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人做什麼檢查最流暢

日本人做什麼檢查最流暢

發布時間: 2022-07-29 08:43:03

A. 每年有33萬人去日本體檢,究竟都檢查哪些項目

近些年,隨著旅遊熱潮,日本也是受歡迎的國家之一,我國隨著赴日觀光旅遊的中國遊客爆發性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人也逐漸把目光從觀購物旅遊轉向醫療體檢。而根據日本政策投資銀行的報告,到2020年僅以醫療體檢為目的的赴日中國遊客每年就將超過31萬人次。

我國每年211萬人死於癌症,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約337萬,死亡約211萬。癌症已成為我國死亡第一大原因,死亡人數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1/4。

中國富裕階層對醫療旅遊目的地有明確要求

據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調查結果顯示: 中國富裕階層境外醫療旅遊漸成趨勢,對目的地的選擇並不盲目,有明確的要求。

更多詳情關注多睦健康

中日醫療現狀差距

① 中國國民面臨的健康環境嚴峻 「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三大成人病已嚴重威脅中國國民健康,並呈低齡化發展趨勢:

癌症已成為中國國民第一死因。每年全球約為700萬人死於癌症,其中24%發生在中國,而且每年5名死亡者中就有1名因患癌症去世。

中國國民缺乏「早發現,早治療」的良好意識,發現技術和高端檢查儀器嚴重不足,導致中國癌症患者生存率僅為13%,而日本是68%

② 癌症發現與預防體系,日本遠遠優於中國

③ 醫療信賴度,就醫環境等「軟服務」上,日本也優於中國。

日本國民平均每人每年接受醫療咨詢次數高達14次。這說明國民健康意識良好之外,也說明對本國醫療信賴程度是很高的。同時,日本政府要求全部國民必須加入國民健康保險,這為國民安心接受醫療服務提供了保障,也為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醫療服務水準的提高提供了動力。

中國醫療體系還有待完善,近年來各媒體對醫療行業的負面報道也層出不窮,造成了國民對本國醫療信心不足的現象。而就醫環境差、醫護人員態度冷淡等也是國民的普遍印象。

日本醫療觀光受國人熱捧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國內醫院的技術服務等整體的水平達不到國民的要求水準。花了昂貴的治療費葯費卻治不好病、住院難、要給醫生打點等等問題的綜合才導致了國人有去國外尋求符合他們需要的服務。

B. 日本的婦科體檢有什麼特別的嗎

近年來,出國旅遊熱興起的同時,出國體檢也在悄悄萌芽中,而作為與我們內地僅一海之隔的日本,自然是成了國內高端人士旅遊體檢的首選之地。在摯馨健康 XIN HEALTH 的赴日體檢套餐中,女性婦科體檢格外受人追捧。那麼與國內相比,日本的婦科體檢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評價如此之高?

一、服務態度

日本人周到的服務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他們的服務工作者秉承著顧客至上的原則,正如客戶體驗中所說的:與國內簡直是天壤之別,在這里才真正體驗到醫院真正該有的感覺。無論去日本體檢的客戶有多少,每個人對於日本醫院的服務態度一致稱贊。正是如此認真熱情的服務令女性朋友體會到國內沒有的性別關懷,因此成為女性朋友鍾愛的婦科體檢勝地。

五、溫馨環境

身處日本的體檢醫院,你甚至有種在豪華酒店的錯覺,一切都整潔有序,溫馨溫暖,國內醫院中的消毒水氣味和壓抑的在這里都是不存在的,日本醫院舒適安逸的讓人感受到家的溫暖,賓至如歸大概也不過如此吧。

僅僅這幾個小小的方面便足以管中窺豹看出日本體檢與國內體檢的差異,很多人認為花高價去國外做個體檢太不值得,但是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真正理解這些多花的錢價值在哪。

C. 出國日本打工體檢都檢查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體檢比國內體檢服務好、仔細、能查出國內差不多的疾病,但是卻不知道日本體檢都包含了哪些項目,去日本體檢與國內體檢,在項目選擇上主要是出發點不同,日本體檢項目,注重健康與預防,那麼日本體檢到底都檢查哪些項目呢?為什麼?

