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叫什麼
❶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奔赴月球取月土往返,而是發射隼鳥2奔上億公里
盡管比不上中美俄歐,不過日本的航天實力的確不俗。從可以發射小行星探測器,並讓它取樣後返回,就可以看得出來。
只可惜的是,日本並沒有突破落月的關鍵技術,那就是變推力著陸發動機。沒有可用的變推力著陸發動機,那自然無法實現落月取樣了。所以說,日本也就是被卡在變推力發動機上了。
也就是說,日本只是製造了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而其他的通信等全靠美國的支持。上文也提到了,落月和落小行星的難度並不在一個直線上。可以說,兩者的難度就是不同種類,也無法進行鮮明的對比。
而日本正是,沒有突破變推力發動機的技術壁壘,所以才無法進行落月取樣。而在美國深空探測網的支持下,也就可以進行小行星取樣。如果沒有美國深空測控網的支持,估計根本就無法跟蹤找到龍宮小行星的位置,那就更不用提采樣返回了。
❷ 日本計劃於哪一年發射月亮女神X號月球探測器
2010年9月20日... 日本的探月計劃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經啟動。日本的第一個月球探測器... 月亮女神2號預計於2012年發射,月亮女神X號也將於2017年發射。
B.2017
❸ 嫦娥一號是世界上第幾顆探月衛星
1958年9月23日,前蘇聯發射首枚月球探測器
1966年4月3日,前蘇聯發射第一顆月球衛星(月球10號)。
1967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登月之夢。
1972年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以後,月球探測一時有所降溫,因為探月活動耗資巨大。
1900年1月24日,日本發射了「飛天」月球探測器,成為第三個探月的國家。
1998年1月6日,美國發射「月球勘測者」探測器。
2003年9月27日,歐洲第一個月球探測器「smart—1」順利升空。
2007年9月14日,日本發射了首枚探月衛星「月亮女神」。
2007年10月24日,中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衛星。
❹ 我想問一下大家,控月中國是"嫦娥",日本"月亮女神",那韓國呢
在世界各國目標遠大的探月計劃背後,是各自妙趣橫生的民間文化傳統
將科學探索與本民族文化傳統相融合,是世界上幾個探月國家不約而同想到的做法,其用意在於使科研項目形象地深入人心。
日本:唯美的「輝夜姬」
「月亮女神」是日本繞月探測衛星英文名稱的意譯。它在日本還有一個昵稱——「輝夜」。這個名字取自「輝夜姬」,她是日本家喻戶曉的民間傳說中美麗的月亮公主。
「輝夜姬」是日本古老傳說《竹取物語》中的主人公,是在月亮上誕生,爾後落入凡間的美貌女孩。傳說中,一位伐竹子的老翁在竹子芯里發現了一個可愛女孩,便把她帶回家去撫養。3個月後女孩就長成妙齡少女,美貌舉世無雙,取名「輝夜姬」。
世間的男子都夢想讓「輝夜姬」做妻子,許多公子王孫終日在老翁家周圍徘徊。「輝夜姬」提出嫁給能找到她喜愛但卻難以獲得的寶物的人,使求婚者都沒能如願。最後登場的皇帝想憑借權勢強娶「輝夜姬」也以失敗告終。「輝夜姬」在中秋之夜迎來月宮使者,回到她本該屬於的月球。
對日本人來說,「輝夜姬」是他們從孩童時代就熟識的人物形象。沉靜、機智、蔑視權貴的月亮公主告訴孩童們什麼是美、丑、虛幻和永生。
美國:復仇的「阿波羅」
「阿波羅」是美國登月計劃的名稱。在古代傳說中,太陽神阿波羅是宙斯與黑暗女神勒托的兒子,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的胞弟。阿波羅掌管光明、詩歌和音樂。
據希臘神話記載,勒托被天後赫拉驅趕得四處流浪。最後海神波塞冬憐憫她,並從海中撈起提落島讓她居住。在島上,她生了孿生姐弟阿耳忒彌斯和阿波羅。後來,阿波羅用金箭殺死曾迫害其母的巨蟒,替母親報仇雪恨。
在美蘇20世紀的太空競賽中,美國曾處於劣勢。為扭轉這一局面,美國提出「阿波羅」登月計劃。1961年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首次進入太空,肯尼迪總統得知後憤憤地說:「這是繼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之後,對美國民族的又一次奇恥大辱!」為了迎接挑戰,美國人決心不惜一切代價重振科技雄風。美國政府選用太陽神命名登月計劃,可謂意味深長。
歐洲:「智能」不需要神話
歐洲航天局於2003年9月28日將智能1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使其踏上奔月航程。經過13個月的飛行後,它終於進入環繞月球軌道,從而揭開歐洲探月計劃的序幕。
歐洲的月亮文化自然深受古希臘神話影響。傳說中的月亮女神阿耳忒彌斯是希臘奧林帕斯十二主神之一,她與人間的一個男子相愛,但為了避免其他神反對,她把這個男子藏在一個山洞裡;為了滿足自己永恆的愛,她又讓這個男子長睡不醒,不讓其他女人知道。
在歐洲人眼中,月亮代表「永遠佔有」,也體現了西方人生觀的一方面——自私、索取。明白了月亮的這一寓意,人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歐洲沒有把月亮神的名字放在探月計劃中了。
印度:月亮神是男身
