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什麼古錢幣最值錢
❶ 寬永通寶是哪個朝代的古錢價值怎樣開元通寶值錢嗎
1:寬永通寶是日本歷史上鑄量最大、鑄期最長、版別最多的一種錢幣,同時也是流入我國數量最多的外國錢幣之一。除了 母錢外 普通行用錢 價格在幾十元左右 。
2:重點介紹下開元通寶錢:鑄行於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它的鑄行標志著自漢代沿用了700餘年的五銖錢結束,通寶錢制的開始。開元:表示著開始新紀元;通寶:表示通行寶貨。從此以後,方孔錢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以某某通寶、元寶、重寶等。這種錢文的結構模式成為了以後方孔錢的標准了。沿用了1300餘年,直至民國時期才消失。
在文字方面也有重要的革新,我國古錢的文字,先秦的為大篆,秦代至隋代多為小篆,而自開元錢開始,則以隸書、楷書為主了。相傳「開元通寶」四字系「歐陽詢」所書。極有藝術魅力。
開元通寶小平錢:直徑一般2.3--2.5厘米,重3.3--3.5克左右。版別較多。普通品價值在幾十元不至百元不等。
還有一種是鑄行於武宗五年845年的開元通寶,是唐代最後一種新錢。形制與普通開元錢相同,唯獨背面紀一字。這種開元錢,後紀的均是各地的名稱,如:藍(藍田)、平(平州)、丹(丹州)、桂(桂陽)等等,二十三種。其中最少的是「永(永州)、福、丹、平、桂。價值在幾千元不等。其他的在幾十元到幾百元。
總之,做收藏要平和自己的心態,慢慢來,從開元錢入手是個很好的方向,願您今後有更多的收獲。也可以給我留言,大家相互交流。
❷ 日本古錢幣都有什麼呀告訴我名稱就行
1.早期(接近中國的唐代)的日本錢幣——十二皇朝錢幣,日本古代第一個自鑄幣「和銅開王爾」就是當時鑄造,據資料介紹,現存的「和銅開王爾」的銅幣和銀幣加起來不超過20枚,因為是皇帝象徵性的鑄幣,在當時鑄量就已經很少,並且主要在日本流通,流通范圍很窄,收藏者非常難求。
2.加治時期(中國明朝)的貿易錢,主要用於與東南亞國家貿易交易之用,錢幣上仿中國年號,但字體風格與中國不一樣——筆畫較肥短。11~12年前這種錢幣在越南大量出土,成為日本錢幣收藏家的搶手貨,但近年已很少見,收藏此類錢幣的時候要注意分辨版別。
3.較後期的寬永通寶、文久通寶,以銅幣為多,鑄量很大,屬於普通錢幣,但是非常適合剛剛進入日本古錢幣收藏的人士,因為這類的錢幣市場流通量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假幣。建議收藏的時候要盡量找一些背後字體較特別的錢幣,但是要留意文字的風格、位置以及寫法。
❸ 日本銅錢富本
日本的不值錢的頂多2-30元,中國的古幣呢么多收集也收集不過來,沒人去收集那個的,頂多有歷史意義。
❹ 古錢幣「寬永通寶」市場價多少屬於哪個朝代
寬永通寶是日本鑄量最大、鑄期最長、版別最多的一種錢幣,也是流入我國數量最多的外幣之一。始鑄於日本第108代後水尾天皇寬永三年(1626年),從1636年開始鑄造。當時日本各地的錢爐均鑄造,至明治初年還在使用,前後流通長達240餘年,後因德川幕府滅亡而廢止。寬永通寶在長期的中日貿易及交往中不斷流入我國,至今在我國各地均有發現。
據史料記載,寬永二年(1625年)乙丑,水戶田町之富商佐藤新助,向日本政府請鑄寬永新錢。後累朝鼓鑄,長達二百餘年之久,品類頗繁,不下千餘種,而且數量極大。光背最為常見,另背有文字(背「文」、「元」字最多)星點、紀年、紀數(背「十六」較少)、紀地及波紋(當四錢)等。初鑄寬永通寶的永字一般由「二和水」組成,稱為「二水寬永」,傳世較少。自寬永十三年至寬文初年所鑄的稱「古寬永」,特點是寶字末二三筆相連,稱「連足寶」,根據鑄時鑄地可分十多個類別,其中「志津磨大字(字形大且與外廓相連)」、「魚尾寶(寶字最末兩筆從中間向左右彎曲分開,形若魚尾)」、「長尾寬(大字且尾筆向上至寬字的最頂部)」等版別較少見。