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平常吃的是什麼
Ⅰ 日本人平時都吃什麼食物
1、、壽司(Sushi)
日本人常說「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壽司是日本人最喜愛的傳統食物之一,主要材料是用醋調味過的冷飯,再加上魚肉,海鮮,蔬菜或雞蛋等作配料,其味道鮮美,很受日本民眾的喜愛。壽司既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作正餐,花色種類繁多。配料可以是生的,也可以是熟的,或者腌過的。視乎配料的不同,不同壽司的價格、檔次差距甚大。
Ⅱ 日本人的三餐一般吃什麼
一、早餐:普通的日式早餐通常是,一個雞蛋(50g),一碗米飯(100g),1塊烤魚(50g)或火腿腸(50g),一盤蔬菜與水果(150~200g),一小碟鹹菜,一碗醬湯。當然
也有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習慣於西式早餐,往往是一片麵包塗上黃油或果醬,一杯牛奶(300~400ml)或果汁、咖啡。
二、午餐:午餐多為快餐,如拉麵(面條100g,火腿40g或雞蛋50g,豆芽少許,湯500-800ml);咖哩飯(米飯80g,牛肉或雞肉40-50g,蔥頭、土
豆、胡蘿卜50g,咖哩汁150ml);盒飯(米飯80g,一小塊魚或肉50g,生菜和水果50g,少許鹹菜,幾粒青豆,一片檸檬,一些調味品);麵包加牛奶/咖啡。
三、晚餐:一碗米飯(100g),豆腐(50g),天婦羅(50g),海蝦1-2尾(20-30g),生蔬菜(200g),啤酒(500ml)或清酒(200ml),餐後水果(100g),酸奶(50g),茶(200ml)。
Ⅲ 日本人飲食一日三餐食譜是什麼
一、日本居民早餐。
早餐很豐富,有魚肉、米飯、味增湯、醬菜、雞蛋、豆腐等等,再配上幾乎家家戶戶都吃的納豆,一碗飯下去吃得很飽,最後喝點湯,一頓豐盛的早餐就完成了。
二、日本居民中餐。
在午餐,日本人喜歡味道清淡的食物。典型的日本式午餐,包括有米飯,清淡的蔬菜沙拉(加入了醬油或米醋),通常還有腌制或烤制的魚肉。
三、日本居民晚餐。
日本居民的晚餐較豐盛,他們通常在晚餐時喝湯,吃肉類,蔬菜或魚肉,主食是米飯,也可以是面條。
吃了晚餐後,日本居民還會吃傳統的日本甜點:一種名為wagashi的甜點,由水果,栗子,明膠製成的,味道很特殊。這與俄羅斯人通常吃的甜食,在味道上有很大的不同。
日本居民飲食的特點:
在日本,人們認為用餐次數應限於早餐,午餐和晚餐。盡管餐食的種類繁多,但食物的份量卻不大。
在吃完每頓飯後,日本人會喝綠茶,這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日本居民注重食物的自然新鮮的味道,所以很少吃油炸食物,並且在食物的烹制中,不會使用很多調味料,另外,有些食物甚至是生吃的。因此,這樣保留了食物的自然特性。
Ⅳ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有哪些
當今日本人飲食方式有3種,即傳統飯菜、中國飯菜和西餐。早餐他們喜歡喝粥、牛奶、再配上麵包,中餐和晚餐的主食則為米飯。他們喜歡吃瘦豬肉、牛肉、羊肉、雞、蛋、筍、豆腐和各種新鮮蔬菜。
日本人對魚、蝦、蟹、蠣、海帶等海味都格外青睞,尤其是生蠣肉、生魚片、河豚等。
在日本,泡菜和大醬湯是餐桌上必備的菜。用白米飯就醬湯吃,是日本傳統式的早餐。
在用餐中,日本人對筷子的用法很講究,有「忌八筷」之說。其一,忌舔筷,即不能用舌頭舔筷子;其二,忌迷筷,不要抓著筷子在餐桌上四處游尋,拿不定主意吃什麼;其三,忌移筷,就是不能夾了一道菜又夾一道菜,而不吃飯;其四,忌扭筷,就是不要把筷子放到嘴裡來回轉,去舔筷子上的飯菜;其五,忌插筷,即不能把筷子用作叉子,叉著菜往嘴裡送;其六,忌掏筷,就是不要用筷子從菜當中去扒開揀菜,應該從邊上吃起;其七,忌跨筷,就是不要把筷子跨放在飯碗和菜碟上;其八,忌別筷,不能用筷子代替牙簽來剔牙。在同日本人進餐時,要用公用筷子給大家夾菜。
日本人一般飯前都要喝杯清茶,並且十分重視茶道。茶道即是一種以茶會形式進行交際的禮法,同時也是一門煮茶、品茶的特殊藝術。
茶道的儀式十分繁瑣,精於茶道被認為是身份、修養的絕好表現。一般茶道中有兩種飲茶方式,一是每位客人各飲一碗;一是一碗茶每人只飲一口,由全體客人輪飲。
Ⅳ 日本飲食習慣是什麼
1、日本料理以魚、蝦、貝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並有冷、熱、生、熟各種食用方法。
2、日本料理非常講究保持食物的原味,所以不提倡加入過多調料,以清淡為主。對菜餚的色面尤其有著很高的要求,不但使用各式各樣非常精緻的盛器來裝食物,對食物的形狀、排列、顏色搭配也都有很細膩的考慮。
