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日本資訊 » 日本在一戰時候干什麼

日本在一戰時候干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27 11:54:02

❶ 日本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目的是什麼

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攫取的利益僅次於美國。日本迫不及待地站在協約國方面參戰,其目的就是要接管德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獨霸中國,進而攫取德國的太平洋屬地,從而繼續向南擴張。

❷ 一戰期間日本向周圍地區發起了哪些侵略活動

一戰期間,日本侵略中國和東南亞地區,加上南亞。

❸ 第一次世界大戰 日本在干什麼

一戰的時候,按照英日同盟條約,日本加入協約國對德作戰
但是日本在耍滑頭,不願參加歐洲戰事
也就是在青島和英國人一起把德國人趕走了,然後就是搶了德國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
海軍派出兩支艦隊,為盟軍護航
但陸軍一直不肯出動,當時英國要求日本派出6個師團到俄國參戰
但日本漫天要價,最後不了了之

❹ 日本在一戰有參戰嗎,為什麼屬於戰勝國,負責對誰作戰

對於戰爭,日本而永遠是戰敗國,所謂勝利是帝國主義的障眼法,是中國人要記住革命前輩的名言:「達到日本兒帝國主義」。

❺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是如何參戰的為什麼

膠州灣事件
2007年11月14日是德國侵佔膠州灣110周年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紀念日對百餘年所發生的事情經過進行一下追述,顯得極有意義。因為目前尚缺乏更為詳細的記載,比如,一些親歷者的回憶。我們只能將一些零散的資料重新匯編,盡量對整個佔領行動的過程進行一次還原,籍以提醒大家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在事件發生的前一天,即1897年11月13日,平日常駐上海吳淞口的德國遠東艦隊就出現在青島南面的外海。在此前的11月7日,德皇威廉(Kaiser Wilhelm II 1859-1941)就「決定立刻動手」對巨野教案的發生給予中國報復。是日深夜,他電令遠東艦隊司令海軍少將迪特里希(Otto von Diederichs 1843-1918)作好准備。10日,德艦啟航向膠州灣進發。
迪特里希(舊譯 棣利斯或棣利司)率領的這支船隊由五艘軍艦組成,4300噸的「威廉王妃」號(S.M.S. Prinzess Wilhelm)、5200噸的「鸕鶿」號(S.M.S. Cormoran)、7650噸的旗艦「皇帝」號(S.M.S. Kaiser)和並未參加實際行動的「伊倫娜」號(S.M.S. Irene 4300噸)、「阿克納」號(S.M.S. Arcona 2370噸)。
實際上,在13日下午4點德國艦隊一出現,就被駐防清軍的瞭望哨發現。此時的章高元(1841-1913)據說正在和屬下打麻將,得到信報他曾命人前往德艦詢問前來的目的。迪特里希委派副官Amon上尉帶領兩名軍官和翻譯上岸拜會章高元,在得到「借地演習,進行臨時休整,很快就會離開」的答復是後,章才如釋重負。為了表示友好,並盡地主之誼,章表示要在衙門設宴招待迪特里希,但被德方婉言謝絕。由於此前,每逢冬季常有俄國艦隊前來暫泊,而且德國一直對華「友好」,又在「三國干涉還遼」事件中,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公正」,大概諸多的因素蒙蔽了曾參加過甲午戰爭的章高元,他的懈怠與麻痹大意,直接導致了次日他與德軍的對峙與博弈,滿盤皆輸……
德國艦隊在入夜後有了充足的時間來進行佔領前的部署。「皇帝」號和「威廉王妃」號留在小青島附近的外錨地,准備在遇到抵抗時炮擊沿岸的總兵衙門、兵營和炮台。而「鸕鶿」號在乘機駛入膠州灣,系泊在馬蹄礁附近,准備伺機佔領位於小鮑島軍火庫和軍械庫,並從背後進行迂迴包抄。
1897年11月14日,依照舊歷是光緒二十三年十月廿日。黎明時分,「鸕鶿」號放下幾艘小船,船上所載的100餘名德國士兵,趁著未散的晨霧,一舉佔領了清軍後海營房和不遠處火葯庫。在得到「鸕鶿」號得手的消息後,迪特里希命令艦隊實施登陸。就在720名德軍士兵在棧橋西側登陸的同時,恰逢駐防清軍在進行早操。兩軍相遇,出現了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出操的綠營兵們對全副武裝的德軍沒有絲毫的戒備,競相跟德國人打招呼,還有人因能說兩句德語而沾沾自喜……
德軍登陸後,立即按照預先部署的計劃,分兵搶占制高點和沿海炮台,並包圍總兵衙門和各處營房,並切斷各營之間的聯系。此時章高元的反應,由於沒有官方的詳載,以致眾說紛紜。上午11時左右,德軍向清軍發出照會,限其於下午3時前全部撤退至女姑口和嶗山以外,只能攜帶步槍,以48小時為限,過此即當敵軍處理。此時,在眾人的影響下章曾考慮抵抗,但卻發現槍里沒有子彈,而軍火庫已早被德軍控制。無奈章高元曾親自面見迪特里希,稱「未奉本國公文,礙難撤離」。但迪特里希堅持下午3點鍾德軍必須接管防務。章高元急電山東巡撫李秉衡(1830-1900)和北洋大臣王文韶(1830-1908),說:「元欲戰恐開兵端,欲退恐忝職守,再四思維,惟有暫將隊伍拔出青島附近,後撤至四方村一帶……。」