三、日本體檢的項目都包含哪些檢查項目?

日本體檢項目主要包含:基礎體檢項目與高級體檢項目兩大類。

高級檢查項目23類

  • 頭部核磁共振 MRI

  • 頭部血管核磁共振 MRA

  • 頸部血管核磁共振 MRA

  • 胸部 CT

  • 上/下腹部 CT

  • 內臟脂肪 CT

  • 骨密度檢查(DEXA法)

  • 心臟B超檢查

  • 甲狀腺B超檢查

  • 頸動脈B超檢查

  • 肝硬化檢測

  • 動脈硬化檢測(血管內皮功能)

  • 咳痰細胞檢測

  • 胃鏡(鼻腔進入式)

  • 胃癌風險(胃蛋白酶原)

  • 腫瘤風險指標檢測

  • 重大疾病(中風、心肌梗塞)風險指標

  • 高級腫瘤標志物檢測

  • 免役系統檢查

  • 脂肪細胞因子

  • 75g 糖負荷測試、胰島素、HOMA-R

  • 高級婦科檢查(僅女性)

D. 日本人體檢都做什麼項目呢這些項目檢查有什麼特別的嗎

健康體檢,除了能有效篩查疾病之外,還能解讀出短期身體健康指數,提升自我健康意識,規范日常生活習慣等。定期體檢也逐漸被大眾所接受,體檢的人數每年直線上升,很快,國內體檢醫院供不應求的現狀凸顯,出國需求高端體檢成為新健康選擇。

而日本的腸胃鏡,則採用國際最新超細⿐腔進入式胃鏡,檢測過程痛苦小。腸鏡使用高畫質內視鏡進行擴大、染色、特殊光觀察來確保正確診斷,從而提高消化道癌症的早期發現率,體貼細致,尤其是針對胃腸鏡檢查用戶,各類輔助措施完善,盡可能使因內窺鏡檢查給用戶帶來的不適感將至最低。

2. 核磁共振 MRI

核磁共振 MRI 是有效發現大腦和頭部血管疾病較為有效的檢查之一,同樣的檢查,國內往往15分鍾草草了事,而在日本則把檢查時間提升至30分鍾左右,檢查仔細,篩查更為深度,全程除醫護溝通外,醫護人員還會幫你蓋好毛毯,檢前問候等服務。

3.75g 糖負荷測試

國內針對早期糖尿病的漏檢率是極高的,主要是因為國內針對性檢查較少,僅做了空腹血糖這塊,而想要准確發現早期糖尿病情況,75g 糖負荷測試是不可缺少的檢查之一,日本的體檢套餐中,就包含了此項檢查。

4. 女性的乳腺鉬靶檢查

針對40歲以上的女性乳腺檢查,除常規的乳腺B超之外,乳腺鉬靶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檢查項目之一。日本體檢一般通過乳腺鉬靶和乳腺B超,結合用來發現乳腺增生、良惡性腫瘤和乳腺組織結構紊亂等女性常見乳腺疾病。

當然,赴日體檢,值得一做的項目,還有很多,比如針對老年人的骨密度檢查;針對癌症早期的高級腫瘤標志物檢查;還有針對女性的子宮體細胞檢查等等。

E. 日本的胃鏡檢查怎麼樣這么有名氣

胃癌高發區的日本,50%-70%以上的病例是早期胃癌,五年生存高達54.8%,而且60年來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持續降低,那麼他們的成功秘籍是什麼呢?

