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自民黨總裁能當首相
㈠ 菅義偉為什麼可以成為新任的日本首相
我們可以看到這次菅義偉因為大比率的票贏得了這次選舉,他這次投票得到了377票,大大的大於了他的兩個對手,岸田文雄和89票和石破茂的68票。
無論如何,這一次他的當選,對於我們的影響都不是那麼大的,因為我們現在有足夠的實力可以站出來為自己說話。
不過菅義偉人生還是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的,他曾經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到現在可以成為首相成為權力的頂峰,完成了他人生的逆襲。
他可以,我們普通人也可以。
㈡ 安倍上任了多久,為何能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首相
2020年8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突然宣布,因自己的病情惡化,要辭去首相一職。這一消息的發出轟動了世界,安倍作為日本任期最長的首相,突然宣布辭職,讓很多人無法接受。那麼安倍到底上任了多久,又為什麼能夠在首相更迭如此頻繁的日本做到如此長的任期?以下是我的看法:
關於安倍的任期,以及他為何能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首相,以上是我的看法,你的看法是什麼?歡迎留言交流。
㈢ 競選日本首相的條件
日本採用議會君主立憲制政體,在國會眾議院擁有過半數席位的黨派可獲單獨組閣權利,該黨派領導人即為內閣總理大臣。現日本自民黨在國會眾議院擁有多數席位,那麼自民黨總裁即為首相。
首相的基本條件:
1.必須年滿20周歲(日本20 周歲為法定成年年齡),並且擁有日本國國際的日本國公民。(詳見《日本國公務員法》)
2.必須是國會眾議院議員,因為只有眾院多數黨才擁有組閣權(前文已提到)。
3.必須是文職人員(《日本國憲法》第五章「內閣」第六十六條 【內閣的組成】第二款規定「內閣總理大臣及其他國務大臣必須是文職人員。」
4.要有一定經濟實力,日本國會議員競選有「八當六落」的說法,就是擁有6000萬美元很可能落選,有8000萬美元才有希望,(注意只是有希望)競選中要開辦事務所、聘請顧問、進行集會演講、拜票、做宣傳廣告、辦理相關手續等都需要一筆不小的開支。大概要募集到100億日元左右的資金。
以上只是競選國會議員所需要的條件。競選仲裁很難,在美國總統競選其實就是看誰有錢。但在日本僅有錢是遠遠不夠的。當然日本首相的競選並不想美國總統競選需要這么多錢。(奧巴馬已經花了5.7億美元了,麥凱恩也花了3.2億美元了。)
日本是政治高層頻繁更迭的國家,日本首相並不是由選民直選,而是在黨內產生,而黨內又是由最大派閥產生。這就形成了日本政界的「55體制」。派閥斗爭嚴重,日本首相並不是國民最喜歡的人和最有才能最有領導能力的人出任,自民黨內一般由實力最大的派閥推舉出黨總裁,這個總裁一般也都是黨內各派閥都能夠接受的人選。不需要黨派間的競爭,而是自民黨內派閥間實力斗爭的產物-即「55體制」(自民黨自55年起執政)。自民黨現今最大派閥為森喜派,福田、安倍、小泉、森喜朗等多位首相均出自該派閥(三木武夫首相、鈴木善幸首相因自身派閥實力較小而辭職,麻生三度競選首相失利也是因此)
還需要在政界、財界、商界有很廣、很深的人脈關系。我在上文中一提到,競選需要很多的資金,一般這些錢都是由支持你的各大財團們出。
還要有很高的人氣,日本國民較為注重個人魅力,喜歡有特點的領導人(如小泉雖政績不佳特別是外交,但人氣頗高)
還要有很好的身體和精力。日本首相的工作壓力很大很繁忙,小泉曾說:「任首相五年間我從沒睡過一個安穩覺。」(安倍首相曾累出胃病,小淵匯三首相因健康問題辭職2個月後病逝,大平正方首相更是因忙於選舉而突發心臟病死在任上)
還有一條就是日本的官僚體制很嚴重,首相一般都有很深的背景,冷戰後的12為位首相中,只有海部俊樹是小商人出身,村山富士是漁民出身,其它10位都是祖輩、父輩是高官。比如最近的三位安倍、福田、麻生都是出自名門望族,特別是麻生,而且麻生和安倍還是遠親。
總之競選日本國會議員就已經很難了,競選首相更是難上加難。
建議閣下參考以下資料:
《日本首相列傳》《日本政治與外交》《日本國會與政治》《出使東瀛》等
有關網站:
日本內閣府官方網www.cao.go.jp
日本國駐華大使館官網www.cn.emb-japan.go.jp
日本政府官網http://nettv.gov-online.go.jp/(有視頻)
日本首相官邸(永田町)官網www.kantei.go.jp
㈣ 菅義偉將出任日本新首相!71歲的他,為啥還能當首相
因為他的票數是最高的,而且其它兩位也是60多歲,在年齡上,大家都差不多。而為何是菅義偉將出任日本新首相,而且還是以壓倒式的票數取勝,這就得細細說來。
菅義偉有個稱呼,叫做“令和大叔”。這是因為,在2019年4月1日,是菅義偉公布了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因為這件事情,他被很多人認識,也被很多媒體宣傳。因此,菅義偉人氣大漲。
新首相好當嗎?當然不好當,看看安倍都累成啥樣子的。菅義偉表示,自己會延續安倍的一些觀點 ,比如,在十年之內,不會再上調消費稅。經濟上,也會採取經濟的正常,比如,給家庭和企業補貼等等。畢竟現在日本疫情也很嚴重,菅義偉肯定得穩著來。
㈤ 日本首相選舉制度
日本首相
日本首相即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日語:日本內閣総理大臣[1],英語: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簡稱日本總理大臣、日本總理,是日本內閣的最高首長,也是日本國政府首腦,領導各行政機關運作。內閣總理大臣由國會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內閣成員由內閣總理大臣任免,天皇認證。[2]
其產生方式是在國會議員之中擇一提名,再經國會議決指名,在形式上由日本天皇任命。
2020年9月16日下午,日本自民黨總裁菅義偉在當天的臨時國會上經過眾議院的首相指名選舉,正式成為日本第99任首相,日本新內閣也將於當天成立[3]。