另外,像「坂本草永(永字的左半部帶草書筆)」、「仙台坡寶(寶字左高右低)」、「竹田異永(永字特大,右面二筆偏低)」等版別的書體與上面幾種都各有特色。自寬文八年(1688年)後鑄造的稱「新寬永」,其特點是寶字末二三筆分開,稱「分足寶」,輪廓端正,文字較細,其版別更為復雜,除銅錢外,還有大量鐵錢。新寬永有幾種相當稀少,如一些寬緣大型錢、奴錢(背內廓極大且與外廓相連)、小字鉛質樣錢等,還有一種背為「白鶴過海圖」的新寬永,鑄造極精,可能屬開爐錢。從幣材上分,有金、銀、銅、鐵、鉛,銅錢又分紅銅、黃銅、青銅,而以紅銅最常見。由於製作精良,為當時我國民間所樂用,成為流入我國混用的方孔圓錢之冠。
市場上版別不同價位就不等
❺ 大日本國大正十一年五錢古幣值多少錢
看了很多資料,是不是圓孔錢,中間也是個小圓孔。直徑2.2厘米,中孔0.5厘米直徑。正面寫著「大日本大正十一年」背面寫「十錢」,都是楷書漢字?應該是日本大正十一年(1922年)發行的十錢鎳幣,流通較廣,僅大正十一年一種版別就發行了16萬枚。所以不太值錢。
有一種說法,說價值在中國專家意見是20000-100000 在日本是100W-5000w日元
❻ 日本什麼古錢幣最值錢
其實那邊的古錢幣一般都是從這邊流通過去的,比如說永樂通寶什麼的,比較有地方特色的就是大判和小判,金幣當然值錢
由於歷史原因在中國專職收藏對日本錢幣的收藏家不多,大家普遍不感冒......在日本也有很多收藏錢幣在大家,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有很多珍稀的錢幣在他們手裡.
在銅錢的眾多分類中又一個奇特的錢幣,那就是日本銅錢,同樣是圓形方孔,同樣是漢字你能分辨出哪些是日本錢嗎?咱們就一起來認識認識吧。
日本擁有自己的文字,為什麼要在自己的貨幣上使用漢字呢?
這不得不說說日本與中國歷代的從屬關系。
在歷史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都是中國的附屬小國,官方文字,正經制度都是照搬中國的,日本一切的官方文件一律用漢字書寫,這個傳統保留到了今天。這就是為什麼日本錢幣上的文字是漢字了。不得不說日本這個民族還是很愛學習的,但做了2000年中國的附屬國,這份優越感是哪來的。閑話不多說了。說到日本錢,就不得不說一個重要的錢幣,那就是永樂通寶。日本一支考古隊曾經在埼玉縣蓮田市的一處戰國遺址中,發現了超過26萬枚古錢幣。這些古錢幣中,就有鑄造於15世紀的明代「永樂通寶」。
日本鑄造的永樂通寶
永樂通寶在日本的流行程度超乎想像,當時日本局勢動盪,無法造出高質量的銅錢,所以乾脆就直接用永樂通寶。日本一些領地上甚至出現了採用永高制,年供以永樂錢為主。永樂通寶鑄工精湛,整齊劃一,質量上乘,所以永樂通寶在日本比較多。
江戶初期又製造了慶長通寶和元和通寶。1636年以後,製造了寬永通寶。 寬永通寶 銅一文錢是最普遍的,寬永通寶可以說是藏友手中最多的日本錢了。除銅一文錢以外,還有黃銅,精鐵的四文錢,鐵的一文錢。
天保通寶仁孝天皇天保6年(1835年),在江戶淺草橋場村金座鑄造。橢圓形,輪廓內孔與普通錢相同,幣面天保通寶四字直書,背孔上有當百二字,孔下鑄金工花押。有四文通用的文久天寶,也有十文通用的寶永通保。但在1835(天寶6年)製造了一百文通用的天保通寶。
江戶時代的大判江戶時代的大判:慶長大判。是後藤四郎兵衛用大判座製造的,才慶長大判到萬延大判五種。在帶著錘眼的表面,寫上水墨字樣「拾兩後藤」和花押。因為大判是贈答和禮儀上用的,所以畫著水墨畫。所謂十兩是重量有十兩,也就是四十四匁左右,而不是價格,但是實際是只有七到八兩左右。
慶長、元祿金幣除了以上,還有一些皇朝銭,比如和同開珎。
和同開爾
長年大寶 仁明
長年大寶
饒益神寶 清和
饒益神寶
琉球通寶
此外還有日本大正、昭和、明治時期發行的機制幣、銀幣,以及日偽時期在我國發行的貨幣。
