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什麼打珍珠港
A. 日本當時為什麼偷襲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前幾年美國號召全世界制裁日本。日本報負。
B. 當時的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C. 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的原因
日本法西斯偷襲珍珠港的陰謀策劃已久。
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也急不可待地想擴大侵略戰果,而駐守夏威夷群島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就成為他們進入太平洋的最大障礙。
日本向東南亞的發展也引起這個地區主要強國的不安。
為了給日本一點顏色看看,美國停止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
而沒有石油,日本飛機無法起飛,艦艇無法航行,侵略計劃也就無法繼續實施。
為了迷惑和麻痹美國,日本派出特使到華盛頓進行談判,要求和平解決兩國的矛盾。
與此同時,偷襲珍珠港的特遣艦隊則秘密開赴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中,日軍共炸沉美主力艦4艘,重創1艘,炸傷3艘。
另外,炸沉、炸傷驅逐艦、巡洋艦等各類輔助艦10餘艘,擊毀飛機188架,機場全部炸毀。
美軍官兵死傷4500多名。
日本僅損失29架飛機。
而日本駐華盛頓代表直到日本飛機攻擊珍珠港一個多小時後,才來到美國國務卿赫爾的辦公室,遞交了一份最後通牒。
赫爾氣得滿臉通紅,激動地說:「我在50年的公職中,從未見過這樣無恥卑鄙的政府和虛偽歪曲的文件!快點把他們趕出去!」
第二天,美國電台向全國廣播:「珍珠港遭到卑鄙的偷襲!」美國總統羅斯福氣憤地對全國人民說:「這個恥辱的日子必須記住!我們一定要給予有力的回擊!」美國正式對日本宣戰。
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後,澳大利_、荷蘭等20多個國家也對日本宣戰。
自此,更多的國家捲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來源:小學閱讀指南·高年級版
D. 日本當年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因為日本需要發動太平洋戰爭,而美國海軍是必須面對的對手,按照戰前的海軍裁軍協議,日本海軍總噸位和美國對比大概控制在5比3。
日本處於劣勢,而山本知道美國的真實工業實力,所以是想賭博一把,通過消滅美太平洋艦隊主力,讓日本在半年到一年內具有海上控制優勢,奪取南洋資源,最好能夠嚇阻住美國。
而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原因,是因為資源沒有了,美國的制裁,就像打游戲,沒有礦了,只能去搶。
(4)日本人為什麼打珍珠港擴展閱讀
1941年11月26日,一支由六艘航空母艦為主力的艦隊在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的指揮下離開日本開往珍珠港。艦只開到北太平洋等候。
珍珠港事件是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帝國海軍的飛機和微型潛艇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夏威夷歐胡島上的飛機場的事件。偷襲珍珠港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軍也暫時取得了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優勢,乘機大舉南侵東南亞諸國。
E. 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是什麼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珍珠港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日本偷襲珍珠港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歷史原因
美國的「黑船」叩開了日本的國門,日本人對美國卻一直心存憂慮。一戰後,建立起華盛頓體系,在遠東地區確立了新的國際政治格局 ,該體系的形成,使以歐洲為中心的國際舞台發生了動搖,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
《五國海軍條約》使英國正式承認了美英海軍力量的對等原則,標志著英國海上優勢從此終結,並使日本的擴軍計劃受到限制。
二、現實原因
1、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日本於1932年佔領了東三省。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2、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
3、日本方面(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同時日本方面認為通過此次偷襲行動可以打擊美國軍民的士氣 。
(5)日本人為什麼打珍珠港擴展閱讀
「偷襲珍珠港」的結果
1941年12月7日凌晨(夏威夷時間),日本以大量海空軍突襲美國在太平洋的主要海軍基地珍珠港,致使停泊在港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軍覆沒。
日本對珍珠港的突襲以損失飛機29架、特種潛水艇5艘的微小代價,炸沉炸傷美停泊在港內的全部8艘戰列艦和10餘艘其他大型艦只、20餘艘中小型艦艇,擊毀美機約180多架,斃傷美軍3500餘人,摧毀和損壞了港內、島上的大部分設施,取得巨大戰果。
美太平洋艦隊遭此打擊,完全喪失了元氣,在以後的6個月時間不得不躲入偏海,暫避鋒芒。日本得以在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猖獗一時。然而,也正是由於日本偷襲了珍珠港,才促使美國堅定地走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前台。
F.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眾所周知,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是二戰的轉折點,從此不可一世,橫掃千軍的德日帝國日漸衰落,反法西斯力量的再次團結,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那麼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原因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日本為什麼要冒死去打美國?難道真的是大家說的戰爭發展的結果嗎?小編這里有話說!
日本佔領中國大片領土以後,野心日益膨脹,向太平洋進軍擴張的趨勢變得愈加的明顯,而日本的擴張挑戰了英美在太平洋的利益,日本和美國的矛盾加深,兩國的戰爭火種就此埋下.這還不是關鍵
其實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在1941年開始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和凍結日本在美國的存款,日本遭遇到嚴重的能源危機,日本資源相當的貧乏,根本無法補充巨大的戰爭消耗,當時日本的石油儲備只能用半年的時間,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迅速的打下東南亞,奪取東南亞地區豐富的油氣資源供戰爭的需求.