中午12時30分,章高元的總兵旗從衙門前的竿頭落下。下午2時30分,停泊在青島灣海面的德艦鳴放了21響禮炮,慶祝在這一次佔領行動中的勝利。半小時後,隨著對德國皇帝的三聲萬歲(烏拉),德國海軍的三色戰旗升起。而章高元也在此時退至四方村。
迪特里希在衙門大堂內宣布佔領膠州灣及附近一切海島與陸地,並稱倘有中國人敢滋事端,定加嚴懲。新的臨時政府也同時成立。隨後,德軍還派遣了一支分遣隊,前往最近的即墨縣城,但在德國人達到之前,駐守的清軍就望風而逃了。隨後,這支部隊繼續向膠州前進,追擊潰退的清軍。
膠州灣是青島的母親灣。膠州灣港深水闊,浪小波輕、無冰凍,是一個難得的天然良港。膠州灣面積最早記錄
於《膠澳志》,《膠澳志》上記載的1928年膠州灣的總水域面積為560平方公里。
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的資料顯示:膠州灣的水域面積1958年為535平方公里;1977年為423平方公里;1985年為374.4平方公里。而目前,膠州灣的總水域面積僅有367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從1928年以來的70多年間,膠州灣的面積減少了193平方公里,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膠州灣填海速度明顯加快,膠州灣的水域面積平均每年減少約2.9平方公里。眼下,膠州灣的水域面積僅有1928年的66%了。
我國著名海洋工程動力專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侯國本認為,自然變異和人為開發是造成膠州灣不斷縮小的主要原因,其中人為的無度的圍填海工程是決定性的因素。
中科院院士文聖常認為,無度地圍填海勢必要導致納潮量的減少,進而導致海水自凈能力降低。最直接的影響是生態環境的惡化。資料表明,1935年膠州灣的納潮量為11.822億立方米,最大表層流速為1.8米/秒;1985年納潮量為9.144億立方米,最大表層水速為1.2米/秒。現在的納潮量只有7億多立方米。膠州灣海域是許多種魚類重要的洄遊棲息地,事實上,大規模的圍填海工程造成了那裡地形和水流的變化,已經影響到了魚群的棲息環境和魚類的洄遊規律。
日本對侵佔中國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並不滿足,胃口大的很。日本對青島良港的優越條件早有耳聞並極為重視,在青島被德軍佔領時期,日本常有日商到青島做買賣。日本當局為了及時掌握青島和山東的近況,還時常派特務化裝為中國人,潛伏到膠濟鐵路千里沿線進行活動,日本對青島的垂涎程度可見一斑。日本明治天皇就曾叫嚷「以武力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1897年,德國強租膠州灣,日本打心眼裡不自在,他根本沒有想到,日本比德國入侵中國早,由於自己忙於爭奪在中國東北和朝鮮的利益,山東和青島這塊肥缺卻成了來自歐洲的德國囊中之物,這對日本殖民地野心是一種挑戰和刺激。早已垂涎青島的日本對此耿耿於懷,一直千方百計尋找染指山東和青島的時機。

德國盤踞青島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輕舉妄動,很少有人到青島活動,似乎日本對山東和青島沒有什麼想法與興趣。這種表面的心理平靜無法長期掩飾日本渴望佔有青島的野心,到了1913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日本突然活躍起來,對青島表示出異乎尋常的關注與興趣,頻頻派軍政要員到青島調查,窺探青島德軍情況,伺機取代德國對青島的「租借」,以建立向東亞侵略擴張的橋頭堡,這種強烈的佔有欲,促使日本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了。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在歐洲爆發。歐洲各國都收縮戰線,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歐洲事務上,遠在他國的殖民地就顧及不大上了。膠洲灣只有數千兵力,這一形勢,正中日本下懷,於是日本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他們准備與駐青德軍大幹一場了,趁勢取代德國人對青島的佔有,把垂涎青島變成一口吞掉。此時戰火纏身的德國有意識地向中國政府表示願意將青島歸還給中國,但要求中國政府給以建設青島的資金賠償,並要求重新為德國選擇一個適宜的港口,德國這種「歸還」青島的形式對自己並不吃虧,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最好的緩兵之計,金蟬脫殼。袁世凱政府與德國就此問題進行了秘密接觸,日本得知消息後,向北洋政府發出警告,指責這是破壞中立立場,站到了德國一邊。膽怯的袁世凱政府再也不敢提及此事,怕引火燒身,禍從天降。