3、日本人愛吃魚以及各種海味、瘦豬肉、牛肉、雞、鴨、雞蛋和各種野生禽類及蔬菜、豆腐、紫菜,但不吃羊肉、豬內臟及肥豬肉。
4、日本人很講茶道,餐前餐後都喜歡喝茶,特別喜歡喝清茶。
5、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Ⅵ 日本人平常吃什麼
日本家庭平時吃什麼?日本家庭家常一般會吃壽司、味增湯、玉子燒、各式日式蓋飯、炒飯,日式拉麵等等。日式美食一般以注重原汁原味為主,不要求過度烹飪。其實日本的家常菜和中國的家常菜結構差不多都以主食、小菜和湯等等組成,不過用的一些烹飪方法或者原料不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些日式家常菜吧。
一、壽司
一提到日本美食我最先想到的就是壽司,畢竟太有名氣了。壽司在古時候的日本指的是用鹽和米腌制的咸魚,慢慢才發展成現在的樣子。一個壽司份量適中,既可以當小吃也可以作為主食。它的種類繁多,配料各種各樣,現在在全世界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在日本有句話就是
有魚的地方就有壽司。
其實日式家常菜各種各樣,像每一個國家一樣有著自己的飲食文化。如果還想知道更多的話推薦去看看一些相關美食節目,例如孤獨的美食家,裡面介紹了日本各式各樣的美食,讓你更加了解日本家庭都吃些什麼。
Ⅶ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
日本人的一日三餐吃的各類非常多了,但是主要的就是:米飯,其次常吃的食物有面條、蔬菜、水果、海鮮產品。其餘的還有成百上千種,說一天一夜也說不完,就不啰嗦了。日本在全球是一個長壽國,人的平均壽命都比較長,這與它們合理、節制的飲食習慣分不開的,他們的飲食類擬中國的東部沿海城市,和中國南方,飲食以清淡為主,不會像中國的重口味,任何食物不會過度烹飪,比如放大量辣椒、重鹽、多油等。
日本島國周邊都是海洋包圍著,所以海鮮產品豐富且便宜,並且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就是吃大米為主,所以很多日本人覺得如果不吃米飯就不算吃飯,即使是面條也會配上一碗米飯吃,所以一日三餐都有米飯。
而我們中國的主食不僅有米食,還在麵食,北方麵食南方米飯,非常的豐富,但我們的食物一般喜歡追求過度烹飪,比較重口味,比如重油、重鹽、重辣等,就是喜歡有味道,而日本人的食物比較清淡,大部分味道依靠食物本身的味道。
Ⅷ 日本人的主食是什麼
日本的飲食精細,均是魚、肉、蔬菜、豆類、水果和米面,都用小碟、小碗盛裝,花樣繁多。這樣,每頓飯雖然吃得不多,但能保障攝入多種營養成分。麵包和沙拉、米飯和菜餚一起吃,確保纖維素和維生素的吸收。
日本人每天吃牛奶和乳製品,女性比男性多吃一倍。牛奶、酸奶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A 和維生素B 等成分。每天都吃魚,而且吃魚多於吃其他動物肉。魚中含有能使細胞新生的核酸,還有使血液變清、流通更暢的物質,可預防心肌梗死,使人們更好地吸收動物蛋白質。
每天吃一個雞蛋,且和米飯一起吃。雞蛋里含有人體必不可少的8 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等。米飯中缺少一種叫蛋氨酸的物質,而雞蛋中卻不乏該物質。二者一塊吃,會使人體更好地吸收米中的蛋白質,並控制飯食的熱量。
每天都吃一次如豆腐之類的豆製品。豆製品含有植物蛋白、纖維素、氨基酸、 維生素,而且易消化,可防老防病。每天吃一次海藻。每天吃水果,確保身體維生素C的攝入。
日本飲食
一般西方人的觀念是日本食品只有牛肉火鍋或樣子古怪的壽司,而很多遊客到日本也懂得去品嘗新鮮的魚及肉質鮮嫩的炸蝦,日本的主菜是魚。
「生魚片」、「壽司」則是唐代時由中國傳入日本,經過日本人改良,在日本很受歡迎的一種食物,生食也是非常健康的食用方式,比烹煮方式更能減少魚肉中營養物質的流失。日本人烹煮魚類的方法多為低溫煮熟、清蒸等,並且選用的魚類都是健康的海魚。
飲食習慣
日本的冷麵是放在竹製盤上,用筷子夾起一口的數量放在冷湯里進食。有些餐館沒有附上湯匙,日本人習慣拿起來喝湯。
酒水類:
啤酒:日本人最喜歡喝啤酒,無論是生啤酒或是瓶裝的都受歡迎。在夏天,部分百貨公司更設有露天啤酒館,吸引大量遊客。
日本清酒:清酒可以熱喝或冷喝,無論哪一種清酒,都是日本菜餚的最佳搭配。酒味可口甜美,容易喝過量而醉。
威士忌:日本人喜愛喝威士忌加冰(Mizuwari)。
餐酒:在西餐廳內都有日本自己進口的餐酒。在中國餐館里,亦有紹興酒供應。
燒酒:這種酒是用番薯、大麥、蔗糖等材料製成,經過濾後的酒精,與伏特加有些類似。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本人、網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