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紅特產有哪些
① 日本有些什麼特產可以帶回家的
日本可以帶回家的特產有:白色戀人 、BANAN 、六花亭草莓夾心白巧克力、KitKat威化餅干 、日本人偶。
1、白色戀人
白色戀人評為全球最值得海淘餅干前10名,去日本必買特產之一,日本機場都經常斷貨,其中白巧克力更是白色戀人的經典之一,是由鮮奶製成的巧克力夾心,外加香甜酥鬆的餅干,和名字一樣甜蜜難忘。
4、KitKat威化餅干
但日本的種類特別多,有很多奇葩的口味,推薦宇治抹茶味、烤布丁味和草莓味!它也是代購圈人氣超高的一款巧克力。一咬滿口脆,每一種味道的搭配都讓你感覺無可挑剔,意料之中的美味口感,甜而不膩,滿口溢香,嘗過的人再也逃不脫它的魔爪。
5、日本人偶
日本人對於人偶懷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因而孕育了自身獨特的傳統人偶文化。博多娃娃是日本代表性的土質人偶。同時也是國家級傳統工藝品。以其光滑白皙的肌膚和筆觸溫和的色彩感著稱。每年3月3女兒節,有女孩子的家庭為祈求女兒幸福健康成長,都會在家中擺放「女兒節人偶」。
② 去日本帶回什麼特產
去日本可以往回帶以下五種特產,具體如下:
1、日本壽司
壽司是日本的傳統美食,起源於江戶時代的延寶年間,其名氣可以說是只要提到日本就會想到日本壽司。吃的時候蘸點醬油,放進嘴裡,細細品嘗,那滋味是非常美味的。
2、日本清酒
日本清酒其實是借鑒中國黃酒的釀造法,以大米與天然礦泉水為原料,在經過經過制曲、制酒母、最後釀造等工序,通過並行復合發酵而成的。所產出的清酒滋味讓人難以忘懷。日本清酒也是日本很有代表性的一種酒。
5、日本漆器
日本漆器其實是從中國引進的,但日本漆器在日本已經發展得很好,日本漆藝工匠在此基礎上發展出本國漆器特色:以金、銀作為裝飾花紋,即日本所謂的「蒔繪」,以金、銀屑加入漆液中,干後推光處理,顯示出金銀色澤,極盡華貴,有時並以螺鈿、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
③ 日本必買特色商品有哪些要是日本特產。
頗有人氣的日產禮品有照相機、攝影機、隨身聽、鍾表等精密器材,還有和服、珍珠、陶器、竹編工藝品、版畫、古玩等傳統工藝品,以及6GF系列的化妝品、GAMMA手鏈項鏈。
④ 日本的特產是什麼啊
1、日本壽司
壽司是傳統日本食品,即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當正餐。壽司的主料是米飯,主要烹飪工藝是煮。
在江戶時代的延寶年間(1673年至1680年),京都的醫生松本善甫把各種海鮮用壽司,醋泡上一夜,然後和米飯攥在一起吃。可以說這是當時對食物保鮮的一種新的嘗試。在那之後經過了一百五十年,住在江戶城的一位名叫華屋與兵衛的人於文政六年(1823年)簡化了壽司的做法和吃法,把米飯和用醋泡過的海鮮攥在一起,把它命名為"與兵衛壽司",公開出售。這就是現在的攥壽司的原型,這種說法早已成為定論。
日本人稱生魚片為「沙西米」。一般的生魚片,以鰹魚、鯛魚、鱸魚配製,最高檔的生魚片是金槍魚生魚片。開宴時,讓你看到一缸活魚,現撈現殺,剝皮去刺,切成如紙的透明狀薄片,端上餐桌,蘸著佐料細細咀嚼,滋味美不可言。不吃生魚的外國人,嘗了一次便想吃第二次了。
⑤ 日本有什麼特產
1,晶體管收音機、小型電視機、CD播放機、電腦、攝影機、錄放影機、錄音機、音響器材、數碼時鍾收音機、袖珍計算器等用品。
2,日本人形就是日本娃娃,具有很多種類。不同的娃娃表現了一個地區以及一定歷史時期的特點。
3,日本的漆器製作精細,具有很強耐久性,送給親戚朋友,體面又大方。盤子、花瓶和茶具以及高檔陶器藝術品都是理想的紀念品。不失時機的話可以買一個來討好上司喔。
4,製作和服時採用了精細的染工技術、刺綉和編織技術。和服是日本的傳統服裝,一件正宗和服的價錢可以達上萬元人民幣。這樣的和服太貴,而且太臃腫,我們可以選購改良後的和服,一樣不失風情。
⑥ 日本有什麼特產
蘭姆酒、和服、寄木細工、江戶切子、江戶風鈴。
1、蘭姆酒
朗姆酒,是以甘蔗糖蜜為原料生產的一種蒸餾酒,也稱為糖酒、蘭姆酒、藍姆酒。原產地在古巴,口感甜潤、芬芳馥郁。
朗姆酒是用甘蔗壓出來的糖汁,經過發酵、蒸餾而成。根據不同的原料和釀制不同方法,朗姆酒可分為:朗姆白酒、朗姆老酒、淡朗姆酒、朗姆常酒、強香朗姆酒等,含酒精38%~50%、酒液有琥珀色、棕色,也有無色的。
2、寄木細工
是箱根和海外的特產店都能看到的傳統工藝品,已有200年的歷史,是將日本的傳統幾何圖樣——條紋、市松、紗綾型、麻葉、箭羽根、蒼海波浪等一一拼在一起,形成一個漂亮的圖案。
它充分利用各種木材的不同色澤,進行鑲嵌,以達到「以材配色」的效果。在每年新年舉辦的箱根長途接力賽跑上,獲勝的團隊被授予寄木工藝的獎杯。
3、和服
和服(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在稱為和服之前,日本的服裝被稱為「著物」,而日本古代所稱的「吳服」是「著物」的一種。
4、江戶切子
從長崎經由大阪至江戶,硝子橫貫日本本州迅速普及,最初以吹制為中心,相對切割所需的壁後質優的硝子,直到19世紀初才出現,江戶切子就是在江戶末期的江戶(今東京)逐漸形成的加工工藝。
天保5年(1834)日本橋附近的小傳馬町經營硝子製品的「加賀屋久兵衛」,將從大阪學到的技術應於仿英國制的切割硝子,用金剛砂雕刻切制,工法細膩嘆為觀止,成為江戶切子的開始。明治後期經過英國技術指導,導入了西式切割技法,流傳至今的多為此時成熟的技術。
5、江戶風鈴
現在風鈴花色品種層出不窮,有金銀銅等金屬製成的,有用石頭陶器製作的,在靠近海邊的地方還把貝殼串起來當作風鈴。普通的風鈴是鐵和玻璃的。最有名的當數「岩手南部風鈴」和「江戶風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