並不能說美國的軍事綜合能力不強。在日軍突襲珍珠港後,美國憑借強大的軍事工業生產能力,生產出了大批的軍艦和航空母艦,並且開始給予中國大量的經濟援助。可以這樣說,日軍突襲珍珠港,給自己帶去了滅亡的結局。
筆者認為,日軍之所以能想出突襲美國的戰略決策,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日本這個民族是一個十分崇拜豪賭的民族,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日本拿出所有的家當,打敗了北洋艦隊,獲得了中國2億兩白銀的賠款,從此走上近代化侵略擴張的道路,1905年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老牌帝國主義國家俄國,獨佔了東北,可以說,這兩次豪賭日本都賭贏了,並且收獲頗豐。於是第三次,日本故技重施,突襲珍珠港,雖然戰爭勝利了,但是戰略上卻輸的一敗塗地,日本這種喜歡豪賭的民族特性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警惕。不過,我們也要「感謝」日本,如果不是日本突襲珍珠港,美國就不會那麼早參戰,那麼二戰也就不會那麼快結束,日本可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