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黑船事件是什麼電影
① 關於日本黑船事件的電影
《最後的武士》
② 黑船事件
黑船來航(日語:黒船來航/くろふねらいこう),是指日本嘉永六年(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培里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浦賀海面的事件。佩里帶著美國總統米勒德·菲爾莫爾的國書向江戶幕府致意,最後雙方於次年(1854年)簽定《神奈川條約》。此事件被視為日本歷史中幕末時期的濫觴。
1846年,美國海軍准將詹姆斯·貝特爾率領三艘美國軍艦來日要求開國,但被江戶幕府拒絕。之後的1852年,長崎荷蘭商館館長庫修斯聽說美國艦隊即將來日本的消息,便把此事告知幕府,並勸說簽訂日荷通商條約當作對策,江戶幕府仍不為所動。
佩里率領的四艘艦船——密西西比號(USS Mississippi)、薩斯奎哈納號、薩拉托加號(USS Saratoga)和普利茅斯號(USS Plymouth)一共載炮六十三門,要求將美國總統的國書遞交日本官方。這些船隻由於船體被塗上有防止生銹的黑色柏油,而被日本人稱為「黑船」。黑船的出現,為日本帶來莫大的騷動。當晚,江戶城一片混亂。
德川幕府不敢拒絕美國的要求,此時幕府將軍德川家慶病死,幕府老中阿部正弘借口要得到孝明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佩里因還有他事,沒有輕易動武;不過,佩里聲言明年再來,並且率艦繞航江戶灣,方才揚長而去。
嘉永七年一月(1854年1月),佩里率領九艘軍艦駛入江戶灣;這一次幕府諸臣無計可施,被迫與美國締結《神奈川條約》,打開國門。
③ 求(最後的武士) 觀後感
《最後的武士》電影觀後感
《最後的武士》迄今為止最令我感到震撼的電影,很早以前就看過了,看過好多遍了,但每次再看,帶給我的都是巨大的震撼,無數的感動。
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實在令我折服,五體投地的服。他們寧願死也不願受恥辱,不願投降敵人。在過去的一些教材、文章中,武士道被描寫成像魔教般,是天皇控制老百姓和軍隊的一種工具,其實不是的。它是一種血性,一種民族精神,一種愛國精神的體現。
因八年抗戰中日本給中國帶來的深重苦難,故我一直對日本不懷好感,再加上現在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事,對日本更是偏見重重。但現在想想,中國挨打,不還是因為自己太弱了嗎?毛主席都說,落後就要挨打!雖說侵略戰爭再怎麼樣也是不義的。我只因這部電影而了解,而喜歡,而敬佩的它的精神!那種不屈、堅強的武士道精神! 我們應學習他們的不屈與堅強!有多少人,屈服於強敵面前,在困難前面低頭,遇上一點挫折就從此一蹶不振!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有一種頑強的像日本人的武士道一樣的精神!
看完《最後的武士》這部電影,我的內心充滿了東西方文化的沖撞,我不禁覺得中國與日本的命運和歷史是何其相似,但卻又那麼的截然不同。
電影的時代背景是明治維新——一個對於日本來說絕對不容忽視的歷史階段,全面西化是維新的一個主要主旨。自1854年「黑船事件」日本被迫開國以後,全面滲入的西方文化和資本主義架構的體制與傳統的舊體制下的武士文化產生了激烈的沖突。同時日本不甘受制於人,想與各西方列強分庭抗禮,於是西方文明與日本殘存的舊文明於19世紀末的日本開始了激烈的斗爭。而後來明治維新的的確確是成功了,日本躋身為世界強國之列。
相對於,清朝的中國,我們也是實行過「維新」,可惜不夠百日就流產了。他們也建立過新軍隊,可是他們的戰鬥力卻怎麼也比不上列強。一直到20世紀中期,中國怎麼也無法將自己的國家與現代科技磨合起來,一直處於內戰和被侵略的階段。記得台灣作家柏楊說過:「日本人學什麼都像,可東西傳來中國,就什麼都變了樣」。其實中國人學東西很快,同時也很聰明,只是當時人們會被一些誤解的思想無形的束縛住。中國人受儒家思維影響很深,裡面有很多好的思想,也有部分腐朽的思想,同時人們也容易將一些好的東西誤解掉。例如:儒家講求「明哲保身」,這本身就很好,以正確的行為准則來保證自身的名聲。可是這經常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官僚所利用,所謂的「明哲」,在他們的心中早已變成保證自己的私利不受侵害的借口。當時的一國之首慈禧太後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動用北洋艦隊的軍費來為自己修建豪華宮殿,一邊獨享太平盛世,一邊置國家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樣的國家,怎麼維新也是維不出光明的。相比日本,從電影中的描述就可發覺境況就大大不同,統治階層基本接受西方的先進理念,克服封建舊思維,自上而下地去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他們表現出的是一種決心,是不甘落後,甘於革新思維,敢於面對自己弱點,得罪反對勢力的決心。因為他們相信這是符合歷史規律的,有利千秋萬代的。反觀當年的清朝,不乏有識之士,可權力只集中於部分無德無能的慈禧之輩手上,就是缺乏改革圖強的決心啊!