主要得益於日本舉國上下對胃癌的重視,大力普及胃鏡的早期篩查。

胃鏡篩查的優勢在於直接看到胃粘膜的病變,對於癌前病變、早期病變能很好地分辨,做到早期干預,早期治療。如下圖這種微小的病變,其他檢查手段是發現不了的。因此,胃鏡篩查獨到的優勢目前無法被其他檢查所取代。

這種微小的病變,其他檢查手段是發現不了的

據相關統計,日本人口為約1.27億,每年總共約完成1500萬例胃鏡檢查。相當於每年12.5%的人都去做了胃鏡。換算一下,相當於5年中有62.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胃鏡。再換算一下高危人群,幾乎上全都做了篩查。

而且,對比國內胃鏡檢查,日本胃鏡檢查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1、儀器先進,減輕不適感

國內的胃鏡檢查基本都是採用口腔入鏡,會造成強烈的不適感,許多女生甚至男生做胃鏡時因為喉嚨產生的異物感而連連干嘔,既難受又尷尬。

雖然進行局部麻醉可以避免患者受到不適感,但是也有患者麻醉過後進行檢查時會生理性痙攣,仍會嘔吐、出血。由此,許多人對胃鏡檢查產生了恐懼感和排斥心理,導致了病變發現不及時,甚至是嚴重惡化才發現。

日本胃鏡檢查中使用了比小拇指還細的硅膠軟管,採用鼻腔入鏡,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患者做檢查時會產生的異物感和嘔吐感。雖然也會有因為鼻腔過小,無法塞入探頭等情況,但由於操作醫生的精湛技能,會幫助患者把不適感降到較低,此外,患者可以看著屏幕上的檢查情況,分散注意力,降低不適。

2、醫生檢查仔細、嚴謹

日本人的嚴謹和仔細是得到世界一致認可的,在客戶體檢過程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醫生時時刻刻的仔細和嚴謹。在國內,一般胃鏡檢查5分鍾就結束了,但是日本胃鏡檢查至少需要15-20分鍾,因為一個細微的異常處,醫生會反復觀察、染色、取樣活檢,生怕一個小疏漏變成了以後的大病變。

3、人性化的醫療服務

檢查過程中,不僅有醫生操作儀器,還有護士在一旁照顧患者。如果是口腔入鏡的患者,護士會幫助擦拭流出的口水;檢查前,護士小姐姐還會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檢查完成後,可以去環境溫馨舒適休息室休息。

F. 日本體檢做腸鏡檢查是怎麼樣的難受嗎

很多做完日本無痛腸鏡檢查和還沒來得及去的人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是不是因為日本腸鏡檢查機器設備比中國的設備要先進很多所以檢查出來精準度那麼高?但是其實國內醫院設備也可以達到這種水平,那究竟是什麼差異造成了檢查結果精準度的差異呢?

設備差異

日本是一個腸胃疾病高發率國家,所以它在腸鏡體檢方面做得相當細致,日本腸鏡體檢醫院所採用的設備也是相當先進的,可以保證相當高的精準度。

而在中國,檢查前的清腸准備都是在家自行准備的,不會有護士檢查清腸狀況。而且,檢查人數多,還會出現在檢查床上躺兩個小時還沒檢查的情況。

故而,有的時候有著精準的設備,沒有專業的檢查技術和態度也達不到檢查精準度,會給體檢者帶來極差的體檢感受。有過體驗對比,才會知道選擇摯馨健康 XIN HEALTH 去日本做腸鏡檢查有多值得。

G. pet-ct做這項檢查對身體有什麼副作用嗎

揭開PET-CT檢查的輻射真相 浙江大學 孔德華

2011年底,衛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規范使用PET-CT,保護患者合法權益,要求其檢查陽性率不低於70%。這一表態意味著PET-CT今後必須對症使用。實際操作中,各醫療機構通過PET-CT體檢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過2%。究竟是什麼推動了98%的健康人花費近萬元,去承受不必要的風險?

PET---CT 用於做暴利的體檢生意、PET-CT用於健康人體檢歷來褒貶不一,真正的專家從不支持健康人去做,從事PET-CT的醫生也不會自己或者讓家人去做。

「主要是由於腫瘤檢出率較低。」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解放軍301醫院核醫學科教授田嘉禾說,此前國內外的相關統計都在1%-2%,近年來在301醫院做PET-CT的人當中兩成是為了體檢,其中查出惡性腫瘤的比例為1.3%,此外還有20%的人檢查出冠心病等其他潛在疾病。