要謹記一點,外國貨幣不屬於我國貨幣體系,除了幾個別品種外,在中國這些外幣是根本不值錢的,如果你碰到了不認識的書上也沒有的文字或年號,不要竊喜以為碰到了大珍,先搞清楚是不是外國的再說。
❼ 我有一玫大日本昭和十三年的一錢銅幣,請問值多少錢
日本昭和十三年一錢,一般品相市場價在5到10元,近未流通的極美品價格可以達到30元左右。
❽ 日本哪一年的銀元最值錢,普通的呢
你好!日本銀幣並不太被國人認可,雖然有各種年份的,但是只要是品相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價格相差不大,基本在600--650元一枚,說錯勿怪,希望對你有幫助,祝你好運!補充:中國近代銀幣中有一種「龍洋」是很有收藏價值的,但對過去曾在中國流通過的日本銀幣「龍洋」了解的人或許就不多了。日本「龍洋」早年在中國被稱作「銀洋」,它實際上是外國商貿銀幣在中國民間的一種簡稱。 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墨西哥製造「本洋」銀幣(俗稱「雙柱」),至清代乾隆、嘉慶年間,中國對外貿易日趨繁榮,從外國流入中國的銀幣種類也日漸增多,除「雙柱」外,還有墨西哥「鷹洋」、英國「站洋」、印度支那「坐洋」和日本「龍洋」等,其中以墨西哥「鷹洋」最為著名,而日本「龍洋」的影響則相對要小些。
日本「龍洋」共有五種規格,即五錢(1.25克)、十錢(2.7克)、二十錢(5.39克)、五十錢(有10.13克與13.48克兩種樣式)和一圓(26.96克)。
日本「龍洋」設計別致,鑄工較為精緻,含銀量為90%。日本「龍洋」發行的年代不同,又可分為很多版式,僅以一圓「龍洋」為例,從明治3年起至明治45年,就有幾十種之多。一般來說,日本明治的早年「龍洋」,因存世量稀少因而價格昂貴。價格最高的珍稀銀幣「明治8年一圓」龍洋」,參考價約為3萬元~6萬元,價格最低的「明治27年一圓龍洋」,市場價僅130元~250元左右。日本「龍洋」中的小面值幣價格一般都較低,大部分「五錢」和「十錢」小銀幣只賣20~50元左右一枚,具有存世數量少,市場價格低的特點,因此,集幣愛好者可趁低買進一些日本「五錢」、「十錢」小銀幣.
相對而言,在流入中國的各種外國早期銀洋中,價格最低的為墨西哥「鷹洋」,依次為印度支那「坐洋」、英國「站洋」、西班牙「雙柱」,而日本「龍洋」因存世量比以上幾種銀洋要少些,所以其收藏價值相對高一些。但是,大家對小日本的錢幣不大感興趣!最後還是那句話grd的小日本。
❾ 日本明治 錢幣
分2種:小銀幣:市場價170元左右;其他材質的:市場價30-60元左右;
這2種都比較常見,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你可以上淘寶上看看,很多的。
自1784年日本光格天皇天明四年(清乾隆四十九年)至1871年日本明治天皇四年開鑄仙台通寶錢起,經1835年仁孝天皇天保六年鑄天保通寶錢與萬年通寶錢;1857年孝明天皇安政四年鑄箱館通寶;1861年孝明天皇文久元年鑄琉球通寶、文久二年鑄築前通寶、文久三年鑄文久永寶,又於其慶應三年鑄盛岡銅山錢。是年,明治天皇繼位,此後未聞新鑄明治銅錢。
這一階段日本所鑄各種銅錢雖幣文仍用漢字,仍取中孔錢式,除盛岡銅錢外仍皆遵寶文錢制,但其餘如錢幣外形、孔式等形制、背文或圖紋及面背布局等組成錢幣文化之要素,皆出現了與前諸神承仿中國銅錢的日本自鑄錢明顯相異的變革,形成具有鮮明特點的日本錢。
附錄: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日本錢:
一、古呂錢(1)、宣德錢、火燒錢(2)等下下錢,兩文當古錢(3)一文使用。
二、明惠錢(4)、缺錢(5)、割、磨(6)等錢,五文當古錢一文使用。
三、打平錢(7)、南京錢(8)等,十文當古錢一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