望著電影中武士與現代武器的廝殺,我想到歷史總是具有相似性的,可能再次發生時的地點已不在日本,但是發生的形式可能會變得更先進、更可怕。我相信,每當中國人面對國家傷心的歷史的同時,心中總醞釀著一個強國夢。因此,我們不能將歷史再度重演在自己身上,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將自身文明推進向前,通過文明不斷得到提高,使我們國家變得更強大,人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④ 有沒有關於日本黑船事件的電影或者記錄片,明治維新,倒幕運動那一時期的都可以。
美國與日本還長時間的電影,或者明知危險盜墓,呃用的多點那一那一場景為明治維新。
⑤ 日本黑船電影,各位老哥這是什麼電影求!!! 描寫黑船事件的
是不是幽靈船?美國的。
⑥ 日本「黑船事件」
黑船事件是指1853年美國以炮艦威逼日本打開國門的事件。19世紀上半期,當日本在鎖國政策下局限於東北亞一隅時,世界正在快速轉變,英、法、俄、美等國成為新一波稱霸世界的強國,她們在經歷產業革命、交通革命的洗禮之後,開始為了產業革命後所需要的原料、市場、殖民地與轉運站積極經營遠東。
1853年(嘉永六年)七月,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修�6�4培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1794~1858)將軍,率領四艘軍艦開到江戶灣口,以武力威脅幕府開國。這些軍艦船身都是塗上黑色的,所以日本人稱這次事件為「黑船來航」。由於這四艘軍艦合共有六十三門大炮,而當時日本在江戶灣的海防炮射程及火力可與這四艘軍艦相比的大約只有二十門,在不開國就開火的威嚇下,幕府不敢拒絕開國的要求,但又恐怕接受培里帶來的國書後,會受到全國的抨擊,於是當時幕府的首席老中阿部正弘藉口要得到天皇的批准方可接受條約,並約定培里明年春天給予答覆。
事實上,德川幕府在二百多年之間,從來不準天皇參與政治,但是這次為了減低各藩的反對聲音,於是想以天皇的名義締約,並且破例邀請各大名、藩士、學者、甚至平民,針對開國之事提出意見。於是天皇及其朝臣、大名及其家臣紛紛舉起了救國的旗幟,趁機躍上政治舞台。無論如何,「黑船事件」後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亂,也埋下了幕府滅亡的導火線。
1854年(嘉永七年)二月十三日,培里再次率領艦隊來到日本,這次一共有七艘軍艦,而且艦隊一直深入江戶灣內,到達橫濱附近才停船,面對培里的強硬姿勢,幕府只好接受開國的要求了。於是雙方在橫濱簽定了《日美親善條約》,也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其他西方列強跟隨著美國,紛紛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於是英國、俄國、荷蘭等西方列強都與日本簽定了親善條約。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時代,幕藩體制也隨之瓦解。
⑦ 2019日本黑船事件電影叫什麼名字
《武士馬拉松》。
《武士馬拉松》是2019年2月22日上映的日本電影,由佐藤健主演,小松菜奈、森山未來、染谷將太等共同出演。
該片改編自安政遠足作為舞台背景的土橋章宏著作小說,由英國導演伯納德·羅斯執導。傑瑞米·托馬斯、中澤敏明共同企劃、製作,菲利普·格拉斯擔當配樂,和田惠美擔當服裝設計。
劇情:
以江戶時代為背景,講述為抵禦來自外國的威脅、鍛煉藩士身心,安中藩藩主下令舉辦名為「安政遠足」的長跑競賽,也是日本最早的長跑競賽。
但這場活動卻陰錯陽差地被幕府視為叛亂,於是遣刺客前往沒有藩士駐守的安中城,企圖收回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