對於健康人使用PET-

CT體檢,田嘉禾的態度是「不提倡,也不反對」。但田嘉禾發現,一些同行更喜歡做最直接的衛生經濟學評價——用PET-CT掙錢。

國內PET-CT檢查費用不一,以全身檢查為例,上海統一價格為7500元,廣州則是8000——10000元不等,而「北京最貴」,為10000-15000元。中介網站表示「5人以上團購可以幫助申請到九折優惠」。

北京一家知名醫院的核醫學科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記者,PET-CT運營成本相當高,進口價格兩千多萬人民幣,再加上人員、維護費等費用,成本在3000萬元左右。但該院由於病源充足,僅2011年一台PET-CT收入即達到4500萬元,一年即收回成本。

解放軍306醫院腫瘤外科醫生藺宏偉率先在微博上公開批評PET-CT被「濫用」,他呼籲:「PET-CT不是用來做健康體檢的!」

他曾經問過許多

大夫,「你會讓自己健康的家人去做PET-CT體檢嗎?」對方的回答通常都是「才不會」。

你可以問一下身邊

的醫生,他會去檢查嗎?會讓他的家裡人去檢查嗎?

被隱瞞和被忽略的風險

事實上,PET-CT異常火爆之下,從業者隱瞞了PET-CT的風險。PET-CT的安全性一直受到質疑。2009年4月《放射醫學》雜志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對香港和美國進行的放射劑量研究表明,目前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致癌風險。

2009年4月,北美放射學會《放射醫學》雜志的研究報告稱,全身PET-CT掃描伴隨著大量的輻射劑量和癌症的風險。

香港大學放射診斷學系系主任Pek-LanKhong教授等研究者採用了三種目前主流的PET-CT儀器,結果顯示其輻射劑量在13-32毫西弗之間;「與PET-CT有相關性的癌症發病率」則為0.2%-0.8%,且年齡越低,風險越大。

因此,研究者建議,應該在有充分的臨床理由後再做PET-CT檢查,並應採取措施,以減少劑量。

英國杜克大學醫學中心輻射安全部的Robert E. Reiman教授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科學界公認,輻射對身體的損害,會隨著其暴露在輻射下的次數增加而積累。因此,每一次PET-CT檢查都會增加風險,這將在一段時間後最終帶來顯著的輻射劑量」。Robert E. Reiman強調,兒童所遭受的風險將更大。

然而,幾乎沒有預約網站主動提示,剛做

完PET-CT檢查的人,作為潛在的放射源,在短時間內應避免與孕婦和兒童有過多接觸。

日本是最早和最廣泛使用

PET-CT進行體檢的國家,由此催生了國際「體檢旅遊」服務。該項服務目前也吸引了大量中國人。但是即使在日本國內,對PET-CT體檢的爭議也未能避免。

「用PET-CT進行體檢的成本收益如何,這方面的證據還不足。」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統計分析科主任片野田耕太表示,「目前PET-CT體檢主要是由一些醫療機構的利益驅使,我們還在等待更

多的證據,不會將它作為指南來推動。」

一篇發表在2007年《亞太腫瘤預防雜志》的論文表達了更加負面的觀點。該研究發現,在用PET-CT對50歲-59歲的健康日本人進行體檢時,其陽性預測值僅有3.3%。也就是說,經PET-CT體檢發現有腫瘤異常的患者中,近97%都不是真正的惡性腫瘤患者。

在新近召開的2012年歐洲放射學年會上,一項多中心研究顯示,PET-CT在這兩方面並不比CT或核磁共振更有優勢。

加拿大政府資助的非營利性組織「加拿大醫療服務研究基金會」也指出,PET-CT掃描不僅不能預防癌症相關的死亡,還會給患者帶來風險。該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一個好的檢查應該具有易感性和特異性,錯誤率較低。它應該能夠降低某種疾病的死亡率,而且不應使人們受到不應有的傷害。

「沒有證據表明,PET-CT掃描能預防癌

症相關的死亡。」在梳理了近年來對PET-CT體檢效果評估的多篇論文後,這篇報告稱,「PET-CT掃描既不具有易感性也不具有特異性,它還給患者帶來大量的風險,包括不必要的檢查、過多的放射暴露以及很高的錯誤率。此外,它還增加了過度醫療的幾率。」