中文名
日本首相
外文名
The Prime Minister of Japan[4]
全稱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
建制日期
1885年(明治18年)12月22日
官邸
日本首相官邸
快速
導航
首任首相現任首相歷任首相任期排行
職務概述
職務沿革
日本帝國內閣總理大臣(1885年—1947年)
日本首相在自衛隊中的旗幟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1947年—今)
日本首相的正式名稱為內閣總理大臣,簡稱日本總理或首相。
二戰前,《大日本帝國憲法》中沒有關於首相的規定,根據其中關於內閣組成之規定,由具有政治實力的人組成的樞密院推薦首相,由天皇任命首相。
二戰後,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政黨提名國會參眾兩院議員投票選舉產生。一般而言,國會中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一職。根據日本憲法規定,當參眾兩院全體會議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出現不同結果時,由參眾兩院議員組成的兩院協商議會進行協商。如果兩院協議會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則將眾議院的選舉結果作為國會的表決結果。
《日本國憲法》規定,內閣總理大臣的人選由日本國會提名,內閣總理大臣由日本天皇任命。根據《日本國憲法》第66條第2項,軍人不能成為內閣總理大臣。
權利義務
根據《日本國憲法》以及其他法令,內閣總理大臣的權利和義務規定如下:
組織內閣,任命並任意罷免國務大臣(憲法第68條)
允許對在任國務大臣起訴(憲法第75條)
代表內閣向國會提出議案(憲法第72條)
代表內閣向國會報告一般國內事務與外交關系(憲法第72條)
代表內閣指揮監督各個行政部門(憲法第72條)
與專職國務大臣共同簽署法律及政令(憲法第74條)
主持內閣會議(內閣法第4條第2項)
指定內閣總理大臣及專職國務大臣的代理人(內閣法第9條、第10條)
掌有自衛隊的最高指揮監督權(自衛隊法第7條)
選舉制度
指名選舉
根據日本憲法,內閣為最高行政機關,對國會負責。日本首相正式名稱為內閣總理大臣,是日本最高行政首腦。日本首相不是由全民直接選舉產生,而是由國會中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一職。因此,日本首相與採用議員內閣制國家一樣,首相由國會的多數黨領袖擔任,而非通過直接或間接選舉產生。
日本主要政治人物世襲表
根據日本憲法規定,當眾參兩院全體會議在首相指名選舉中出現不同結果時,由眾參兩院議員組成的兩院協議會進行協商。如兩院協議會協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見,則將眾議院的選舉結果作為國會的表決結果。
關鍵數字
根據現行《日本國憲法》,由眾、參兩院組成的國會是日本最高權力機構與立法機構,在權力上,眾議院優於參議院。根據2000年2月日本國會通過的《改正公職選舉法》,眾議院定員為480名,任期4年。從1993年起,日本眾議院選舉制度由中央選區制改為小選區和比例選區並列制。
比例代表選舉,是指把日本全國劃分成11個比例大選區,並根據各政黨的得票數來分配議席,各政黨再根據候選人名單的先後順序,將議席安排給本黨成員。各比例大選區根據人口數量分別擁有6至29個選舉席位。選民通過填寫「政黨名」進行投票。
小選舉區選舉,是指從根據各都道府縣的人口數量來劃分的300個選區中來選舉議員。選民將在選票上直接填寫參選的「候選人姓名」進行投票。每個選區只有得票最多的一位能夠當選,但必須獲得總票數的六分之一以上。
㈥ 為什麼日本自民黨總裁就一定是日本首相
因為這個黨在參議院佔大多數,首相選舉由參議院投票決定
㈦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胸部中槍,他當初是如何被選中為首相的
2022年7月8日,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奈良公路街頭進行演講的時候突發變故,有一名奈良本地男子用一把經過偽裝的手槍對其進行襲擊。安倍晉三身中兩處槍擊——胸部和頸部,目前已經沒有生命體征,行凶男子已經被警方控制、槍支已被繳獲。
安倍晉三出生於政治世家,他的第一次順利當選,跟自己父親和外祖父是有一定淵源的,同樣作為政界人士,他的學歷並不高,成績也一般 。
㈧ 安倍為什麼能成為日本史上連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安倍2006年首次上台後,僅任職不到一年就黯然下台。日本政壇自此開啟首相“走馬燈”模式,到2012年的6年間,共換了7任首相。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倍第二次上任後,能夠連任7年,並打破日本首相的任職時間紀錄。
外交方面,因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的特殊影響,日本外交與美國密不可分。在奧巴馬任美國總統時期,日本緊隨美國的腳步,強化所謂“日美同盟”,同時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
不過,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美國在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使得依賴於國際貿易的日本“左右為難”。有鑒於此,在確保對美外交“不偏離正常軌道”的前提下,安倍同時與周邊國家積極改善關系。
㈨ 菅義偉為什麼當選日本首相
今天,71歲的「令和大叔」菅義偉正式當選自民黨總裁,並將在兩天後出任日本新一任首相。接下來,菅義偉將完成安倍剩下約1年的任期,直至明年9月再一次自民黨總裁選舉。
最終,在全部535張選票中,菅義偉總計獲得377票,相當於總票數的70%。
在自民黨黨內無派系、無資本,菅義偉為何能在此次選戰中勝出?後安倍時代的日本又會走向何方?