印度的探月探測器名為「chandrayan(意為月亮車)」。而在印度,「月亮之神」就被稱為chandra,意思是「明亮和耀眼」。
印度學者認為:月亮之神是個男性,有四隻手,一隻手拿著權杖,一隻手拿著長生不老的仙露,第三隻手拿著蓮花,剩下一隻手處於防禦狀態。他駕馭的三輪戰車由羚羊或十匹白得像茉莉花的馬拉動。
在傳說中,月亮之神在原配妻子外又娶了另一個神的27個女兒,代表著月亮的27天環繞周期。他對原配妻子的寵愛引起其他妻子的嫉妒,她們向父親抱怨,父親就讓女婿染上麻風病。27個妻子又覺得丈夫可憐,再向父親求情。父親不能消除詛咒,但可以減輕痛苦。所以月亮逐漸由銀白色變成灰色,繼而消失,隨後又會恢復銀白色,形成陰晴圓缺。
西方人使用太陽歷,印度人則使用月亮歷。印度人慶祝生日不以自己的出生日期為准,而是以出生當月月亮的形態來判斷。明亮的月亮被認為是最好的,暗淡的月亮被視為是邪惡的。印度人認為,如果孩子在滿月出生,這個孩子將擁有友情、金錢、權力和名望,受人尊敬。連印度人祈禱時都說:「月亮會保佑我們一生平安!」
俄羅斯:月亮神愛吵架
在俄羅斯民間傳說中,太陽和月亮被擬人成夫妻關系,其中月亮神被比作男性。每年冬天來臨的時候,大地被皚皚白雪覆蓋,萬物了無生趣。這時月亮神不得不和自己的愛人——太陽神分開,相約來年夏天再見。兩人各奔東西,彼此毫無音訊。
每到伊萬諾夫日(6月24日或者7月7日)萬物復甦,太陽神精心梳妝打扮一番,穿上節日彩裙,戴上盾形頭飾,去與久別的月亮神相會,一路上邊走邊唱,並將耀眼光芒灑向大地。月亮神與太陽神相見後,互訴離別之苦,彼此恩愛。天空也是艷陽高照。
然而隨著一天天過去,夫妻兩人常發生爭吵,天空也因此烏雲密布,電閃雷鳴。爭吵激烈時,地面發生地震和海嘯。在俄羅斯人心中,月亮神自尊心強、天生好鬥,每次與太陽神的爭吵都是月亮神的錯。如此看,俄羅斯正式開始登月計劃時也很難以月亮神命名了。
❺ 探月的重大事件
世界探月大事記
●1958-1976年美蘇共發射83個無人月球探測器。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登月之夢,在月球探測中取得最輝煌的成果。 這一年先後有12名宇航員踏上月球,並向地面帶回440公斤的月岩樣品。●1972年美國「阿波羅計劃」結束以後,月球探測一時有所降溫,因為探月活動耗資巨大。
●1994年5月31日至今國際上掀起新一輪探月熱潮,紛紛制定新探月計劃。
●1990年日本發射了「飛天」月球探測器,正在研製「月神」月球探測器。
●1994年美國發射「克萊門汀」1號月球探測器。
●1998年美發射「月球勘探者」探測器。准備在今年發射「破冰者」探測器。
●2003年9月27日歐洲第一個月球探測器「SMART-1號」在格林尼治時間順利升空。
●印度宣布,將在2005年獨立發射小型無人月球衛星,2008年向月球發射印度自行研製的第一艘飛船「月球飛船一號」。
附:中國航天大事記
●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射成功。
●1975年11月26日,中國第一顆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1981年9月20日,中國用「風暴一號」運載火箭發射了三顆物理探測衛星。
●1984年4月8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
●1986年2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了一顆實用通訊衛星。
●1988年9月7日,中國第一顆太陽同步極地軌道氣象衛星發射成功。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神舟」一號飛船在酒泉起飛。
●2001年1月10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二號飛船。
●2002年3月25日,中國成功發射了「神舟」三號飛船。
●2002年12月30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神舟」四號無人飛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
●2004年2月,我國公布了首次探月計劃。
●2007年10月24日,中國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
❻ 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是什麼時候發射的
1959年1月蘇聯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球1號,此後美國發射了徘徊者號探測器、月球軌道環行器、勘測者號探測器。60年代以後,美國和蘇聯先後發射了100多顆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分別探測了金星、火星、水星、木星和土星,以及行星際空間和彗星。其中有先驅者(美)、金星(蘇)、水手(美)、火星(蘇)、太陽神(美、德合作)等探測器。
美國在1972年3月發射的先驅者10號探測器,已在1986年飛越冥王星的平均軌道,成為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航天器。美國1989年5月發射的麥哲倫號探測器,於1990年8月後一直繞金星飛行,1991年發現金星仍存在地質活動。日本於1991年8月發射太陽-A探測器,用於觀測太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