具有科學道德的醫生看法

北京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一位主任醫師指出,PET-CT在發現空腔臟器(胃、腸等)病變方面存在盲區,因此並不能取代胃鏡、腸鏡等常規檢查。

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腫瘤科主任歐陽學農對表示:「一般不給健康人作為體檢推薦。因為這項檢查花費大,輻射較大,在發現空腔臟器(如食管、胃、腸等)病變方面還有盲區,不能代替胃鏡與腸鏡檢查。」

前述三甲腫瘤醫院醫生指出,PET-CT檢查並不能取代CT和MRI檢查。「每項檢查都有其優勢。有時候在做PET-CT檢查時,我們還會要求病人進一步進行CT、MRI甚至B超檢查。」

事實上,PET-CT檢查並不能檢查出所有腫瘤。在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上,PET-CT就效果不佳。

有的觀點甚至挑戰了整個健康體檢的必要性。「對健康人進行經常性體檢本身就需要質疑。」北京協和醫院一位放射科醫生對財新《新世紀 》表示,「PET-CT能夠發現一些很小的腫物,但有時即使發現了也沒有意義。因為太小沒有辦法進行檢測,這樣的檢查只能造成患者的焦慮,引發一輪又一輪不必要的檢查。」

實際上,盡管影像學檢查進步飛速,但判斷

是否為惡性腫瘤仍然只遵循一個「金標准」,即對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新的檢查手段層出不窮,影像越來越清楚,但一定是好事嗎?」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流行病學家喬友林教授,也對PET-CT用於普通人群體檢持否定態度。他指出,目前許多癌症都有成熟簡便廉價的檢測方法,而PET-CT檢查過於昂貴,且存在風險,「不具備向全體人群推廣的價值。」

「讓每個健康人體接受PET-CT掃描絕對不是好的醫療實踐。」全球最早參與PET-CT研究的新加坡國立大學David W.Townsend教授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我在芬蘭的癌症檢測中心參觀時,特意咨詢PET-CT的使用范圍,院長Markku Mattila教授告知,不會隨便使用PET-CT進行體檢。「再有錢也沒有用,必須得其他儀器檢查之後,醫生認為有必要才能做。」

「這不是因為價格,而是因為風險。」荷蘭癌症研究所核醫學部專家柯尼里斯·霍夫納格爾(Cornelis A. Hoefnagel)表示,「像日本那樣的PET-CT體檢,可能100個人里才檢查出3個人。為了3個人而讓其它97個人承擔輻射風險,不值得。」

PET-CT的輻射量

PET-CT檢查使用的顯影劑一般為放射性同位素的氟-18(18F-FDG),按0.1 mCi/公斤體重的注射計量來算,一般情況下受檢者所注射的放射性顯影劑的計量不會超過10mCi。也就是說,做1次全身PET-CT檢查輻射量約為10-32毫西弗,普通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為1000-2000微西弗,(註:1000微西弗=1毫西弗,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泄漏的事故等級為5級,第二天核電站附近1.1公里,輻射量每小時351.4微西弗)

最簡單的比喻:全身檢查一次PET-CT,相當於一個正常人30年的輻射,一小時就接受。 相當於在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的第二天站了一天。

後記:關於PET-CT的問題,很多的領導和老闆均問過我到底好不好,因為他們聽到得都是怎麼樣先進,怎麼樣好,今天我終於在凌晨1點,把PET-CT被隱瞞和不被人知的輻射寫出來,也算是一個科普。

H. 發現日本:日本人是怎樣進行體檢的

隨著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慢慢都開始有了定期體檢的意識。大部分情況下我們跟著學校單位組織去體檢,或者在本地醫院檢查,但最近日本境外體檢開始流行起來。

一部分有經濟能力的人開始嘗試去日本做身體檢查,而他們也願意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去買這份健康,那國內體檢和去日本體檢有什麼區別呢,值得一去嗎?今天就從環境和服務兩方面這看看有什麼差別。