二戰中被日本侵略的國家有很多、中國、朝鮮、南面有越南、菲律賓、緬甸、柬埔寨、寮國、汶萊等等,日本要想贏得戰爭,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軍隊,有句話說的好,外行談裝備,內行看後勤,眾所周知日本是個島國,所有戰略物資要從日本運到東南亞地區,就離不開海航,而恰恰當時美國做的就是掐日本咽喉,封鎖日本,日本在東南亞幾百萬兵力後勤保障沒有了,怎麼打?
其實當時日本的高層已經看到日本會敗了,只是時間問題,與其讓士兵餓死,還不如奮起一搏,一旦成功了就還有喘息的機會,失敗了頂多是多了一個對手,反正輸已經是遲早的事,所以日本不惜拚命一搏,企圖贏得短暫的喘息。
所以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向美國開了第一槍,太平洋戰爭從此爆發,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爆炸的巨響中醒來,倉促進行自衛。整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鍾內結束,彼時,日本炸沉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炸毀188架飛機,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攻擊中約有2400名美國人喪生;另有1250人受傷,這是對美國一個巨大的震駭。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他隨後簽署了對日本帝國的正式宣戰聲明。幾日之內,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美國也迅即予以了宣戰回應。
這里注意,美國總統演講的題目是「國恥」,而不是痛恨反擊之類的,為什麼?
因為惡心!
如果美國讓德國打了,美國不會覺得丟人,別人也不會笑話,畢竟德國的實力在那擺著,你們都打不過,他打我一下我也能接受,但是德國打我就算了,你日本也敢來打我?你算個什麼東西竟然敢打我?惡心和丟人這是美國人的第一個反應。
如果把當時世界各國比作成動物的話,首先美國是沉睡的老虎,德國是獅子,蘇聯是大象,英國是豹,法國是狼,中國是幼年的雄鷹,而日本呢?日本就是一條瘋狗,到處亂咬的瘋狗,當時世界經濟的中心在歐洲,所以歐洲的軍事裝備要比亞洲好的太多,而日本這條瘋狗放在亞洲能算是強國,但要把他放在歐洲,不用別人出手,單單一個捷克就能完爆日本,捷克當時有歐洲第二大兵工廠,捷克的裝備在世界都是一流水準,我們平時看的戰爭片動不動就說清一色的捷克造,這里說的就是這個兵工廠,當時的軍隊是以裝備捷克武器為榮的。
反觀日本,38大蓋是最常見的,這槍放在亞洲是搶手貨,要是放在歐洲,歐洲人寧可用燒火棍打仗都不會用他這破玩應。所以可見日本當時的國力如此不堪,但是他瘋了,他咬誰不好竟然敢咬美國。
1941年太平洋爆發前,日本工業產為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葯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是3300多萬噸,.
戰爭打的是什麼?是錢!是一個國家的綜合生產總值和生產能力,而日本和美國比,天差地別!
沒錢的就打不過有錢的,這是鐵的定律,而當時日本還在為他的武士道精神和日照大神的子孫繼續買單,但是美國不賣!
而日本不知道,
美國的人口是日本人的兩倍;美國的鋼鐵產量是日本的5倍;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煤炭產量是日本的9倍;美國的汽車產量是日本的80倍!美國的造船能力是日本的260倍,這還打個錘子?而美國的底特律汽車廠是可以生產坦克的!
美國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到1943年已經成為盟軍軍火的主要供應者到1945年,美軍總兵力達到1050萬人其軍事工業的規模已經發展到可以年產飛機4萬架,坦克2萬輛的水平,二戰時美國共生產8萬輛坦克,有近4萬輛是位於底特律的克萊斯特工廠生產的M4謝爾曼坦克.