在大戰爆發半個月後的1914年8月15日,日本以「維護遠東和平」為名義,向德國提出最後通牒,以8月23日正午為限期。日本要求:立即從日本海面和中國海面撤走德國裝甲艦和全部軍艦,不能撤走者,則立即解除武裝。9月15日以前無條件或無補償地把德國所租借的膠州地區移交日本當局,這一地區將來再歸還給中國。日本帝國主義發出最後通牒後沒有得到答復,於8月22日開始作戰,以求占據膠州和青島港口。8月23日,日本正式向德國宣戰。同時,德國駐華代辦馬爾參代表其政府向袁世凱建議把膠州灣租借地立即無條件地歸還中國。袁世凱不敢表示同意,卻建議美國政府從德國手中接收膠州灣,以便隨後歸還中國。然而,袁世凱企圖利用日美矛盾的希望落空了。美國政府不願意干預,怕冒無益的風險。帝國主義列強,盡管相互間矛盾重重,但整個說來,他們縱容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行動。中國作為中立國,要求日本和德國把戰事限制在租借地境內。然而,日軍司令部無視這一要求,把軍事行動開展得遠遠超出了租借地。日軍不是從德國人已設防的海上,而是從後方、經過築有工事的膠州地區去攻打青島。日德青島之戰,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已不可避免。
當佔領青島的日軍接二連三發布了在青島實行軍事管制的第一號軍令、青島守備軍發布了接管青島地區軍政的命令之後,青島切實成為日軍一手控制的天下。

❻ 一戰時,日本都參與了哪些戰場

一戰的歐戰於1914年8月1日爆發
日本表示「嚴守中立」
然而並未守諾,8月23日即參戰

日軍在山東半島北岸龍口登陸,10月6日佔領濟南,11月7日佔領膠州灣

完全就是在搶地盤,排除德國在東方的勢力,提高日本的地位

❼ 一戰中日本的軍事行動有哪些

日本在遠東地區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宣布對德宣戰,乘機奪取德國在華利益,出現 了遠東戰場。土耳其於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國作戰,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戰局更 趨復雜。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爭奪也非常激烈。在這一階段,英德海軍的海上軍事行 動,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 雙方圍繞著封鎖與反封鎖,進行了一系列規模不等的海上戰役。

❽ 一戰時期的日本

首先,日本的戰略目標是獲得亞洲大陸,歐洲戰場絕不是其現實目標,當然無需主力遠赴萬里參戰。其次,借一戰的形勢,西方列強無暇東顧:英國希望日本能牽制德國在遠東的力量,德國陷於兩線作戰,無力支援其亞洲殖民地,法國苦苦支稱德國重壓,腐朽的沙俄後來更是爆發了革命,至於美國,由於戰略重心在於歐洲,注意力也在歐洲。如此大好形勢,日本可以排除列強干擾,以協約國身份對德宣戰,直接搶奪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地盤,直接在家門口撈好就是,不必勞師動眾遠征歐洲(有驅逐艦隊赴地中海協助英國反潛,非帝國海軍主力)。最後,日本無論是陸海軍赴歐,沿途需要的補給都必需依靠英國海外殖民地,還要面對德國潛艇威脅,兵力部署風險大,到達歐洲戰區,後勤補給必然依賴英法,作戰獨立受限。鑒於一戰的殘酷性,日軍主力赴歐參戰,很可能會遭到毀滅性的損失,既使因此而獲得更大的戰勝國利益,也是得不償失,元氣大傷。因此,一戰時的日本是不可能主力赴歐作戰。(就是二戰也一樣!)

❾ 日本在一戰中是什麼角色

不是同盟國,是協約國。同盟國主要有德國、土耳其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等。其他諸如英國、法國、俄國、美國、義大利(本來是同盟國,後來在戰前轉向協約國)、中國、日本都是協約國。日本在亞洲以攻擊同盟國為名,攻擊德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例如從德國手裡搶奪了中國的膠州灣和青島。而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卻連要回自己的土地都沒有實現,所以中國也沒有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❿ 一戰期間日本侵華行為

日本為了在東亞擴張勢力和侵略中國,以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為借口,在1914年對德國宣戰,並迅速佔領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勢力范圍。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