日本體檢和國內體檢環境對比

1. 國內體檢環境

先不說體檢,我們在國內醫院看病的時候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熙熙攘攘的人流,排起來就煩躁的長隊,總之是讓人不舒適的,很少在醫院走一遭能留個好的評價。而這樣的醫院環境不能給最需要照顧的病人們一個舒適的醫療氛圍,這是現在大家不滿意於國內醫院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再說到體檢,光是做一個小檢查都要等很久,排隊兩小時,檢查兩分鍾,也難免大家心生怨氣。加之這么多人,體檢質量也不能保證,病人多,醫院的人手也不夠,體檢醫生也無法派用最專業的,雙方付出的精力和回報都不成正比。

2. 日本體檢環境

日本醫療的大環境首先就比國內好很多,他們的醫療制度被世界衛生組織評為世界第一,日本也是長壽大國。且不說醫院環境,整體的環境建設也領先於國內很多,舒適度也是我們可想而知的。

在日本體檢醫院做高級體檢,首先就需要預約,每天都限定人數,並沒有排隊的麻煩。而院內也是寬敞整潔,還有給病人配備等待室,等待檢查的時候可以坐在小沙發上看看雜志,讓人感到輕松舒適。

日本體檢和國內體檢服務對比

1. 國內體檢服務

因為人多這一客觀因素,除了讓環境變得不盡人意,也讓醫護服務不理想。光診治都來不及,何提「服務」二字呢?當體檢的時候問醫生一些問題,經常不能得到醫生耐心詳細地解答,可以理解卻總歸是不滿意的。

2. 日本體檢服務

而日本體檢則是完全相反的,他們會盡量做到「服務」二字。給病人帶來盡可能好的體驗,減輕一些檢查的不適感,而檢查醫師也專業並且極具耐心,這點也無不體現在他們的周到和細節中。

日本女性體檢時會擺一張簾子遮擋在病人和醫生之間,避免尷尬;做腸鏡的清腸水經過改良,十分清爽,讓人喝了不會感覺到惡心;有時護士會跪著講解一些事宜,讓人感覺親切沒有距離感。

日本體檢和國內體檢還有許多差別這里沒有提到,總之讓許多有條件去境外體檢的人們趨之若鶩,一定有它的價值。想要親自體驗日本高端體檢的可以選擇多睦健康 ,在其官網上也可以了解更多關於日本體檢的信息。

I. 日本體檢怎麼去怎麼方便

去日本旅遊之際順便檢查下身體情況,是很多人出國旅行新選擇,而日本體檢又不同於國內體檢,從預約到體檢,都有嚴格的操作流程。因此,出國去日本旅行體檢,在不了解實際情況下,一定要做好相關攻略,要熟悉下日本體檢的詳細流程。

一、為什麼去日本體檢要做攻略?

日本體檢屬於出國高端體檢,除了醫療制度上與國內大不相同之外,還需要支付很高的體驗費用。如果你不提前做一些攻略,那麼在體檢預約上,機構選擇上,服務感受上等等都有可能有非常不好的一次體驗,相信很多人去日本旅遊都會做一些攻略,那麼,去日本體檢同樣也要做一些攻略。

當然,日本體檢的攻略和流程遠不止如此,雖然看起來有點復雜,但不必擔心,只要您選對了健康服務機構,這些攻略和流程會由服務機構人員全程為您講解,省時省力。

J. 去日本做身體檢查,婦科有哪些要注意的嗎

女性的健康直接關乎到一個家庭的幸福,加上近幾年女性婦科疾病發病率一年比一年高,因此受到女性的深度關注,關注健康從體檢預防開始,預防婦科疾病除注意平時生活中的保養,還要定期做婦科體檢,那麼日本體檢中婦科常規檢查項目有哪些呢?

一、乳腺檢查

定期進行自查和紅外線乳腺檢查,一旦發現乳腺異常,及時治療,能有效地做好乳腺疾病的防治,並能預防疾病惡化和癌變。

二、B超檢查

陰式B超檢查卵巢腫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等疾病。陰式B超是腔內超聲,其頻率高,探頭緊貼宮頸和後穹隆,干擾少,圖像比腹部B超清晰數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8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5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6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96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60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51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16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8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3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