這是一場未開始就已結束的選戰
熟悉日本政治的小夥伴應該清楚,由於自民黨和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在國會掌握絕對優勢,誰當選自民黨總裁就將成為新一任首相。
安倍所屬的細田派屬於自民黨第一大派系。
由於安倍臨時辭職,此次總裁選舉有所特殊:由黨內國會議員和各都道府縣支部代表投票選出(國會議員394票,都道府縣支部141票,合計535票)。
日本國會議員中自民黨各派系人數 總共394
細田派:98人
竹下派:54人
麻生派:54人
二階派:47人
石原派:11人
其他:60人
所以要想當選總裁,首先需獲最大票艙——黨內國會議員支持。而黨內國會議員主要分屬五大主要派系,盡管菅義偉不屬於任何派系,但早在大選前,該黨包括安倍所屬的細田派的五大派系,以及30名無派系黨內國會議員均表示支持菅義偉。也就是說,394名黨內國會議員中有304人支持菅義偉,總得票數過半,就算未獲支部一票支持,其也能當選總裁,所以說在大選之前他早已穩操勝券。
「令和大叔」從果農之子走向權力的最高峰
因在2019年公布新日本天皇年號,其由此獲得「令和大叔」的稱號。
在日本社會,世襲政治家更受歡迎。例如安倍晉三就出生於顯赫的政治世家,其父曾出任過日本外相。而對於一個出生於果農之家,既無政界淵源又無任何政治魅力的菅義偉如何走上權力的最高峰?
通過個人打拚進入國會。菅義偉出生在秋田縣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果農,母親是一名教師。早期,為獲得民眾支持其當選橫濱市議員,菅義偉走訪橫濱市的3萬多戶家庭,走破了6雙皮鞋,最終成功當選橫濱市議員。1996年,菅義偉當選國會議員,並與安倍晉三建立良好私人關系,影響此後仕途。
一個「造王者」。在2012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前,眾人出於健康考慮,反對安倍晉三再度競選,只有菅義偉鼓勵。最終,菅義偉幫助安倍晉三第二次擔任首相。
成為安倍政權實際上的二號人物。在安倍二度入相後,菅義偉擔任內閣官房長官至今,成為安倍政權長期穩定運營的重要支柱。
「令和大叔」人氣爆棚。真正讓菅義偉打開知名度的是在2019年4月1日公布了日本的新年號「令和」。在此之前昭和天皇駕崩時,時任竹下登內閣官房長官的小淵惠三手舉寫有「平成」二字的牌子宣告日本進入了平成時代。小淵惠三被日本媒體稱為「平成大叔」,後來成為了日本首相。
最終,「造王者」最終成「王」。
後安倍時代日本將何去何從?
作為安倍政權的核心成員,他在經濟、政治、外交等方面明確表達了將繼承安倍政權的內政外交路線,也就是說現行的政策基本不會有大的變化。
新首相將面臨國內新冠肺炎再次爆發、國內經濟衰退等問題。但相比這些,小夥伴最關心則是外交方面,尤其是中日關系方面。
在外交方面,菅義偉曾表示如果他成為首相,將繼續以日美同盟關系作為日本外交安保的「基軸」,重視與中國等近鄰國家構建穩定關系。
在9月的一次記者會上,菅義偉還專門提到了中國,他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二位的經濟大國,對日本來說是重要的鄰國。兩國間存在各種懸案,應當繼續藉助高水平的磋商機會,該主張的明確主張,一件一件地解決這些懸案,力促中方予以積極應對。
最後,安倍政策的成功之處是憑借個人與政黨領導力,堅持戰略目標,不拘泥於細小訴求。菅義偉所領導的新政府面臨嚴峻的國內外挑戰,是否具備解決問題的足夠領導力,仍值得關注