此外,美國工廠的現代化和自動化水平要遠遠高於歐洲和日本,美國人的生產管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方面結合起來,美國工人的人均生產力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已經基本無潛力可挖掘,日本在太平洋戰爭開始前國內的軍事、經濟以達到頂峰,也就是說如果日本不能利用現有的力量迅速消滅對手,那麼進入消耗戰後,日本必敗無疑。
所以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了,但是在成功的背後日本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日本聯合艦隊一場中途島海戰下來全軍覆沒,日本被美國這頭老虎深深的震驚了,所以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戰爭結束。
同年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外相重光葵,日本軍部大本營代表、日本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在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列艦「密蘇里」號上簽署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反法西斯的最終勝利結束。
為什麼要在「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字?因為「密蘇里」號就是在偷襲珍珠港的時候被擊沉的,美國就是要用此羞辱日本,你看~你把老子弄沉了,現在老子又回來了
G. 日軍襲擊珍珠港的原因
日軍偷襲珍珠港是被逼無奈,當時美國通過了《租借法案》,卻沒有廢除《中立法》。當時英國,法國荷蘭,甚至美國自己都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等於美國可以向法國,英國,荷蘭等在東南亞有殖民地的國家支援軍火,日軍卻沒有辦法攻擊美國船隊和人員。
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前,美國切斷了日本的石油,橡膠等戰爭原材,迫使日本必須要進攻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這就必須要先消滅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這才有了進攻珍珠港的計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不和。陸軍在中國戰場屢屢得手,使得其在大本營參謀部占據上風,海軍為了證明自己制定了南下的策略。連山本五十六自己都說了偷襲珍珠港只是喚醒了美國這只沉睡的猛虎,他也知道日本不可能戰勝強大的美國。
和美國開戰算是權益之計,不得已而為之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日本自己感覺良好,妄圖打敗美國,稱霸太平洋之類的。事實上,珍珠港戰役日本只炸沉了「亞利桑那」號一艘戰列艦,如此長距離的奔襲不可能完全消滅一個大艦隊。
事件時代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偷襲美國,轟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戰艦和軍事目標。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兩波攻擊,投下穿甲炸彈,並向美國的戰列艦和巡洋艦發射魚雷。美軍毫無防備,他們在爆炸的巨響中醒來,倉促進行自衛。
整場先發制人的襲擊在90分鍾內結束,彼時,日本炸沉了四艘戰列艦和兩艘驅逐艦,炸毀188架飛機,受損的建築、船隻和飛機則更多。攻擊中約有2400名美國人喪生;另有1250人受傷,這是對美國一個巨大的震駭。
攻擊過後,日本正式向美國宣戰,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國恥」演講,他隨後簽署了對日本帝國的正式宣戰聲明。幾日之內,納粹德國與義大利向美國宣戰,而美國也迅即予以了宣戰回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偷襲珍珠港
H.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要作死偷襲美國珍珠港呢
日本作死偷襲珍珠港,直接起因是倭寇不知天高地厚,總覺得自己有天照大神護體,就沒有日本打不贏的對手。但如果從深層次的角度來看,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原因,是因為侵華戰爭的不順利。
可是,日本高層普遍短視,不理解石原莞爾這種北上派的思路。他們更傾向於南進,因為南進可以迅速佔領資源豐富的東南亞。緩解日本的壓力。為此,日本當時也設計了一個南進的具體計劃。
按照這個計劃,日本先吞並法國和荷蘭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兩國都被德國滅了),暫時不刺激英美。可問題是,英美不是傻子!當日本出兵強佔了法屬越南北部時。英美就感到了唇亡齒寒之感,苗頭不妙啊!
於是美國開始轉變態度,警告日本,並逐漸削減日本的商品進口。
這一下好了,之前是打仗越打越窮,沒錢買進口原材料,所以要想辦法弄錢。現在是人家不賣了!有錢都不賣了!這咋整?
若是換作一般國家,面對這種情況肯定是選擇退讓,畢竟美國惹不起。可日本人不這么想問題。當年打大清,打沙俄,日本都是富貴險中求,才換來自己在二十世紀的國際地位。現如今又要賭上國運,再一次富貴險中求了,日本人哪裡能退縮呢?
並且,當時的日本完全就是個邪教國家,老百姓支持政府搞侵略,是因為信任政府在海外能搶到財富。現在財富沒搶到,居然還想停戰罷兵,這老百姓哪能忍?忍了不就表示自己這幾年的活罪白受了么?誰要是敢叫停戰爭,誰就是天誅國賊,會被軍民一心給搞死。
於是日本也就不吃美國的那一套,只能硬著頭皮打下去決定孤注一擲,打到東南亞,搶錢搶糧搶資源。
I. 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
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1939年,日本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作戰計劃。日本起初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擬定了入侵蘇聯,佔領西伯利亞。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雙方動用了數十萬精銳部隊和先進軍事裝備,在雜草叢生、沙丘連綿起伏的荒原上進行了一場長達4個多月激烈的交鋒。日本由於軍事思想和戰術技術落後,遭到了自日俄戰爭以來首次最慘重的失敗。
「北上」吃了敗仗後,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的夢想化為泡影,就掉頭策劃「南下」,奪取更大的戰爭資源(石油)等,以便日後吞並世界儲備後繼資源。
南洋,當時有英國,荷蘭,美國的殖民地,這就給日本南下的計劃增加了困難。同時由於日美兩國奉行完全對立的東亞政策,日美在東亞必然發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進論在日本有過兩次高漲。從1940年春夏南進論的初次高漲到1941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導致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其間一年有半。日本遲遲不敢對美開戰,多次取消或推遲南進的預定時間主要原因是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打亂了日軍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遲南進時間。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險一擲,炸掉美國珍珠港。
(9)日本人為什麼打珍珠港擴展閱讀:
襲擊珍珠港的目的是為了(至少暫時)消滅美國海軍在太平洋上的主力。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策劃者山本五十六本人認為一次成功的襲擊只能帶來一年左右的戰略優勢。
從1931年開始日本與中國交戰,此前日本佔領了滿洲。從1941年1月日本開始計劃襲擊珍珠港以取得戰略優勢,經過一些海軍內部的討論和爭執後從年中開始日本海軍開始為這次行動進行嚴格的訓練。
日本在中國、東南亞的戰爭,遭到了美英中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日本無法消滅和佔領美國,他需要通過局部戰爭的勝利,讓美國做出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